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后,我们的作文水平就能得到提升,从崭新的角度看待问题,能让你的作文有更多的思考,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作文端午700字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作文端午700字篇1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又是一个让我愉快又辛苦的日子——端午节。
——题记
首先我们过端午节,就要知道它的一些习俗。那下面,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吧!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俗称五月节,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介绍完了端午节,那么我给大家讲讲我家今天发生的趣事吧 !
早上一起床,我就听见妈妈说:“女儿,快来尝尝我包的粽子,香不香。”我迷迷糊糊的走到跟前,咬了一小口,突然精神饱满,还说要学包粽子。说完后,我便后悔了——因为我要学习,然后出去玩。但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不能说话不算数呀!只好在早上学习,下午包粽子。
到了下午,我们坐在桌旁,拿出材料,准备开工。
但我毕竟是第一次包,心里还是直发慌的。我先照着妈妈的粽子当样品,仔细观察了一遍,便开工了。首先我将粽子叶一片一片的排好,还要让它有一点重叠,这样就可以保证不会漏米了,然后
将排好的叶子卷折一下使其底部像一个圆锥形来盛米,但是决不能有缝隙,否则米会漏出来的,接下来将米放进去再包起来,放米虽不难但包米就不那么容易了,本来放好的叶子再一换手就散了,而且底部会漏出一个大洞,于是我就慢慢的一点一点的用叶子把米包起来,看着马上就要包好的粽子也许是因为太高兴了,我一不小心哗啦一声,然后低头一看,米撒了一地……终于第一个粽子在我的努力下安全着陆了。唉,吃个自己做的粽子真难呀!
最后一项也是简单又难熬的——慢慢煮……过了好长时间,香喷喷,黏糊糊,冒着热气的粽子出锅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就是不一样!
今年的端午节,让我觉得意义非凡,不仅学到了端午节的知识,还让我学得了一门技术。
我希望,我以后每过一个节日,我都要这样。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祭天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仲夏午月午日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龙星处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当然也有民间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及宗惊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蛾,纪念介子推等。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数被附会上某些传统作为起源,但经实际考察,这些故事传说远远晚于节日诞生,是后世构建出来的。因近代前对历史考证缺失,导致各种牵强附会的起源说洗甚多,也由于某些历史人物碰巧与该日有关,于是便产生"纪念说",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
古代的察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满分作文网到一些古俗遗迹。
划龙舟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颇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考古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在沿海繁衍的岭南先民就利用独木舟在近海进行捕捞活动。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例如基蒲和艾草,来源亦久。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端午食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即"粽粒"俗称"粽子",属"花"中的其中一种,"粒"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粒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龙。
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端午节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清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文端午700字篇2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今年的端午节。
那天,田老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的粽子,它们系着白色的腰带,穿着绿色的衬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里,好像对我说:“快来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的肚子已经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喷喷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田老师似乎猜出了我们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老师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的白糖,实在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天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怜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师手里剩下的最后几个粽子,田老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大家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老师下令,大家就一窝蜂似的涌上讲台,挤得田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在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别人的牙签刺到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大家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时候,田老师突然转过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
这个开心的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作文端午700字篇3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个端午,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就把米装入竹筒中投入江中,再后来就用芦叶把米包起来煮熟自已家人吃。我们把它称作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须要有的食品。赛龙舟是必须有的活动。其次就是洗艾草﹑喝雄黄酒﹑扣绒线﹑挂香囊等。
包粽子可是门技术。首先要把芦叶放在锅里煮一下。这样芦叶就不容易破损。而且颜色会更绿更亮。把芦叶捞起来放在冷水中等它冷却。在芦叶最宽一段的三分之一处,将其绕成圆锥状,然后将泡好的糯米装进圆锥里,再放上一些枣﹑花生﹑腊肉之类的东西之后就可以封口了。将剩下的芦叶按照粽子的轮廓再裹上几圈最后用绳子扎起来,一个粽子就算包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把粽子放在锅里煮酒可以了。看着碧绿粽叶,雪白的糯米,中间又镶嵌着一颗大红枣。光是听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吃的时候再撒上一把糖,别提有多享受了。吃完了粽子就该去看赛龙舟了。
龙舟跟普通的船是不一样的。龙舟两头很窄,它的宽度正好够一个人坐在里面。每条龙舟大约可以坐20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船头还放在一面鼓,是用来掌握节奏,控制速度的。大约有20多条这样的龙舟都整装待发。赛龙舟终于开始了,号令一下每条龙舟就好像是离了弦的箭一样在震天的鼓声中有节奏地向前划去。没一个小伙儿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看到他们这样的努力,我早感动不已了。这就是中华少年﹗这就是我们强大的祖国。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过我们的传统节日,他们更愿意过外国的一些节日。这是很不好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要靠我们自已来传承下去。中国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爱我们的传统节日,都能够积极地参加和组织活动。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经久不衰,更具特色。
作文端午700字篇4
同学们都知道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但是大家是否都清楚端午节的来历呢?恐怕有许多同学不清楚吧,今天我就来讲一讲端午节的来历。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名大官叫做屈原。屈原是个很有名的文人,他写了鼎鼎有名的诗集《离骚》,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句子我们都耳熟能详。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格式叫“楚辞”。屈原清楚时事,对楚国忠心耿耿,主张抗秦。
当时的楚王被秦王骗得团团转。楚王亲近的小人被秦国买通,天天在楚王面前说屈原坏话,在其怂恿之下,楚王对屈原的抗秦计划毫不理睬,屈原被流放到外地。
多年后,屈原终于回到楚国都城,但没多久,秦王就派使者请楚王赴宴。楚王的小儿子子兰也被蛊惑,极力劝楚王赴宴。楚王不听屈原劝告,前去赴宴,被秦国囚禁而死。
楚王死后,子兰成为宰相。屈原上朝时常责备子兰,把子兰骂得狗血淋头。子兰十分厌烦,暗中谣言中伤屈原,将屈原再次逐出都城,流放到现在的湖北一带。
就在屈原被流放期间,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入楚国都城。屈原得知消息,悲痛不已,抱着一块巨石投江自杀。屈原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得知屈原投江自尽,纷纷划舟,寻找屈原尸体。有人担心鱼群食用屈原的尸体,将米、豆子一类食品投入江中,让鱼群食用。
从那时开始,在农历五月初五时都要划舟、投食。这一天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就是由划舟与投食演化而来的赛龙舟、包粽子与吃粽子。
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
作文端午700字篇5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是开始,“午”是最热的时段,端午节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开始的节日。这个时期,“五毒”最活跃,人们为了去除毒性,保持身体健康,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民间有很多习俗:吃粽子、扎五彩绳、赛龙舟、挂艾蒿、喝雄黄酒,因此这个节日又叫除病节。这些民俗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秦国大举进犯楚国,楚国士大夫屈原给楚王提出很多保家卫国的建议,但楚王听信谗言,不采纳屈原的建议,还将屈原打入牢狱中。后来屈原被流放,流放期间,当他看到楚国的江山被秦军占领时,他悲痛欲绝,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爱国精神深深的感动着老百姓,老百姓为了使鱼虾不吃屈原的尸体,就向江里投米团,当时屈原投江的那天正是端午节,后来演变成人们吃粽子的习俗,以此来怀念屈原。
扎五彩绳是为了驱走疾病。传说端午节时人们把五彩绳戴在手上,把疾病吸走,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就要把五彩绳扔掉。这些常识大家一定要记住哟。
挂艾蒿是为了驱赶蚊虫。天热容易滋生蚊虫,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认识到艾蒿能驱走蚊虫,于是大家纷纷在自家挂满艾蒿。现在驱赶蚊虫虽然不再用艾蒿,但人们仍然以这个形式来传承这个习俗。
端午节是有意义的节日,我们要传承发扬光大。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请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作文端午700字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