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语文教案推荐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出色的教案有助于进行互动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教案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狼语文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狼语文教案推荐7篇

狼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狼语文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l.学会g,k,h三个声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介母,韵母相拼的方法,练习三拼音.

【重难点,关键】

1.学习g,k,h的音形;关键找准它们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o

2.学习和掌握三拼音连读的拼音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汉语拼音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用卡片检查学过的声母的音.

二,学习声母g,k,h.

(一)学习声母g.

1.出示教学图片第一幅问: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g,告诉学生鸽子的.鸽读得轻些短些就是g的音.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

4.学生练习发音.(多练习发音,少讲发音的方法.)

5.启发记忆字形.g像图上的什么又像数字里哪个字编顺口溜记忆字形:9字加弯ggg.

6.指导书写.(步骤同前)

(二)学习声母k.

1.出示教学图片第二幅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k,告诉学生蝌蚪的蝌读得轻些短些就是k的音.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

4.学生练习发音.

5.启发记忆字形.帮助记住字音的顺口溜:蝌蚪咬草kkk.

6.指导书写.(方法同前)

(三)学习生母h.

1.出示教学图片第三幅问:图上画着谁她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h告诉学喝水的喝读得轻些短些就是h的音.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

4.启发记忆字形.字母h,很像图上的什么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一把*背椅子hhh.

5 指导书写.

三,巩固练习.

1.认读g,k,h声母卡片.(个别,集体)

2.猜字游戏.

一把*背椅子像什么声母9字加弯是什么声母两只蝌蚪咬草像什么字母

四.指导读书.

【教学回顾】

能掌握g k h 读法,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声母g,k,h.

2.巩固两拼法,学习三拼法.

【教具准备】

一,检查复习.

1.听音收取小卡片,同桌互相检查.

二,巩固声,韵两拼;学习三拼音.

1.出示小黑板.(巩固两拼法)

a a a

g e k e h e

u u u

①让学生自由拼读.

②让个别同学拼读.

③全班同学拼读.

2.出示g-u-ā7 -guā7 三拼读示意图,(g用黑笔写:u用红笔写,ā7 用蓝笔写)问:

i. 这个音节有几个字母(三个)以前学的音节有几个字母(二个)包括什么和什么(声母和韵母)这个音节多了什么出来(多了一个单韵母.)

ii. 认识介音.在g u a guā7 这个音节中,iii. g是声母,iv. ā7 是韵母,而v. u叫介母.像这样的音节,vi. 就要采用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来拼读,vii. 简称三拼音.

③老师示范发音并讲解方法.

拼读的方法编成顺口溜:声轻,介短,韵母亮,三音连读才顺当.

④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拼读与顺口溜同步)

3.出示下列音节,练习三拼音.

g gua d duo

k u a kua t u o tuo

h hua n nuo

三,指导看图读儿歌.

1.图上画的是什么天气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图上画有哪些动物他们各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想一想,他们的心情一样吗为什么

4,指导读儿歌.

5.找出本课的字母,读一读.

【教学回顾】

拼读准确.个别学生拼读较慢.

狼语文教案篇3

主备教师:xxx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时编号:025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3—4)

1、出示课文录像: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仔细,最认真!等会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放录像,学生欣赏)。

2、交流:(农田、小河、五颜六色的野花、小朋友在采野花、喂猪、挖野菜)

说得真好,说明小朋友看得很细心,那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感觉怎么样?(景色很美、小朋友很开心)

3、是呀,我们乡下农村的景色是那么美,小动物是那么可爱,乡下的孩子们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乡下孩子的幸福生活(贴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4)

1、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等会把你的感受告诉老师。

2、播放配乐朗读——生说自己的感受。

3、打开书自己大声地读读课文,你特别喜欢的那个小节多读几遍。

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评价。

三、细读

1、学习第一节:(10)

(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

谁来读第1小节?(出示)

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

乡下孩子是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

指名回答——齐说。

(3)小朋友,闭上眼睛(音乐起)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尽情享受着妈妈的慈爱,妈妈轻轻拍着你的背,给你讲故事,你悄悄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妈妈唱学过的歌儿??

(音乐停),小朋友,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

是呀,在妈妈的'怀里,孩子多象一只欢快的小黄鹂呀!

(4)(音乐起)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趴在爸爸背上,爸爸带你来到田野里逮蚂蚱,捉蝴蝶,来到鱼塘边钓鱼,你感觉怎样?——学生说

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那盛开的野菊花,美极了!

(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贴“幸福”) ——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2、3节(15)

(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2、3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

(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生回答,师相机画出。

(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

(4)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

(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

(5)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

出示:采一束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

拾一把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

割一篮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

捉几只蚂蚱,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看着图自己练练看,指名说。(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2、3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贴)的生活——齐读。

3、学习第四小节(3)

(1)听了小朋友刚才的朗读,老师真想马上到田野里听听小鸟的歌唱,闻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孩子,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

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齐声有感情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旷野”词卡,师述:“旷野就是空旷的原野。”指名读好词语。

(3)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是这里有阳光,有旷野,孩子们多快乐呀。 谁再来读第四小节。——男女生比赛读。

四、再读,背诵(4)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让我们一齐读儿歌,把你的喜爱读出来,加上动作试试,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就是乡下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2、这么美的儿歌能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啊!

小朋友自己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五、小结

狼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阅读 讨论 探究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一、导入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d.“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e.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三、内容研读

1、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出示幻灯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2、讲解说明方法: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探究:(1)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2)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四、布置作业

1、借助生物书,了解某一动、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2、字词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研讨练习

狼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

2、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字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罗马的,感受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罗马的感受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罗马的风光短片)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今天我们就同作者一起去参观罗马城。

3、板书读题。

4、你想想作者会写些罗马的什么呢?

5、请大家快速地看一遍课文,谁能最快发现?

6、文流:作者写了罗马的.遗址、雕塑和喷泉。

二、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1、认真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生字词多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小组学习字,互读互查。

4、师反馈检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读第一自然段。罗马的特别之处在哪?

2、比赛朗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自主选择,读懂课文。

学习课文的二、三、四、五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几段话,边读边想:罗马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1)遗址(二、三段)引导学生了解:遗址基本在古城,历史悠久;其中最有名的是斗兽场,结合插图了解它的雄伟。

(2)雕塑多(四段)cai课件,感受雕塑的多与精美。并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美感。

(3)喷泉多(五段)

a说对喷泉的感受,

b想象喷泉的姿态,有的……有的……有的……启发感悟其千姿百态,别具一格。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比比看谁读得好。

二、情景体验,拓展延伸。

1、招标导游:请你介绍罗马城的一个特点。

(1)一分钟介绍罗马一个特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当场答记者问,考查学生课外知识和课前搜集资料情况。

2、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如果要拍一部罗马风光片,请你来写解说词

(2)收集资料,请你为大家推荐一篇写中外名胜古迹的美文,或一幅描绘中外名胜古迹的给绘画

板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

举世闻名

大小不一 栩栩如生 形态各异

狼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会认“绝、鸣、柳、岭、泊、吴、含、窗、鹭”,会写“绝、鸣、柳、岭、泊、吴、含、窗”。

★理解诗意,感受诗中赞美大自然美景。

教学难点

★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会认、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春景图动画,学生欣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题目,学生书空“绝”,在生字本上书写一遍。

2、出示课件,了解“绝句”含义。《绝句》属于七绝。3、出示课件,了解杜甫。

二、朗读并感悟古诗

1、认读生字:鸣、柳、岭、泊、吴、含、窗、鹭

学生认读,老师指导;说说你记住哪些字,如何记住的;给生字组词。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指导读诗出诗的节奏:

出示课件中划出节奏的古诗,老师打着节拍范读;学生试着打节拍读诗;个别学生打节拍读诗;齐读,读出诗的节奏。

4、理解诗意后熟读:

出示课件第一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齐读这两句诗。出示课件第二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释义“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齐读这句诗。

出示课件第三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门泊东吴万里船”,释义“泊”(停泊)。齐读这句诗。

5、感悟诗境,背诵古诗:

(1)老师从第一句诗中找出两种事物“黄鹂,翠柳”,学生在二、三、四句诗中划出“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体会颜色美。

(3)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个别学生读诗,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交流脑海中的画面。

(4)小结:你们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这是哪个季节?(春季,因为出现了翠柳)。当作者看到这么美的春景时,

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句》,当我们被这首诗所吸引时我们禁不住要背下来这首诗。

6、拓展环节:

欣赏《绝句·迟日江山丽》,背诵这首诗。

7、总结:

今天学习了杜甫的《绝句》,欣赏了《绝句·迟日江山丽》,感受到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去积累更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吧!

三、家庭作业

1、给家长背一背《绝句》、《绝句·迟日江山丽》。

2、喜欢画画的同学,给《绝句》画一幅画。

教学板书

?绝句》

杜甫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万里船美

狼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重点难点:

1、通过事情的发展,使学生能理解父亲为什么逼孩子跳水,并通过换位思考,分析出孩子是否也能理解。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及写作方法的特殊之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激发兴趣

谈话: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跳水》一课,你还记得故事中都出现了那些角色,他们谁是主角吗?

2、既然父亲是主角,为什么在文章中所占笔墨却并不多,却主要描写了小男孩?

二、处理字词,扫清理解障碍

出示:取乐放肆

提问:这两个词都是说的谁?请用因为所以表达

出示:桅杆

教师:结合图讲解桅杆的高度

出示:不知所措

提问:什么意思?

三、体会危机、渲染气氛

1、课件出图——航行的轮船和甲板上的人和猴

谈话: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人们都在甲板上。

学生:指名读1、2段,思考:猴子为什么要摘孩子的帽子?

2、教师:猴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可为什么小男孩最后也爬上了桅杆?

3、学生:默读课文3—6段,找到相关的语句说明(拿帽子水手起哄好面子失去理智等)

4、教师:爬上桅杆也没关系,怎么就变成了小男孩跳水呢?为什么他要跳水?从哪看出他处境危险?

5、学生:读课文5、6、7段,课件出示重点句,指名读:你想通过读告诉我们什么?理解当时的危险程度。

6、课件出示第7段,能不能去掉两个关联词?体会危险的程度,推进理解后面毫无退路的选择

7、提问:我们在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了危险,那小男孩呢?他有没有意识到?你从文中的那个词知道的?(理解醒悟,字面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教师:刚刚还只顾着拿到帽子的孩子,这时双手是毫无攀附,双腿开始摇摇晃晃,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孩子们这才是最可怕的呀!

提问: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词来形容是什么?

(千钧一发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万分紧急等)

8、谈话:是啊,这是多么危险的一幕呀,必须要想办法赶紧救下孩子!(随即指名)你有办法吗?你呢?我们无能为力,水手们也不知所措。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孩子失足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后果

四、深入文本,品味人物品质

1、谈话:事情好像已经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2、学生:默读课文第9段,有什么让你困惑的地方?

(引导孩子质疑出本课难点:为什么枪口指向孩子?会不会真的开枪?孩子听到之后会怎么想?根据学生提出的疑点,随机处理,重点讨论问题,船长不是孩子的父亲吗?当他用枪指着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会想些什么?相信父亲,不管是埋怨还是后悔,这一刻剩下的就只有服从了)

3、谈话:就在孩子跳入海中的那一刻,水手们也跳了下去,尽管在海水中只有短短的40秒钟,却仿佛让人们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所幸的是孩子终于得救了。

4、学生:再读第9段,思考: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组讨论并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说明。

(随机处理语句:船长机智在哪?从哪看出冷静?父亲真的会开枪吗?果断比较难,教师可以设疑:从走出船舱看到那危险的一幕,到命令孩子跳水他凭什么做出的决定?)(找到生存的概率,理解短时间的决定所透露出的果断,风平浪静、水手都在甲板上、孩子会游泳)

指导朗读,你想像一下,是你最亲近的人站在那个横木上,而惟一能救他的人是你,你要怎样对他说?你希望他快点往海里跳,以挽救他的生命。

5、教师:在这么危机的时刻,在关乎到自己亲人生死的时刻,船长竟然能想出了这么一个看似绝望的办法,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足以证明他确实是一位处事冷静、果断的人。也难怪他能够带领船员们闯过大风大浪平安环游世界了。

五、升华感情,体会写法

1、提问:作为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此时此刻才登场?如果父亲一直站在甲板上还会有后面的故事吗?

如果让你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你应该怎样说?(出示课件导图)

(通过这样的思考,使学生再次回顾全文,认识到前面的的描写是为了父亲的出场做铺垫,学生能够按顺序说出主要内容)

2、提问: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两个故事都是急中生智想到的办法,但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孩子理解出一个是事发突然,一个是逐步推进)

3、谈话: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就是为了父亲的出场做铺垫,作者写主人公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却让整个事情化险为夷。作家用这样的描写告诉我们,写作要真实、自然,而我们也明白了,写事情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境来写,这样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4、提问:学完了这篇文章,不论是在情感上或写作上都有了新的收获,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5、教师总结提升:作为老师,学完文章我也有些话想对你们说:孩子的冲动做法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我们要引以为戒。而水手们虽说与孩子很熟悉,就像我们同学之间,但开玩笑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也会伤及性命。我更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像船长那样处事冷静果断的人。

板书设计:

22、跳水

情况危急—————急中生智—————处事冷静、果断

孩子船长

父亲

狼语文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小兔和狼教案反思5篇

兔子和狼教案精选8篇

小兔和狼教案6篇

中班故事狼来了活动教案8篇

文言文狼教案模板8篇

幼儿园小班狼来了游戏教案5篇

幼儿园狼和小兔教案8篇

幼儿园小班故事狼来了教案5篇

幼儿园狼和小兔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大班狼来了教案优秀6篇

狼语文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