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先进事迹8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是一个人过去努力的见证,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和自豪,事迹材料是通过实践去践行自己的信仰和理念的记录,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坚守岗位先进事迹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8篇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篇1

自3月底阜城“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河东街道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常娟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肩扛责任、靠前指挥,带领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机关下沉干部,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

冲锋在前的“领头雁”

服务群众的“暖心人”

辖内有一户居民因是次密接者,按照防疫规定需要居家隔离七天,但该户居民对隔离政策不理解,觉得被隔离在家对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情绪焦虑。常娟了解情况后,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仔细解释疫情防控政策与相关要求,为隔离居民提供生活及心理上的帮助,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在小区静态管理期间,一位居民因不小心摔断了腿需住院治疗,家里只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生活。得知情况后,常娟和机关下沉干部带上方便面、牛奶等食品前去看望,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孩子,叮嘱道:“你自己在家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及时和阿姨联系”。

认真负责的“工作狂”

自疫情防控以来,常娟带领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机关下沉干部认真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敲门行动”,全域3个核酸检测台12个检测点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准备开展核酸检测所需物资、为医务人员统筹安排医疗物资、随时协调解决各卡点的突发状况……身处抗疫一线,常娟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晚上累了就睡在社区,自4月5日阜城三区实施静态管理以来,常娟连续10多天没回过一次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让本就患有胃病的她病情加重了,但是她没有因此而停步休息,依旧坚守岗位。

社区安全的“守门员”

向阳社区临近火车站,又是老城区,小旅馆、出租屋众多。针对区域内居住人员密集,防控形势复杂等实际困难,常娟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对各项工作进行详细部署。特别是实行静态管理后,常娟和同事们摸排了全社区139家旅馆和出租房,共排查出300余名流动人员,挨个核查行程信息;对照户档信息和户况图,逐户摸排返乡人员;全面排查病例密接、次密接者,做到关联人员全部登记在册,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常娟一直跟同事们说:“只有把第一道门守好了,整个社区才会安全,群众才能有安全感!”她不仅是“守门员”,也是“疏导员”“宣传员”“跑腿员”……她用贴心、细心、暖心,为疫情防控夯实堡垒,为居民群众守好健康大门。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篇2

在家里,她是女儿、妻子、妈妈;

在岗位,她是社区负责人;

在“疫”线,她放下恐惧,搁置惦念,成了这场没有硝烟战场上的“战士”!

女本柔弱,__虽然到社区任职时间不长,却展现出了一名社区负责人坚强刚毅的一面。自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都在社区防疫一线,认真履职,恪尽职守。

“同志,请你出示一下出入证;请配合登记,并测量体温;请将双手伸过来,我们进行消毒……”这些话,她每天要不厌其烦地说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有个别居民不配合防疫工作,更有甚者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但她仍然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耐心解释。小到居民出入证、车辆通行证,甚至体温测量以及消杀防护等,她都亲力亲为。

作为社区负责人的同时,她还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疫情防控战斗“集结号”吹响后,她便将年幼的孩子送到了父母家,由于丈夫也在防疫战线上发挥自己的力量,已经二十多天没见家人的她,每天只能抽空在吃饭的时候给孩子打个电话,可往往说不了两分钟又因为工作原因匆匆挂掉。这二十多天,她每天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下班,小区执勤的保安看在眼里,说:“有你们这些党员在,这场仗输不了。”

废寝忘食的工作,夜以继日的坚守,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党徽在防疫一线闪光。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篇3

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

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葛巍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

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篇4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事关百姓生死。特殊时期,刚刚接到上级到任职的通知,就赶上这次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跟组织讨价还价,主动上岗,还没来的及熟悉新同事和村干部就头也不回、奔向了疫情防控第一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早一分钟完成联防联控工作,百姓就增加了一份保障。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刚一到他所包的两个村,他就迅速投入工作,开会、部署,检查、防控,他始终亲力亲为,确保上级要求能够落实到位。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带领村干部和防控志愿者全面深入到防疫一线,入村入户、指导摸排、研究对策、落实任务。由于此次疫情时间跨度长、战线距离远,更赶上了春节返乡、节后返岗,人员流动性极大,防控难度极大,__同志和村里一起,动员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和志愿者盯点设卡,配合村支两委做好对外来人员的管控,逐户排查、分类登记对全村的外出返乡人员,逐户建立档案;劝导外地返乡人员居家进行自我隔离并每日坚持两次测量体温。

防疫工作中他是组织员,更是宣传员、引导员。因为疫情防控宣传,5天时间,他撰写防疫资料3份、宣传小文章2份、村内大喇叭广播稿5份,组织设立设立卡点8个,登记进出车辆及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每天组织村里定时对公共区域、公共设施全面消毒,设置医废垃圾桶,切断疾病传播渠道;通过线上发布公告、巡回宣讲、上门走访等方式,全方位宣传防控知识,引导村民尽量不要外出,禁止大型聚会和人员聚集,在李涛同志的带动和村干部、志愿者的发动下,全体村民积极上下一心、响应号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危难关头冲向前,勇担重任挺身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继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坚守岗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他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响应上级关于防疫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谋战,科学应战,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奋斗。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篇5

从快速响应上级指令,到联系社区、民宗、城建三条线的安排部署;从小区重点人员的排查、追踪和管控,到工业区、工地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防控;从宗教等人员密集型场所的每日走访,到各种信息第一时间回复、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疫情面前,他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保持“战时状态”,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一、个个不落下,确保宗教人员密集场所全部关停。

__辖区共有24个宗教活动场所、6个民间信仰场所,以往那里常常有人员大量聚集,极易引发疫情扩散。作为街道党工委统战委员,面对艰巨的任务,他始终坚守岗位,在除夕夜、大年初一、周日等重点时间,放弃与家人的欢聚,坚持连续数日每天跑遍辖区所有宗教场所,对“三人驻堂小组”和宗教场所负责人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督查,通过粘贴闭门谢客公告,发动党员干部大量转发相关通告、小区宣传栏公告全覆盖等宣传途径,最大限度地扩大宣传覆盖面,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确保所有场所做到1月23日起全部闭门谢客。

二、拉网式排摸,一晚上收集1700余户数据织密“防控大网”。

他联系的西湖社区,是全市最大的住宅区之一,有1400多户口人家,此外还兼带前花工业区西片,有40余家企业、300余间出租房。为了把重点底数摸得更清、把“三返人员”盯得更紧,他带领驻社干部、社区两委,通过物业和业务会登记摸、干部上门走访摸、发动楼幢长和志愿者摸、大数据倒排摸,一晚上完成1700余户的排查,确保做到可管可控、不漏一户一人。除此之外,对在建的5个安置房及相关工地开展检查巡查,联系工地负责人,督促工人不返温,工地不开门。2月2日起还兼联系新妮亚集中观察点的联络工作,积极做好衔接协调,保障各项集中观察点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工作。

三、与时间赛跑,连夜转移3户人员到集中隔离点。

人与病毒之间的博弈就是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就是工作常态。虽然大部分百姓对疫情防控是配合的,但总有个别特殊情况,而遇到这种情况时,夏若火总是领头去做思想工作。如初六晚上11点,收到2名对象需要紧急转移到集中隔离点的信息后,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车辆,并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做思想工作,等顺利把2名对象送走时已是凌晨两点了,回到街道还没躺下休息2个小时,又被突发事件的电话叫醒,随之而来的又是新的一天连续作战。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十二,他仅回家过数回,匆匆换洗一下又赶到单位。同事都戏称他是铁打的战士,他却道:哪是身体不累,只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快一步,群众的安全保障就多一点。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篇6

2月10日下午,_省惠东县白盆珠镇八旬老党员_回乡捐款助力疫情防控的事迹,令在场人员感动不已。“可敬、可佩、可嘉、可赞。”当地干群由衷地说,这位老党员的义举使得当地干群士气大振。

当日下午,_在家人陪同下,从居住地平山街道赶到白盆珠镇横江村监测设卡点,看望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他说:“大家一直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守护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我代表老同志表示敬意和感谢。”随后,_到横江村委,在简短问候后,掏出8000元现金,托村“两委会”捐赠给白盆珠镇政府。

“大家都很辛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就不坐了,不耽搁大家工作,等抗击疫情胜利后,我再回来看看。”_说,自己是一名老党员,只想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抗击疫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出一点,我出一点,大家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据了解,_捐赠的8000元是自己的退休金,他说,疫情发生后,自己就想着要捐点款,但由于这段时间银行暂停营业,自己跑了很多趟银行都没取到钱,今天银行营业,自己取到钱后便马上赶到白盆珠镇,实现了惦记着好几天的愿望。

据了解,_是该镇横江村大窑村小组老党员(党龄57年),今年__岁,系惠东地质矿产局七五六地质大队退休老干部,现居住在平山。疫情发生以来,_多次联系白盆珠镇党委、政府,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表示想为家乡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此外,_平时非常关心横江村发展,经常与村干部沟通交流,积极为横江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创建等重要工作建言献策。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篇7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冉庙乡全体300多名乡、村干部坚守岗位,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让防疫工作人员吃得饱、吃得好,冉庙乡机关食堂积极探索“四有”好食堂建设,让食堂变得“有制度、有温度、有保障、有评估”。

管理有制度。冉庙乡食堂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围绕工作人员管理、物资采购、餐饮卫生三个方面制定了冉庙乡食堂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机关食堂管理,给乡干部职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提供了卫生、方便、节约、高效的服务。同时冉庙乡食堂协调各单位工作时间,统一规定早、中、晚开饭时间,保障了就餐秩序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运行有温度。“食堂还有饭么?我们刚忙完回来。”晚上八点,刚值守完疫情防控点位的工作人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食堂,“有的,有的,知道每天都有值点的人员,我们特地留了饭菜,你看,还热着呢!”看似简单的事情,里面蕴含着的是暖暖的温情。冉庙乡食堂的饭菜供给实行动态调整,每天早上会根据工作安排调整中午饭菜数量,对于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吃饭的,也会在保温柜里提前留好,既能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又能保证每个人都吃得上饭。

安全有保障。疫情期间,冉庙乡机关食堂按照乡党委统一部署要求,一方面设置了温馨提示牌,鼓励干部职工自带饭盒、分时取餐、分散就餐。另一方面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工作,佩戴口罩、帽子作业。疫情特殊时期冉庙乡全体干部职工实行分餐制就餐,杜绝围桌吃饭带来的隐患,同时做到严格食材选购、严格烹制程序及餐具高温消毒等,确保干部就餐安全,避免交叉感染,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后勤保障。

工作有评估。为有效开展乡食堂的服务监督工作,切实提高机关食堂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冉庙乡开展了机关食堂及工作人员满意度测评工作。以线上问卷开展民主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就食堂下步工作做好计划;最后结合日常工作,把本次测评结果汇总成册,形成台账,有助于收集和整理乡干部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全乡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对冉庙乡的归属感。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篇8

庚子鼠年,新型冠状病毒,一个人类历史上百年不遇的强大疫敌,戴着狰狞的面具,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席卷了华夏大地,乃至整个地球。在这危难的重要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无数英雄挺身而出,迎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逆流而上,以舍身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奋战抗议前线,换取山河无恙。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就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80后的男护士——吴宁。在疫情发生之时,吴宁主动请缨,志愿报名参战。在新春万家团圆的时刻,他在亲情与大义之间,依然选择了逆行,选择了为大爱而行、为医者担当而行、为国家使命而行。临行之前,年过古稀的父母哭得像孩子,一遍遍地叮嘱“宁儿,你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面对亲人的关爱和担忧,吴宁何尝没有心痛和顾忌,但是,生在延安、长在延安的他,从小受这片革命热土的熏陶,早已将延安精神铭刻于心,并誓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见之于行。2月2日,吴宁和战友们告别家人和同事,踏上了进军武汉的征程。

带着父母的牵挂,同事的关心,领导的嘱托,吴宁来到被湖北省防控指挥部指定为危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西院,并担任救护组组长。虽然已经在战前做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当真正到达战场,依然让他感到震撼。那是他从业以来从未见过的残酷情景。当穿戴着严密的防护服,透过护目镜看到一个个无力地躺在病床上、眼中流露出恐惧和痛苦、随时都面临死亡威胁的患者时,他深深感受到这场战役的惨烈与艰苦。作为救护组组长,作为延安抗疫医疗队唯一的男护士,他主动担负起了更多更重的任务。防护服包裹全身,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常常是衣服湿透,手指麻木,呼吸困难。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吴宁在武汉抗疫65个日日夜夜,凭着超强的毅力、扎实的技术,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的救护任务,累计护理患者280名,收治患者113名,治愈出院、症状转轻转出104名。为了鞭策和考验自己,吴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火线入党,实现了他的人生政治夙愿。由于表现突出,吴宁被湖北省授予“白衣卫士”的光荣称号。

回望抗疫战场,吴宁只是无数英雄之一。此时此刻,我们同样不会忘记,疫情之下,那一个个逆流而上的身影,那一个个英雄的名字——疫情吹哨人李文亮、为病人主动留守的夏思思、怕同事被感染而叮嘱不要插管的刘智明、藏起住院通知书坚守岗位的朱峥嵘……这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民警和志愿者们,他们用大爱守护着人民的生命,用生命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是身体力行地让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深刻体验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主义精神!

这场疫情之下的生死考验,考验的是担当,考验的是党性,考验的是对人民的感情,考验的是对事业的初心。目前,疫情尚未完全过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我们每一个现代青年和党员干部们,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国难当头之时,要义无反顾地冲锋在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国难时见真情。在平凡工作之日,要自觉主动地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平凡中见伟大。

昔日延安青年奔赴抗日战场,英勇杀敌。今日延安青年冲在抗疫前线,不怕牺牲。延安精神永远是治党治国的精神武器,永远是青年人修身励志的精神源泉。作为一名延安青年,我们都应该成为延安精神的践行者,而我自己作为一名延安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培训者,不但要成为延安精神的践行者,更要成为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向吴宁学习,向每一位奋战在抗疫前线的英雄学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业绩,谱写延安精神的新华章,让延安精神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8篇相关文章:

员工岗位培训总结8篇

公益岗位工作总结个人8篇

原工作岗位工作总结8篇

工程岗位工作总结8篇

客服岗位月工作总结8篇

岗位期工作总结8篇

本岗位工作总结优秀8篇

岗位上工作总结最新8篇

岗位竞聘演讲稿参考8篇

岗位晋升申请书范文8篇

坚守岗位先进事迹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