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是我们认真观察后写出的,提高作文写作水平,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生做的实验作文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生做的实验作文篇1
今天,我和妈妈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是一个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呼吸气孔的实验。
首先,准备物品是:一片树叶、一台显微镜、一块载玻片、一块盖玻片、滴管、过滤纸、小刀片和镊子。
开始做实验了,妈妈先引导我说:”植物,会利用阳光制造营养素,我们称它为……“
”光合作用!“我高声叫道。
”没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一边吸入二氧化碳,一边排出氧气。植物的其他两个作用,你能答得出来吗?“妈妈说。
”还有呼吸作用,和……“我绞尽脑汁的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于是,我急忙去请教我的老师——《百科全书》。
”呼吸作用和蒸散作用。“我高兴的一脚踏上了桌子。
”很好,所谓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植物将所制造的营养素进行分解,进而释放能量和排除废物的过程。植物呼吸和人的呼吸是一模一样的。“妈妈说。
”蒸散作用是指水分从植物的气孔逸散出去的作用。“没等妈妈问,我就把蒸散作用说了出来。
”既然懂了,就开始吧!“妈妈说。
正式开始了。我先把叶片反过来,轻轻的割下一小块,把它用镊子加到载玻片上,用滴管挤上一滴水,用镊子把盖玻片放上,要轻轻的放,以免产生气泡。接下来置于镜台下,再慢慢调清楚,600倍就可以看到清楚的气孔图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 小丑鱼 —— 小丑鱼的博客!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
小学生做的实验作文篇2
今天午饭后,我和我们班的其他五位同学一起兴高采烈地跑去报告厅。因为今天有小记者活动,水晶老师还带我们做了实验呢。实验主题是“干冰”,干冰是什么呢?干冰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冰块可不一样。干冰并不是水做成的,而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所以干冰融化时会产生很多很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且干冰有零下78。5°,不能直接用小手去拿哦,小手会受伤的。
实验开始了,水晶老师首先准备了一大盆水,然后放了一些干冰进去。突然水里面开始冒白烟,像一朵朵的白云一样,太神奇了。我们伸手摸了摸,白烟是热乎乎的,但是下面的水却是冷冰冰的。接着水晶老师把蜡烛点着,再把白烟倒到火上,一转眼火就灭了。原来干冰可以灭火哦。最后水晶老师拿来泡泡液分给我们,我们把手指伸进泡泡液里,然后拿出来在白烟上划一下,突然奇迹发生了,泡泡液开始长出大泡泡,而且越来越多,像一串串的大葡萄。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因为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
小学生做的实验作文篇3
最近,我听说无名指和小拇指里的神经是连在一起的,我想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先准备了4个硬币和一个纸杯,还有一根小棉签。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做夹硬币的实验了。
首先我在每个手指中间夹上一个硬币,然后把五个手指依次松开,前三个指头都顺利地松开了,只有最后两个指头怎么都打不开,好像在说:“我就不松开,看你能把我怎么办!”我非常生气,心想:“哼,你可别小看我,我会想办法来制服你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用小棉签去按揉小拇指和无名指的神经,结果它们还是纹丝不动。
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我明白了,原来小拇指和无名指的神经是真的连在一起的,如果想把硬币弄下来,必须靠外力,光靠内力是弄不下来的。
通过此次实验,我明白了科学离我们并不远,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
小学生做的实验作文篇4
一天,科学孙老师来上课,他拿着一把尺子和一些碎纸进了教室。
“今天,我要用一把尺子把纸片吸起来。”同学们怀疑地看着孙老师。“首先,先把尺子放在纸片的上方,然后再慢慢地靠近纸片。”孙老师一边说一边做。靠近纸片后,纸片并没有吸起来。我想:哼哼,你这回糗大了,我看你怎么收场。孙老师见没吸起来,变换了另一种方法:在头发上摩擦,然后再去吸。这一回果然吸起来了,但又很快落了下去。“这肯定是电力不够。”说着,孙老师又在头发上摩擦了几下。这次终于吸起来了,并保持了20秒。
孙老师给我们做完示范后,便宣布:“现在,你们可以自己试试。”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拿出了尺子和纸。我先用尺子在头发上摩擦了一下,然后放在了纸片上方,但它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又试了一次,我就在辫子上摩擦,然后又去试试,这一次,果然吸起来了。这些纸片有的像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漫天遨游;有的像猴子捞月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有的像毛毛虫一样在尺子上爬;有的聚在一起群魔乱舞;有的像芭蕾舞演员一样跳“芭蕾”;还有的风一吹过就像鹅毛大雪一样飘落……有趣极了。
接着,孙老师又说他还有一个更好玩的实验,他把要点告诉了我们:先用尺子在头发上摩擦,然后把水龙头的水开成像细线一样,然后把尺子靠近水,水就会随着尺子的移动而移动。我们就照着孙老师说的去做,果然成功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懂得了:只要是塑料的东西在毛衣或头发上摩擦后,就会产生静电,就可以把纸片吸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学生做的实验作文篇5
“今天,我们来学习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自然课上,老师说,“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那么它们有没有热胀冷缩性质?”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老师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实验告诉我们吧。我们先看液体。”说罢,老师拿出一只烧瓶。烧瓶是密封的,里面全是红墨水,瓶口穿着一根玻瑞管。老师把烧瓶往装了沸水的烧僧甩一放,同学们顿时都瞪大了眼睛。1秒,2秒,3秒……1分,2分……玻璃管里的液面纹丝不动。刚才说没热胀冷缩性质的同学可高兴啦,他们得意地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上升了!”离烧瓶最近的同学突然大叫起来。大家的目光“刷”地集中到烧瓶上。液面先是缓缓地上升,接着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过了好一会儿,同学们才反应过来,发出“啊”的惊叹声。
老师从烧槽里拿出烧瓶,把烧槽里的热水换成冷水.再将烧瓶放进去。这时前排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把头凑过去,后排的同学也站了起来。过了两分钟,液面开始慢慢地下降。过了3分钟,液面回到原来的位置。
啊,真奇妙!原来液体确实有热胀冷缩性质。可固体、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吗?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老师又拿出一只带链子的铜球、一只铁环、一盏酒精灯。他像提灯笼一样提起铜球,向铁环中心放去,嘴里问道:“能通过吗?”“能——”同学们话音刚落,铜球已经穿过铁环。老师又点燃酒精灯,把铜球放在火焰上烧起来。同学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分钟后,老师问:“现在铜球能通过铁环吗?”同学们小声议论起来,不少同学认为能够通过。老师把铜球再次向铁环中心放去,可铜球发起了“脾气”,任老师左拨右弄.铜球就是不肯穿过铁环。可是,等到老师把铜球往冷水里一饱,“哩”的一声,铜球的“脾气”顿时变成轻烟飞走了。老师手一举,它“乖乖地”穿过了铁环。
老师又拿出一只空烧瓶和一只没有充气的堆气球。他把气球套在烧瓶口上,把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槽中,气球慢慢地鼓起来。他拿出烧瓶后,气球又慢慢地瘪了下去。神了,真神了!
这节课真有趣。它不仅使我们知道了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还使我们知道人的估计有时是错的,要通过实验去寻找正确、可靠的结论。
小学生做的实验作文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