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准备好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认真准备好教案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秩序,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画长城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画长城教案篇1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现在进行的是第一个站点“北京天安门”,通过开学来这段时间的活动,孩子们对北京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让孩子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了解一些接触到的多元文化,让孩子了解本地、本市及全国著名的人文景观。在“北京天安门”站点中,孩子们了解了中国的国旗、首都北京,在观看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万里长城等北京著名景观的图片、录像后,孩子们对长城却情有独钟。于是本周我们进入了“看长城”这一小站点,当孩子们知道在月球上看地球只能看到中国的长城时他们的心中也感到兴奋和自豪,对长城也有了极大的兴趣;当听到录象中说到以前建长城是为了抵御敌人,而如今长城成了世界著名的景点,许多人来北京都会去爬长城时,孩子们对爬长城更是充满了好奇: “老师,你有没有爬过长城?” “爬长城累不累?” “我们也想去爬长城?” “……”。
于是,我预设了这样一个活动“爬长城”。一方面如课程指南中所说的:让孩子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有机的结合了我园《乡土游戏的运用与开发》课题。利用我们农村常见的梯子、长凳、纸盒、轮胎等材料让孩子自主选择、自由搭建长城,满足孩子“爬长城”的愿望的同时让孩子从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并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材料,自主搭建长城,体验合作的乐趣。
2、鼓励幼儿大胆的尝试爬长城。
活动准备:
轮胎,梯子、凳子、桌子、纸盒等,长城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说长城:经验回忆,知道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
1. 你喜欢长城吗?为什么?
2. 教师小结: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古代人们为了抵御敌人的侵略修建长城,如今它成了世界人民观光旅游的景点。它像中国的一条巨龙,有一万多里,长长的身体躺在沙漠草原、高山峻岭上,它是人类的奇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二、搭长城:运用多种材料,自主搭建长城,体验合作的乐趣。
1.你们有没有爬过长城?想不想爬长城?
2.幼儿用轮胎,梯子、凳子等自由搭建长城
3.检查长城是否牢固?
三、爬长城:鼓励幼儿大胆的尝试爬长城
1.说说爬长城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幼儿爬长城
3.说说爬长城的感受?
4.结束:我们中国有北京天安门、长城,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中国还有哪些有名的地方,我们再到电脑上、书上去找找这些美丽的地方,好吗?
中班画长城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长城的相关知识,尝试用语言形容长城。
2.会用线条绘画正面人物,并尝试表现“登”上长城后的简单动态。
3.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长城图片。
2.长城背景图两张。
3.纸,笔。
活动重点:
会用线条绘画正面人物,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难点:
积极大胆表现“登”长城的简单动态。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看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长城)长城在哪儿?你觉得长城像什么呢?
小结:这是长城,长城在我们中国的北京,长城很长很长,像长长的龙,像弯弯的面条,还像?
?评析:出示长城的图片,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班上的孩子都没去过长城,对长城又多了一份兴趣,愿意去观察、了解长城。】
2.教师示范。
师:小朋友们登过长城吗?你们想和谁一起去?老师也想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去。
画出爸爸妈妈的正面上半身,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如何用线条表现正面人物,只画人物的上半身,以及在长城上的动态(在长城上可以举旗、气球、花、冰糖葫芦等物品,也可以拍手,表现高兴的样子)
?评析:引导幼儿回忆如何画人物,在会画人物头部的基础上,教授他们画人物的上半身,知道下半身的身体被城墙挡住了。】
3.幼儿绘画。
师:老师还想带着小朋友一起去登长城,我们一起出发吧!
带幼儿排队到桌子旁,站着完成画轴。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尽量画出2—3个男孩和女孩。有能力的幼儿在画完人物后,可以指导他们添画一些简单的背景,让画轴更生动。
?评析:画轴的空间比《幼儿画册》的大,但是孩子们画的人物一般都比较小,而且是画上半身,构图比较难把握,帮他们先示范一到两个人物形象,并引导他们画大一点,背景是次要的,但添画一些效果会更好。】
4.总结评价。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让这么多人和我们一起登上长城,真热闹!登完了长长的长城,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中班画长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拼搭大炮和枪。
2、把拼搭好的大炮和枪与长城组合。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与幼儿一起讨论战争时候使用的大炮和枪的样子。
2、材料准备:雪花片、战争时期使用的大炮和枪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你们知道或者见过的大炮和枪是什么样子的?
幼:很长、圆的、枪有长的也有短的。
小结:教师展示战争时期使用的大炮和枪的图片,并做小结。
二、幼儿游戏,教师参与幼儿游戏并进行指导。
1、注意观察建构过程中有构思新颖、富有创造性的内容,向大家展示,让大家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建构水平。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拼搭的大炮和枪如何与长城进行组合。
师:你们搭的大炮和枪要怎么放到长城上面去的呢?
小结:放在舵口和枪口,并固定住。
三、评价欣赏作品。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观察幼儿的作品,然后进行讨论,肯定有创意的作品,提出不足之处。
2、讨论活动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有什么不足,下次要如何改进。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长城的第四次活动了而且我们全班都到音体室建构,他们已经知道了“长城”的结构特征。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有的说是它像一条蛇,有的说它是一座城堡……接着出示建构材料然后让他们拼并且引导个别幼儿。
中班画长城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想象儿歌展现的长城。
2、引导幼儿自豪的朗诵儿歌,读准“弯、担、关、年”。
3、增强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长城的图片、录像及有关儿歌的图片。
2、家长带领幼儿查阅有关长城资料,丰富其知识。
3、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
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长城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去过长城吗?它是什么样的?你还在哪里见过长城?”
幼儿回答,相互丰富有关知识信息。
2、组织幼儿观看录像“中国长城”,让幼儿感知长城的雄伟风采。
⑴“你觉得长城像什么?”幼儿展开想象。
⑵“你知道为什么建造长城吗?”
教师适当的讲述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让幼儿了解长城的由来及作用。
3、教师有韵律的示范朗诵,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4、通过具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⑴教师:“诗歌中说长城像什么?”“扁担的两头挑着哪两个地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长城的图片上指出山海关及嘉峪关的位置。
⑵引导幼儿欣赏图片,感知大山公公的情感。“大山公公挑着又长又重的长城,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5、启发幼儿自豪的朗诵儿歌。
⑴提问:你喜欢长城吗?为什么?雄伟的长城永远屹立在那里,我们在朗诵儿歌时,要把自己也当成雄伟的长城。
⑵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重点注意“弯、担、关、年”的正确读音
活动延伸:
1、教师可设计“去旅游”等专栏,收集展示我国著名景点、著名建筑的图片。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扮演古代壮士,表演守长城等情节。
3、在户外沙池,引导幼儿玩筑长城的游戏。
中班画长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学习词语:脊梁、儿郎。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2、童谣录音、挂图。
活动过程:
一、说说长城
1、你去过(或听说过)长城吗?你心目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
2、幼儿看挂图,听老师介绍长城。如: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造长城,多少人造的长城,长城有多长,长城有多少作用等。
3、引出童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有关长城的儿歌《长城谣》
二、欣赏童谣
1、放录音,请幼儿欣赏
2、提问:“脊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城是“山上一道脊梁”呢?长城是谁造的?“好儿郎”指谁?
三、童谣对唱
幼儿自由分成两组,对唱童谣。
长城谣
长城长城长长
筑起一道城墙
长城长城高高
山上一道脊梁
多么高?顶天高,
多么长,万里长。
要问长城是谁造?
中华民族好儿郎。
活动反思: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工具,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参与语言,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教育至关重要。幼儿期虽然具备了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基本潜能,但最终语言发展的水平却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后天的学习、锻炼、应用。幼儿语言教育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全面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班画长城教案5篇相关文章:
★ 画熊猫教案5篇
★ 梅花吹画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