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教案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老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提前完成的教学文书,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需要考虑讲授内容要点,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语文教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5篇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5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通过朗读,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 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卡,学生认读。上节课我们在美好的春色中认识了这些生字,学会了这些词语。老师也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

二、学习生字

是人陶醉于春色,也就是诗中的春烟。运用拆字法学习因和烟, 因: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烟:形声字,依据火字旁,了解它的本义,主意它的书写。

学习学生交流识记的方法。 放:主意反文旁的书写。

三、背诵古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四、课堂练习

1、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2、指导课后练习。 读一读;多音字“长” 读写词语

五、作业

书写生字,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3.情感目标: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每天能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你认为什么是幸福呢?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

1.自由读阅读导航。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交流汇报。

(1)认读词语

彼此疏通砌成清澈诧异强健痕迹耕地

(2)课文写十年前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三、阅读感悟

1.理清起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2).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指名几个学生读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4).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喝。从而得到了祝福,又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为了弄懂这个问题,真是各奔东西。

2、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画出他们的幸福感悟。

3、学生汇报交流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4、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5.体会身边的幸福

(1).三个青年在十年前有过幸福的感觉么?(有)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他们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然而那时的他们意识到这就是幸福了么?

(2).那他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的呢?读有关语句,说自己的理解。

过渡:幸福不一定要走很远的路去寻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长时间去追寻,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做出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就会感到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想知道徐老师的幸福感悟吗?我们一起分享吧!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

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

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

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就是快乐,

幸福是一种感觉,

找寻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2.孩子们,你们的幸福感悟又是什么呢?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3.师总结: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五作业设计

排练课本剧《幸福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十年前挖砌水井快乐兴奋

学做医生帮助别人

十年中辛勤工作对人有用对人有益快乐自己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十年后再次相见畅谈幸福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部首:“木”。会写6个一类生字,了解“刀”字的演变过程。

2、积累词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在情境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激发儿童尊重别人劳动成果和爱惜粮食的意识;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关怀。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食物图卡。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观察对比两幅图的情境。

2、认识情境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来保证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你平时主要吃些什么呢?吃饭的时候会用到哪些餐具呢?一会儿,我们到一个小朋友家去做客,看看他们在吃什么?

二、观察图片,体会情境

1、分别观察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你分别看到了什么?

2、注意观察比较两幅图,看看有什么区别?

(1)第一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米饭、汤、炒菜

用具:筷子、勺子。中餐

其它:水杯、香油

(2)第二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奶油、面包、橙汁。西餐

用具:叉子、刀。

(3)说一说:中餐和西餐有什么不同?

三、识字与写字

1、图文结合。把本课的食物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找出要学习的生字。认读一、二类字,书写一类字。

(1)看刀的字理演变过程,学习“刀”字。

(2)学习“杯”字。注意“木”字旁做部首时捺变点。

(3)注意“叉”“勺”“包”的笔顺。

2、对号入座。把食物图片贴在左侧,生字卡片贴在右侧,请同学连线。

3、游戏:模拟用餐。3人为一组扮演家庭成员,共进西式早餐和中式晚餐,以词卡代替食物,通过表演的形式读出词语或物品的名称。

作业设计:晚餐时说一说,餐桌上有哪些食物和用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做游戏:西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中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找到字卡贴到黑板上。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

二、朗读指导

1、轻声:叉子筷子勺子。还有哪些类似词语?

2、儿化音:橙汁(儿)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连线,读一读。拼拼音,读词语,进行连线。

2、读一读,比一比。

(1)准确地读出下列字。

(2)观察比较这几组字有哪些特点?引导得出规律:“加一笔”组成新字;“加一个部首”组成新字。

(3)扩词与区别。

3、分类,涂颜色。

(1)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词语如何分类?说一说,涂一涂。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背一背。

(1)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

(2)说一说《锄禾》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3)平时吃饭时,小朋友的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为什么?

作业设计:把《锄禾》背诵给家人听。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学习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哺育、络绎不绝、水桶、吱悠、水缸、报酬、歉意、不仅、陶冶”等词语。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论,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感情”。学生不但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论,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构想

本文是一篇充满感情、文字优美的课文,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抓住重点句,引导学生体会古井的品格,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解内容,体会古井的品格,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井吗?喝过井水吗?作者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可是故乡的一口古井却一直令她难以忘怀,这是为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用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你认为那句话最重要,抒发了作者对古井的赞叹之情。

3、投影出示:“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点拨:这口古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课文把古井比作什么?甜美的乳汁指什么?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母亲?

(二)学习第二段。

1、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那么这位“母亲”是怎样哺育儿女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段。

2、点拨:你读懂了什么?

3、从哪可以看出取水的人多?(时间、人数、古井周围)

4、春雨有什么特点?刚下过春雨的路面什么样?“老是”说明什么?

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井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古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赞美之情)

(三)学习三—五段。

1、为什么说古井“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乡亲们是怎样帮助村里的一对老人挑水的?

2、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3--5段。

3、老两口用水有什么困难?乡亲们是怎样帮助他们的?“这个、那个”说明什么?“挑一担、提一桶”说明什么?“总是”说明什么?

4、当老人表示歉意时,乡亲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5、“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这句话什么意思?

6、有感情的齐读课文,想像这一部分描述的情景。

7、分组讨论:说说自己想到的内容。

8、交流、表演,进一步体会古井是怎样教我们做人。

(四)学习第六段。

1、你们过去对井怎么看?学到这儿,你对这口古井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把它比作母亲恰当吗?

2、引读课文,“所以,作者由衷的赞叹,多好的......”

四、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摘抄下来,体会这样写好在哪里。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取水的人(以水养人)

5古井 络绎不绝 无私奉献

(像母亲) 帮助于老人(以德育人) 乐于助人

不要报酬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学习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背诵。

(1)齐背。

(2)同位互相检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哪些事?(取水的多,帮助老人不计报酬)

2、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取水的人多”?

3、乡亲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

4、古井教育我们怎样做人?联系内容和体会具体说一说。

(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内容。

(2)共同交流,加深体会。

三、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点拨: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表达呢?

1、比较句子。(投影出示)

(1)比较一下哪种表达感情更强烈。

古井像……儿女。

古井哺育乡亲们。

第一句话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慈爱的母亲,因为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为了哺育儿女,可以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一切,而古井同伟大的母亲一样,无私的向人们奉献甘甜、清凉的泉水,养育一方村民而对人们毫无所求,所以说古井像母亲一样。

(2)比较表达有什么不同

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小曲。

桶儿响,扁担也响

第一句表现出轻松、愉悦。

四、自学短文《养花人的梦》

1、出示要求。

(1)有几个自然段,各讲什么?

(2)主要内容,哪能些词用得好?

(3)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讨论交流,共同订正。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5 古井

哺育 陶冶

无私奉献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六上语文教案教学反思5篇

六上语文教案通用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参考5篇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总结优秀5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总结5篇

音乐教学教案5篇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总结5篇

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总结5篇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总结5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5篇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