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在作文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思考方式,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对我们作文的意见和建议, ,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致敬英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致敬英雄作文篇1
妈妈是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自从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她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出门,带上红袖标前往分包的卡点执勤。从大年三十接到第一项排查任务至今,已连续工作将近一个月了。
早上8点前到岗签到打卡,将疫情情况填写在公示牌上,开始执勤。早上进出小区的人很多,有上班的,有买菜的,有拉垃圾的……出去的人给他们发放出入卡,回来的人给他们测量体温,外地返洛的人进行询问、登记,进出车辆进行消毒。妈妈和她的同事们,不管刮风下雪,每天重复着做同样的事。
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妈妈和同事们带着一次性医用口罩,一家一家地上门排查是否有外地回来的人员,进行登记上报;一次次劝说院外院内聚众打牌、闲谈聊天的居民回家,进行居家隔离;一遍遍地提醒出入的人们带上口罩,保护自己。院内卫生无人管理,妈妈和同事们拿起扫帚就开始打扫,让小区保持干净的环境。小区内有疫区回来的居民,为了让他们安心的在家隔离,他们需要购买的物品,妈妈和同事们当起了送货员、快递员往返于七楼给他们送;为了防止病毒滋生,妈妈和同事们每天要在院内、楼道、垃圾箱、下水道内进行消毒。
卡点的人员有限,他们为了不脱岗,一天连一口水都没喝,不敢上厕所。没有饭店开门,中午有时一包大豫竹就是他们的午餐。
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全,保护着院内的居民。白天站岗执勤、管理院内的居民。晚上张贴通知、告示,提醒居民如何防范病毒。不管居民有多么的不理解,他们总是耐心的解释,做思想工作。
晚上将近8点,妈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里,一天没有见到她,我想给她一个拥抱,但是她却躲着我远远的。脱下外套放在通风的阳台,赶紧洗手、消毒、换衣服,过后才会在吃饭的时候询问我,作业是否打卡完成,直播是否按时上课,在家是否锻炼身体。我知道妈妈工作一天很累,也知道她远离我是怕身上有病菌传染给我。妈妈在一线保护着大家,防止病毒的蔓延。我在家一定要让妈妈放心,认真听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
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来的急,来的猛,使我们猝不及防。很多向妈妈一样的一线工作者,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好好过个春节,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不再使病毒蔓延,为了大家能够安心的出门,他们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着,我们要向一线工作者致敬,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2023年致敬英雄作文篇2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从军行》。
而我,特别喜欢这首诗的最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的原意是表达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经历了无数次战斗,虽然铁衣都磨破了,但有着不歼灭敢于来犯的敌人决不回家的心。每当我想起这首诗时,就会为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敢于奉献的精神而感动。
2022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整个中国。面对这样严峻的现状,我对《从军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些奔赴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不就像战场上拼死杀敌的勇士吗?他们手拿着医用“武器”,开着医用“战车”,冲在“战场”的第一线。最可叹的便是有着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17年前,他就成为了“非典”战役的勇士,17年后,他临危受命,再次挂帅出征。依然不顾风险,不辞辛苦,奋战一线,义无反故地冲在了战场的最前排。
其实在我们海宁,也有许许多多的医生和护士们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受住各种考验,向中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正如诗中所说那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消灭“肺毒”,决不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在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多么令人赞叹的英雄气概,勇往直前,无怨无悔!在这,我要向这些无名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想,这绝对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战争,更是全国人民的战役。我也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有着必胜的信心,终究可以逾越寒冷的冬天,迎来春暖花开时。
2023年致敬英雄作文篇3
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哪里有火灾哪里就会有他们,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虽然处于大火中,但是还是会临危不乱,把伤员解救出来,他们就是我们尊敬的消防员叔叔。
火,大家并不陌生,人们会用它来做饭取暖,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火灾,每年的火灾数不胜数。最近的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引发了轰动,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为了这场火灾,30个消防员没能活着出来,其中最小的年龄仅为18岁,请记住他们,是他们在大火中牺牲,是他们勇敢地救人。每当发生了火灾的时候,始终是他们冲在最前面,为我们扑灭大火,虽然眼睛已经被烟火熏得模模糊糊的,但他们还是用手揉清了双眼,解救被困的伤员。
发生山体滑坡时,发生地震时,都是他们围绕在我们的身边,看见有人落水时,他们会奋不顾身跳进水里,尽管水是那么的冰凉。相信大家都已经看了《烈火英雄》吧,影片里的管道爆炸,会导致周围一片平地,影响全省全市人民的安全,一辆辆消防车开了进去,是消防员不顾自己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地冲进火海救火,虽然有人员会不幸遇难,但是他们始终不放弃,为灭火做最后的努力,最后在他们的奋斗下,终于把火扑灭了,可惜的是还是有消防员惨遭不幸,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战友们会把他一直记在心里,人民会感恩他的奉献。
消防员,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当消防铃一想起,当接到火警电话,就算他们还在吃饭或者睡觉,他们都会立刻起身穿好消防服,时刻为灭火做好准备。最后,让我们为这群可爱伟大的消防员敬一个礼,像他们学习!
2023年致敬英雄作文篇4
禾下乘凉梦,一生永为“稻粱谋”。袁老,您一路走好。——题记
狂风呼啸,雨点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为湛蓝的天际织了一张灰色的大网。遮天蔽日的乌云遮住了光彩夺目的太阳,灰暗的天际,无边的乌云,空旷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静静的!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切看上去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近,一代伟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
16时许,灵车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而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车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于言表,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病重时,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毕生追求的梦,一个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为了让中国人都能吃饱一顿饭,袁爷爷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可敬的,是朴实无华的。
袁爷爷的一生与杂交水稻从未分离,那粒粒饱满,金黄金黄的稻穗仿佛是他的孩子。一辈子为了他们任劳任怨,却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让世界吃饱饭的功臣,平凡的瑰宝。袁隆平爷爷曾说过,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他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梦想尚未实现,不会停歇的老人却先走了。袁爷爷,梦想尚未实现,您怎能以这样的方式先行一步呢?袁爷爷,您常说自己有着七十多岁的年龄,五十多岁的.身体,三十多岁的心态,更有二十多岁的肌肉弹性。这么乐观的您,怎能不辞而别?
迈入耄耋之年,本应“颐养天年”的年龄,您却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从心了,因而每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时间虽紧,但岁月无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壮志就是老骥伏枥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牺牲了自己,满足了世界,任岁月变迁,任世事无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终有您,历史的长河中,您的身影不会消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在我是多么不相信这句话,多么希望您与与世长辞的消息是个谣言。如风般来的快,去的也快,晶莹的泪花从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现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2023年致敬英雄作文篇5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习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2023年致敬英雄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