一份充实的教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清晰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准确传达知识,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风和雨音乐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风和雨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动作和歌声来表示歌曲的力度,速度的变化。
2.引导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一把钉锤。
活动过程:
一、出示钉锤。
1.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吗?对了,这是钉锤,钉锤有很多的用途,你们能说一说吗?”
2.老师模仿使用钉锤的动作。
二、学唱歌曲。
1.师: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学一首关于这把钉锤的歌曲,这把钉锤是一个叫乔尼的外国人的,小朋友们听听乔尼是怎么用这把钉锤干活的?
2、 欣赏歌曲两遍。
3.请小朋友们说说歌曲中的乔尼是怎么用钉锤干活的。
4.师:歌曲中的乔尼是用一把钉锤干活的,那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他多用几把钉锤干活呢?
5.请幼儿想想该怎么替换歌词,教师可以提示和帮助。
6.引导幼儿演唱歌曲的音量可从弱逐渐加强,或是演唱速度可由慢逐段加快。
三、幼儿尝试歌表演。
1.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帮乔尼用几个钉锤干活,现在我们再帮他创编一些动作,好吗?
2.启发幼儿大胆为歌曲创编动作。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逐渐增多的钉锤。
4.教师引导幼儿并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5.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决定表演的次数。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教爸爸妈妈做歌表演。
风和雨音乐教案篇2
目标:
1、复习第一段,尝试学唱歌曲第二段
2、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准备:
表现春天内容的.图片若干,歌词卡片。
过程:
1、律动
纠正幼儿错误地方
2、复习第一段
集体练习
3、学习第二段
理解第二段歌词
图片上有哪些鸟?多不多?(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一大群)
小鸟会对我们说什么祝福的话?
带领幼儿按节奏朗读歌词(增加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范唱
学唱第二段
(指导幼儿用轻巧的声音唱)
练习几次
两段连起来完整练习
4、结束:鼓励幼儿画一幅“春天来了”的画。
风和雨音乐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园音乐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用一切美的因素,诸如良好的教学环境,美观的教具,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为孩子创造一种音乐意境。小班的幼儿天性好动,小班的音乐活动更不能够一板一眼地学唱歌词,这样会让那个孩子从小就厌倦音乐课。我们做的更多的是让那个孩子感受音乐,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与美好的体验。本活动先从环境的创设上让孩子感受了歌曲的氛围,同时也会学唱歌曲提供了隐性的帮助,其次在歌词的改编上,我们运用《买菜》的旋律结合孩子们熟悉的朱家尖的风景,使歌曲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相信孩子们对此歌曲会倍感亲切的。
活动目标:
1、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旋律,学会歌曲。
2、感知说唱两段音乐的不同,感受说唱歌曲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歌词图谱
2、圆舞板人手一个
3、将朱家尖的四个风景图片张贴在教师四周。
4、前期经验:朱家尖主要的人文景观已经熟悉了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情境导入
播放旋律音乐,教师带着幼儿进教室:今天老师带着你们来朱家尖旅游喽!哇,我们来到了……(南沙、大青山、白山、坞石塘)
2、提问:南沙有什么啊?在南沙我们可以干什么?……(依次观看,依次提问)
二、学唱歌曲(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
1、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去朱家尖玩了,朱家尖美吗?那我们来说唱我们的朱家尖吧!
2、再次欣赏歌曲,学唱歌曲中间说的部分:(南沙沙雕节呀,大青山风景好呀,印象普陀白山头,黑黑石头乌石塘)
(1)欣赏中间说的部分,
(2)歌里说了朱家尖什么地方?(教师根据幼儿的答案出示图片,然后一边念一遍张贴图谱)
(3)看图谱学说中间说的部分:南沙会举行什么?大青山你觉得怎么样?印象普陀在哪里开的?乌石塘有许多什么呢?
(4)结合拍手和看图片学说中间说的部分
3、学唱歌曲的开头和结尾唱的部分
(1)师:刚才我们学了说的部分,现在来听听唱的部分
(2)欣赏歌曲,幼儿补充歌词内容(视情况而定教师唱几遍)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4、完整演唱歌曲
(1)结合图谱师幼合唱
(2)师幼合唱,说的部分结合拍手打节奏
(3)幼儿独立演唱三、歌曲表演用圆舞板打节奏表演
活动反思:
1、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我觉得一个好的导入也很重要,就这个活动来说,开头我是带着幼儿听音乐进场,边听音乐边欣赏朱家尖南沙、大青山、白山头和乌石塘的风景,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朱家尖风景中。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我还跟幼儿互动:“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朱家尖旅游喽,我们来到了南沙,南沙在干什么呀等等……”这个环节不仅让幼儿感受了音乐,还不经意间接触了歌词,对后面的学唱歌曲做了铺垫,同时将音乐的氛围显现出来了。
2、这次音乐活动我比较注重歌曲的欣赏,不管从一开始的无意识的欣赏,到后面的完整的欣赏以及分段欣赏,充分让孩子感受了音乐,所以孩子对歌词的理解还是比较好的,同时也由于孩子对朱家尖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所以也确保了这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3、在环节的设置上我采用的是难点前置的方法,说的部分是这首歌曲的难点,所以我通过多种策略来解决这个难点,第一是导入部分的欣赏交流,第二是图谱的运用,第三是难点的前置,最后通过拍手和圆舞板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对难点的反复学习的兴趣,所以说的这个难点解决的还是比较好的。
4、整个活动如果能给予孩子创编的机会,更能体现指南的精神,朱家尖的风景有许多,孩子们通过主题活动对此也比较了解了,所以在活动的最后可以加一个创编的环节,让孩子把朱家尖其他的风景编到歌曲里面,这样孩子的创造性就能很好的发挥,活动效果也会更好了。
风和雨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唱出快乐、开心的情绪。
2、学习创编部分歌词和“变变变”的动作。
3、体验音乐游戏、创编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棉花糖2个,棉花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摸摸说说,感知特征激发兴趣。
1、“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看,是什么?”(教师出示棉花糖。)
2、幼儿通过摸、闻、看来了解棉花糖的特征。(幼儿充分表达后,教师小结:棉花糖摸上去是软软的,象橡皮泥一样。)
3、“变变变,我变成了一颗大大的棉花糖,小朋友,你们想变成一颗小小的棉花糖吗?快来变一变吧!”
二、熟悉歌词,感知旋律学习演唱。
1、“我不仅是一颗棉花糖,还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呢!会变出很多有趣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会变出什么?”
2、“在棉花糖变魔术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念魔咒吧!”熟悉歌词:变变变,变变变。同时借助拍手,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
3、“变变变,变变变,变成什么呢?”(出示动物棉花糖,学说歌词。)
“小鸭子又藏起来了,快让我们变出来吧!”(幼儿反复学说歌词: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鸭子。)
4、“小棉花糖们,让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吧!”(学第一段说歌词,用形象动作进行模仿、表演。)
“让我们听着音乐来变一变,这次棉花糖变的时候要变回家哦!”(幼儿说第二段歌词并表演。)
5、“棉花糖玩得这么开心,开心得都想唱歌了,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幼儿仔细倾听旋律,教师对口型无声范唱。)
6、幼儿学唱歌曲,教师在前奏时用动作提醒幼儿要变的动物。
7、“小鸭子和小狗熊们总待在家里玩可不高兴了,快出来玩一玩,变一变吧!”(幼儿边唱歌边表演。)
三、鼓励想象,尝试创编替换歌词。
1、“棉花糖除了变成小白兔、小黄鸡,还可以变成什么呢?你是怎么变的?”(讨论、学习不同的“变变变”动作以及变成的小动物。)
2、幼儿学唱创编的歌曲,在前奏的时候,教师用肢体动作提醒要变的动物形象。
3、结伴进行歌唱游戏。
四、品尝糖果,体验表演游戏乐趣,。
1、“小棉花糖,快让我们再变回来吧!”(变变变,变回原来的身份。)
2、“今天我们一起玩了个游戏《我是棉花糖》,这个游戏好玩吗?里面的棉花糖变出了好多的小动物,真神奇啊!棉花糖不仅很神奇而且还很好吃呢,小朋友们,快来尝一尝棉花糖吧!.”
3、听音乐品尝棉花糖,结束活动。
风和雨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能轻柔、有表情的演唱。
2、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少数民族歌曲独特风格。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能轻柔、有表情的演唱。
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春天景色,观察柳枝风吹的动态,导幼儿展开想象。
2、教学挂图一幅。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互相问好。
2、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春天来了,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像姑娘的什么呢?你们听一听?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提问:
(1)歌曲是几拍的?
(2)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图谱,边演示边完整清唱。
(2)学唱歌曲。
教师指图演唱,让幼儿了解使用图谱的方法,教师:小朋友,这张图谱用美丽的画把歌词给画了出来,这谱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使我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每一句用什么样的情绪唱?
(3)幼儿跟随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
(4)教师提示:
①幼儿注意唱好三拍子的旋律。(强、弱、弱)
②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3、学唱衬词,练习二声部唱。
(1)这次演唱请小朋友唱歌词,每两小节歌词的后两拍教师用沙沙沙衬词演唱,从第9小节开始至结束师幼合唱。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2)幼儿分组轮唱衬词(教师参与),练习二声部唱。
4、教师可鼓励幼儿创编动作有表情地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教育幼儿要热爱大自然。
2、听音乐出教室。
活动反思:
1、紧紧围绕目标大胆创新。在活动中,我大胆地把难点掌握附点音符放在第一环节,利用师生互动接唱的形式,既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集中了孩子注意力。同时也让孩子们很轻松地掌握了附点音符,为下面感受、学唱埋下伏笔。在学唱歌曲时,我一改传统逐句教唱的形式,利用新颖的图谱,在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拍一拍中反复感受诗意般的歌曲内容及旋律,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这正符合了纲要中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目标及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效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的指导精神。
2、转变理念,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你最喜欢哪一句?谁愿意来告诉大家?谁愿意来说一说,对于孩子回答不否定,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畅所欲言,这正符合了纲要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3、注重面向全体,照顾个体差异。比如在角色表演这一环节我是柳树妈妈,谁愿意来当我的宝宝?对孩子不做强制要求,照顾到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请你为我们伴奏,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要求自己力争把纲要理念转化为实践,我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继续努力!
风和雨音乐教案篇6
设计思路:
?玩具进行曲》节奏分明,轻快的音乐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在本次活动中将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诙谐幽默和玩具的有趣组合,学唱歌曲,通过引导,希望幼儿在动作表现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玩具进行曲》,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
2、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课件《玩具进行曲》。
2、各种玩具,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教师点击【歌曲欣赏】,播放歌曲《玩具进行曲》,幼儿欣赏。
2.教师:歌曲好听吗?歌曲里面提到了哪些玩具呢?
3.教师点击【玩具图片】,小结:歌曲里面提到了玩具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点击【歌曲mtv】,请幼儿再次欣赏,并尝试跟着歌曲在老师的带领下拍节奏。
2.教师边演唱歌曲边引发孩子模仿各种玩具形象的动作。
*小猫怎么叫的?(喵喵)走起路来怎么样?(静悄悄)
*小狗的动作呢?开小汽车的样子是怎样的?
3.幼儿听歌曲,反复跟唱。
4.小结:你们唱得真好听,这么多玩具都来了,真热闹。
三、表演歌曲
1.请幼儿尝试在音乐伴奏下,演唱歌曲并配合模仿各种玩具的形象动作进行表演。
2.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歌曲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播放课件【歌词创编】,教师提问:除了歌曲中唱到的玩具之外,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玩具也来了?
3.小结: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玩具,可以组合着玩,真开心。
风和雨音乐教案篇7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儿歌音乐;操作卡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教师带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3、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4、复习歌曲
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风和雨音乐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