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得到启发后,都是会写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感受的,写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验,让我们更加成熟和坚强,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篇1
西迁人身上体现了中国千千万万劳动者的爱国奉献和劳动创造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和尊敬。新一代的交大人不能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应该学习西迁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西部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全部力量。
作为当代交大学子,我们不仅是西迁精神的继承者,更是新内涵的创造者。传承西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是青年人共同的历史责任,我们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崇高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响应国家号召,投入新的时代洪流!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这是学校的办学定位,也是我们交大学子一往无前的目标,我们将传承西迁精神,努力学习,对祖国、对母校永葆一颗赤子之心,用自己的才干来回报社会。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为交大学子,一定要把西迁精神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创造更大的业绩、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西迁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新时代西迁精神新传人要高扬四面旗帜,用不懈的拼搏奋斗,让西迁精神闪耀新时代的新光芒!离退休党委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处长申丹表示,西迁精神是学校迈入新时代的不竭动力,爱国奉献是知识分子的永恒信念,全力实现“双一流”和中国西部创新港建设目标已成为所有交大人的共同追求!
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篇2
今天,我去了历史博物馆参观,而这次参观让我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进门,就有一种浓厚的古代艺术气息,有很多的陶瓷、首饰出现在我眼前,接着我向里走去。一路上都是各种各样古代工艺品、钱币、武器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各种著名遗址,有姜寨聚落遗址、玉门关遗址……我突然想起我学的古诗中就有玉门关这一地名。据工作人员介绍,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九十公里的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隔壁,真是壮观。在第一展厅中,我发现了古代人的由来,先是南方古猿变成能人,再变成直立人又变成早期智人,最后才是人。从图片中看出人的脑子越来越大,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技术,旁边介绍了麦积山石窟和彬县大佛寺石窟。让我对历史遗址大有了解。
此次参观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丝绸之路。它讲述了张骞出使罗马13年开辟了这条路。从沙盘上可以看出,这条大路横贯亚欧。从洛阳出发,一直通到欧洲罗马,途中经过撒哈拉盆地、天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喀什……,一路上应该翻越不少山峰,并且要经过匈奴奇兵出没的地方,路上水源极少,戈壁风沙极大,一路上真是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这次参观,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仿佛我也穿越了上下五千年,给我上了一节无比奇妙的历史课。这次参观让我永生难忘。
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篇3
徐州博物馆创建于1960年,坐落在徐州市南风景秀丽的云龙山北麓,是一座现代化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进入大门,沿着一条长桥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陈列楼了。进入一楼,便来到了“徐淮初曦”展区。“徐淮初曦”,意思是“徐州地区的人类文明的曙光”,这里陈列着徐淮大地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朝三千年间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铜器。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两把战国时期的青铜剑了。虽然已经过了几千年,但是这两把剑仍然保存完好,丝毫没有锈蚀的痕迹。听导游说,这两把剑里含有合金的成分,这种制作工艺在当时是极为精湛的。我不由地佩服起当时的劳动人民,真不知道他们是用了怎样的智慧才设计制作出如此精巧的东西。此外,这里展出的秦朝的“空心砖”也很有特色。人们常用“秦砖汉瓦”来泛指古代的文物,秦人烧砖也确实别有奇功。这块秦朝的空心砖,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顺着楼梯走上二楼北厅,便来到了“天工汉玉”展厅。这里展出了徐州出土的玉器珍品130余件,代表我国已出土汉玉的最高水平。进入展厅后,我们便被静静地躺在橱窗里的“金缕玉衣”所吸引。这件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衣长约175厘米,用金线串缀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玉片组成。这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细的玉衣。虽已历经三千年风霜,这件玉衣仍然光鲜亮丽,丝毫看不出岁月留下的痕迹。玉衣上每一片玉片的制作工艺都非常精细,而且保存完整。玉片表面光洁度很高,打孔非常规范、整齐,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镇馆之宝。
博物馆的三楼是“俑偶华采”展区。这里陈列着徐州出土的陶俑精品210余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汉俑朴拙凝重,北朝俑清秀端庄,隋唐俑丰满雍容,展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尚。在众多的俑偶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西汉时期的陶舞俑。他们的身体随着舞步呈现出s形,听说这种舞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翘袖折腰舞”呢!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被吸引了呢?“百闻不如一见”,那就请你亲自来看一看
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篇4
今天上午,我和几位同学代表港北区建设小学去参观贵港市博物馆,为此感到非常的荣幸!这次参观主题是“行走的课堂:探索文物的奥秘”。
到达博物馆门口,从馆外观望,博物馆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主馆建筑南北长73米、东西宽57米、上下高15米,占地面积3847.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61.43平方米。真不愧是博物馆呀!这么大的博物馆有什么样的文物呢?我不禁这样想。
走进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我们童心圆小记者准备了马甲、帽子、采访本、笔、小记者证等物品。整理好这些装备后,我和妈妈跟随着我们的带队老师与讲解员姐姐,一同参观这奇妙的博物馆!
馆共有三层楼,每层楼都有不同的展厅。其中,一楼主要为“罗泊湾一号汉墓复原室”,通过讲解员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复原室是由发掘的罗泊湾一号汉墓整体保护、修复并迁移而来,是岭南地区同时期墓葬的代表性墓室。复原室完好地展示了墓葬的规模和结构。
二楼为临时展厅和系列展厅,主要有“西江明珠·古郡遗珍——贵港历史文物”陈列展,展品大部分是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并以汉代陶器和青铜器为主要特色。
三楼是系列展厅和专题展厅,集中介绍了贵港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及人文历史。展品里,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工艺品琳琅满目,人物模型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我市灿烂辉煌的民俗文化风采。
参观完展览厅后,我们小记者最兴奋的时刻到了,那就是抢答环节。抢答时,同学们积极举手。随后我们观看了古筝表演,谭老师还现场教我们画陶器。活动结束时我们集中到博物馆门口拍照留念。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觉得自己收获到了很多,让我开阔了视野,更加珍惜现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后更需要增强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气息,真正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篇5
今天,风和日丽。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乘坐公交车去参观永安博物馆,一路上我欣喜不已,不一会儿就到了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大红色的门,门上有很多的铆钉,在往上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文庙”二字。左边贴着历届高考金榜题名名单,光荣榜单上的名字分别来自永安市前十名文科理科的考生学子,看着光荣榜单上的名字,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作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我必须时刻记住自己的学习任务,努力刻苦学习,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做一名有志的少先队员。
紧接着,跨入门内,一眼望去全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特别有古代韵味。一座小石桥,桥下有一片小池塘,小鱼儿在池塘里愉快的游着。我想他们和我一样,为在能够在这充满着文化气息的地方而喜悦。放眼望去,便看到走廊展厅和大成殿。展列着永安历史文物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透过玻璃制的展台上,我们看到了放着抗战时期的武器、钱币、生活用品、瓷器书籍等等。在殿中,还放着一台水轮发电机和手摇踏板印刷机,虽然这些物品有了一定了年代了,没有了昔日模样,但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价值。
但最令我觉得最有魅力的是那些战争时期留下来的武器,看着那些武器,我似乎看到了那些抗战英雄们拿着这些武器保家卫国,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得以解放,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人民才有了现在的辛福生活,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可以在学校里安心地学着知识。谢谢抗战的英雄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今日的永安博物馆之旅,我们带着永安的历史,满载而归。
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