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与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魅力,读后感可以是对书中某个情节或人物的深入分析,也可以是对整本书的综合评价,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篇1
席慕蓉回忆说,当时自己在新竹师范学院教书。5月份有一次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山洞间进出。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那时候我差点叫起来,我想怎么有这样一棵树,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像华盖一样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
我想,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席慕蓉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强,是徒劳白费,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缘在天意,那么,份在人为。现代人所奉承的有缘无份,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弃的安慰。诗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经的路旁”“慎重地开满了花”,是爱的宣言,是积极成就与其意中人“份”的举动。“慎重”一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眺望爱情的心理活动。人生匆匆,在我们不经意间流走的又岂止是爱情呢?成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篇2
印象中自己并不喜欢诗歌,一直都没什么耐心去读诗。
但是,当我第一眼看到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时,我就喜欢上了这首诗。
一直都知道诗歌挺美的,但是自己真正对诗歌的美有所体会是从这首开始的。
仍然记得跟这首诗相遇的情景。
那是在临近期末考的时候,一天下午放学后,我独自留在教室里温书,心情突然有些烦闷。
突然看到同桌桌上的席慕容文集,随手拿起来一翻,就看到了这首诗。
读着这首诗,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唯美的画面——一个男子缓缓地走近一棵樱花树,樱花树开满了粉嫩粉嫩的樱花,非常美。
但是,男子却没有在樱花树下停留,当男子走过樱花树时,一阵风吹过,花瓣在空中轻轻起舞,缓缓飘落,似乎带着一份柔柔的叹息。
读完这首诗,心里不再浮躁,而且滋生了一种难以诉说的感觉。
我体会到了诗中所隐藏的淡淡的哀愁。
体会到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的默默的喜欢。
女子希望男子能够看到她,注意到她,但最终还是不能达成这个愿望。
哀伤,唯美,连自己的思绪都会不知不觉被这首诗牵引,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然席慕蓉这样说:“这是我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我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我在替它发声。”但是,我想,对诗歌的解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毕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篇3
欣赏文学作品,自然不同于浮光掠影的浏览、走马观花的略读,需要努力地细心地去品味。不去读作者的自传,不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最起码也应该反复地阅读,傻傻地硬想。这两天我就看了想了十几遍。
一、逐段逐句逐字推敲研读。
“如果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主人公的态度很认真,不是随随便便。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生中异常重大的事情,需要郑重地对待。在农村,被人牵了红线的两个男女第一次见面,事前都要洗浴换装,精心准备,以求把自己最美丽的形象展现给对方。这首诗一开头就给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让人想到稳重、端庄、忠贞、贤淑。爱情是甜蜜的,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在中国古典戏曲中,连青灯古佛的出家秀姑都会春心萌动。在人生最美丽的时刻,谁不渴望追求获得一份最美丽的爱情生活呢?“……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人现在无论如何是活不了五百年的,而一棵树活五百年并不鲜见。树能说话吗?不能,可使人能说话。听说过人剑合一吗?这是人树合一。人就是树,树就是人,人的思想情感借助树的形象来表现。这种写作手法对于诗人,是小儿科,易如反掌。诗人都是心细如发、敏感得有些神经质的人。别管那么多了。诗人为我们创造了美,我们就投身进去尽情地体会树人交映的融合美。为了得到那段属于自己的缘分,跪在佛前五百年,虔诚苦求,这是多么热烈、纯真的情感。我们是否也愿意长时间锲而不舍地专一地去寻求自己的美好的理想生活呢?宗教自有它生存传承的道理。宗教的力量是巨大的。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的真情,恒久的坚持,把佛都感动了。佛将主人公以树的形象安排在“你必经的路旁”,等待与那个人的邂逅。“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晴朗的日子里,明亮的阳光下,枝头花开,繁茂似锦,主人公化身的树木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真是“最美丽的时刻”。“慎重地”,传达了一种热切地期盼,传达了一种微妙的忐忑不安。盼望是美好的,盼望是未知的。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在经历了五百年痴痴的等待后,日思夜想的那个人在佛的帮助下,终于自远方一步一步走近了。“颤抖的叶”,让我们似乎听到了激动的心跳声。“请你细听”,多么的渴望被注意,多么的渴望吸引住对方,让对方驻足观赏,流连忘返,心有所动。“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主人公热情期待的结果没有出现,那个人丝毫没有留意地走过去了,于是花瓣一样的心凋零满地。一种失望,无限的哀伤。结局如此的凄美,令人扼腕感叹。为什么呢?我们的主人公没有抓住时机大胆地表白爱慕之情,没有说话,在最关键的时候,只是娴静地默然而立,矜持,羞于开口,害怕开口。而那个人或许早已心有所属,或许心有所思无暇旁顾,或许读不懂美的细节……佛呀,你为何不去最后成就一段感天动地的良缘?也许,这就叫缘分。
二、关于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一种假想。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作者席慕容到一座深山古刹去游玩。大殿上香烟缭绕,许多善男信女在佛前虔诚地膜拜许愿。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息弥漫其间。走出古寺,游人如织的山路旁,一棵树吸引住了她敏锐的目光。那棵树繁花满枝,明艳照人,微风拂过,叶子波动,而树下已落了许多凋谢的花瓣。寺里寺外的影像叠加在一起,使她的心弦忽然为之一动。回到家或寓居的旅店,她在房间里铺开稿纸,将她记忆深处的一段青春往事或她耳闻目睹的类似情愫,融进佛、树的形象之中诉诸笔端,于是浸染了女性柔情的《一棵开花的树》像清澈的泉水一样流泻而出。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篇4
席慕容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作家,而他的的《一棵开花的树》更是我非常喜欢的。
在《一棵开花的树》里一棵树,其实不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不只有一次美丽。踏着一层叠一层的落花,品味人生的至美的感伤。即使美丽无人欣赏,也应该傲然的怒放,即使只剩下满地的芬芳,也要相信:当来年繁华满枝的时候,一个读得懂落花的人会踏着芳香而来。
勘破三春更三春,无边光景四时新,冬雪夏雨挡不住,秋水流波为伊人。
我想应该用舒婷的一句诗来诠释《一棵开花的树》: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不再迷失,将生命,将爱情从落寞凄清、空洞无声的漫长岁月中解救出来。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篇5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台湾诗人席慕容的一首《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初识这首诗,还是在我中学时代,当时并不明白诗中情意,只知是一个有名诗人写得一首情诗罢了。现今重读此诗,细品其中含义,便感其浓浓情意,觉得自己已化作那棵树,为一个人痴痴等待,从花开到花落。这首诗中演绎的爱情是神圣的,可以为了见自己心爱的人一面而等上五百年,可以为引他注意而酝酿所有力量,甚至为他生,为他死。这种爱情离我甚远,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觉,在我看来只是一种童话般的梦。爱情是什么?是林妹妹临死前没有说出的半句话?是祝英台为梁山伯跳入冰冷的墓中,双双化蝶?还是这首诗中那用五百年的痴痴等待换来的擦肩而过?也许,爱情只是一个
让人可以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的魔咒吧!“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五百年的等待,没有换来任何逗留,甚至都没有一次回头的爱情是我无法理解的,也不是我会追求的。我无法做到为了一段没有任何希望的爱情放弃一切。其实对诗歌的解读没有谁与谁是相同的,正如“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生活中有人正在追求这种类似这棵树的爱情。为了自己爱的人,化作一棵树,苦等五百年……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篇6
年少的爱恋,青涩懵懂,让我们憧憬又却而止步。
在席慕容的诗里,总能感受到淡然的忧愁,抒发着对年少时的怀念,一位充满少女情怀的女性,写下了一首首并不是气势磅礴却是沁人心脾的诗句,在细细品读后会让你时常的想起,可能不是全诗,却会有那么些诗句让你久久无法忘怀,让我们对于青春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憧憬。
像中写道:“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岗上那静静的明月。”了无遗憾,正是我的青春需要的,青春需要疯狂,敢于尝试,敢于面对,敢于放手。在青春里终究有始有终,但爱上了一个人,就请你温柔对待,因为温柔相待的岁月是一种难得的无暇的美丽,即使会分离也要感谢彼此曾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样在蓦然回首的一刹那才会发现自己已拥有没有怨恨的青春,了无遗憾。
“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一笔抹去”中的一句话即使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也会浅浅的感受到,爱情应是甜蜜中透着苦,无法忘却那久久的感动。两人的相遇若可以安排,两人的爱情若可以解释,那么就可以回到没有你的生活,那样生活会比较容易,可现实只允许我用时间消磨对你的思念,因为爱情不是戏剧,无法找到原稿将我与你的相遇通通抹去,连同遗憾。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里上演着错过的戏码,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当一朵盛开的夏荷未曾被风霜侵蚀,秋雨的将近,这时美丽的莲却等不到欣赏的人。而当青涩已去,留下了一朵不忧不惧的莲,多了周遭环境带来的沧桑,却又更是美丽,最美丽的时刻,可这时等不到欣赏的心,早已关上了门,总是与欣赏的人无缘。不是来的早,就是晚了,那个欣赏的人啊。
“难道鸟必要*才能成为凤凰,难道青春必要愚昧,爱必得忧伤。”里我设想着未来,不想有着这诗中的遗憾。总是期待着更美好的爱的青春,于是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年轻时从未稍离的你,而这一切却是在不断流浪的旅途中的回首才发现,回忆起那路上一地月光,那园中的茉莉,那渡船上飞扬的裙摆,可这些回忆在浮现时早已被岁月深埋,在灰色的黎明前怅然回顾,回顾着那段本应美满的被岁月深埋的时光,回首那本不用流浪的期待,回首着那青春的愚昧。
或许这就是我对于青涩爱恋的理解,憧憬着却又担忧未来,感觉爱情如同这诗虚无飘渺,却又会触动心灵,似有若无的悸动也是青春吧,只是希望在青春里留下深刻的印记。等到回忆起来后能够莞尔一笑,青春便释然。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篇7
岁月的风沙竟摇落了银杏树千年的春秋,世俗的青烟缭绕不绝,遮掩了一切梦幻的美好与星点的期盼。曾经种下的希望之种在心灵田野下沉默不语,被现实之风裹上了厚厚的尘土。梦想的铁树不是不会开花。当一路上的寂寞与泪水被编织成梦想的摇篮,一路上的执著与欢笑被谱写成梦想的乐章,一路上的鼓励与安慰被描绘成梦想的画卷,追风的少年,便开始披荆斩棘,追逐梦想!
圣地亚哥,这个与智利共和国首都同名的牧羊少年,心灵中一直种着一棵坚硬挺拔的梦之铁树前往金字塔寻找宝藏。这个如南柯一梦般荒谬的念头,却一直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心中。终于,这个坚毅勇敢的牧羊少年,在一路的风风雨雨后,催开了他的梦想之树!
孤独之旅
村上说,人的一生应该走进荒野,体验一次健康又不难耐的绝对孤独。孤独是用酸涩与惆怅的泪珠酝酿出的香醇烈酒,在通往梦想的朝圣之旅中,沿途种下一滴又一滴,便可长成不畏风雨的篱笆,圈住梦想家园。
圣地亚哥,这个孤独的牧羊少年,他的孤独宛如一条长蛇,冰冷的没有语言。因为孤独,本应成为神甫的他做了牧羊少年,云游四方;因为孤独,本应牧羊一生的他穿越茫茫沙漠,寻求宝藏。在他的寻梦之途中,更是到处铺满了盘根错节的孤独与寂寥,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曾一度停滞了他前进的脚步。在到达丹吉尔的时候,天真无知的圣地亚哥被骗走了所有的盘缠,独在异国他乡的他宛如一棵浮萍,孤独无依,随风而去。在撒哈拉大沙漠中,为了追寻梦想的圣地亚哥被迫与心爱的法蒂玛分离,这犹如从天而降的一盆冷水,冰冷的孤独几乎浇灭了他对梦想的炽热追求。
夜色之浓,莫过于黎明前的黑暗。孤独是交错在圣地亚哥心上的藤蔓,经过风雨的洗礼,终绽放出一朵美丽的梦想之花。孤独是圣地亚哥心中的一池春水,波澜不惊。可当它翻腾成惊涛巨浪时,便会化作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与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从他胸中喷涌而出,灌溉梦想之树。
颤抖的岁月没有比例尺,孤独便是缠绕于心头牵扯不断的三千青丝,书写生命的寥廓与深沉。凡?高的孤独,是光明的利剑刺伤他的双眼才诞生的绚烂夺目的《向日葵》;贝多芬的孤独,是黑白琴键的跳跃震伤他的双耳才碰撞出的华美乐章。孤独更是一杯香醇的浊酒。如同那个嵌满孤独与错乱的天才伍尔芙,在春光旖旎的英格兰乡下,在爱与死的双重矛盾间作茧自缚。但,不论成败,他们都是如此相似在孤独之旅中,寻找到生命的真正内核,完成人生的最后升华。
梦想,终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孤独是它的养料!浴火重生后的孤独,会氤氲出金灿灿的梦想,即使是千年铁树,也会被感动得绽放一树似锦繁花。
坚持之旅
笛福说过:坚持下去,只要你还能站立,你就不能倒下!坚持是一种信仰,怀揣梦想,从深沉黑夜奔向灿烂黎明;坚持是一种姿态,握紧梦想,从凄苦寒冬迎向春暖花开。
圣地亚哥,是一个坚毅如铁的少年,生命的刚强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两个重复的梦,却能一直如同磁铁般吸引他执拗地穿越撒哈拉大沙漠。漫漫的旅途中,他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挫折,但他依旧乐观地告诫自己要坚持。在被骗去所有盘缠后,他更执着地在水晶店找了一份工作,热情不屈地向着梦想前进。在被骑兵抓走后,他更用心地领悟世界之魂,不屈不挠地朝着梦想进军。
圣地亚哥一直牢记撒冷之王的话,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这一句话像蝶翅般在他的心田颤动,闪耀着一种生命力量的光辉,一种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精神之光。当圣地亚哥像一叶扁舟颠簸在苍茫大海时,坚持就如同船上的风帆,引领他一路乘风破浪!即使陷过泥淖,遇到荆棘,那些挫折坎坷依旧在他不屈的坚持下,化作一个个闪亮的丰碑。
米南德说过: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坚持的意味也不过如此,坚持到底,便是无言的胜利。我曾经爬过一座高耸的山。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攀上顶峰时,那一刻的心情是无言以诉的。弥望满眼的青翠,勾勒远山的轮廓。我感到,梦想原是如此的脆弱与阒静,却在坚持的支撑下熠熠生辉。
梦想,终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坚持是它的根基!一路上漂浮不定的云彩,一定会在永不言败的执著下,汇成希望溪流,滋润梦想之树!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篇8
一棵开花的树》每次读席慕容这首诗的时候,心里都会有许多感触。如何让你遇见我/在这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这首简单的诗歌里,席慕容把爱情、人生,写得极美,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一切都是那么美丽,如果有人问我:世上的植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我会回答:我最喜欢树,喜欢它茁壮挺拔,浓密的枝叶尽情的升向天空,升向金光流溢的天空,没有思想,感觉不到痛苦烦恼,也不知道幸福和欢乐的滋味,只知道尽情地生长、生长,我喜欢像树那样静静的活着,那样自然真实,那样生机盎然,那样充实向上,那样孤傲又那样深情
如果我是一颗开花的树,花开过一季又一季,香飘过一程又一程,千年的等待,从开始到现在,等待一个人开启心灵,等待一段故事上演,于是,菩提树下觅一方青石,安然一份等待,固守一份拥有,看沧桑变桑田,享受过程的美丽,只求你能从这石上走过,如果是一颗开花的树,那么,我会在树下守你苍海桑田,听雨,看风过的痕迹,品花开的声音,赏幸福的气息,清香满园,一张桌,俩杯茶,俩个人,一片风景。一棵开花的树,开放在心的沃土里,开放在彼此的心境中,绽放一片生命的苍穹,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它繁花似锦,落英缤纷,它开出了生命之本,开出了命运之路,开出幸福之花,我常常想,每一个人的生命,为某人开一次花,同样的每一人心里,都会有一棵会开花的树,而这棵树,一定会坚守着他的心,也正是有了这样一颗开花的树,才会有了生活的气息,生命的历程也因此变得更有活力。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