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故事教案参考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想必很多人都在为怎么写好教案感到发愁吧,合理的教案也是能够让我们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的,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故事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故事教案参考5篇

大班故事教案篇1

一、作品赏析

(一)内容简介

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

(二)主题分析

通过讲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寻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历,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

(三)情节分析

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心呢?

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出现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

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

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一定也很想听听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祥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出现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顺的性格一览无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

小姑娘慌张、惊讶、开心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画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温暖、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

在构图上,作者运用了大片的、简单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图画书中老奶奶的发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辫、花棉袄配小绿裤的服饰打扮,还有小背篓、小陶盆以及溪边淘米、洗粽叶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刻画与故事的主线“粽子”串连起来,展现出

浓浓的民俗韵味。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优美,娓娓道来,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节,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这句话反反复复,贯穿整个故事,使小读者读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达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

“粽叶”和“粽米”对于幼儿来说是新出现的词汇,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圆又白”这两对形容词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采、洗、包、吃、讲”这五个动词将整个故事的情节串连起来:采粽叶——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讲故事。

象声词“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的出现既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同时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动设计

大班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风对不同物体的影响;

2、结合生活经验表现有风天气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了解风,知道风对物体的影响、

2、 风的音带,录音机;

3、羽毛、纸、石头、磁块、小木棒、金属勺;

4、记录纸,笔;

5、扇子、吹风机、纸板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猜谜:“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夏天无它热,冬天有它冷。(打一自然现象)”回忆讲述风对物体的影响。

二、引导幼儿讨论“有时,风儿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树枝、树叶都不摇动了,我们扇动扇子、开电扇,呀,风儿来了。让我们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使风儿快快出现?”

三、出示材料羽毛、树叶、纸、磁块、小木棒、金属勺,引导幼儿猜想“如果朝它们吹气时,他们谁会移动?”幼儿演示操作并记录,看看结果与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

四、幼儿表演“风来了”时的情景:1、启发幼儿假设自己是风,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

2、播放风的录音带,教师描述刮大风时的情形,幼儿表演风中艰难行走的样子:“衣服被风吹了起来,沙子迷了眼睛,帽子就要被风吹跑,小树被风吹歪了,窗子吹开,小宝宝吓哭了、、、、、、”

活动延伸:

在益智去区中放置更多操作材料(如厚度不同的纸,大小不等的石块等)供幼儿探索;在表演区放置录音机及音带供幼儿更形象地表演。

大班故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并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的结尾。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大胆表述的能力3、在合作续编故事中,有积极参与续编故事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公鸡、小猴、小猫、小白兔、小牛、老虎的道具、草地等。老虎吼叫的录音

【活动内容】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谁的家嘘,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录音),谁来了?你觉得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要来讲一个"老虎来了"的故事,小朋友们仔细听。

2、教师讲述前半部分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出示道具,教师讲述故事

(2)幼儿自由讨论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们会怎么样,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你们一起来想一想,说一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

(3)教师归纳幼儿几种故事结尾请小朋友来讲讲你们编的故事结局是什么?

①小动物们是怎么打败老虎的

②老虎是怎么抓到小动物了

③小动物们想了什么办法躲开了老虎,保护自己

④为什么老虎和小动物们做朋友了

3、幼儿合作续编故事结尾,要求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续编故事,并能将续编故事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

(1)幼儿与同伴讨论,续编故事结尾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这么多个故事的结尾,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分组每一组五个人,然后从这几个结尾中选一个你们喜欢的结局来把故事编完整,如果你们选的是这个,那么就小动物们是怎么打败老虎的编完整。老师还准备了一套道具,里面有故事中的五个动物,每人选一个,可以边讲边演。

(3)幼儿完整讲述故事结局老师想请每一组的小朋友派个代表来完整讲述一下你们编的故事结局,

4、活动延伸小朋友都很聪明,很有想象力,讲了很多故事的结局。有的小朋友和我们分享了他编的故事,有的小朋友还没有,没有讲过的小朋友有空的时候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讲讲,老师把道具放在区域活动内,小朋友自己去边讲边摆弄道具,也可以在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结局。

大班故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理解故事内容;

2、指导幼儿简单讲述故事大意,用"如果…….就……"说话.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猜测。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熊嘟嘟及小动物们是怎样想的。

教学难点:

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大胆猜测并表述。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提问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课件、幼儿用书、小熊头饰或布绒玩具。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提出课堂常规要求;

2、出示小熊玩具,向幼儿介绍故事主人公。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片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三幅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三个小动物都在想"如果…….就……"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线索提问:小熊、小老鼠、小蜗牛它们可能在想什么?

3、鼓励幼儿讲述故事大意,根据想象可以有不同的讲法。

4、指导幼儿用"如果……就……"说话。

5、指导幼儿看书,自由进行讲述。

三、结束部分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图片内容,了解小动物们是怎样想的;

2、大部分幼儿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3、还需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故事含义。

教学内容:

小熊嘟嘟(故事)教学目标:

1、指导幼儿在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讲述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进行仿编,激发幼儿参加仿编活动的兴趣;、

3、教育幼儿做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用"如果……就……"进行仿编。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体验、感受自己的长处。

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示范法。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打开电脑,做好课前准备;

2、提出上课常规要求。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欣赏课件,回顾故事内容。

提问:

(1)小熊嘟嘟有什么烦恼,它摘不到松果时,小松鼠是怎样做的,它是怎样想的?

(2)小熊摘不到苹果时小猴是怎样做的,它又是怎样想的?

(3)小熊又为朋友做了什么,小动物是怎样想的,小熊觉得自己怎么样?

2、请各别幼儿复述故事

3、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

4、请幼儿谈话,讲讲自己的优点。

5、指导幼儿用"如果……..就……."说话如:如果我能像妈妈那样,就能做出可口的饭菜。

6、引导幼儿在谈话过程中增强自信心。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活动情况

2、下课。

教学效果分析:

1、通过学习,大部分幼儿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含义;

2、幼儿谈话气氛热烈,能用"如果…….就……."说话;

3、鼓励幼儿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

大班故事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2、激发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意识。

3、 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好习惯。

4、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说话有条理,有中心。

二、教学重难点:

说真话,诉真情

三、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自己家的一张老照片,并仔细回想或向家人询问与它相关的内容。

四、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犹如一潭清水平淡而温馨。在高兴时,它与你共享,家是一方乐园;在伤心时,它给予安慰,家是一个倾听者;在受挫时,它给予鼓励,家是一个避风港。无论在何种境遇,家中充满关爱和幸福,令人魂牵梦萦。家中的老照片,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也收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就围绕“老照片的故事”敞开心扉,畅谈心声好吗?

(二)教师引领,听老师讲老照片故事。(投影照片)

这是老师结婚时照的全家福,我为大家讲讲。

那是1991年11月份,在我结婚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聚在一起,要送我出嫁。在要上车之前,摄影师为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看看照片上的孩子,那时才两岁多,可是现在都是快要结婚的大姑娘了,时间可过的真快呀。以前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总是感到很幸福,可是今天再看,老师有了一种另外的感觉,因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爸爸、妈妈先后离开了我,而我和他们也只有这一张合影,如果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我能多与他们留点纪念该多好呀!

老师看着这张照片想起的故事有点令人伤感,而我看了同学们的照片,里面的故事一定有更多的欢乐,不管怎么样,只要能体现一种亲情就可以了,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大家的老照片。

(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形式。

1、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老照片,先在小组里面交流,再选出说得好的同学代表小组上台发言,我们会以小组为单位记分,评委为五个小组的组长,得分是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三个分数的平均值,这两位同学是本次的记分员,一共进行两轮的比赛,如果有时间,我们会进行第三个环节——自由发言,老师给予加分。

2、投影“说”的评分标准。(前三点是基本要求,可得80分,做到后两点各加10分。)

1) 姿势大方,举止文明得体。

2) 普通话准确,口齿清楚,吐音清晰。

3) 说话有条理,有中心。

4) 有真情实感。

5) 声情并茂。

(四) 分组活动。(各组的成员相互说说老照片的故事)

(五)各组推选出一名说的好的同学发言。(各组长打分,记分人员登记分数。)

(六)各小组自由上台发言。(老师打分,每个满分为10分。)

(七)老师总结:

1、 各小组得分情况。

2、 简单评价活动的情况。

3、 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大班故事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

阅读的故事作文5篇

孝的故事活动总结5篇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5篇

大班捡树叶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蒙氏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5篇

大班元旦节社会教案5篇

大班沉和浮的教案模板5篇

大班沉和浮的教案5篇

大班放假前安全教育教案5篇

大班故事教案参考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