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案中应包含对不同能力学生的支持措施,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帮助,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手工的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手工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爸爸戴的各种各样的领带图案和色彩。
2、幼儿感受父亲节的意义,并说出自己想对爸爸说的话,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引导幼儿理解父亲节,尝试用线条组合勾勒绘画,为爸爸制作父亲节礼物。
4、幼儿认识领带的外形、勾勒绘画,并用色彩进行装饰,体验给爸爸设计、制作父亲节礼物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领带实物若干
2、水彩笔、油画棒、卡纸
3、范画一幅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出示领带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物品吗?
(2)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
(3)家里谁最喜欢用领带?
2、教师请幼儿自由观赏领带,说说领带的颜色及花纹。
(1)活动室周围有很多爸爸们的领带,请你们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说一说好不好?
(2)你看到什么颜色,什么图案的领带?
3、幼儿讨论:我用什么颜色和图案来画领带爸爸会喜欢呢?
(1)我们今天要自己来做领带送给爱我们爸爸,请你们和好朋友说说用什么颜色和图案来画领带爸爸会喜欢呢?
(2)你要用什么颜色和图案来画领带?
4、教师引导幼儿进入今天主题:父亲节礼物绘画活动——送给爸爸的领带,一出来绘画。
(1)小朋友,画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演示绘画步骤以及说明:
a、先画出领带的大体位置形状,再画出领带的花纹图案。
b、画的线条要连贯,花边、图案要清晰、有序、完整。
c、画画的时候画笔只能画在纸上,不能随意涂画到其他地方。
5、幼儿自由发挥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创作,提醒幼儿注意画面布置。
那么,现在请小朋友拿出绘画工具,一起开始画父亲节礼物领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爸爸!
6、教师请幼儿主动与同伴介绍自己的绘画经验和感受,培养幼儿学习欣赏同伴作品。
(1)把设计好的领带挂在绳子上进行展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2)大胆的评价同伴的领带:你喜欢这种风格的领带吗?
四、活动延伸
把画好的领带送给爸爸,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欣赏。
五、活动总结
在父亲节到来之际,爸爸会被孩子的这份心意所感动,从而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所以老师们应该在活动的一开始,便准备好领带,激发了幼儿活动兴趣。在活动中根据纲要和指南里的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设计了各个环节,并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一定会非常开心,自己为爸爸绘画领带,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在绘画前先让孩子们构思,想清画面布局,给孩子更多想象创作的空间,本次活动应该会更好,当然本次活动过程,以绘画的形式来开展比较单一,可以添加一些装饰、剪贴的形式来制作领带,体现出送爸爸的礼物。
小班手工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十字对插的方法制作立体小盆栽。
2、尝试简单的涂色游戏,愿意用颜料为小花涂色。
3、提高手工制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两张平面的“盆花”(—面涂好颜色、上下开好凹槽)、毛笔、抹布、颜料若干、教师范例。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盆栽,引起幼儿兴趣。
1、春天来了,漂亮的`小花都开了,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盆小盆栽,看,漂亮吗?
2、老师的这盆花是用两张这样的平面“盆花”做出来的,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3、请小朋友们试一试用两张平面“盆花”变成立体的小盆栽。
二、引导幼儿通过大胆尝试,学习镧作一盆立体的盆花。
1、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两张平面的花,请你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也变出这样一盆立体的小花。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3、请成功的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方法。
4、教师总结并示范正确方法和注意点。
三、鼓励幼儿愿意尝试用颜料为小花涂色。
1、教师介绍运用毛笔和颜料给小花涂色。
2、教师简单示范并介绍涂色的方法。
四、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为小花涂色。
2、等颜色稍干后做成立体的小盆栽。
五、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做的小盆栽,对幼儿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概括。
2、请幼儿来说说你做的小盆栽想送给谁。
3、出示小房子、小树延伸活动,引导幼儿以后也可以来试着做—做其他的物品。
小班手工的教案篇3
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习俗。(知识)
2、学习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习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棕的彩条,端午习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习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习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习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棕,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棕,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小班手工的教案篇4
幼儿园小班折纸活动教案:小鱼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以往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说明了手和大脑的密切关系,”心灵手巧”、”十指连心”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午饭之后我经常让他们折纸,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在观察孩子的活动情景,每次孩子们在活动开展之初兴趣都很高,摆弄几下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他们会折的东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儿学折纸,让他们乐于动手,主动参加活动呢我设计了这节课。 教案设计:
一、目标:
1.学习用双三角的折法,制作小鱼。
2.使用的`记号笔、蜡笔、水彩笔等美术工具和材料,对小鱼进行装饰。
二、准备:
小鱼范例若干、大小不一样正方形纸若干、背景图鱼池一张、胶棒三、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激发幼儿折纸兴趣昨日晚上教师折了许多小鱼,我们来看看吧。
我们给这几条小鱼找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幼儿学折小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折双三角。
折好后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之后把小鱼送到鱼池去玩。
3.幼儿折纸,教师个别指导。
4.活动结束今日小鱼们玩的很开心,我们去给他们找个家好么。
反思:
我经过看教师折纸-跟教师折纸-自我折纸三步走。活动中,几个中班年龄的幼儿在跟着教师折纸之后基本能折出双三角形来,部分本事强的小班幼儿在教师的反复指导能完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幼儿都出现了折错、乱折的情景,可是我想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应当允许幼儿犯错,同我也发现,我们班孩子对折纸是很感兴趣的,可是对他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是要反复练习的。
经过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在折纸活动中我们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经过相互交流,孩子能够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经过交流能够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一样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一样方式能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我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
小班手工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给纸杯涂色,锻炼幼儿的涂5261色能力。
2、按规律4102给纸杯剪"花瓣",锻炼幼儿的动手操1653作能力。
3、粘贴眼睛、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纸杯、蜡笔、剪刀、胶棒若干,即可贴(眼睛、嘴巴若干),音乐磁带《我是一朵小花》,"太阳花"作品一幅,背景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请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画面内容: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粉的。提问:花朵好看吗?你们知道那么漂亮花朵是怎么做的吗?
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幼儿操作,教师讲解示范。
1、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给它涂上颜色。
2、在纸杯上剪出各种有规律的图案。如:长条、尖条、圆条等。
3、把剪好的纸杯放在桌上打开就变成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了。
4、给纸杯花贴上眼睛和嘴巴就变成可爱的"太阳花娃娃"了。
小结:注意不要剪斜、剪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剪。剪下的材料要及时收拾清理。
三、展示背景图画,请幼儿把做好的"太阳花"粘到上面。
1、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2、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舞蹈《我是一朵小花》。
小结:请小朋友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废物。如:纸盒、饮料瓶、塑料袋等。
活动结束
大家把美丽的"太阳花"作品贴到墙上展览,装饰班级,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小班手工的教案篇6
游戏目标:
1、经过拆纸盒游戏,发展托儿的撕、剥技能,进一步激发托儿的探索兴趣。
2、教育托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准备:
童鞋盒包装成的礼物盒人手一个(桔子、花生、毛巾),垃圾筒两个
过程:
一、引入活动
1、整理散落在地上的礼物盒,引导孩子按颜色摆放。
2、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把地上的礼物盒都捡起来了,杨教师要把这些漂亮的礼物盒送给你们。
二、物盒中的秘密
1、你喜欢什么颜色呀?(针对孩子的回答,一一送礼物)
2、摇一摇!谁在礼物盒里呀?我们拆开来看看好吗?(托儿拆纸盒)
三、发现秘密
1、是谁呀?(学说:桔子、花生)
2、桔子必须很好吃,想不想吃桔子?谁会剥?(请本事强的`孩子演示)
3、教师小结并简单演示:先用食指在桔子的小肚肚上钻一个小洞,然后,请大拇指帮忙把桔子的衣服剥开。
4、托儿团体操作剥桔子,教师观察指导。(引导托儿用毛巾擦手)
5、托儿品尝桔子。(鼓励托儿与他人分享自我的劳动成果)
6、剥花生
我们小朋友自我剥桔子,教师真高兴,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看!这是什么?(花生)花生怎样剥呢?
2、教师示范讲解剥花生,托儿尝试剥花生。
3、托儿品尝花生(结束)
四、延伸活动:盒子游戏
将活动后的鞋盒进行自由操作,如:筑高楼、排长队等等。
小班手工的教案精选6篇相关文章:
★ 手工美术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