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培养珍惜瞬间的意识和情感,在写作文的时候,适当的使用对比和类比能够有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实践与作文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实践与作文篇1
今天是9月22日,星期五。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六年级前往兴庆区掌政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特别高兴!
早上8点多,我们乘坐大巴士出发了,在通往掌政镇的路上,我从窗户向外望去,尽情欣赏着窗外的风景。经过一阵的颠簸,车停了,停在了一个很大的蔬菜大棚基地,原来,我们要参观蔬菜大棚。
我们下车了,排好队伍,向着蔬菜大棚走去。到了蔬菜大棚,有一扇很小的门,一次只能进去一个人,所以,我们排成一队,一个一个的进去,进去以后,有一间小屋子,里面放了许多农用工具:有耙子、犁、锄头、铁锹等。这间小房子的门通向大棚,这扇门很特别,门框很矮,是用土和砖砌成的。我们进了大棚,这间种的是西红柿,不过没有成熟,绿油油的.,与叶子一个颜色,都分不清了。我们又进了其他大棚,又认识了茭瓜、扁豆等蔬菜。这些蔬菜个个新鲜,十分诱人。
参观了蔬菜大棚,我们要去田间体会掰玉米的感觉。我们又回到大巴士上,继续我们的旅程,过了一会儿,车停了,这次就到了掌政镇,我们下了车,走向田间,到了玉米田,当老师让我们开始掰时,我们一哄而散,“冲’向玉米田,我们七手八脚的掰着玉米,我看见玉米就扑上去,用力一掰,玉米就下来了。毕竟是第一次掰,同学们怎样掰的都有。过了一会儿,老师喊我们集合,我们都从玉米地里陆续上来了,同学们一个个满头大汗。此时,再回头一看,玉米田里一片狼籍,玉米杆有的断了,有的倒了,简直是一个战场,尸体横七竖八,不过,玉米也堆成了堆,被我们从“战场”上“救”了回来。掰了玉米,参观了蔬菜大棚,也该回学校了,此时还真有点儿舍不得,我们毕竟很少有机会来到农村,亲近大自然。
今天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农民伯伯种菜很不容易,当太阳炙烤着大地时,他们却在劳动。我十分敬佩他们,真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呀!
实践与作文篇2
睡觉前,妈妈说明天带我上一堂社会实践课!在哪上?妈妈说在大街上。好奇怪啊,街上也能上课?
早上,我正呼呼大睡,妈妈就叫我起床了,我问妈妈几点了。妈妈说才4点。外面乌漆麻黑的,我实在起不来,倒头又睡着了。再次被妈妈拉起来时已经5点半了。我闭着眼睛穿好衣服,拿着妈妈准备好的清洁工具还有一些慰问品就出门了。
到了大街上,夏天的太阳已经当空照,晒在身上火辣辣的。平时没注意,现在看看街上的垃圾还真多啊,最多的是烟头。我拿起扫把,大刀阔斧地干起来,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我觉得口渴了,想喝酸奶。可妈妈说,等打扫结束了才能喝。
一簸箕、两簸箕……我一趟趟地把垃圾运到垃圾箱里。才半个小时,我就感觉身体累得不行了。但是,还没有结束,不能停!
在清理花坛上的垃圾时,我发现花草丛中竟然藏着那么多的垃圾,饮料瓶子、食品袋、废纸,我随便捡捡就装满垃圾袋了,有些已经开始发霉腐烂了。看到这种情景,我发现身上脸上开始发痒,像有无数的小虫子在爬,让我心烦气燥!妈妈让我再坚持一下,我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我在路边小店里接了水擦洗公共自行车。这些自行车风吹日晒,应该没什么人给它们清洁过,抹布一擦上去立马就黑了一大片。咦,好恶心!水桶里的水一下子就黑透了。一辆辆的车擦试过来,那些过来骑自行车的叔叔阿姨对着我连连夸奖。一排黄色监色的自行车,在我的巧手下好像开始发光了!
不远处,一个环卫工人过来了,我们迎上去和她聊了起来。她看上去年纪很大,整个人邹巴巴的,像一个风干了的橘子!她说自己每天4点钟就开始打扫,下午5点后才能休息。晚上睡在一种活动的移动板房里,条件很苦,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有次感冒了,3天发烧40度都没请假,因为一个人的工作量很大,请假了就没人干了!阿婆笑眯眯地说着。在她脸上丝毫看不出痛苦,看上去非常乐观。我赶紧把妈妈准备的慰问品抱给她,她笑得开心极了!
这堂课终于上完了,我喝着酸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脑子里一直想着那个阿婆的话,想着该为这个城市做些事情!
实践与作文篇3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邹城市石墙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接受为期三天的锻炼。
(一)站军姿
来到石墙镇的第一天,我们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军训。给我们训练的是一位年轻的男教官,又瘦又高,皮肤黑黑的,嘴角时常挂着一丝笑意。他告诉我们,军训的第一项,就是站军姿,是每一位新入伍的军人都要做的,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毅力和恒心。“站军姿,双腰要呈八字形,脚跟并在一起,脚尖分开六十度;两腿挺直,收腹,提臀;两手五指并拢,紧靠大腿,中指与裤缝重合;下巴微收,目视前方。”教官边讲边演示着。教官示范完毕,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站起了军姿,想早一点体验当一名军人的感觉。刚站时,同学们一个个笑容满面,脸上写满了自信。五分钟后,我隐约感到小腿有一些酸痛,笑容与自信都从我脸上逃走了。十分钟,十五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双腿已有些麻木。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些每天站好几个小时军姿的军人们,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同时,心里也对他们增添了深深的敬意。一个下午过去了,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洗过手后向食堂走去。
(二)干农活
第二天,我们要学习干农活,体验一下当农民的感觉。首先,老师在课内给我们讲解大豆、玉米、高梁、小麦等一些常见农作物,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成熟全过程的变化,还有各种植物叶子的形状。二十分钟的课堂学习后,我们来到蔬菜花卉园,开始挑水、锄草。挑水时,我和我的搭档一人拿到木棍,一人提着水桶,一起来到了餐厅旁边的水池里。挑完一桶水后,我们又接着去挑第二桶。三桶水过后,我们已满头大汗。当想起那些幼苗贪婪地吮吸着我们挑来的水的样子时,又重新获得了力量,又拿起木棍和水桶,挑着满满的水向蔬菜花卉园走去,为那些正在长身体的幼苗补充能量,补充水分。就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抬着水,“穿梭”在蔬菜花卉园和水池之间……
(三)爬山
第三天,我们要去爬爬石墙镇的长青山。踏上长青山的土路,一丝丝芳香钻入鼻孔,一声声清脆的鸟叫声挤进耳畔,一棵棵挺拔的绿树扑入眼帘,让人感觉好像走进了一片世外田园。十分钟过去了,我们渐渐走上了铺满碎石的斜坡——那里几乎没有路,只是偶尔出现一块绿草地和几棵树。同学们组成的大部队相互鼓励着,一点一点前进着……一个小时后,终于爬到到了山顶。从山顶往下望,一片片梯田,一片片树木看起来都是那么美,让人一看就陶醉,一看就心旷神怡。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短暂的实践生活,在我脑海中留下美好、难忘、深刻的记忆。在多种多样的实践生活中,我开阔了视野,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创造,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合作。
实践与作文篇4
为了暑假生活的充足,太阳升起,我们便整装待发,准备去发广告传单。
我们一群人赶到新华街,没想到却遇到了对手。与我们一样,也在热火朝天的发着传单,其中有几个漂亮的大姐姐,身材高挑。也许是颜值告的问题,每每发给行人,大家都是先接对手的传单,导致我们手中的传单还像山一般高。
既然颜值比不过,那么更要放手一博。我独自抱起一包传单,跑到了离这儿不远的步行街。
没有办法,为了早日拿到工资,为了吃上美味的午饭,我跑到人群中央,递给了一位向我走来行人。接了,接了,他接了。这是我第一位接传单的行人,我不禁激动。没错,这就是好的开始。受到了莫大的鼓励,我鼓起了干劲,忽略那些被丢弃掉的传单。
太阳烤着大地,汗水早已浸湿我的衣服,然而,手中的传单却渐渐变少。我挥起衣袖,擦擦额头上的汗,挺直了早已酸痛的腰。跑向每个行人前,一张一张递着那令人苦闷的传单。
没想到,太阳落山,我的传单已经发完,拖着疲惫的身子,影子在夕阳下摇摇晃晃。拿到了向往已久的工资,要知道,这可是我的第一桶金。
实践与作文篇5
星期二的早晨,我兴高采烈地向学校走去。刚过宝林大桥,我就看见四辆又大又长的客车陆陆续续驶向学校。到了学校,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在教室里走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今天天气太好了,为了这一天,我盼了好久”。
过了一会儿,老师来了,还带来了两个姐姐。姐姐们给我们发了小红帽,还给我们戴上,并给我们介绍卧龙田园农庄的相关情况,对我们提出今天的活动要求。等了许久,我们终于坐上大客车,车队缓缓驶过拥挤的街道,经过回澜塔、跨过新南桥,向着目的地——卧龙出发了。卧龙景色可真美啊!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的白杨树凝视着过往的车辆;一朵朵鲜花满含笑意,热情地欢迎着来到卧龙的每一位旅客。
到达目的地,我们神采奕奕地走进田园。经过分组、命名,总教官进行了活动总动员。教练带着各自的队伍开始活动了。队长带着我们来到“攀岩”的地方,攀岩有两处地方,一处高的,坑坑洼洼;另一处比较矮,不过很平。我看了之后情不自禁地说:“这难度不是很高嘛,矮的我就不爬了,直接爬高的!”队长说:“真的吗?你要是爬不上去呢?”副队长附和道:“就是,我可不相信你能爬上去!”我瞟了他一眼,心想:关键时刻我为兄弟两肋插刀,我有难时兄弟插两刀,真是好心没好报!于是不服气地说:“你等着,我爬给你看。”前面的同学开始爬了。看着一个个同学还没攀到一半就掉了下来,我开始紧张起来,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轮到我了,教练刚给我系好安全带,我就迫不及待地向上爬。第一脚刚刚迈上墙,队长就开始拉安全带,好像要把我吊起来似的。我两手紧紧握着头顶上方的小石块,脚用力往上蹬,就是不敢换手。可这么定着也不是办法,我小心翼翼试了又试,想把手往上移,都没有成功。最终,左手刚放开,我就掉了下来。副队长见了哈哈大笑,说:“哟!哟!哟!你不是要爬上顶吗?怎么掉下来啦?”听了这话,我羞愧难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该副队长上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岩壁,心里不停地默念:掉下来,掉下来……可副队长爬上去并顺利地下来了,我只好悻悻地走开了。
来到“立体迷宫,”男生八人全部统一进入,我心想,我不和他们一起找出口,我要一个人出去。活动开始了,我和队友兴高采烈地冲进迷宫,只见道路纵横交错,绿油油的“树枝墙”好像会移动似的,阻挡了我前进的步伐,使我找不到出去的方向。我只得凭着感觉在迷宫里乱窜。正当我跑得气喘吁吁时,发现有人已经出去了,我一下子泄了气。最后,我被一个队友带了出去。回想走迷宫的过程,我感到,还是团队精神最重要呀!最终,女队用时三分四十四秒,男队用时五分四十八秒。女生们大笑着说了一声:“耶”
最后我们来到了“高空断桥”。断桥有一处高的,断裂长度较长;还有一处低的,断裂长度较短。教练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要跳高的。”到我跳时,我只感觉心跳加速,两腿止不住地抖,我鼓起勇气,猛抽了一口气,跳了过去。最终,女队一人跳过,男队四人跳过,其中就不包括副队长,我们都为他们感到惋惜。
回家的路上,回想今天的快乐活动,我觉得成长的道路也像“攀岩”的岩壁,有高低不平、有许多拦路虎,只要我们端正心态、不畏艰险,把这些拦路虎一个个全部拔除,我们的人生旅程就会充满阳光、光辉灿烂!
实践与作文篇6
上课铃响了,我急匆匆的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躺着一支卷尺。凭着老师的敏感,“谁又丢了卷尺?”没有人回答,“是谁的?”我又问了一遍,三秒钟,三秒钟过去了,一个平时有点调皮的男生站起来,小声说:“老师,那是我的。不过,不过,它已经坏了,我把他扔了。”这时,我才仔细的看了看这支卷尺,它的两头已被撕去,中间也不能弯曲自如,但刻度还是那么的清晰如新。于是,我改变了学习计划,让同学们针对这支受伤的卷尺展开了讨论。
“同学们,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支卷尺,看看它怎么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有的说:“老师,这支卷尺本来可以卷成一团,戴在手腕上的,现在已经不能了。”“老师,这支卷尺两头没有了刻度。没有零刻度,我们在上数学课时就没法使用它;没有尾刻度,比别的尺子少了一截。”“它身上那一块被别人撕掉了,就像我们的衣服被人撕破一样,很不好看。”“老师,卷尺上有一个小动物,它也被撕成了两半!我如果是那只小动物,一定会很伤心的!”……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就像自己已变成了这支卷尺一样。
到这里,我话题一转,“你想想自己的文具有没有类似的遭遇,讲一讲。”同学们就开始翻看自己的文具,有的说:“我的橡皮被我弄的满身是灰,刚买的时候,它可漂亮了!我好伤心呀。”有的说:“我这里有一支彩笔,满身是灰,头上的帽子也烂了,就像一个经过长途跋涉的漂流汉!”有的说:“我的钢笔成了歪嘴,现在没法工作,因为前几天我把它摔了一跤,到现在还在流口水哪!”还有的说:“我喜欢让文具之间发生战争,让尺子与铅笔打仗,往往打得伤痕累累,铅笔头断了好多次。”……“如果你就是这支卷尺,就是这块橡皮,就是这支钢笔,你就是文具,你会怎么想呢?”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引导他们转换角度,体会文具们的心情。“我会很伤心的!”“我会揍小主人一顿的!”“我要告诉小主人,不要这么不爱惜我。”“我天天为你服务,请你把我当成朋友吧!”我走在其中,聆听着。在他们各自说的不亦乐乎时,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任选一种或几种,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发生的事情,用拟人的手法,编成一个故事,把它讲给同桌听。”一会儿工夫,教室里像开了锅,讲得沸沸扬扬,几个讲得快的学生已举起了手,急着讲给同学们听。我请了一位同学讲他编的故事:“我叫铅笔,小名‘笔头’。一天晚上,我走在作业本上,看见文具盒问:‘老弟,你怎么了?’文具盒说:‘我不认识你,你是谁?’‘你不认识我了?我是铅笔呀!’文具盒奇怪的问:‘你的橡皮帽子呢?’铅笔说:‘主人把它弄掉了,我很伤心。’文具盒说:‘我们应该向主人倡议,要爱惜我们!’”故事讲完了,像往常一样,同学们开始帮他找优缺点。“优点是故事完整,我认为应该再生动一点。”“太简单了,应该加点词语。在文具盒问铅笔的时候,可以说“奇怪的问”,铅笔回答的时候,可以说‘难受的说’。”“既然铅笔很伤心,难过,那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说出他伤心的样子。可以说:‘一天晚上,我无精打采的走在作业本上。’这样更好。”……同学们边讲边评,边评边改,越改越棒。“同学们,你们说的真是太棒了,我特别想欣赏欣赏,那就把你刚才说的故事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创作一篇你自己的童话!”
当我让同学们写下来时,他们已经是迫不及待了,从来没有这么快地翻开作业本,从没有这么快的安静下来,只有笔尖在纸上沙沙的走着,留下脚印一串串……
七嘴八舌,我的故事更精彩
稿子收上来了,出乎我的意料,区区几种文具,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中却是那么可爱,喜怒哀乐尽在其中。有题目为《一个漂流汉》、《死亡之旅》、《智慧与勇气》、《文具们的游乐园》、《破烂文具王国》、《两支钢笔争工作》、《文具盒中奖了》等奇特的名字,我惊叹学生们的思维之开阔,完全沉醉于故事之中。我选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读给同学听,同学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在一起讨论,评改。如:《一个漂流汉》这篇文章,草稿很简单,写的就是一支彩笔被一个小主人拣起,在文具盒里安了家。情节没有变化,语言也是干巴巴的,不过,思路还可以。经过同学们的评改,小作者立刻做了改动,交给了我。
今天,我遇到了一个漂流汉,他没有像鲁滨逊那样漂流过大海,他只是一个文具,是一个漂流在三(2)班几天的一支彩笔,他身上全是灰,难看极了。他幸运的被一个好心的小主人拣了起来。“就是衣服有点脏,看来用处还不小呢!”三角尺说。旁边的铅笔也说话了,问彩笔:“你是怎么了,为什么掉在地上?”彩笔伤心的说:“我是被小主人扔到地上的。”钢笔大哥说:“要不然你先住我们这里吧!‘彩笔说:“那就太谢谢你们了!橡皮踮起脚说:“我们的家是文具盒,里面有两层房子,上层主要是工作的地方,下层是休息的地方,那里漂亮极了,就像天堂一样美。”说着,他们一起跳了进去。(注:还有第二部呢!)
学生喜欢写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写了还想改,改了一遍又一遍,争取改的最满意,这不正是作文教学中求知不得的吗?评完了这几篇文章,我把所有的作文发给他们,让同学们分成了小组,几个人在一起读,一起评,一起改。用他们自己的思路,改进他们的文章,不加入我的支配成分,直到最后的定稿,都由他们决定。
美妙的文字,激扬创造的灵性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出成一本书,那该多好呀!”同学们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当我肯定了这个建议,他们竟鼓起掌来。“多棒呀!我们自己的童话集!”“叫什么名字呢?”“要什么封面呢?”……他们兴致勃勃的议论着。看着他们,我决定和同学们一起做这件他们喜欢的事。
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忙碌的改稿,整理,设计,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出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鼓励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评改作文,有的同学改了三四遍,还有的同学已经把打印好的稿子交给了我,又问:“老师,我认为那一点写的不太满意,能不能拿过来再改一改?”“老师,我又想了一种更好的设计方法,能不能再改一改?”……我知道,这些童话并不都是经典之作,但这是同学们经过努力得到的他自己认为最好的,这是我们共同的宝。整理和设计,没有采用统一的模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一页,什么字体,怎么安排,加什么装饰,由他们决定,自己做。有一些问题,他们自己解决不了,但在家长的帮助下,他们解决了,每位同学都在努力让自己的那一页最有个性,最漂亮,最吸引人!
内容有了,那用什么样的封面,叫什么名字呢?我在班里展开了征集封面与名字的活动,同学们又进入了设计大赛中。特别是那几位美术上有特长的同学,更是起劲,设计了好几稿,不停的让我过目,让同学们提意见,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最后确定为《天边的星星》。此时此刻,他们在我眼中是多么的可爱,懂事,好像长大了好多!
终于定下了封面,我们还要想办法把它转化成书。学生们想尽办法,各尽其能,热心的家长也来帮忙。制作的每一步,我们都在一起商量,在一起决定,选择一种最适合我们的方式来达到目标。当样稿在同学们手中传阅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的眼睛放射光芒,分明看到了他们一颗颗热情洋溢的心,是那么的爱学习,爱创造。当他们拿着书稿请校长题字时,那自豪的言语,充分流露出他们的自信!在校长的鼓励下,他们的劲头更足了,拿着校长的题字,朵朵花儿绽放在孩子们的脸颊。经过漫长的等待,在家长会上,带着墨香的,我们自己的童话集《天边的星星》与大家见面了!作为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送给了家长。
.这不仅仅是一篇作文的锻炼,而已拓展为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当上了小管家了解了出一本书需要多么麻烦的手续,懂得了每本书的成本与什么有关,知道了如何来利用有限的资金达到最好的效果……连几个平时有点调皮的孩子,这是也集中了精力,为班级的工作出谋划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完成了他们喜欢做的事.
相关链接
?我们出书了》——作文实践活动的总结
一、写作角度
1.从生活小事入手,使孩子有话可说。很多时候,孩子们写作的愿望表现得不那么急切,像蕴藏在地下的岩浆,表面却显得很平静,连他们自己也以为自己不喜欢作文,这就需要老师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写作的愿望。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们体验,让生活与思想摩擦出火花,让情境与感情碰撞出光华,写作的愿望就会油然而生。
2.题目,内容不限,怎么想就怎么写。
在写的过程中,我没有要求他们怎么写,也没有定题目,怎么想就怎么写。他们写的有一般的记叙文,有对话的小短篇,还有模仿古文的写法。题目多种多样,把文具世界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用丰富的语言,使自己融入文章的情节中。
3.提倡学生之间读,评,改。
文章的框架出来了,需要加入一点有血有肉的东西。在修改时,我没有像平常那样收上来老师改,然后发下去抄一遍就可以了。我选择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请同学们共同发表意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分成了小组,在一起读,评,改,七嘴八舌,使一篇篇干巴巴的文章变得有声有色。他们用自己的思路,改进自己的文章,而不加入教师的支配成分。这样,直到最后的定稿,都由学生自主决定。在全班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改文章,正如老舍所说的:“念一念,那些不恰当的字句,不顺口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才可以一一修改。”
二、整理出书的实践过程。
1.自己打印与装饰,共同设计封面。
每个人的一页是独立的,自己设计美化。他们翻阅了装饰方面的书,一次不行,两次,反反复复不断改进。采用了多种表现形式,有的采用彩笔画,有的采用钢笔画,有的采用蜡笔画,也有的通过上网下载图片来装饰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的那一页达到最满意。那一张纸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孩子们细心与期盼。
与此同时,班里展开了征集封面的活动,同学们又进入了设计封面的大赛中。特别是那几位美术上有特长的同学,更是起劲,设计了一稿又一稿,不停的让同学们提意见。最后,他们把几个同学的设计集中到一块,取其精华,终于定下了封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正是孩子们在动手去做的过程中,调动了他自身学习的内动力。他们用愉快的心情把这些在常人眼里很枯燥,很繁琐的事,做得井井有条,让智慧的光芒不断闪烁。
2.当上小管家,集中精力出书。
当我们把前期工作准备完毕,剩下的只有集中精力出书。他们忙碌的联系排版,印刷,动用各种能用的关系,各尽其能,热心的家长也来帮忙。孩子们通过比较,商讨,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选择一种最适合我们的方式来达到目标。在这其中,孩子们就像一个小管家,在家长的帮助下,打电话了解情况,或者亲自到印刷厂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这些,他们了解了出一本书需要多么麻烦的手续,懂得了每本书的成本与什么有关,甚至学到了如何与人交往,使自己的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后记。
1.“印出来了!印出来了!”我高兴的叫喊着。今天,我拿到了一本很有意义的作文集,因为这是我们班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
漂亮的封面,是我们自己画的,天边的星星,代表着我们这些明日之星。校长和老师的话是对我们的鼓励。
看着书里的一篇篇作文,我的心里很激动,过去我一直以为只有大作家才能出书,没想到我们小学生也能做到!这是我们出的第一本书,相信有了这个好的开头,我们就会有更大的成功。
闻着清清的墨香,我小心的合上它,放在书架上,它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阶台阶。
“天边的星星”升起来了,“童年的梦”实现了,等了一个多月的三(2)班童话精选终于出版了。看,那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篇篇有趣的故事,是我们筛选了好几遍的精华。我感觉我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了,我一定要做最佳的我!
这是孩子拿到书以后,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的点点心声,日记的内容表达着他们激动的心情,流露着孩子们十足的信心。
2.热心的'家长收到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通过口头交谈,写便条,写祝贺信,发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向我反馈着他们的惊喜,传递着他们的热情,流露着他们更高的期盼。
一篇篇充满着童真的文章、一张张洋溢着稚气的童话,表达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正是长大后创造力的源泉。相信这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定会让孩子们受益无穷。·
家长:邵兵
全家人都感到十分惊奇:孩子们的作文才交了短短几天,一本富有想象力的动人的童话书就印了出来??真实奇迹!每一篇作文都反映出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这正是辛勤的老师对幼小心灵启迪的结果。希望老师多用这种启发式的教学。
家长:李玲
从书中篇篇童贞的语言里,觉得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和创新等综合潜能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体验到了教师大胆尝试,探索教书育人新思路而付出的辛勤劳动。
家长:张华
仅从这一件事上,便让孩子们初尝了干成一件事的艰辛与不易,定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孩子们发奋学习,求知的热情和动力。对老师的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我们深表赞同。
·家长:陈萍
3.这一次作文实践活动,孩子们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在新春到来之即,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了爸爸妈妈。《大河报》20xx年2月7日都市新闻对此做了报道。省实验小学三(2)班的66个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爸爸妈妈这是我们编的书”(记者王曦辉)
本报讯9岁做编辑?你或许不信。可是,省实验小学三(2)班的66个同学愣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证明了自己。这不,刚一放寒假,他们就带着自己编的书给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特殊的春节礼物。
这本名叫《天边的星星》的书,其实是孩子们的“作品集”,封面的作者印的是“全体同学”。从外观到内文设计,看上去还略显简陋,可它是66个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整出来的,从写作到封面、内文设计,都是孩子们一手完成的。老师做的,只是给他们鼓励。 对于这个由孩子提出的创意,班主任张冬林老师说,现在不少孩子善于表达,却对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她一直在探索好的方法。一次作文课上,围绕一把折断的卷尺,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边讲边写、边评边改,一篇篇好文章出其不意地呈现在我面前。看来孩子们不是不想写,而是有没有兴趣写。恰巧,有些孩子在这个热乎劲上提出了“编一本自己的书”的设想,她鼓励他们大胆去做,还有什么比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更重要呢?利用班费,花了很少的钱,书在寒假前的一天“问世”了。
家长陈彦行说,孩子带书回来的那天特别兴奋,一进门就嚷着让我和他妈妈看“他们自己编的书”。从这本幼稚的书里能感受到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他们有没有一个可以大胆设想、放手去做的环境。
实践与作文篇7
今天,我们五,六年级一起去国防基地社会实践。国防基地非常大,啥都有,还有特警在那里进行射击训练。
上午我们进行了一项特殊活动:团队扶桥。这桥不是普通的桥,而是人做的木桥,是前几个男女同学把木棍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让其他的同学从这座 “木桥”上爬过去。我心想:什么?爬过去,不会吧!这么恐怖,那举木桥还不得重死,那爬桥的人摔下来怎么办!老师开始挑人了,我被幸运的选中了。我想:现在放松心情,镇定“迎战”。活动开始了,第一个同学上来了,突然一股重量向我压过来,使我的肩膀往下一跨,脚使劲的“扎”在地上。我想:妈妈咪呀,这么重啊!渐渐的我的肩膀适应了,后来就像按摩一样,时间滴滴答答得过去了,这项活动总算完美的完成了。我们肚子也饿了,教官就带我们去野炊,我们心里兴奋极了!
后来教官带我们到了野炊的地方。我看到那里是用柴来做饭,心里特兴奋。因为我一直想体验乡村人是怎么做饭的'。我和几个好朋友组成了一组。我们很快的拿好了食材,选好了地方,分配好了任务,准备开始做菜了。刚开始我们就遇到了麻烦,教官帮我们生起火后,一个我们的组的成员,因为想赶快把火烧得更旺,就往炉里死命的加柴。没过一会儿火就被“活埋”了。这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又让教官生了火,火生后没多久,一阵不给力的风把火吹的“奄奄一息”,我们吸取了教训,便在旁边看着,没有去动它。果真,火苗慢慢变大了,烧燃了其他的干草,火变得更旺了,火烧出的烟把我们熏得晕头转向,热泪直流,像个老头一样不停的咳嗽。我们便把锅放了上去,把事先打好的鸡蛋倒入了锅中,鸡蛋在锅中炸开了花,过了一会便倒入番茄,再加点调味料,番茄炒蛋就完成了。后来,我们还做了黄瓜炒香肠和包菜炒豆芽,饭菜终于做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吃到自己做的菜了。现在我知道了原来自己做的饭是最好吃的。
我们还玩了,无敌风火轮,破冰,等一系列有趣好玩的活动。
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人要团结,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我们还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还懂得父母把我们养大不容易。
实践与作文篇8
随着上课铃声的打响,我们的语文实课又一次举行了。这一次我们组成小组办了手抄报。在这次活动中我读了许多名人的故事,那些名人们经过刻苦磨练,发明了许多东西,我相信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办的这次小报一定会获奖的。
老师把小报一一贴在黑板上,那么多小报让我们眼花缭乱,,不知先看哪一幅好。一副副小报诉说着一个个成长的故事,那不是我们组吗?看到这是我的心似乎要跳了出来:我们的小报会评上满意的奖项吗?一号作品内容丰富。二号作品设计恰当,但我们的小报内容简短,图画较多。
活动进行到来了关键时刻,各小组集中评论时,那场面可叫热闹。一个个同学都理由充分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在一番争执不休的争论中,小组内统一了意见。全班交流是时候,第一小组的代表发言是感情丰富,可能是因为心情紧张,说话吞吞吐吐:王睿林的评论有有据。同学各抒己见,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六号作品被一致评为了一等奖,我们的手抄报却评为了参与奖,我心里有点难过。不过要想获得一等奖,真是“从河南到湖南 难上加难”呀!
实践与作文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