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作文中,可以使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情感共鸣,无论是故事、议论还是记叙,作文都是我们展示个性和独特思维的重要途径,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年味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年味的作文篇1
又是一年佳节到,空气中开始若有若无地飘起年的味道,相信不少人都会寻找自己眼中的年。
年味或许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绚烂;年味或许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习俗;年味或许是“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的守夜;其实,年味不过是家人在一起时的欢笑,不过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
年味,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它徘徊于你的心头,却又迟迟不肯出现。在过年之际,贴窗花,放爆竹,贴春联,备年货,当然,过春节怎么能没有众望所归的春节联欢晚会呢?
春晚,大年三十的隆重庆典,它是中国的新兴传统,不论你在何方,不论你是否和家人一起,春晚,始终是你要看的,最隆重的节目,尽管它节目的槽点,历来为广大群众的饭后闲谈,但它始终是我们的春晚,是远在他乡游子的精神寄托,更是中国人的春节象征。
过年了,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能使人热泪盈眶。是啊,过年了,不论成功与否,不论人生跌宕起伏,仅仅只是一句“过年了,回来就好。”
在年里,没有悲伤,更没有痛苦,有的,只是快乐,只是温暖。过年就是全家团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围着火炉唠唠家常,感受家的温暖,当然,无论你是否和家人一起。即便人没有在一起,但心是紧紧的联结的。
就像苏轼的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寻找年味,年味于家中,于心中。心有意,即团聚。
年味的作文篇2
飞机从空中过,划出一道白色的痕迹,如同一只小鸟,急匆匆地飞往自己的巢穴。火车沿着铁轨奔去,好像一颗子弹,飞向乘客心中的圣地。汽车在路牌的指示下在高速公路和盘山公路上绕来绕去,但无论绕多长时间都始终没有停下步伐。对,你猜得不错,交通工具上的乘客都是工作在外想要在此时赶往家乡和亲人一起欢度春节,从他们同样的眼神就可以看出,充满了怀念,幸福,与期待。
春节,中国自古以来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此时,亲人都会团聚在一起,享受这段快乐的时光。其中的习俗更是数不胜数,让春节充满了快乐。浓浓的年味也早在春节前夕就笼罩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其实,浓浓的年味并不只能从习俗中散发出来,春运期间的机场,车站,同样会让你感受到那浓浓的年味。
来到机场,一进大门,室外的寒风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阵阵的温暖,如果仅仅是空调可不会散发出这样的温暖,许许多多的人和大包小包的行李似乎让我明白了温暖的源头,这种温暖直达心扉。我感受到了人们因为即将可以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而流露出的欣喜与幸福。我也越发的期待此次和父母一起的回乡之旅。虽说是深夜的飞机,可我一点儿也不困,不停的看着窗外若隐若现的机翼,期望着能够快一点到。下了飞机,却发现人依旧不少。我又感受到和先前一样的温暖感觉。原来那么多的人都是来接人的,下了飞机的乘客惺忪的睡眼早已散去,看到自己的亲人就在眼前,顿时兴奋地拖着行李小跑了过去,问寒问暖。我也看到舅舅站在人群中等我们,便小跑了过去。听着到处都在说出的熟悉口音和关于过年的话题,一股奇异的感觉弥漫在心间。在春运中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过年的氛围,在亲情的衬托下更让人难以忘怀。
餐桌上,一道道菜被端了上来,姑父虽然不是什么大厨,但以他的厨艺满足我们的嘴巴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平时就很爱吃,这次更是大饱口福。浓浓的年味弥漫在每一口菜里,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同样的年味充斥着大街小巷,弥漫在角角落落。春节,虽然一年只有一次,但他早已成为了人们的一部分。过年时幸福的感觉也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年味的作文篇3
不知为何,这个春节总感觉与往年的不太相同。年味感到越来越少了,甚至与平时好像没有什么这区别,所以产生这种感觉。
这种现象与人们在生活中极其频繁地使用电子设备有很大的关系。电子设备的出现,虽然在生活中方便了人们,但是也使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且越来越远。在过年时,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减少了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使得在电子设备出现前过年那种亲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场面消失在了过去,让年味的感受大幅度降低,人们对于过年的期盼也不再强烈了,如今过年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都赶回到家中过年,原先在电视上看春晚也成了用手机观看,年的味道正在稀疏起来。
除了电子设备的冲击,过年习俗的消失也导致了年味的变淡。之前过年都十分热闹,而现在过年则逊色得多,远远不及之前的过年有意思,之前的过年要有很多的传统习俗,如守岁、放鞭炮……在现在过年时,大量的习俗则丧失了。现在鞭炮禁放了,可同时也不让放火了,空气中不再弥漫着代表着过年的烟味,年味也就大打折扣,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烟火弥漫,喜气洋洋的感觉了。过去春节的那种温暖的气氛,只能从之前的回忆中感受到了。
当然疫情的防控也是原因中的一个,这个原因是较为客观的。就地过年的选择让年味变淡了,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原先只有过年能得到的东西,平常的生活能得到,人们对于过年的渴望也就减少了,年味也因此越来越淡了。
希望过年时越来越淡的年味不要在继续淡下去,让过春节重新成为人们的期盼,让传统习俗继续流传下去。
年味的作文篇4
家家门前张灯结彩,宣告着过年的临近,中国红也挂满街头,仿佛要告诉所有人"除夕将至,乐享喜庆。"
但有人说:"现在的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了。"不过也有人说:"不是年味儿淡了,而是开心的人不是你了。"两种说法我都认同,也不知如何辨其真伪。所以我决定细心观察,发现身边的年味儿。
这次回家过年,便让我找到了年味啊!只见从车窗外望去,原本破旧的老屋经过一年的拆迁重建装修变成了雕梁绣户。大门前两个中国红灯笼高挂其上,周围的墙壁上也都用中国红装饰了一遍,显得格外喜庆。
屋内的家具大多是中式家具,可以看得出老爸老妈对搬新房这件事情的上心程度有多高。这也难怪他们一定加盟看到这样的成果,脸上难以遮掩的笑容体现出他们此时此刻的高兴。家里的装修也向着现代化,爷爷奶奶在这一年当中,多次参与对新房的规划,这也使得他们的建议以及顾虑在这套新房当中充分的体现,现在看着他们的样子很高兴,可以看出他们对这套新房很满意。这一年当中爸爸妈妈比以往要忙碌许多,这套新房可以说是他们一年当中的心血,也是这次过年的成果,是过年的喜头。
或许是年龄的长大,生活压力的幂级数倍增长,又或许是过年趋近于形式化,我似乎已经感觉不到过年的快乐,童年时过年的童真般的喜悦了。这也是我认同了开头时的第一种说法。但当我仔细寻找,我发现春节还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程度胜于所有节日,就像老爸老妈一样,希望把庆新房的一是留在春节举行,或许他们是希望这样举行能够喜上加喜,双喜临门,更加有仪式感吧。这也就是后来我认同了第二种说法。
总之生活的年味儿并没有简单,只是我们心有所感罢了,但若是仔细去寻找,你会发现生活的美没有减少,生活的年味儿也没有减少。
年味的作文篇5
在记忆的长河里,每一个年都是过得开心的,充实的。我总是忘不掉临走时,爷爷的挽留,吃饭时,长辈总是夹菜给我,拜年时,那一个个的红包与祝福。其实这里头都透露着亲情,只是没有去好好体会,感受罢了。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去了乡下过年,刚到,一股浓浓的年味扑鼻而来。这时,爷爷走了出来,看见了我们,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兴奋,看到了欣慰。跟爷爷拜过年后,我们又向其他亲戚拜了年,这时,姑姑递来一个红包给我,我刚要收红包,母亲就说:“小孩子要什么红包啊?”姑姑立马反驳:“为什么不要?一年一年只有一次机会见面,这是应该的。”在姑姑的再三劝说下,母亲让我接受了红包。在吃饭时,坐在一旁的长辈总是不忘了给我夹菜,导致我的碗总是空不了,一旁的父亲传来羡慕的眼神,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长辈的爱戴爱护了,爷爷见状,立马夹了一块肉给父亲,说:“这么小孩子气干嘛?”我们都笑了。在一餐温馨的午饭后,我们就开始玩了,大人们在赌博,我们小孩就聚在一起聊天。
我们互相问候着老友,问对方这一年来的情况,见到感情深的,就抱在一起,喜极而涕。见到对方,总感觉有一肚子的心里话,怎么说都说不完。傍晚的时候,姑姑姑父在准备年夜饭,我在外面玩烟花。
首先准备一个打火机,然后把烟花拿出来,在点火,接着就是欣赏美景了:只见烟花飞向空中,然后爆炸,炸出一片片的烟花,那样子美极了!
烟花放完后,我们就进去吃年夜饭,年夜饭吃完后,就去看春晚。
当我看见那精彩绝伦的表演,让人捧腹大笑的相声,见证奇迹的魔术,别有深意的小品,我就感受到了祖国这些年来的变化,它以前是不怎么好,可是历经这些年来伟大人物的`改革与创新,他强大起来了!
第二天早上,还在做美梦的我被母亲叫起,原来是叫我起床吃年饭,吃完年饭后,母亲又拉着我去做客,经过一段陡峭的泥巴路后,我到了姨娘家。姨娘看见我,立马进屋抓了一大把糖果出来塞在我的口袋里,在姨娘家吃过饭后,我们就回去了。
到了离开的时候,我恋恋不舍的望了望四周,希望能早一点再次到达这里。车子打动了,爷爷在车后一直跟着走,希望再多看我们一眼,到家之后,我才发现这几天就好似做梦一样短暂。
也许,这就是年的特别之处吧。
年味的作文篇6
年悄悄地来到村子里,他故意把头压低,脚步也慢慢放轻,为的就是不想被村子里的人发现。可人们欢庆的眼睛,一眼就看出来是年来了。
人们迎接年的到来,为此忙得不可开交,一大早就开始煮米糊、贴对联、挂灯笼,当然我也不例外。
妈妈一起床便在厨房捣鼓着什么东西,我很好奇,便蹑手蹑脚地来到厨房,看见妈妈在煮着糊糊。
我耐不住好奇,探着小脑袋,问:“妈妈,这是什么?”
妈妈说:“这是米糊。”
我又问:“可以吃吗?”
妈妈一脸不耐烦地说:“你这小脑瓜里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你先去和弟弟挂灯笼吧。”
我挂左边的灯笼,弟弟挂右边的灯笼,我们合作把妈妈布置的任务完成,两个红红的`灯笼亮着笑脸仿佛把我们的心也照亮了。
我问年:“你为什么要悄悄的来呢?”
年说:“我是来完成任务的。”
“任务?什么任务?”
“完成老人的心愿!”
“心愿?”
“嗯!老人很久没有见到子女了,很想子女,但因为老人知道子女赚钱很辛苦,所以也不打电话叫他们回来过年。”
“那你一定要完成!”
“看那!”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见一位老人在子女和孙子的搀扶下,缓慢的朝家中走去。而那位老人脸上挂着永远不变的笑脸。突然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那个背影在我脑海中不断重复,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我回到家中,看着坐在一起的家人,想着子女子孙搀扶着老人那温馨的画面,吃着奶奶做的一桌好菜,一种幸福涌荡在心里。忙拿起手机,和家人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使那份温馨与快乐永远留住,不会随着时间而流逝!
年味的作文篇7
在20xx年1月,一条“年味越来越淡了”的词条冲上了热搜,一时引起网友们的广泛讨论。我便想,是因为禁止放烟花吗?是因为越来越短的春节假期吗?是因为春节晚会缺少那些耳熟能详的明星大腕吗?还是因为工作太忙无法回家团聚?可能都不是。但年味真的淡了吗?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是怀念小时候的过年。小时候的我,对于过年总有无限的向往与期待,以至于即使搞不清楚时间,也总会挂念着。记得有一年刚放暑假,我就迫不及待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老家?他们疑惑,便问我为啥想着回老家,我一脸天真地说:“过年啊!”他们只好哭笑不得地给我讲过年的事。
那时候,每到过年,便跟着妈妈一路蹦蹦跳跳地去买年货,什么糖果、灯笼、对联、年画等。等到大年三十,跟在爷爷后面帮他用浆糊贴对联、年画,自己还要傻傻地在门口站上好一会儿,假装端详自己的杰作。看着爸爸腌制买回的鸡腿鸡翅,一边吞咽着口水一边忍着直到过年。我盼过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买各式各样的礼花鞭炮,我不要那种声音特别大的鞭炮,只玩擦炮或者冲天炮之类的危险性不大的,看着一颗颗亮晶晶的火花冲上天际,发出奇特响亮的声音,我别提多开心。小时候只觉得好玩,现在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那腾空而上的礼花是那样自由又光芒万丈,它们冲破空气的阻力到达我们无法到达的地方。新年买新衣是小孩最喜欢的事,大人也总是为孩子买回鲜艳的喜庆的颜色,仿佛穿上了新衣就是一个全新的可爱的小大人了。年夜饭是新年最隆重的仪式之一。那时我总是头也不抬地埋在碗里吃饭,直到腮帮子被塞得鼓鼓囊囊的,最后还要站起来缕缕肚皮,然后冲着满桌人说“我太撑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面对亲戚朋友塞过来的红包,我推三阻四,最终无奈地收下然后转交给爸妈,对于他们那句“给你存着将来上大学用”的话永远深信不疑。等到过完七八天无事可做的“年”生活后,我又开始盘算着距离“元宵节”还有几天。
我怀念小时候的过年,或许是因为那时过年有新衣美食,或许是因为那时简单的纯澈快乐,或许是因为那时年夜饭满满的仪式感,又或许,只是因为那时自己还是懵懂无知的小孩。
就这样一年一年地,新年在我眼里的期待感似乎没有小时候那么强烈了,那种向往的生活也变得索然无味了,以至于我一味觉得年味淡了。盯着桌上的台历,看着越发临近的年三十,心里再也激不起半点波澜,只留几分对许久未见的亲人的思念。
做完当天作业,妈妈习惯性地问我要不要一起买年货,却最终也只换来我的婉言拒绝,将目光继续停留在桌上的一堆数字与符号之间。爸爸依旧腌着我曾经很喜欢吃的鸡腿鸡翅,他不知道的是我早已对那些不感兴趣了,只是礼节性的把这些曾经的最爱递给同在桌上的小朋友们。对于贴对联,现在成了我的任务,爷爷呢,成了远远站着指挥我的那个人,我依旧会在贴完后一字一句地念着对联的内容,看是否对仗工整。看着小朋友们玩着各式各样的鞭炮,我想着曾经的自己,也会偶尔点燃一根根仙女棒,看着咝咝啦啦的火花照亮自己眼前的一小块空地,心生一阵异样的温暖,又在熄灭后空发惆怅。对于过年的新衣服,妈妈会遵循我的意见,买我喜欢的颜色或款式,对于那些喜庆的颜色,我顶多在极冷的天气里戴上一条围巾或者棉袜。全家人聚在一起的年夜饭,长辈们猜拳行令,小孩子们扒拉吃几口之后,便在桌子下面玩起了手机。面对亲戚与父母之间的红包拉锯战,自己也只是表面上礼貌性地笑笑,内心其实多了几分不耐烦。长大了也学聪明了,总是把压岁钱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等到年后存在自己的卡里才算放心,再也不相信父母的什么“留着上大学的学费”这类话。正月初二,属于我们的玩乐时间,也被满脑子的作业和试卷充斥,虽然父母不再唠叨,但自己心里装有任务,怎么玩都觉得没心思,不得劲儿。后来所谓的元宵节,只不过是一个用来作为作业收尾的日子。
古人的年味酿进了那半盏酒里,刻进了迎春的桃符中;今天的年味,藏进了暖暖的棉袄里,塞进了鼓鼓的压岁红包里,然后从爆竹与烟花声里蹦出来,最后全部融进了那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里。
在这有限的关于过年的记忆中,唯一不变的是与亲人团聚的欣喜与欢畅,收到祝福的真挚与快乐,零点钟声敲响时的期待与感动。今后,无论年俗或传统怎样变迁,或许,年味一直没有变,一直是人们最眷恋的味道。
年味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