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对作文不会生疏吧,为了写好相关的作文,相信大家一定都绞尽脑汁了吧,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家乡作文600字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1
河南省是伟大祖国的一个省,位于祖国中部平原上,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南省古称豫州,又叫“中州”、“中原”。
河南省是连接祖国东西南北铁路交通的大枢纽。这里盛产小麦,是中国著名的“大粮仓”。举世闻名的古都‘安阳、洛阳、开封’,古刹(少林寺),水利工程令人神往。河南省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当代英雄,更为家乡增添了光彩。
著名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出生地在河南省巩义市,爱国将军岳飞生在汤阳县。还有吴道子、张仲景、许世有、吴焕先……
座落在河南省安阳洹水之滨的殷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都遗址。3300年前,有作为的商王盘庚将都城搬迁到殷。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此后250年间,殷一直是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现在,殷因为战乱变成一片废墟,所以叫殷墟。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并出土了重达750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而如今,安阳旧貌换新颜,在新时代里普写了新歌。还有九朝古都洛阳,那里的关林、白马寺、龙门石窟、牡丹、鸡冠洞等举世闻名。开封、七朝古都之一,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城市,那里的“龙亭公园”闻名天下。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提我们的家乡呢。我的家乡在濮阳,那里被称为“绿色家园”,十分美丽,广场上诗情画意,文化宫到处充满文化气息。绿色庄园景色宜人……
河南省还有许多名牌产品:东方红拖拉机、三全食品、宇通客车、安玻集团、双汇食品、道口烧鸡、南阳牛肉、灵宝苹果、安阳炼钢厂……
河南,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谁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呢?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在海外工作的我,十分想看一看家乡的变化,便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乡。
一下飞机,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每一幢都富丽堂皇,像一座座宫殿。路旁的树木苍翠欲滴,花朵鲜艳无比。走近细看,原来是自动洒水器和营养机在浇灌着,怪不得花开得那么漂亮。公路上,一辆辆汽车,来来往往地穿梭着,这些可都是环保型的节能汽车呢!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小时候经常去的中山公园。啊!这还是原来的公园吗?原来满是垃圾的草地上,变得干干净净,一个个机器人正在勤勤恳恳地打扫着。公园里风景如画,空气清新,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和乌龟在自由自在地玩耍着。人们在池边欣赏美景,不再往池塘里乱扔东西了。
不知道我的母校如今怎样了?我飞奔而去,一看学校,让我大吃一惊。刚要进入校园门口,就被挡在门外了,原来门口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只有本校的师生才可以进去。恰巧,校长刚要出来,我跟他说明了情况,他就带我参观学校。这几栋教学楼表面看起来跟以前一样,其实它的功能可强大了。当地震来临时,教学楼就像长了翅膀飞起来,然后再慢慢降下来,不会受到地震的影响。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安心地在学校里读书了。走进教室,你看不到黑板,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设备。同学们的木头桌椅也换成了高科技,每个桌子上面都有一个小屏幕,可以与老师和同学们实时对话。图书馆就更有趣了,只要你在电脑上输入书名,那本书就会从传送带里输送出来,展现在你面前。
真没想到,在这二十年里,我的家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爱我的家乡!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3
我的家乡泉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称“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去了。你可别小瞧这十六天,“过年”的习俗细的吃什么、干什么都要遵守习俗做。这习俗虽多,可热闹也从未间断。
家乡在过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为热闹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点一到,四处烟花炮竹响成一片,我们既要在家中万堂中设堂,摆上三牲(鸡、鱼、猪)、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除夕这天晚上,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时,放烟花炮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新衣服,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则传说,第一天出远门都会天降大雨,被雨淋湿。早餐后,人人四处走访朋友亲戚,见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天诞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诞辰生日。这一天人们要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的清晨前必须准备好许许多多的贡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来感谢天公对全家这一年来的庇佑,二来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这忙碌中过去,在这欢乐中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习俗中过去了……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4
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一些风俗,有一些风俗我们都听说过;有一些风俗我们却很陌生。
我是一个上海人,虽然我的家乡没有很多风俗,但是在新年里,我的家人们也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除夕傍晚,我和父母在家里准备晚饭的各种食物。,最让我期待的是妈妈做蛋饺。
“儿子,要不要到厨房和我一起做蛋饺呀?”妈妈问。我愉快地答应了。妈妈先让我打鸡蛋,我快速打好了鸡蛋,接着,妈妈把煤气灶打开,将一个很大的圆汤勺放在火上烤,我问妈妈:“您为什么要用火的顶端烤汤勺呢?”“因为火的顶端的温度最高呀。”妈妈回答,“火的外焰比内焰的温度高,这是你将来会在学校里的科学课上学到的。”等到圆汤勺里的水汽烤干后,妈妈把一块事先准备好的猪油用筷子夹住,在圆汤勺上擦。因为圆汤勺很热,所以发出了“嗞——”的一声响,猪油慢慢地化了,并且散发出了诱人的香气。然后,妈妈把鸡蛋液一勺一勺地倒入超大的圆汤勺里,鸡蛋液迅速凝固了,慢慢地一个圆圆的鸡蛋皮成形了,像一片饺子皮似的。这时候妈妈会放入事先调好味的肉糜,用筷子先把肉糜聚拢,再把半张鸡蛋皮刮下来,因为之前在汤勺里擦过猪油,所以很轻易地就能把鸡蛋皮和汤勺分离。然后顺势把鸡蛋皮对折,轻轻地用筷子压一下,防止肉糜漏出来,这时候一个蛋饺就做成了。如此反复,我和妈妈做了一大盘金灿灿的蛋饺,活像一大盘金元宝,这正好讨个口彩,新的一年财源广进、财源滚滚。这盘蛋饺香气腾腾,我和我的父母吃得津津有味,一盘蛋饺很快就吃完了。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5
我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并不富裕村庄,从我记事起,我的童年岁月都是离不开村子里的那些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以及村庄到处散发的泥土香味。直到我们走进县城读高中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10多年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都很少再在老家度过一个中秋节。
小时候由于各种物资资源的匮乏,我们对节日的向往尤其强烈,主要表现在对“吃”的向往了,比如说在年年过年的时候都有丰盛的菜肴,而到了端午节除了能吃到粽子外,还有各种绿豆糕和蜜蜂糕,到了中秋节也期待着能吃到父亲买的月饼。
家乡的中秋节算不上热闹,但它也有它独特的意义,按照老家的习俗,这一天村子里的池塘会叫一些渔翁来捕一些鱼,各家各户都分一点,还有人会选择去街市卖点猪肉,总的来说,这一天的饭菜较之以往都会丰盛一些。但是人们还会继续劳动,因为赶上秋收的季节,朴实的农民也不会因为一个节日而耽误了繁忙的农活。
于是只有到了晚上,才算是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等母亲做好饭菜,一家人就可以坐在一起尽情享受了,等晚饭吃过,我们就急切的期待父母会不经意间拿出早在几天前已经准备好的月饼,在老家,我们没有很多花样的月饼,往往只是一些芝麻和冰糖做陷的,到也很便宜,一个直径20公分的月饼通常还不到10块钱。父亲会用刀把月饼像切西瓜那样分成一片一片,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月饼对着月亮乐滋滋的品尝起来。
至今想起,仍觉得哪种甜美是无可比拟,只是似乎好多年都没有这样的享受过了,直到现在我想,那种与家人相聚的欢乐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月饼本身的甜美。
我家乡作文600字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