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学习到不同的文学技巧和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表达效果, ,作文的写作是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拐杖》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拐杖》作文篇1
我生活在一个温馨而幸福的大家庭中,在我们家中,有年迈勤劳的奶奶,幽默能干的爸爸妈妈,还有聪明好学的哥哥姐姐,这些人中,我最爱的就是奶奶了。
奶奶已经七十九岁了,身体还挺硬朗的,但是上下楼还是有点不方便,因此,我就成了奶奶的“小拐杖”。
每当奶奶上下楼的时候,我都会扶着她,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每当下楼梯时,我总会提醒她:“奶奶,走慢点儿,踩稳喽!”;每当走到楼梯拐弯的时候,我都会提醒她说:“奶奶,走慢点,到拐弯处了”,终于,我从一楼大厅把奶奶扶到了二楼大厅。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我还是很开心。怎么样,坚持就是胜利吧?
奶奶的牙差不多掉光了,眼睛也不太好。有时候吃饭时,她会把骨头
当成肉吃,于是,我又成了奶奶的“火眼金睛”。我会为奶奶挑些她咬得动
的菜,比如嫩豆腐和煮得比较久的绿菜;有时候,奶奶把一块骨头当成肉吃的时候,我连忙叫着阻止她,赶紧把骨头放在桌子上,有礼貌地对奶奶说:“奶奶,不是我不让你吃,是因为这是块骨头,我都咬不动,您更咬不动了,我给你夹块肉吧”,因为这个,妈妈还夸我了呢!
奶奶的眼睛不好,可为了照顾我们,看电视时的时候,她常坐在离电视较远的沙发角落,我知道他老人家都看不清楚,只是听声音,每当这时,我总会对奶奶说:“奶奶,您坐着沙发中间吧,不然你看不见,我的眼睛好着呢,我坐您这里。”嗬!虽然我在侧面坐着,但是看着奶奶看电视笑的“嘿嘿、嘿嘿”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怎么样啊?我是不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呢?《三字经》中讲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伙伴们,快快行动起来,做个有爱心的“小孝星”吧!
《拐杖》作文篇2
有一个伟人,他拄着拐杖,用双脚走遍天下,曾流落各州,人们都敬佩他,他便是苏东坡,他带着拐杖来点亮人间。
拐杖——仙人的象征,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给人们带来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文艺世界,当年苏轼被贬儋州、黄州、惠州,当时他已经老了,就靠这拐杖笑着走过。
这根拐杖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学,而是快乐、满足、乐观、幽默,他不是对自己的自嘲,而是对生活的乐观。
风雨其实微不足道,给你一根拐杖,你就有立足之地,这就是仙人的力量。
组成这股力量的,是他的精神,他贯通的一切,使它们虚实相生,而又虚实结合了。
有句说:“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苏轼面对困难,不仅乐观与精神更可贵的是勇气,面对风雨而全然不怕的勇气,勇气它使人毫不惧怕,毫不畏惧一切。
不管是天管是天涯海角,拐杖终在手里。
人生是一条坎坷的路,在儿时,你走它,在年轻时,你走它,在历经沧桑的年老时,你便学得这是一条平路了。慢慢地你带上了一根拐杖,将精神也存在拐杖里,当你的实体慢慢风化之际,你早已到达一种新的境界,你早已变成仙在,在白云之上鸟瞰人间,给人间留在一片快乐、精彩。
苏轼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根细小的拐杖,而是一种精神,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拐杖留在我心,这一位伟人的背影,不就是我所追随的吗?拐杖——一个伟人的神话传奇,生活中的乐观幽默勇敢,拐杖——仙人的灵魂所在。
雨下得更大了,风刮得更强了,让我们用精神的拐杖从这风雨站起来,茁壮成长。
《拐杖》作文篇3
奶奶,我是您一手带大的,您把我当成心肝宝贝、绝世珍宝……我一直觉得您很高大,强壮直到有一天我看到……
一天,我考试得了一百分,高兴的手舞足蹈,一路狂奔,就在我到了我家楼梯口,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满头银发,弓着腰,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好像每走一步就要花费她全身的力气。我再也看不下去了,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奶奶跟前,扶着奶奶的胳膊说:“奶奶,我扶您。以后,我就是您的拐杖。”奶奶吃了一惊,但她没有说话,而是用独特和蔼的方式亲切的摸了摸我的头,摸得不轻不重,好像春风在飘拂在我的头上令我感觉到一阵阵的舒适!我投入奶奶的怀抱中,顿时我的鼻子酸了起来,立刻流出了似小溪般的泪水。奶奶摸着我的头,说:“飞飞,你终于长大了!”
我看到奶奶慈祥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看得出奶奶奶奶在充分地享受着孙子的敬爱,皱纹也舒展了许多。想到为奶奶尽了一份小孝心,我的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拐杖》作文篇4
这两年来,不知怎的,奶奶的脚越来越不听使唤了。爸爸带奶奶到福州动了脚部关节手术,可是效果不是很明显。最近脚关节处疼得厉害,连走近路也很困难。
看着奶奶这个样子,我的心情也很不好受。平时爸爸妈妈工作忙,是奶奶一手把我带大的。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幼儿园离我家有一段路,可奶奶总坚持走路接送我。奶奶还带我走亲戚,到邻居家串门,去公园散步游玩,可现在奶奶只能呆在家里唉声叹气:“自己的脚越来越痛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希望奶奶能像以前一样精神抖擞,到处找人话家常啊!现在,我可以为奶奶做些什么呢?
妈妈从报纸上得知北京的一名骨科专家周末要来泉州一家医院义诊,便打算带奶奶到医院。奶奶一脸无可奈何:“去一次医院真麻烦,脚不灵便,又得扶上扶下的!”我自告奋勇地说:“奶奶,我扶着您,我要当您的拐杖!”
到了医院,妈妈忙着挂号,我扶着奶奶坐到了等候区,等候就诊的病人可真多,奶奶等得脚都麻了,我给奶奶揉揉脚,又从饮水机里倒了一杯热水给奶奶。看着我忙碌的样子,奶奶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以前是奶奶照顾你,现在你也学会照顾奶奶了,奶奶可真没疼你啊!”听了奶奶的话后,我对奶奶说:“您的孙子还想为您做更多事呢!”奶奶一脸忧伤地说:“只是奶奶走不动了!”我给奶奶鼓劲:“不会的,奶奶的腿一定能好起来!”
从医院回来后,不知是不是专家的医术高明,奶奶的病情似乎有所好转。她为了康复锻炼,得经常走动。她喜欢自己去买菜,我扶着她到菜市场转悠;她要去广场散散步,我便陪着她走走。
奶奶逢人便说,我是她的拐杖。我对奶奶说:“奶奶,只要您有需要,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可以当您的拐杖。”奶奶听了,脸上笑开了一朵花。
《拐杖》作文篇5
每个人都是登山者,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用一生的时光来攀登那座叫人生的山峰。登山并非易事,那是体力的付出。登山途中,我们抬头仰望或是转头回望,不难发现有很多人喘着气停坐在石阶边,这时作为同路人的我们可以将手中的拐杖递给他们,轻轻的问候一声。
递一根拐杖给他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没有谁能一直保持如火的激情、无尽的活力,尤其是面对登山这样一件会让你精疲力竭的难事。将自己的拐杖递给他人,你送去的不只是一个工具,更多的是鼓励与支持,对他人处在艰难困境中的理解、同情与帮助,你递去的拐杖会让即将到达山顶却因体力不支的人为之一振,咬紧牙关,冲向只有几步之遥的山巅;你递去的拐杖会让步履维艰、对登上顶峰毫无信心的人信心大增,最终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叩响通往山顶的大门,一览山下的风采。
不要以为将拐杖递给别人就意味着失去,所有的给予者都是得到者,你递给别人拐杖,传递的是爱心与帮助,收获的将是感恩与回报。
当你将手中的拐杖递给别人时,你是否注意到了他们疲倦的面孔却分明带着笑意,你是否与他们都因找到能安慰自己一路奔波辛劳的人而倍感幸运,你是否觉得当你将拐杖递给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从此你们互相鼓励,彼此扶持,最终登上山峰,极目远眺,畅谈人生理想,这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缘份。
也许某一天,你疲惫了,想放弃了,这时,一位好心人递给你一根刻有你的名字的拐杖,你会发现,你帮助别人时早已种下了爱心的种子,现在,它已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将那颗最甜的果实奉献给了你,你得到了加倍的鼓励与帮助。
让我们都带着那根刻有爱心的拐杖在人生旅途中行走,在别人需要时递给他。
《拐杖》作文篇6
各位同学,你们都认识我吧,那就赶快叫声“老”爷爷好!我是“老”字,活到今天,一直变到现在,好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不信,请看!
在甲骨文中,我是个象形字。头上有三根长发,手中有根拐杖,加上弯腰驼背的样子,完全是个老人的模样,唉,那时我可是很年轻的呢!
文字发展到金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要变变变:头发变长了,手中的拐杖变得看不出来了,貌似变年轻了呢!
到了小篆时,我还要变变变:有聪明的人认为我是个会意字,由“人”“毛”“匕”三部分构成,意思是人的须毛变白了,就是“老”,因此我的本义就是指老人。
古人寿命不太长,“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就算老人。其实,直到今天,七十岁也仍然是老人,只不过并不稀奇罢了。
岁月在流逝,我的内涵也在变变变。
一变:“姜还是老的辣”,老人阅历多,见识广,经验丰富,办事稳妥,所以我被引申为“老练”的意思,如“老手”“老到”“老江湖”。
二变:“老”意味着年龄大,生活的时间长,所以我又有“陈旧”的意思,如“老房子”“老脑筋”“老机器”。
三变:“老”,因其时间长、年代久,又有“原来”的意思,如“老脾气”“老样式”“老地方”。
四变:“老”还有“经常”的意思,如“老一套”“老办法”“老是这样”。
五变:“老”字有“很”的意思,如“老早就来了”“老早就知道了”“老远赶来”。
六变:“老”,还常用来表示尊称,如“老师”“老师傅”“老太太”“老前辈”。
我变变变,变来变去,还是那三根头发,一根拐杖。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已经了解了我呢?快快叫声“老”爷爷吧!我非常喜欢乖巧懂事的孩子哟!
《拐杖》作文篇7
在夜深人静的夜里,我们正深睡着。突然,一声“啊!”把我们惊醒了,我﹑妈妈﹑阿姨﹑叔叔都急匆匆地从房间里冲出来。一看,是奶奶摔倒在了厕所门口。我们来不及问个究竟,赶紧吧奶奶扶起来,不猜也知道奶奶已经走不了,便慢慢的扶着奶奶一步步迈到房间里,奶奶刚坐到床上,我们就争先恐后地问奶奶事情的究竟。奶奶说她因为上厕所,阿姨把厕所洗了,地又湿又滑,便跌倒在厕所门口。奶奶可真不幸,左手和左脚都摔到了,而且左脚里的骨头是做过手术的,本来行动就不怎么方便,这样以来,手脚更是不方便。我们急忙拿来药水为奶奶摔倒的地方喷上药水。看着奶奶好受了些,我们便都回房睡觉了。
夜里,奶奶有叫了我的名字,我和弟弟就立即下了床,我连忙去开灯。奶奶说她要下楼睡觉。我们俩便慢慢吧把奶奶服下床。我是浓浓的拐杖,奶奶有五分之四的的力气压在我的身上。哥哥被吵醒了,也来助我们一臂之力。弟弟就被淘汰了。我和哥哥把奶奶扶着一步步走下了楼梯,把奶奶扶上床。我去点蚊香,哥哥把奶奶附上床,我们俩在帮奶奶把被子盖好,一起上楼了。
第二天,阿姨﹑我﹑弟弟一起陪奶奶上医院拍片。到了医院,阿姨在前面带路,我和弟弟继续扮演“拐杖”把奶奶扶向“拍片室”,当然我是主角。奶奶驾着我。两旁的人都呆若木鸡地盯着我们。有些人用异样的眼光,仿佛在小看我们:就这么大点的孩子,能扶得动吗?有些人用慈祥的眼光,仿佛在表扬我们:这俩孩子真孝顺。我听不好意思的,都低着头。弟弟害羞过度,辞职不干了。
我们等奶奶拍好片接着去了诊所包药膏。
嘿嘿!看来我俩这个“小拐杖”挺有用!
《拐杖》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