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6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当我们看完一部电影后,可以及时写篇观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感悟,每次我们观看完一部影片后,应该有很多感受,可以书写一篇观后感,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6篇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1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托起孩子们的梦想。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的是你年轻的心。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你的颁奖词,是对你十八年来辛勤付出的高度评价。我无法清楚地诉说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感动、庆幸,同时又有些不解。我感动,感动你用一根窄窄的扁担,18年风里来雨里去,挑起了一片晴空;我庆幸,庆幸我现在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不解,不解你为何有如此大的决心留在那个穷困的小山村,甚至在你失去了才九个月大的女儿时。这个穷困的小山村,埋葬了你的青春,折断了你的翅膀,夺去了你小女儿的宝贵生命。

为何?为何?为何你不选择离开?

直到我看到你坐在那个破旧的教室里,望着孩子们吃着你为他们准备的午饭时那明媚的笑颜,我才深切明白,有种东西,叫做坚守。

坚守,坚守那一根带来知识的扁担;坚守那一方坑坑洼洼的讲台;坚守那一块残破不堪的黑板;坚守那一双双求知的清澈的眸子;坚守你为孩子们死撑的那片叫做希望的蓝天。

?感动中国》的主持人敬老师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只是善梦者才杰出。

而你,张玉滚,你是一个杰出的织梦者,你用无私与关爱为孩子们织就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同时,也造就了自己,一个杰出的自己!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此刻,你是否手中握着那根窄窄的扁担,你是否颠簸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你是否仍旧担着沉甸甸的课本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额头上却早已细汗蒙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对孩子们的深切感激,你浅笑安然。你想的是,坚守初心,方得始终,不求感动中国,只求无愧于心!

感谢你,令我这颗焦灼而无处安放的心沉静下来,我将挥开眼前的阴霾,乘风破浪,坚守一片冰心,只愿活得坦荡,无愧于心!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2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__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心有信仰,行有力量

这位90多岁的老人,历经风雨,遭受困厄,仍旧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3

王娅生前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当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王娅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今年2月16日,王娅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后,又将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

任何时候都在替别人着想

“她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可是这些荣誉她却再也看不到了!”王娅的“发小”陈海兰轻声说道,“王娅离开我们已经快10个月了。”12月2日,记者随同陈海兰从西青区中北镇华亭丽园居委会领取了王娅去世后所获得的荣誉——第六届天津市道德模范证书、奖章、奖杯和绶带。

记者再次来到王娅生前居所时,门上还贴着过年的春联。打开房门,记者看到,屋内的衣架上还挂着王娅的`衣服,厨房的灶台上还放着她生前用过的粉色水杯,这一切都像是在等着主人回家,只有卧室内的台历上“定格”在了今年2月,再没有翻动过。

陈海兰向记者介绍了王娅生前手机里和友人的一些往来信息,其中一条信息的内容是,在她弥留之际,有朋友想去看望她,却被她婉拒了。“你们好好过春节,千万不要到我这来,你一定得答应我,我这挺好的,放心吧。我病了,让大家都没有过好春节,心里已经过意不去了,千万不要再来了。”陈海兰说,王娅总是这样,任何时候都在替别人着想。

在她生病期间,有受资助的学生也发来信息,想要给王娅寄一些特产,王娅回复说:“心意收下了,但是不能收你家乡的特产。请转告学子们,我只希望你们都有出息,希望你们对社会有贡献,并把爱心传递下去,相信你们能做到。”

让王娅精神带动更多人

白瑞刚告诉记者,甘肃、青海、河南、四川等地的19所助学定点学校为好人王娅投了票。“各个学校从老师到学生都被王娅的事迹深深打动着。虽然她生前为人低调,但是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把她的这种大爱展示出来,传递下去,让王娅精神带动更多人!”白瑞刚感慨道。

白瑞刚说,受到王娅助学事迹的感召,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联系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让人感动的是,陈海兰将王娅生前留给她看病的10万元也捐给了基金会。王娅资助了7名中学生和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学生在天津上了大学。今后还会有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受到王娅的资助来天津上学,因为这是王娅生前的心愿!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4

“一个人,燃尽了青春,把爱与希望种在无数人心中……你赋予的力量,再艰难的道路,我们继续着征程……”最近,在广西百色市,许多人都在动情地传唱着这首名为《力量》的歌。它是百色市一位村民为哀悼因公殉职的黄文秀所作。(7月1日,人民日报)

她从革命老区走出来,又投身于贫困山区建设,面对险情,朝着受灾群众方向笃定前行,强降雨引发的山洪让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这是一位以生命赴使命的共产党人,她以无悔青春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与担当,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纵观历史,“逆行”也是我党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革命年代,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探索国家出路上负重“逆行”;灾害第一现场,党共产党员率先驰援;灾情最重的地方,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正是这些“以生命赴使命”的“逆行”,在砥砺前行中亮起了党旗,照亮了新时代的“长征”路。

“ 逆”的是环境险情,书写的是时代命题。有人说农村是“3亿人离家的世界”,黄文秀却说“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将“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让青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绽放芳华。面对的恶劣的天气,她选择做风雨中坚定的“逆行”者,“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黄文秀的初心,朴实而坚定,是当之无愧的青年榜样。

“行”的是英勇无畏,彰显的是使命担当。回顾2018年3月刚上任时受到的挫折,黄文秀写道:“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她把自己的扶贫路比喻为“新的长征”,从“新手”到“熟路”,面对险阻从未退缩,也不曾放弃。如何寻找扶贫最佳路径,彻底改变贫困面貌,考验的是党员干部克难攻坚的智慧,检验的是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越是紧迫,越要实干,越是困难,越要突围。

“冲”的是大爱大义,擦亮的是先锋底色。“百色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己的家乡,面对如此情况,怎么还有理由不回来呢?”黄文秀决口不提家庭困难,毅然投身到最艰苦、最偏远的乡村山野。即使是在陪护父亲做完肝癌手术不久,仍惦记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连夜冒雨也要返回岗位。她像一名战士冲锋在前,将火热的青春化作号角,激励更多党员干部砥砺前行。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这条脱贫攻坚的“长征”路与初心永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读懂“以生命赴使命”的“逆行”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5

也许有人觉得人生枯乏无味,但如果用一颗真正的感恩的心去体会人生,你会觉得其实你很快乐,也许在茫茫人海中,在虚无缥缈的大千世界里,并不明白就应去感谢谁,但你务必明白要快乐地活着,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了那些有恩于你的人们。

人间纷繁芜杂,留些感恩的情绪给自己,回报你的将是多彩的人生。无需感叹世态炎凉,也不必埋怨命运不幸。如果世界上只留下阳光,那么世界会转成沙漠,在越艰难的状况下越要挺直脊梁,因为生命是脆弱的,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使生命坚强。

当你迷惘时,请你站在窗口放眼远望,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多姿,人们是如此可爱;当你气馁时,请思考上帝为什么让你看到这个可爱的世界,为什么给你生命的期望。

应对人生,请你选取从容与坚定;应对人生,请你学会感恩与奉献;应对人生,请你永久地自信微笑应对!

所以,让我们懂得感恩,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我们的老师不正也有这样的精神吗老师把我们从无知的孩童,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那里凝聚着他们多少的心血和汗水阿!老师,是您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力量,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老师,我们永久感激您。

还记得那首《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亲情中,父母对儿女的爱尤为伟大。我想对他们说:搏击蓝天,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激浪千里,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火炬不灭,是您用生命的火焰在我们的青春里燃烧。

忘不了,春风化雨的笑容,荡涤了我们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细密牵挂的叮咛,鼓起我们前进的勇气。就这样背负着您沉甸甸的期望上路,我们的肩头更重,步伐更稳,人生的下一站就在不远的前方。

感谢朋友,赞许无法表达我的感谢,鲜花也不曾代表我的思念。感谢朋友,感谢你在风风雨雨中坚实的臂膀,让无所适从的我有了厚重的依靠;感谢你在迷茫徘徊中伸出的双手,让举棋不定的我有了明确的方向,总之感谢你,我的朋友。

凡事感恩,学会感恩。

感恩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恩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恩帮忙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恩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恩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6

“我们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把敌人打败。”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孙景坤和他的战友们,以及千千万万的英雄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1955年,南征北战的孙景坤复员返乡,回到老家丹东市金山镇山城村。他把党组织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退伍手续交给了地方民政部门,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却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

“当兵打仗的时候,他舍生忘死;复员回家了,他又抛家舍业地在生产队搞建设。”在二女儿孙美玲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孙景坤就是个“不着家”的人,“他的全部身心都用在为国家、为别人上了”。

孙景坤当了生产队队长后,每天都忙得不着家,吃完饭就带上一把锄头或铁锹出门,走到哪,干到哪,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

山城村的一条河常年发水,孙景坤与乡亲一起拦河造田,改造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孙景坤就带头用土篮挑、用肩膀扛,运送土石,每天起早贪黑,一干就是几个月。”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说。

孙景坤拿出了战场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他的干劲鼓舞了所有人,全村男女老少都积极地跟着他干了起来。

孙景坤带领着山城村的父老乡亲们起早贪黑、挥汗如雨。经过30年的苦干,他带领乡亲们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成立共同致富小组,大力发展粮菜生产,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山城村变美了,变富了,可孙景坤家却没变。清苦,一直伴着他。

“和当年在坑道的苦相比,这点苦又算啥。”

这是孙景坤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英雄并非无惧,但为了祖国,孙景坤早已选择向死而生。“我还活着,已经很幸福了。”在他看来,安然归家,已是万幸。正是有了那段血与火的淬炼,在以后的生活中,老英雄孙景坤没有害怕过任何困难,也没有在任何困难面前低过头。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

风云人物作文通用8篇

大中国教案通用7篇

谈中国诗教案通用8篇

2024开学安全第一课观后感通用6篇

2023健康中国活动方案7篇

?朝那些事读后感通用6篇

中国移动2023年工作报告7篇

2023防溺水观后感推荐6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通用6篇

读传统文化的书读后感通用6篇

202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