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观看完一部影片后,一定有不少感想,可以完成一篇观后感,当我们看完一部电影后,可以及时写篇观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感悟,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1
今天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我很深的感触。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下一页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机器坚硬的情怀。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情感更是弥漫着一丝真情的气息。深深呼吸一下,似乎它就深入到每个人的心坎里,沁人心脾,久久回荡着。
“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在人们的心中永生。”咀嚼着主持人对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河南南阳的救火英雄王锋的颁奖词,头脑里闪现着那一幕幕画面:“从火场救人、使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却几乎被烧成‘炭人’的王锋,虽说是瞬间壮举,但是背后一定有原因。这些平民中的英雄,平时泯然于众人,而经年累月给人带来的感动看似平常,但危难时的壮举,仔细想想却是常人很难做到。我们每个人都要有隐形的翅膀,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创造奇迹。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有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能碰触你内心里最柔弱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善良坚强的活着。你,也就有了更多向前的勇气。这――正是感动的力量!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2
“不管多晚,教导员房间的灯都是亮着的”
照片中的陈陆,消防队员的着装,目光坚毅而有神,脸上却洋溢着大男孩一般的`阳光笑容。就是这样一个略显羞涩的消防队员,在洪水面前,始终勇往直前。
陈陆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使他从小就向往军营,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军人。这个梦想,随着他毕业后加入消防队伍得以实现。
自2015年调任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以来,陈陆总是奔波在救援一线;发生火情时,他更是身先士卒,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2016年在庐江县抗洪抢险时,陈陆奋战35个小时,带队营救和疏散2400余人;自己却累倒在一线,送医院抢救2个小时后才转危为安。
去年,庐江县的冶父山突发山火,周末休息的陈陆紧急奔赴现场。风力大、火势猛,陈陆跟队员们一道,冲在灭火一线。“后来,因为风向变化,火势减弱,否则真是不堪设想。”方锐说。火被扑灭了,陈陆的衣服被烧坏,背部也被严重烫伤。
2008年汶川地震时,陈陆作为安徽省消防总队抗震救灾队的一员,赴汶川参与救援。他拖着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的伤腿、背着60余斤重的破拆设备,连续奋战10天。
每次发生重大火情时,陈陆都会参与救援。就算他不出任务,也总是等到所有消防队员平安归来后,才放下心来。“我们救援回来,不管多晚,教导员房间的灯都是亮着的。”消防队员李俊杰说。
“这么多年来,我也经常劝他换个地方,但他不为所动。”庐江县司法局副局长刘书虎说。2016年,原公安消防部队转隶应急管理部,陈陆原本可以选择转业,安置到地方。但出于对消防工作的热爱,他选择留下来,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3
现代的网络比较发达,自从接收并学习了学校工作群中上传的有关支月英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说说我的几点体会。
我在这个视频中了解到了支月英老师今年55岁,现任澡下镇白洋村教学点负责人。1980年,支月英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来到海拔近千米的偏远山区——澡下镇泥洋小学任教。同为老师,我深有体会老师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是支老师却有一颗全心全意为教育的热心。她不在乎工作环境的好坏,一心想的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她已经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孩子更宝贵。她就是山区孩子们的福星。古人常常说,人一生中最幸运的事之一就是上学遇到一位好老师。校舍年久未修、窗户四处漏风,她买来薄膜和钉子,把窗户钉好。孩子们的课本、教学用的粉笔,都是支月英和同事们步行肩挑手提运上山。山村的.家长不让女孩读书,她挨家挨户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很为孩子们的前途着想,因此她是群众心中永远的好老师。
当视频中出现了学生们回答幸福是什么的时候,学生们说:“幸福就是有父母的爱,有老师的爱!”感觉这是支老师在教育事业中最成功的,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同为老师,虽然我们的教学环境比支老师先进,但是我们也要向支老师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一个学生喜欢,群众信赖的人民好教师!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4
整整十年,年年有奖。张老师十九次获奖;勋章一年比一年多,规格一年比一年高;奖金一年比一年多──有5000元的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有3万多元的奖金,她捐给了灾区,捐给了比她更困难的人,捐给了解放前就入党的农村困难的老党员。刚刚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的奖金30万元,她决定捐给政府,用于一所贫困山区学校的建设。何止是献出奖金,就是每月领到的工资,张老师都只留给自己100元的生活费,其余都统统用于慈善事业──她刻薄自己到了"两年没吃一顿肉"!她身上穿的衣服,多半是各级领导、同事、或好心人买了,硬往她身上套的。荣誉越多,勋章越多,张桂梅对自己的要求也就越高。不少人反复叮嘱她:"张老师,为了孩子们,你也应当善待自己!"最近,张桂梅又起草了一份《关于创办华坪县贫困女子高中的设想与计划》,在计划中,她要实现
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华坪县今后的女性都沿着"高素质的女孩──高素质的母亲──高素质的下一代"良性循环。张桂梅的身体虽然两次经过大手术,现在肺部也有病灶,但她行善助学的义举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张桂梅却说:荣誉是人民给我的,应当让它为人民造福。张桂梅[1]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
有大我的家国情怀、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张桂梅同志是教育战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教师代表,是生动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杰出榜样,为大力表彰和学习宣传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部决定授予张桂梅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学习她爱党爱教、至诚报国的崇高信念,学习她教育扶贫、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学习她以德施教、敬业爱生的师德风范,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只争朝夕,锐意进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5
奉献要用华丽的语言来修饰,来描绘,一个人要想奉献,需要的是行动。奉献,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奉献在平凡的小事中最能体现,奉献,需要坚持,需要不辞辛劳。
你是否留意过生活?白天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在一天的繁华喧闹过后,留下数不尽的垃圾,但你是否发现,当你第二天早晨醒来,街上又恢复了往日干净整洁的容貌,这一切都是清洁工含辛茹苦,默默打扫的成果。
然而,清洁工在生活中不被人尊重,清洁工这份职业更是被人嫌弃,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并无丝毫抱怨,并无对老天的不满。
一次偶然间,我遇见了一位老清洁工,他已年过六旬,正是在家享福的年纪,同龄人不都在家中享受儿孙满堂的乐趣。我心生好奇,问道:“老爷爷,你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还来打扫卫生啊?”老爷爷笑着说道“我啊,就是闲不住,现在要保护环境,我反正在家也没事情干,打扫环境卫生既美化了城市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打扫卫生看似多么不起眼的小事,却体现了老爷爷的奉献精神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大家,这是最淳朴的贡献。
事实上,生活在各个岗位的人都在奉献,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医生,终日在充满药味的地方,用双手,用智慧挽救他人;警察,终日风雨无阻,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生活保障……他们,虽常被人们忽略,但却任劳任怨,奉献着自己。这是最平凡的奉献。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用生命,用行动来演绎着奉献,邓稼先“两弹元勋”,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智慧与耐心和那百折不挠的毅力,为祖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这是惊天动地的贡献。
奉献,有很多种形式,只要你做了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那么你就做到了奉献。奉献不在于时间,不在于金钱,而在于贡献。
让我们不要空喊口号,用行动去奉献,去证明自己。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6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二人,他们兄弟俩20年来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xx年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农民工自己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还有“姐姐”刘丽,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xx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xx——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也许我们还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真正的感动,会然你坚强,会让你敬仰,会让你明白感动就在身边,我相信每个人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去深深感动。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 感动常在作文6篇
★ 风云人物作文6篇
★ 细节人物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