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开展什么样的教学工作,我们都必须提前写好一份教案,为了写出优秀的教案,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我们的家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我们的家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鼻子有呼吸和嗅觉两个主要功能。
2、知道一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3、感受鼻子的重要作用。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鼻子,初步认识鼻子的作用。
2、教会学生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养成正确护鼻的习惯。
活动准备
电脑及课件;放有醋、酒、花露水、水的杯子各四个。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今天,老师带了个谜语想要考考你们,听仔细了“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谁猜到谜底了?你认为是什么?(鼻子)都认为是鼻子呀,恭喜你们答对了!
二、观察鼻子的外形
欣赏ppt中不同的鼻子
1、我这里也有一些鼻子的图片,看了这些鼻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鼻子的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那我们小朋友有鼻子吗?在哪里呢?哦,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鼻子。
2、请你们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说说有什么发现。(有鼻孔、鼻毛……)有几个鼻孔?(有2个鼻孔)刚才我们小朋友还发现鼻子里有鼻毛,鼻毛你们都有吗?
三、了解鼻子的功能
1、那你觉得鼻毛有什么作用呢?
师:鼻毛可以挡住细菌、灰尘,让吸进去的空气变得更加干净、卫生。
2、好,现在请小朋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觉。(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捏住鼻子后不可以呼吸了)哦,原来我们的鼻子可以呼吸。是不是光有鼻子呼吸就可以了呢?
小结:在一些特别的时候,来不及呼吸就可以用嘴巴帮忙,但是一般情况我们都用鼻子呼吸。
3、鼻子可以闻气味。
1)今天,我带来了四个杯子,杯子里原来装的东西干掉了,你能从这杯子的颜色中猜出原来这杯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2)看来眼睛已经不够用了,还可用什么来帮忙?
3)你们会闻吗?(幼儿深吸一口),闻熟悉的东西可以这样闻,可是闻不知道的东西这样闻不太合适,我来教你们一个方法。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我们可以小手做成小扇子,气味靠近小鼻子,小手轻轻扇一扇,(朝自己的方向扇)气味就可闻出来。
5)试试,先闻几号杯子?(3—4名幼儿试闻)闻到了什么气味?
6)二号杯里是什么?(醋)喜欢吃有醋烧的菜吗?
7)三号杯里是什么?(花露水)还有什么东西是香香的?
8)四号杯最难了,谁来试试?没闻出气味,猜猜到底是什么?(水)干净的水,一般都没有气味,所以闻不出。
总结:气味是不一样的,有酸的、辣的、香的,还有没有气味的,鼻子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各种不同的气味,当我们去闻气味时,并不是每种气味都是好的,有的气味会影响我们健康,所以小朋友们在闻我们不熟悉的气味时,要用小手做把扇子,轻轻扇一扇,这是我的老师教给我的好办法,今天我再把这个方法送给你们。
四、知道一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那你的鼻子有没有不舒服的时候?(感冒鼻塞、流鼻血、流鼻涕)
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
假如鼻子失灵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难。(呼吸不顺畅、吃饭时闻不到饭菜的香味……)
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呀,待会儿我请你们玩个游戏,如果是正确的就马上躲到自己的椅子后面去,如果是错误的呢,怎么表示?用双手比成x状。
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也要避免碰撞、推挤小朋友……其实,我们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都有自己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中班我们的家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一些简单的消防知识,知道着火要打电话“119”、碰到劫匪打电话“110”、有人生病打电话“120”。
2、让幼儿知道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3、让幼儿知道如发生火灾等事件该如何逃离。
活动准备:魔术箱、各种汽车图片、儿歌、图片
活动过程:
1、用变魔术的方法出示图片,并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个魔术箱,让我来变一个魔术,看看变出来些什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教师小结:公共汽车是座人的,警车是抓人的,救护车是救人的,消防车是灭火的。
2、通过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一人在家不能玩火,万一着火的话要拨打电话“119”,记住要说清楚你的家庭住址,住在那一条路,几弄几号。(110、120同上)
3、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防火措施。
(1)家中着火
a棉被
b绳子
c打结的绳子
d跳窗
(2)公共场所着火
a爬出去
b毛巾和水
c冲出去
d跳窗
(3)高层住宅着火
a冲上顶楼
b棉被
c绳子
d跳窗
(4)办公室着火
a做电梯
b走楼梯
c跳窗
d打电话
4、教师小结评价。
教师:我们现在都是大孩子了,都知道一人在家要注意安全,那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都不知道这些知识,我们以后要常常提醒他们,去关心他们,做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们都喜欢的大姐姐大哥哥。
中班我们的家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了解绿化的好处。
2、教育幼儿爱护、保护树木。
3、培养幼儿的良好环保习惯。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爱心卡片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收到了猴博士寄来的信和照片。信上说,最近小动物们遇到许多困难,倒底是什么困难,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照片。
2、基本部分:
(1)师:首先遇到难题的是小熊,它就住在工厂的旁边,它在为什么事烦恼呢?
师小结:原来树木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2)师:呀,小鹿和小猪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呢?
师小结:小树、小草给小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你们看,它们吃的多香啊!
(3)师:看,小狗跑来跑去在躲什么呢?
师小结:树木能给我们带来荫凉。
(4)师:风沙来了,吹的小猪和小熊眼睛也睁不开,一步也走不动了,它的危害很大,怎么样才能治住风沙呢?
师小结:你们看,有了郁郁葱葱的大树,风沙再也不能来捣乱了。
3、小结。
4、知道植树节是3月12日,我们小朋友将会为春天和植树节做些什么呢?
5、给我们幼儿园的树木制作爱心卡片。
反思: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人人呼吁环保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的当今社会,我们的小朋友却做出了乱摘花草,随地扔纸屑等行为,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令我对未来的.环境产生重重的忧患。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我在这个活动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通过一个个小动物的遭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重要性和树木的作用。各环节紧凑,环环相扣,问题设计巧妙,让幼儿在一个个有趣地问题中思考、探索。获得对知识的了解,达到活动的目标。
中班我们的家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重点了解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难点是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教学时间:
2教时
活动准备:
沙尘暴纪录图片;树木作用图片一组;树宝宝头饰一个。
第一教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观看纪录图片,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图片,大家看里面介绍了一件什么事情?",提问:
你刚刚看到了什么?
沙尘暴是什么样子的?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
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沙暴尘?
(二)展开部分 介绍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出示树宝宝,以树宝宝的口吻询问幼儿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吗?
结合幼儿回答情况,出示图片。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很愿意与你们做朋友,大家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呢?
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三)结束部分 教育幼儿树立环保意识人们不保护环境,会受到大自然的什么惩罚。
请幼儿讲一件自己亲眼所见或听说到的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例子。
你打算怎样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中班我们的家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理解本书介绍了一个爱运动的家庭中的成员各自的爱好。
2、理解图画中小老鼠的功能:展示某类运动的具体项目。
3、了解一些运动项目的名称和简单的分类。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从报纸和杂志上剪下关于运动项目的图片,向家长询问这些运动项目的名称。
2、材料准备:
(1)、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运动服装和装备、器械图片。
(2)、运动员进行曲。
(3)、制作图片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请幼儿跟着乐曲做动作,让幼儿体会进行曲的节奏。请幼儿坐到自己的位子上,问问幼儿这是什么曲子,在哪里听过?听着这首曲子,想做什么?告诉幼儿这是运动员进行曲,今天要看的图书和运动有关。
2、阅读图画(初次)
阅读图书封面、第1页和偶数页。
(1) 封面:封面上的这三个人是谁?他们拿着什么东西?他们准备去做什么?让我们一起到书中找找答案。
(2) 第1页:爸爸妈妈和小姐姐都非常喜欢运动,看他们拿着一个大大的手提包,里面装了很多的东西,要为我们介绍他们喜欢的运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喜欢什么运动。
(3) 第2页:爸爸拿着的是什么,爸爸最喜欢的是什么运动?踢足球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除了足球还有哪些球类运动?(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尽量选择孩子接触过的球类运动,帮助幼儿联结经验。)
(4) 第4页:妈妈拿着什么?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妈妈最喜欢的是什么运动?(请小朋友表演游泳的动作。)
(5) 第6页:小姐姐在做什么?她在倒立,这是体操动作。我们小朋友平时怎么做操?做操和体操一样吗?(考虑到幼儿对此项目的相关经验较少,建议老师直接出示相关图片,丰富幼儿的经验,也可以播放相关影音材料。)
(6) 第8页:他们一家人在干什么?请小朋友表演跑步。(教师示范竞走、跳远等动作,请小朋友模仿,并告诉小朋友这些也是比赛运动项 目。)
3、图画阅读(再次)阅读封面和第1页之外的奇数页。
(1)、封面:其实,喜欢运动的可不止小姐姐这一家人,在这本书里,还有一家也特别喜欢运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除了一家三口之外,还有谁?(引导孩子发现小老鼠。)这本书里还藏着小老鼠一家,它们也非常喜欢运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2)、第3页:这些小老鼠在做什么运动呢?这些运动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都有球,我们称这些运动为球类运动。
(3)、第5页:这些小老鼠做了哪些运动,谁能给这些运动起一个共同的名字?
(4)、第7页:这几只小老鼠做的是什么运动?这些运动都叫做体操运动。
(5)、第9页:这一页上有哪些运动?这些运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田径”运动。
4、总结分享
完整地按顺序展示一遍大书,然后请幼儿讨论,小老鼠一家和人类一家,他们都喜欢什么运动?第2页和第3页、第4页和第5页、第6页和第7页、第8页和第9页分别是什么关系呢?(只要幼儿发现每组说的是同一类运动或者后面的是对面的具体举例说明即可。)
完整阅读后,请幼儿说说,他们除了知道这些运动项目外,还知道哪些别的运动,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我们爱运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读本,采用了双线索、双主角、双方法的写作结构。首先,本书由两条线索,一是小朋友简述自己全家爱运动的事情,分别举出了爸爸、妈妈、我和全家喜欢的运动;同时,小老鼠的一家在为读者展示各种运动项目,也可以理解为小老鼠在帮助小朋友向读者展示这些运动项目。因此,本书也就有了双主角,小姐姐的一家和小老鼠的一家。
学习本书,即可以了解更多的运动项目,也可以鼓励幼儿亲自尝试这些项目。例如:篮球、足球,都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加以改造,让幼儿亲自体验这些运动项目的进行过程,既是对孩子意志品质的锻炼,也是为孩子提供有益的健康生活的经验。在表演还节时,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的高,几乎全班的小朋友都能站起来表演。 不过,在活动中我应该抓住重点多让孩子们提问并且一起解决问题。因为语言课注意是发展语言表达的能力,所以应该在活动中让幼儿多提问问题,回答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老师的语言要少点,孩子们的语言要多一些。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会更注意这一点。
中班我们的家教案篇6
目标:
1、通过游戏及看录象感知祖国真大及各地气候不同。
2、感知诗歌的趣味性,学习用图标记诵诗歌。
准备:
中国地图一幅。
过程:
1、出示中国地图引起幼儿兴趣。
2、会议天气预报,感知在同一天祖国各地气温和气候的不同。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录象。
(2)提问:为什么北方(如哈尔滨)和南方(如海口)的气候、气温不一样?
(3)小结:我们的国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时间里气候不一样,北方很冷,南方很温暖。
3、学习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1)欣赏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你觉得诗歌有趣吗?什么地方有趣?
(3)、幼儿回忆诗歌内容,教师将有关图片逐一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如雪花、鲜花、滑雪、游泳及吃西瓜的孩子。
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大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东南西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中班我们的家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不受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8以内的数量。
2、认识数字“8”。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会手口一致点数8以内的数量。
2、材料准备:
(1)神秘袋(里面装有代表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数字“8”的卡片。
(2)自制购物单(购物单一边标有按不同形式排列、数量为8的圆点,另一边画上超市物品)、购物筐每人一个。
(3)在活动室内设置“超市”的情境,超市里棒棒糖、糖果、果冻、饼干等。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感知8以内的数量。
2、活动难点:不受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8以内的数量。
3、指导要点:通过观察,引导幼儿按一个方向数,做到不多数、不漏数。
活动过程
1、复习8以内的数,手口一致地点数8以内的数量。
玩游戏“神秘袋”。
师:这是一个神秘袋,里面会有什么呢?我来摸摸看。(教师摸出神秘袋里的物品图卡,幼儿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也可以一些幼儿摸。)
2、在购物游戏中学习点数按不同形式排列的物体。
(1)讨论购物单的作用。
师:我们班的小超市开张了,现在我们到超市里购物吧。这是我们的购物单,你们知道购物单有什么用吗?请你们看看购物单上的圆点和旁边的图案,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购物单”上的圆点和超市物品,帮助幼儿理解圆点与图案的关系。)
师:怎么使用购物单?(幼儿互相讨论购物单的使用方法。)
小结:购物单上的.图案表示我们需要购买的物品,圆点表示我们应该买几件这样的物品。
(2)在点数中进行物物对应。
幼儿分别按购物单选购数量是8的物品。(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3)师幼共同交流经验。
师:请两位好朋友互相检查一下选购的物品对不对。(幼儿互相检查,要求幼儿检查时要手口一致地点数。检查后还要说出总数,如“xxx一共买了8个糖果”)
3、通过排列比较,发现数的守恒。
师:你们都买了几件物品?
师:这些圆点有什么地方一样?都是几个?不同在哪?(先请幼儿说说自己买了几件物品,并将圆点不一样的排列方法在黑板上展示,请幼儿观察、发现共同点和不一样的地方,然后引导幼儿按一个方向数,不多数、不漏数)
小结:无论购物单上的圆点怎样排列,圆点的数量都不变。
4、认识数字“8”的字形特征。
出示8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数字“8”。
师:刚才我们在超市里买了8件东西,用数字“8”来表示。看看它长的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联想,教师最后要统一“8”的字形儿歌,并引导幼儿跟读)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中班我们的家教案篇8
活动意图: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我们身体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
活动目标:
1. 了解身体里的“洞”,对“洞”的好奇,知道一些洞的用处。
2. 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
3. 萌发保护“洞”的意识。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ppt“我们身体里的洞”。
2. 简笔画“小娃娃”图、记号笔、五角星标记。
3. 纸制背心、短裤。
活动过程:
(一)洞洞大猜想。
1.出示ppt1 :一个洞
这是什么洞?(下水道)
2. 出示ppt2:许多洞
这些洞是怎样的?会是什么洞?(洗澡喷头上的洞,长得像莲蓬,因此我们叫它“莲蓬头”)
3. 出示ppt3:两个洞
这两个洞是什么?
(二)寻找身体里的“洞”,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1. 找“洞”游戏:分组找身体里的“洞”,并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2. 自主阅读,发现身体里更多的“洞”,集体讲述“洞”的本领。
(三)给“洞洞”分类,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1. 把哪些“洞”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哪些动要露在外面?为什么?
2. 哪些“洞”要藏起来,为什么?
3.帮娃娃藏“洞”。(为娃娃"穿"背心短裤)要藏起来的"洞洞",我们要特别地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能让别人摸。
4.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和同伴继续阅读图书,找身体里的“洞”。
2、钻洞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想" 第二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中班我们的家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