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重要途径,优质的作文需要有独特的思想和深入的思考,这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具有重要影响,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1
我是新宁波人,我的老家在湖北仙桃,今年虽然没有回老家,但家乡有趣的年俗令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你想知道吗?听我给你道来。
首先我给你介绍最热闹的年俗,那就是“蚌壳精舞”了。蚌壳精舞,也叫沔阳蚌鼓精,是我们沔阳的独创作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流行于江汉平原仙桃等地的一种特殊的.、独有的民间舞蹈。蚌壳精舞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打扮得十分漂亮,躲在用竹篾扎成的蚌壳内。蚌壳用彩纸(或彩绸)糊成。男的肩背鱼篓,手拿鱼网,一心想得到躲在蚌壳内的女人。男女双方在欢快的锣鼓声中,变换着舞姿,进行着精彩的表演。观众们会时不时地拍手叫好,并为男方加油鼓劲,祝愿他快点得到蚌壳里的女人看表演时,整条街巷就成了欢乐的海洋。
“打埃尘”是老家又一项繁忙而有趣的年俗。农历腊月廿四日,我们仙桃人把这天称为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动手拭去屋顶的尘秽,俗称'打埃尘',男人们开始剃头洗澡以自己使面目一新。打埃尘后便开始天天外出购买过年应用之物,从鸡鸭猪羊,茶酒油酱之类的基本食料,以及炒货、水果之类的消闲食物,香烛元宝,爆竹杂用物等等。晚上用茶果敬灶神,在灶前摆有糖果,把全家人名写在灶疏上焚烧,说这是送灶神上天,领回全家来年的粮食呢!祭完大人们把糖果分给小孩,我们小孩总是可以得到许多邻居送来的糖果呢!这项年俗也深受我们这些小朋友的喜爱。
“出行”是我们老家最隆重的过年习俗呢。正月初一,俗称大年,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出行”,就是点烛焚香,祈求新年好运连连,全家新衣新帽新鞋子出门,燃放鞭炮,有的还燃烧用芦苇札成的柴烟,称为“烧发宝财”,以取财发人旺之意。出行后,即返回屋内,互相恭贺拜年,大人还给小孩发压岁钱,又称压腰钱。这些礼节完毕后,全家团坐早餐,一般是先在桌上摆糖果点心,然后摆出9个卤菜碟子和一碗糍粑,还有汤圆和面条。早餐后,孩子到伯父、叔父家拜年,成人则到左邻右舍去拜年。
我们老家仙桃的年俗还有很多很多呢,真希望家乡的年俗能够大放光彩,让更多人知道。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2
说起家乡的风俗,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过完小年春节的脚步声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春节里我们的风俗可以装上一箩筐,每年三十的晚上,在外辛劳工作的叔叔回来了,在外上学的哥哥回来了,还有一年不见的亲人们不远千里都回来了,都是为了年三十吃上一顿团圆饭。吃团圆饭时一家人都要到场,长辈们要一一敬酒,晚辈们也应一一回敬,表示长辈对晚辈的期望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除夕看春晚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出色的节目:幽默搞笑的小品。相声逗得我们开怀大笑;悦耳的歌曲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魔术表演让我们鼓掌叫好;辛勤的劳动标兵和可爱的边防战士让我们感动……大家边看电视边期待着敲响新年的钟声。
给“压岁钱”也是其中之一。听爷爷说从前人间有一个野兽叫“岁”每到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作怪,专门来吃小孩子闹得人心惶惶。后来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睡觉的时候长辈给的钱放在枕头底下,到了深夜可怕的野兽“岁”出来了,跑到那户人家里,看到那细皮嫩肉的孩子顿时直流口水,邪恶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枕头底下的钱发出了闪闪的金光。“岁”像触电了一样“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人们知道制服“岁”的办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后来给“压岁钱”不只是为了赶跑可怕的“岁”,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象征着“喜庆团圆”,饺子要煮的多务必有余。一旦煮烂饺子,就不可说破了要改说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期望人丁兴盛。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有包硬币枣栗子等。吃到枣就意味着新一年能早起干活,勤劳致富;迟到栗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硬币就意味着能发财。不管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的祝贺。假如小孩子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兴奋,除了奖励以外,还要赏钱表示祝贺。
我喜爱春节,因为它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习俗,让我收到了很多红包,也让远在四方的家人朋友聚集在一起,彼此间的亲情更加浓重了!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福建穆阳,那里有很多有趣的风俗。
过年时,我们那边将敬茶作为祝福,吉利温馨的一种期望赋予,我们福安有一句茶语:“年初三盅茶,官符药材无交家。”意思是年初请你喝三杯茶,这一年你就不会因祸与衙门打官司也不会因病和药店打交道,大年初一我们喝的甜茶,叫“做年茶”,那是用碾碎的冰糖加上花生和红枣做的,寓意“尝甜头”,还有成婚叫“新妇茶”,出门叫“出行茶”。
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都不扫地,说是不吉利。在福建,我们大多都是吃年糕,不吃饺子的,而且新年的第一道菜一定是素菜,之后就是长寿面,寓意年年长寿,我家乡的.线面可是特产,历史悠久,至少有680历史呢,而且一直是手工制作的,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而成,每次走出家门就能看见门前挂着细而长的线面,密密麻麻的,完全看不见对面的人了。
我家乡的特产是水蜜桃,在水蜜桃成熟的季节,我们还会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蜜桃节”。那时候,会在穆阳大桥下的文化广场举行,会有很多与水蜜桃有关的活动。
这就是我们穆阳的风俗,你喜爱吗?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4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节日风俗。安徽的春节也不例外。这不,春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走来,到处都已洋溢着过年的气氛。每个人脸上都充满着幸福的笑容。
家家户户早上一起来,男的贴对联,挂灯笼和贴倒福。女的上街打年货。街上十分热闹:有卖年糕的,有卖花的,特别多的是卖鱼的和卖豆腐的。街上水泄不通,处处都是吆喝声。过了高峰期,渐渐人少了,都回家吃午饭。没一会儿,街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午饭并不丰盛,丰盛的是晚饭。吃年夜饭前,要放一次鞭炮,然后关上全家上上下下的门,打开家里上上下下的灯,而且这灯要点一夜。还得在公柜上烧一炷香,磕三个头,拜神拜佛拜祖先。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才能吃饭。菜也很讲究:桌上必须有一道红烧鲤鱼,寓意年年有余;还得有一道青菜炒豆腐,因为有一句古话叫青菜豆腐保平安。上完菜,大家举杯同庆,举杯敬酒。吃完饭,孩子们还要向长辈们要红包。
晚饭桌边人人的碗里都会剩下一些没吃完的饭。饭里可能还有两块鱼或一块豆腐。杯子里还有半杯酒。
饭后,一家人围着炭火吃瓜子,花生。直到12点后才能睡觉,这叫守岁。睡觉前放一挂鞭炮迎接新年,辞去旧岁。夜深了,但还是灯火通宵。
新的一年里,大家互相祝愿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享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牛年大吉。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5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最热闹的了,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会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到外面尽情的玩耍,大家开心的不得了,放着美丽的烟花,‘轰’的一声,天空中展现出美丽的图案。大家开心地度过了着一个夜晚。
年初一早上,我吃好团子,就去我们村上拜年,每到一家,她们就热情的迎上来,放了一把糖在我的手上。接着,让我坐在沙发上吃东西,吃好以后,我要走了,她们立即塞一个红包给我。然后有去另一家,另一家的人泡了糖茶,茶叶茶……之后她们让我坐在椅子上、吃糖,喝茶……过了一会儿,又去了另一家,另一家的人也是热情好客的,接着,去了好多好多的人家,红包越来越多了。
年初二,家人带我去串亲戚,一到亲戚家,亲戚热情的迎上来,好泡了茶。真是太热情了。吃饭时,桌子上摆满了菜,我们喝这饮料,吃着菜,吃好菜,我们要走了,亲戚又拿了一大包东西给我们。
年初三,亲戚到我家来了,我奶奶忙这,忙那儿,真是累坏了。我们又度过了年初四……
我喜欢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6
“抢馒头”是小时候最期盼的喜事,给我的童年增添了许多色彩。
我们这里的风俗,每当一户人家造好新房,总要选个黄道吉日,大清早扔馒头来庆祝一番。其实,扔的东西除了馒头,还有糖果、水果,甚至会有篮球,这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啊!
一日村里有人开始造房子,我们就不断打听他们哪天扔馒头。房子越造越高,我们期待的心也越来越着急。终于盼到扔馒头的前一天,我们会再三请求父母一定要早早叫醒我们,并且,相互转告,千万不能落下一个人。其实,一整晚我都会兴奋得睡不着,无数次地起来打探情况,一听到鞭炮声,就一骨碌起来跑出门去。
有一次,天刚蒙蒙亮,我就心急火燎地赶到那户人家,只见院子里亮着灯,还空无一人。我暗自庆幸来得早,可以占据最佳位置,左挑右选,最后站定在院子正中间。这时,小伙伴们也陆续赶来,并且个个都有准备,有的穿着大口袋的衣服,有的端着个大淘箩,有的干脆在腰间系上一个小竹兜,准备满载而归。
“砰砰砰……”鞭炮声一阵接一阵,院子里顿时沸腾起来,“抢馒头”正式开始了。拖着麻袋的主人们出现在二楼,我们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他们身上,不断喊着:“往这里扔!往这里扔!”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男主人,他当家做主,肯定扔得最多。只见他从麻袋里抓出一把,随手一扔,我赶紧顺着馒头落下的方向迎上去。“哎哟!”我被蜂拥而上的人群推到在地。“我的馒头!我的馒头!”我心急如焚,拼命挣扎爬起来。突然发现,地上的“漏网之鱼”还真不少,两个果冻,一包饼干、一个馒头。我一手一把,赶紧放进大口袋。再看看我的那些伙伴:有的端着大淘箩,跟着从天而降的馒头满院子跑:有的挥舞双手,准备一手接住一个;有的一手捂着满满的口袋,一手和别人抢夺着。我个儿小,就只把目标锁定在地上,弯着腰,地毯式地搜索,这里捡几颗糖,那里捡几包饼,收获也颇多。
忽然,一个篮球从天而降,随即又弹开。我惊喜地扑上前去,就在我前胸碰到篮球的一刹那,一双大手也按在了上面。我下意识地一把抱住球,死死不放,猛一抬头,那整整比我高两个头的大人正瞪着我。我大呼:“你袋子里的馒头倒出来了!”他一回神,我一把抢过球,溜人人群中,继续加入“战斗”。
天色慢慢亮起来了,抢馒头的人也渐渐散去。我们一边啃着抢来的馒头,一边比着收获的东西,兴高采烈地回家了,心里又开始盼望着下一次的“激战”。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