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适应性的教案能够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学习效果最大化,教案中应有适当的复习环节,以帮助学生巩固前期知识,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米的种植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米的种植教案篇1
种植这个话题是生活化的,同时,与下一个主题内容春天的季节特征相符合,管理照顾种植角中是可以触摸到的、体验到的,与孩子的生活实践相贴近,虽然它是主题背景下的种植活动,但它绝不是单一的内容,而是整合了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活动目标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已有的关于蔬菜生长的认知经验,将主要目标定位于体验参加种植劳动的快乐。同时,让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的产生观察了解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和欲望,体验蔬菜的种植过程,萌发亲近大自然,愿意照顾管理种植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蔬菜种植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2、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种植物:蔬菜种子、小青菜等。
2、种植的工具:小铲子、浇水壶等
3、幼儿事先已穿好反穿衣、幼儿自制的标记
4、版面:展示种植植物的主要过程的图片(现场将图片贴上去)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观看录象,讨论交流。
(1)讨论交流:小朋友手里的这些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2)引导幼儿观看农民的劳动,听农民介绍,知道蔬菜种植的几个重要环节:挖坑播种填土浇水。
(3)教师小结。
师:农民真了不起,种出了许多营养丰富的蔬菜,劳动真光荣。
2、体验种植。
(1)出示各种种植物,引导幼儿了解。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些种植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了解了种植物,你们想自己种植吗?那种植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2)出示种植的工具,引发幼儿种植兴趣。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工具呢?
(3)幼儿自主种植蔬菜,教师观察指导,引导种好的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标记插入土中,以示辨认。
3、讨论交流。
(1)师:你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2)师:我们已经完成了种蔬菜的任务,真了不起。可是刚才农民伯伯说的,蔬菜种下去后,还要细心的照顾它才会长大。那我们应该怎么照顾它们呢?
4、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观察记录本,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生长变化,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米的种植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在长期持续观察中了解玉米生长过程
2、在种植、管理、观察中发展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
3、体验种植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玉米调查表
物质准备:玉米种子、种植工具(小铲子、绳子、锄头、水壶、薄膜)
活动过程
一、选种
1、教师事先准备尽可能多样性的玉米种类。(活动准备环节已做好)
2、幼儿观察不同玉米种子的外形特征,了解不同种类的玉米。
师:小朋友们,种玉米前我们先来认识玉米种子,看,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种子。
幼儿分析比较
3、按照幼儿意愿自行选择种子。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有这么多玉米种子,那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玉米种子进行播种
二、播种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xx奶奶来见我们种玉米,我们先认真听园艺奶奶讲一讲,种玉米的'方法。(事先邀请一名种植经验丰富的家长来园助教种玉米。)
2、师:好了,园艺奶奶讲解完了,你们回了吗?要先开垦土地,然后放2—3粒玉米种子,然后距离20厘米样子再放第二组,最后把泥土盖上,现在我们请园艺奶奶帮忙开垦一条道出来。(家长助教协助幼儿开垦土地)
4、幼儿播种
5、师:好了,小朋友的玉米种好了吗,那我们给他浇一点水吧。
三、认养玉米种子
1、师:小朋友都亲自种下了玉米,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名牌,你们可以自己把自己的名字插在玉米种子旁,以后这棵玉米就是你的了,你要照顾好他呦!
2、幼儿插名字牌
3、师:现在和你的玉米说说话,聊聊天吧。
4、和玉米告别,回教室。
活动延伸
每天来玉米地观察玉米生长情况。
米的种植教案篇3
意图:
大班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动手尝试,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但是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优越,网络、电视等虚拟的世界使他们渐渐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在生活中,很多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少自己动手参加劳动。以至于更多的孩子不知道果实是如何得到的,更不会清楚种植的过程了。此活动,幼儿能够通过动手种植,在观察、实践操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种植的要领及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又能让幼儿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你们如何利用种植区开展有趣的种植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呢?我们做了以下计划。
准备:
适宜植物生长的周围环境,苗以及种植用的铲子、水桶等。
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种植的过程与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2、锻炼幼儿能独自种植,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并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使幼儿感受种子生长的神奇,体验种植劳动带来的快乐。
4、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
活动一: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行种植前的猜想
1、请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录像,
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种子是怎么长大的?你觉得神奇吗?种子萌发之后植株是又是如何生长的呢?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会怎样呢?(教师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表扬)
2、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讲述种子的种植过程。
教师提问:谁知道怎样把种子种到瓶子里?种子种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种子种植的过程及经验,明确种植方法,以类似的经验方法培育植株。
3、幼儿分组适宜的场所进行种植活动,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活动二:探索种植的条件
将若干株相同的`植株分别种在
a:水量适中与干旱
b:见光与阴暗
c:室温与低温条件下,分组观察不同条件下的植株生长状况,照片记录生长情况。
活动三:结果展示与品尝劳动果实
让幼儿分组汇报在不同情况下植株生长的状况,那种条件下生长的最旺盛。
1、照片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结果。
2、全班讨论哪种条件下适宜植株的生长发育。
3、小组讨论为什么各组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植株生长的不同
4、幼儿讲述劳动的过程及感受
5、享用劳动果实。
米的种植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章的第二节课《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本节课通过两个案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再次强调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承接了第一节课的内容,同时本节与下一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并列关系。从宏观上看,本节既是前面知识的加深和升华,又是后面知识的对比和参照。
教学目标
从知识目标来说,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从能力目标来说,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比较事物的能力。
从情感目标来说,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要尊地之规。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知识,虽然基础不是很扎实,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地理知识素养。再通过对第三章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这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我打算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比较法和列表分析法、学生自主讨论发。之所以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因为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展示季风区水稻生产的场景,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而比较法是我们地理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加深理解和记
教学处理:
本节课内容复容量大,但是我通过对媒体辅助和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用一个课时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具体我是这样安排的。
提问复习式导入,通过“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设置问题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可以快速、高效地把学生引入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中。然后紧接着设问“在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哪类是主导因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接下来探究学习新课内容,探究学习要求学习内容有适当的阶梯性,我们本地的学生对水稻种植没有生活体验,如果让学生直接进入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的分析,阶梯太大,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障碍。对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设问“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种植的是什么?”“水稻的生长习性是什么?”步步设问,搭架攀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回忆,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一个表层的、感性的认识。
第二步,读图分析,训练能力。(多媒体演示)四幅地图,分别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亚洲气候类型分布”“亚洲人口分布”“亚洲地形分布”,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在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读图分析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得出结果。读图识图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培养。
第三步,通过课本中图3.11引导学生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特征。
第四步,组织归纳,把握重点。由学生小结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特征。并由学生总结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
第五步,通过对媒体给出“美国地形图和亚洲地形图”、“美国气候类型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美国的人口总量少,耕地面积大,在平原区有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是人多地少。
第六步,学以致用,内化知识。由学生自学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总结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特征。并且通过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这句话的理解。
第七步,对比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要求学生归纳总结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八步,布置课后思考题:“中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和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点”,并且做最后的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能力目标
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比较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来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要尊地之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发现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安排学生活动安排
【课前复习】
复习“农业区位因素”
【导入新课】
学生介绍“水稻的生长习性”
【讲授新课】
季风水田农业
1.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水稻农业分布示意图”
2.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这样的气候类型对季风水田农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指导学生“亚洲地形分布图”,得出区位因素地形、土壤、水源。
4.指导学生阅读“亚洲人口分布图”,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对季风水田农业有什么影响。
(提示学生思考:)
米的种植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讲议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树立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理论,并且有了农业地域类型的一些基本认识,学习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兼有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
生:种植业。
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阅读p47图3.10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师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归纳总结)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xx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
(总结归纳)
一、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分析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特点原因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学生探究)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 1.探究方案:需要着手组织哪些方面的相关材料知识。
2.列出资料清单。
3.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友情提示)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
(学生活动) 通过阅读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农作物:小麦、玉米
(学生活动) 读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3.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
(教师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在分析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时需要围绕商品率高的特点考虑。
(总结归纳)
农业生产的生产量高,自身消费少,生产效率高,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就高;产量高,而自身消费量大,生产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也不会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特征,从分析哪些区位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着手。
参考答案:
下面我们以商品谷物农业典型代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学生活动)
通过这个案例3,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和中部小麦区。
4.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学生活动)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教师提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二
(总结归纳) 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与评价
区位优势评价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①平原地形广阔②黑钙土和冲积土肥沃③温带草原气候,夏季温和湿润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为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利于作物生长、稳产
(二)便利的交通运输:① 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②公路、铁路与水运构成发达交通网集散便利、降低运费、提高效益
(三)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规模经营竞争力比欧洲强
(四)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现代农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
(五)先进的科技:国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广系统,免费提供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实现
(总结归纳)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三、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学生探究)
农作物品种生产目的经营方式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水稻自给一商品农业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等商品农业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板书设计】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4.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5.主要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
2.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农作物:小麦、玉米
4.区位条件
?随堂练习】
1.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效能运输条件
2.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 )
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 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长期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其中粮食作物占很大比重。xx年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之比达到1:1,产值之比达到1:3,农民增收4.2亿元。据此完成3~4题。
3.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工业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水平
c.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4.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占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5~7题。
5.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
a.油料b.水产品
c.粮棉d.水果
6.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 )
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
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a.②③ 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近年来,北京冬季市场上出现大量反季节蔬菜和南方瓜果多来自北京郊区的塑料大栅。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去农民冬闲,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b.冬季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条件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弱化了农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d.反季节蔬菜投放市场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9.“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10.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改进最关键的是改变( )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
11.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周围农业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拟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乳畜业、
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按照合理布局原则,i处应
发展,ⅱ处应发展 ,ⅲ处应发展。
(2)其中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现在在该城市市场上也同时能见到南方甚至国外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这说明了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大,而这只有
在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条件下,才得以实现。
(3)现在城郊蔬菜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城市居民新鲜的蔬菜了,这是由于结果。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c 6.a 7.c 8.c 9.a 10.b
11.(1)乳畜业水果和蔬菜种植业 粮食生产
(2)市场 市场 交通运输
(3)依靠科技 对不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利用改造
?布置作业】
(研究性学习)在我们课本所学的五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上,同学们自主查阅资料,运用农业区位的相关原理及我们所学到的农业区位的一般分析思路,自主学习并归纳总结热带种植园农业的区位因素、分布、特点等问题,各学习小组组长把本组的同学的结论整理归纳,下节课请同学上讲台与大家分享其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五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运用农业区位原理解决分析实际农业生产活动的能力,这是这一章的核心,应加大培养的力度。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米的种植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玉米苗太密集不利于成长,学会理性舍弃。
2.发现问题能积极探究解决方法,体会劳动的不易。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的遮阳帽
2.小铲子、小篓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又到“西嬉菜地”来啦,今天没来好好观察了,你发现了什么变化?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到菜地里转一圈,然后听到老师的铃鼓声就快快的回到老师身边来。
幼儿自由观察
师: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师:时间一天天过去,植物宝宝在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大自然可真神奇,今天老师也想去观察一样植物。
带领幼儿来到玉米地前。
师:嗨,孩子们,还记得这是你们种的什么植物吗?
师:经过小朋友精心的选种、播种,我们的玉米宝宝发芽了、张叶了,现在来和你们的玉米宝宝打个招呼吧。
1.师:你和你的玉米宝宝说了什么?
2.师:我和玉米宝宝打招呼的时候,玉米宝宝偷偷告诉我她不开心,因为她越长越大,感觉有点挤。
二、观察讨论
1.师:请你看一看你种下的玉米长了几株玉米苗?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
2.师:看xxx小朋友和xxx小朋友的玉米苗分别有几棵?它们长的一样吗?
找二处数量不一样的玉米苗,请幼儿观察苗少的和苗多的有什么区别
3.师:我们发现苗少的玉米长的高,长的大,有很多苗挤在一起的就长的比较矮小。
4.师:怎样才能让玉米长得又高又不拥挤呢。
幼儿讨论
5.教师小结:一块土地的营养就这么多,如果苗苗太多了,它们就相互争抢营养,而且挤在一起阳光不充足、空气不流通,玉米就会长的瘦瘦小小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件事,就是间苗。
请园艺奶奶示范间苗的方法
三、实践操作
1.师:小朋友看到园艺奶奶是怎么间苗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园艺奶奶边操作边讲解要领。(把多余的苗拔掉,留下1~2棵比较强壮的,每株苗之间的距离为20公分距离。)
2.师:谁来说说园艺奶奶是怎么间苗的?
幼儿回答,老师补充完整幼儿的回答。
3.师:20公分有多长呢,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根20公分的小树枝。
幼儿开始间苗。老师观察幼儿,适时给予帮助。
4.师:有的小朋友不太舍得把玉米苗拔掉呢,可是为了让玉米长的更大更快,我们必须要把小的、太挤的苗苗拔掉哦,加油!
活动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新本领,给玉米间苗,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把今天的活动记到玉米宝宝成长日记里。跟玉米宝宝说再见,过几天我们再来看你!
米的种植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回顾、比较、讨论中尝试迁移运用所得的新经验,从中体验一种成功感。
2、在活动中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已有的种植经验、已参观过孙桥农业开发区、ppt制作、记录图。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回顾比较不同的种植经验这是哪里?上次我们参观了孙桥农业开发区,孙桥和我们在种植、照顾蔬菜宝宝上哪里不一样?
二、讨论、选择新的设想
1、设想新方法
孙桥农业开发区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种出了富有营养的蔬菜。我们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种植园,用了许多好的方法细心地种植、照顾蔬菜。那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的种植园变得更好,让我们的蔬菜宝宝长得更好呢?有什么好办法?(根据幼儿讲的一一出示记录图)
2、讨论新方法
你们都认同这些新方法吗?
3、选择好方法
你们想的这些方法都很有道理,可是我们不能一下子就全办到,总要一样一样来,假如在这几种方法中先选2个方法比较适宜现在进行改建的,你会选哪两个?为什么?投票选择适宜现在改建的.方法。
4、统计人数
看看哪种方法是我们觉得现在先要进行改建的?有几票呢?
活动结束:
我们今天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我们的种植园会更加好,植物宝宝们也会长的更好。
米的种植教案篇8
目标:
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准备:
纸折飞机若干(数目与幼儿人数相等),纸折大飞机一架。场地布置如图。
过程:
1、教师手持大飞机,幼儿手持小飞机,四散地站在飞机场上。
2、游戏开始,大家一手举着飞机在机场内四散走(飞),边走边念儿歌:“小飞机,飞飞飞,飞到西,飞到东,快快飞到高空中。”念完儿歌,幼儿任意走向周围的航线,必须一个跟着一个沿着航线走,边走边发出飞机的声音。教师说:“飞机降落。”幼儿走回机场蹲下,同时手臂放下。游戏结束。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它们都有自己的家
有益的学习经验:
养成用完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不随手乱扔东西。认识到把物品放回原处既可以给自己提供方便,也可以给别人提供方便。
准备:
玩具动物(兔子、小猴、小狗、小猫),小纸盒四个
活动与指导:
1、将小纸盒摆放好,分别代表小动物们的家。
2、教师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手偶戏,请小朋友认真看。”
3、将4个小动物分别放到4个纸盒里,告诉幼儿动物们生活在自己的家中。有一次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吓得四处跑,等老虎走了,天已经黑了,小动物什么都看不见了,他们连自己的家都找错了。小狗到了小兔家,小猴到了小猫家,小猫到了小猴家,小兔到了小狗家。第二天,天一亮,小猴找小兔玩,可是他来到小兔家看到的不是小兔,而是小狗,他感到十分奇怪;小猫去给小狗送信,却看到小兔,一切都乱了,动物们感到十分苦恼。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苦恼吗?
4、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自己的家里。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苦恼?
5、对了,将他们送回自己的家。小动物们回到自己的家,他们又愉快地生活了。
6、这个手偶戏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要放回原位,生活才会有秩序。小朋友无论用完什么东西,都要将它放回原来的位置。
米的种植教案8篇相关文章:
★ 套圈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