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英雄也作文参考8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是一种对思维的锻炼,让我们能够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是一种思维的拓展,可以让我们更广阔地拓展自己的思想空间,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真英雄也作文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真英雄也作文参考8篇

真英雄也作文篇1

2008年,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上,苏炳添收获了男子60米的金牌。并先后获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100米接力、全国田径冠军赛暨系列赛男子4×100米接力两块金牌。

2009年2月18日,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海站,苏炳添以6秒66的成绩获得男子60米冠军。5月15日,在玉林举行的第11届全运会预选赛暨全国田径锦标赛中,苏炳添以10秒28夺得男子100米冠军,并达到世锦赛b标;接力比赛中又代表广东队以39秒32的成绩夺得男子4×100米冠军。5月21日-5月30日,苏炳添踏上亚洲田径大奖赛苏州、昆山、香港三站赛,在男子100米和4×100米接力两项比赛中连夺5金。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代表广东队以39秒22的成绩夺冠。10月31日,在河内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室内运动会男子60米决赛,苏炳添以6秒65的成绩夺冠。12月12日,在香港举行的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苏炳添以10秒33夺得男子100米冠军,以全年11金的成绩结束赛季。

2010年,苏炳添受伤病困扰,上半年基本上没有比赛,主要以养伤和力量练习为主。在年底的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8夺得冠军,并刷新全国纪录和亚运会纪录,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摘金后,中国接力队时隔20年再度封王亚洲。

真英雄也作文篇2

除夕夜,外婆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递给我,说:“快给隔壁的哑巴阿公送去,让他趁热吃!”“不!我不送,他长得那么丑,我怕见他”我坚决不执行外婆的命令。

外公一把拉过我,对我说起了关于哑巴阿公的故事。原来,哑巴阿公是一位可怜的孤寡老人,他从小双耳失聪,不会讲话,但他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阿公一向热情友善,邻居有困难,他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一把。六年前的一天,紧邻居阿公家的一位大娘因为用火不慎引发了大火,几间小木屋一下子成了火海。慌乱之中,大家发现大娘的小孙女苗苗还被困在着火的房中,危急关头,只见哑巴阿公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把苗苗用棉被包着救了出来……苗苗得救了,可哑巴阿公的手和脸却被烧坏了,他原来慈爱的脸庞变成如今丑陋的模样。

听了外公的一席话,我不禁热泪盈眶,多好的哑巴阿公啊!他不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吗?我迫不及待地端起了饺子,顺手拿了一大苹果,向哑巴阿公家飞奔而去……

真英雄也作文篇3

我敬佩那面对元朝高官诱惑、誓死不降的文天祥,我敬佩那精忠报国、抗金英雄岳飞,我敬佩那弹尽粮绝、坚持抗日的英雄杨靖宇,我敬佩那……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都值得我们敬佩。但是,我心中的英雄还有他们——父母、老师、同学。

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像一棵大树,我生活在树荫下,他们给我生命,给我温暖。每次上完课回家,我都迎来他们温馨的怀抱和关心的问候。我写作业时,他们从不忘记陪在我身边。每天早上,他们从不忘记给我买来丰盛的早餐,给我的身体加足营养。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挣钱,只为供我读书,却毫不在乎头上又增添了一根根银丝。十二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们不断地为我付出,从来没有半句抱怨,他们只希望,我将来能有出息。他们,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的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写出了老师的美德。上课时,他们尽自己所能,将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下课时,他们总是为我们耐心地讲解我们不懂的题,一遍又一遍,直到我们理解为止。晚上,他们还要在灯光下为我们备课,认真地为我们批改作业。他们不求收获多少报酬,只是为了让我们将来能有出息。他们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他们,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的同学

同学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多如繁星,每一件事都让我感到快乐。每当我考试考差时,他们都第一时间安慰我。每当我比赛获奖时,他们都第一时间祝贺我。上课时,我们一起讨论问题;下课时,我们一起玩耍嬉戏。我们从不保留自己的想法,只把快乐的种子播撒。我的同学们个个都善解人意,都能与我同甘共苦。他们,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在我心中指引着我前进,生活中照顾我的父母,学习上教育我的老师,和我一起学习的同学,他们也都是我心中的英雄。因为有了你们,我的成长道路上,所有的困难都将被我踩在脚下!

真英雄也作文篇4

“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止有一条。但是,只要抵挡住磨难,就必能成功。

自古至今,没有哪一个伟人的人生生涯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经历了无数次痛苦、磨难、坎坷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华罗庚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他初中毕业后,曾就读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却因没钱交学费而退学。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开始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全部数学课程。但,命运又给了他当头一棒,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才勉强捡回一条命,却落下了左腿残疾。面对这些苦难,他勇敢地作斗争,最终在数学上取得了不小的造诣。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艳于她们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与牺性的血雨。”磨难造就成功,成功的背后又要付出何等代价?音乐家贝多芬,26岁就已耳聋,他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此后,他的生命之火越来越旺盛,创作了无数首名曲,逆境没有打倒也,反而让他更加强大。

被磨难打倒的人终究不会成功,项羽是历史上的名人,他在垓下被刘邦打败,自刎于乌江。本来,他可以渡过乌江,卷土重来,但他却无法面对失败,只能一死了之。

人生如蚕,磨难如茧。磨难亦是痛苦,但我们只有勇敢面对磨难,才能铸就成功!

真英雄也作文篇5

英雄是谁?是开国主席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士屠呦呦?还是建设了万里长城的秦始皇?我心中的英雄,却是一位平凡的人。

因为我们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所以常常看到垃圾,特别是我们楼栋那儿的斜坡,每次出门都有不少垃圾。不知从什么时候,那儿好像变干净了。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树木萧条,所有的人——老人、小孩、青年,都躺在舒适的床上,开着空调,梦儿载着他们飞向天边。迷迷糊糊的我好像听见有扫地的声音,还时不时夹有咳嗽的声音。一定有什么稀奇的事儿!

我披上睡袄,穿上棉拖,来到我家大门前,还没出去探个究竟,就已经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脚板蹿起。不过,我还是把门打开了,一阵北风吹来,像刀子割肉,我把睡袄裹紧些,走出大门。

哇,下雪啦!可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太冷了,树木的衣服被风吹跑了,小鸟缩在窝里不敢出来。我走出楼道口,看见一位老人正在扫雪,他披着满是补丁的军大衣,那没有戴手套的手冻得千疮百孔,不忍直视。他满头白色,分不出是雪还是白发。他拿着长长的扫帚,一下一下,从左到右地在地上划着,灰色的水泥地就漏出真容,现出一条水泥小道,小道的两边,则是两列白色的小山丘。老人走几步,就停下,把手凑到嘴边哈气,用力搓一搓,然后接着扫雪。

为了年轻人方便上班,小孩儿方便上学,老人竟不顾自己的手,毅然决然地为我们扫出一条道路,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栋梁开辟前进的道路。他就是英雄,英雄在守护着我们啊!

我看见了老人,老人看见了我,他向我挥挥手,就把扫帚放在一边,急忙回家了。也许老人是不好意思,也不希望别人把他当做一位光荣的志愿者吧!北风依旧刮,车库顶儿也依旧响,我就呆呆地在那儿站了好半天才回家。

寒来暑往,烈日当空。太阳公公肆无忌惮地放着光芒,老人扫地很辛苦。除了打扫楼道,老人还会更换楼道路灯、用水泥固定住楼梯扶手……老人默默无闻,却让我们有着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老人平凡普通,却拥有一颗至善至美无私奉献的心。

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真英雄也作文篇6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危机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英勇奋起。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

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向英雄们致敬,为勇士们加油。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正用忠诚、勇敢、担当,挺起民族的脊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这就是共产党人。

“12床患者需要紧急气管插管!”“好,马上到!”

准备插管辅助用药,检查喉镜、气管插管、置入喉镜、暴露声门,一气呵成,插管成功。

这是发生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的一幕,也是以党员为主体的麻醉师团队又一次成功急救。

气管插管暴露声门瞬间,麻醉医生近距离直面患者呼吸道,危险可想而知。每一例气管插管都是从“鬼门关”抢回生命,与死神搏斗的背后,是医护人员一次次身陷感染危境的挑战。

疫情,形势严峻;战“疫”,胶着对垒。能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正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

疾步如风,脾气急嗓门大,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给人的第一印象。共产党员、院长、医生,是他的三重身份。

“无论哪个身份,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说,“我要用渐冻的生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英雄汇聚,逆行担当。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义无反顾;73岁李兰娟院士进入重症病房、挺身一线……

“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一番话,尽显共产党员担当。

“入党誓词里有一句话——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30多位党员,始终奋战在救死扶伤的最前沿。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来之能战。

“我申请常驻留观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张旃,以自己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

在生命之舟方舱医院,党旗高高飘扬,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病友临时党支部、各地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纷纷成立……广大党员和群众迅速聚拢在党旗下,争分夺秒,与疫魔竞速。

“我们既是病人,也是党员,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医护人员加强病区管理,带领全体病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群众感受温暖和关怀。”武昌方舱医院东区病友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兵说。

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杜富佳,再三申请,踏入湖北“战场”。“哥哥杜富国在雷场上喊出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的话,一直在我脑中回荡,激励着我跟着他冲锋、战斗”。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

2月21日,武汉东西湖区方舱医院内,民警潘童、环卫工人张文斌,一人包裹着白色隔离服,一人身穿橘黄色环卫服,面向党旗,庄严宣誓,火线入党。

宣誓后,潘童走向污染区安保岗位,张文斌开始清污作业……

真英雄也作文篇7

星期六下午,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昆山市消防救援大队。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深入了解消防员职业,知悉消防安全,学习自救逃生常识。一路上,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市消防救援大队。

我们首先来到了学习室。消防员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消防安全的知识:发生火灾时不能贪财,逃生要紧;逃生时,要低身前行,走楼梯,不能乘坐电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拨打“119”;报警时,要讲清火势大小、被困人数、火灾地点等。

学完消防知识,我们参观了消防车库。消防员的制服有很多种,抗腐蚀的生化服、耐高温的消防服、抢先救援用的救援服等,这让我大开眼界。我们跟着消防员继续参观,突然,一排铮亮的水枪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真希望能看到消防员用这个水枪灭火啊。”我在心里嘀咕着。很快,我的这个愿望得到满足。消防员迅速穿好了消防服,表情严肃地握着水枪,朝着训练塔喷射。在我看来,他仿佛不是在简单地示范,而是真正面对着大火肆虐、热浪滚滚的现场,极力地想灭火。这个场景让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我被消防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登上消防车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一辆辆酷酷的消防车好像变形金刚里的“汽车人”。车上配备了车载水炮、水带、储水池等。我们在消防员的安排下有序地登上了消防车,零距离触摸这神奇、威武的消防装备,内心兴奋异常。

活动在我们的惊呼声中结束,我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体会到了消防员的辛苦,也增强了安全意识。他们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真英雄也作文篇8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从河北来到陕西,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一个英雄。

荆轲的事迹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而流传千古的。在《史记》的《刺客列传》里,司马迁描写了五个刺客,他们是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业绩,其中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我们发现荆轲竟然是最没有成效的一个,与其他四人相比:曹沫,挟持齐桓公,迫使其归还了被占领的土地;专诸,刺杀吴王僚,成功,自己也被杀;聂政,刺杀韩国宰相侠累,成功,自杀;豫让,刺杀赵襄子,不成,自杀;荆轲,刺杀秦王,不成,被杀。

荆轲刺秦是完全以失败而告终的,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荆轲被杀外,还搭上秦舞阳、樊於期的性命,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及后来燕国遭到秦国的报复,等等。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个人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刺客,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千古第一侠客”。这到底因为什么?

表面看来,是因为司马迁对荆轲的偏重。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描写荆轲?

这里面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刺客的地位,是由对手的地位支撑的。这也是司马迁的历史观。荆轲之所以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头,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刺的四个人高出一头:荆轲的分量之所以超过其他四个刺客的总和,是因为秦王的分量超过其他刺客要刺的四个人的总和。更加了不得的是,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了中国,变成了秦始皇。连荆轲自己都不会料到的是,他的生命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联系在了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荆轲的英雄形象是他的敌人秦始皇塑造起来的。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刺秦失败而扼腕叹息,纷纷分析这次行动没有成功的原因。有人认为运气不好,荆轲刚进咸阳宫,助手秦舞阳就因恐惧被挡在了门外,荆轲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追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现”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只有活捉秦王,荆轲自己也才有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遁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这件事情本身的难度实在太大。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说来说去,是因为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里是希望荆轲刺秦能够成功的。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伟业,他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甚至滑稽,但我以为这是事实。

我这样说,并没有贬低荆轲的意思,而且荆轲也不是我能贬低得了的。我一直认为荆轲是英雄。荆轲的失败是伟大的失败。历史选择了荆轲,把他推到了赢政面前,其他那些刺客是没有一个见过这个后来成为秦始皇的人的,这已经注定了荆轲的辉煌。

荆轲的英名与成败无关。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寒冷的易水,又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成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他无法预料结果,但敢于向最强者挑战。谁都知道这次挑战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将会一去不复返,就是去赴死的。荆轲自己早已高歌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然有人对荆轲有各种各样的分析甚至怀疑,但没有一个人怀疑过他的胆略。当那个号称十三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荆轲还能谈笑自如。当荆轲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是孤独的,然而他并不畏惧。荆轲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知道,当他最后出手时,自己的生命也将完结。荆轲倒下时,咸阳宫已被他搅了个天翻地覆。荆轲显示了人类个体勇力、胆略的一种极致。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真英雄也作文参考8篇相关文章:

平凡亦英雄作文6篇

真难忘作文300字8篇

真难忘作文300字精选8篇

2023年致敬英雄作文5篇

真难忘的作文优秀8篇

真难忘作文600字精选8篇

小狗真可爱作文400字精选8篇

讲英雄事迹的作文7篇

2023年致敬英雄作文推荐5篇

这样想象真有取作文优秀8篇

真英雄也作文参考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