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了解怎样完成一份完美的应急预案吗,我们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篇1
为了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市、区防疫部门的要求和托幼管理中心及景园总园的手足口病的防控方案,并结合我园实际工作情况,特此制定景园幼儿园的手足口病预防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
1、利用板报和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常识知识,做好家长宣传动员工作,建议家长不带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尽量有效遏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和蔓延。
2、 加强幼儿晨、午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及时切断传染源。
3、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幼儿活动室、寝室等场所良好通风;加强幼儿玩具、口杯、毛巾、及物体表面等物品清洗消毒工作,幼儿被褥曝晒每日两次,餐具顿次消毒,口杯随用随消,幼儿用过的物品在每日离园后用紫外线灯消毒,同时用含氯制剂对幼儿接触的物品进行擦拭消毒,幼儿离园后用含氯制剂进行空气消毒,并做好记录
4、对幼儿食用的蔬菜和水果用盐水浸泡30分钟,并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操作规程。
5、保教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并教育指导幼儿养成“勤洗手、洗净手,勤洗澡、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的卫生习惯。
6、 加强幼儿家长联系工作,对不出勤幼儿及时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并由本班保教人员和后勤人员进行家访,将不出勤原因详细在幼儿家长联系记录本上登记。
7、发现疫情要及时逐级报告,不能瞒报、漏报,同时做好疑似幼儿的防控登记工作 。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篇2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近阶段手足口病在社会上迅速传播的现状,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减轻、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保障全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一、指导思想:
以《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沭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沭政办字[20xx]40号)以及《临沭县教育局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沭教安卫字[20xx]5号)和《白旄镇教育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20xx年4月14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具体举措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学科(校长)
副组长:孙运亮(后勤主任)
组 员:庞运凤 (班主任)、解自芳(兼职)、张文峰(兼职)庞西波(兼职)
职责分工:
王学科:负责全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孙运亮:负责全园手足口病防控的统一安排部署与调度工作。
庞运凤:负责全园手足口病的具体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全园教职员工的专题培训,向家长下发《紧急行动起来,预防手口足病》等宣传材料,并通过幼儿园宣传栏、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3、加强晨午间检查工作
幼儿早晨和中午入园期间,做好孩子的晨午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可疑病症,立即劝其家长带领孩子到正规医院确诊。实行一天两检制度,必要时对个别幼儿再增加检查次数。
每天晨午检领导和班主任值班,协助做好家长解释工作。
4、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幼儿园每天由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教室地面、窗框、茶杯架、门把、厕所等处漂白液拭擦消毒,可下水玩具用84消毒液浸泡,茶具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如图书等置于日光下暴晒,流行期间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和时间。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教室、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6、做好防范措施
带领幼儿多进行户外活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能力。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教育幼儿平衡膳食营养,多提供蔬菜和瓜果,膳食做到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7、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
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利用图片、故事、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8、控制集体活动
尽量减少和控制班级之间串班、联谊活动。对有患儿班级进行活动、场所限定,避免到附属用房等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9、启动应急预案
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通知家长或由教师负责带到医院就诊。
10、严格进行患儿管理
患病幼儿至少在家休息七天,病愈返园,在班主任检查确系正常后进入幼儿园。
11、实行日报告制度
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实行日报告制度,分层管理,及时落实。教师每天了解缺席幼儿情况,发现病情及时与医院联系,上课教师发现可疑病情及时向领导或班主任汇报,由领导或班主任汇报学校安全员,汇总后向上级汇报。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篇3
随着季节变化,天气逐渐转暖,手足口病进入了高发,易发时期。为了积极主动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切实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园积极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做到让家长真正放心。
一、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各班级各部门充分认识手足口病引发的危害,明确职责和分工,层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尽快、尽早、及时、有效地处置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
二、向家长普及防控知识,并发放手足口病温馨提示卡和消毒防疫知识
三、开展卫生整治工作
1、大力开展全园卫生安全工作,认真治理环境卫生,不留死角。
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餐具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玩具、桌面、地面、门把手采用84消毒液擦拭,室内空气采取开窗通风与紫外线消毒相结合的方法,床上用品一律采用阳光暴晒。
3、做好幼儿入园的晨午检工作,同一模、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并及时做好登记。
4、做好缺勤幼儿跟踪记录。
5、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6、控制集体活动,减少感染机会。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三)
为加强手足口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手足口疾病在园流行,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特制定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加强宣传:
(一)宣传工作要点:
通过晨间谈话、午间活动等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对广大的师幼开展有关手足口病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目的与任务。对于肠道传染多发季节,加强有关不饮生水、不吃过期变质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防病从口入”的有关行为的强调至关重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宣传窗、家园栏、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对每个幼儿家长各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的卫生知识宣传健康教育,让家长知道该病可防、可控、可治,了解和掌握相关预防知识,让家长和我们幼儿园共同筑起一道安全保垒!
(二)、宣传主要内容:
1、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戒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6、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7、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二、做好环境整治工作:
1、做到“三清、三灭”:“三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厕所; “三灭”,即灭鼠、灭蚊、灭蝇。
2、活动室、午睡室保持良好的通风,无人环境下定期用紫外线灯消毒;教玩具每天消毒,在含氯25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或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幼儿个人用品(茶杯、毛巾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被褥、床垫每周暴晒一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及时翻动,并且个人专用;被套、枕套、枕巾每周洗一次)按要求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以及其它可能触及的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加强园内食堂、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饮用水传播途径。
三、晨检工作要点:
1、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幼儿有手足口病等疑似症状或传染性疾病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并送医院检查。
2、对缺勤的幼儿,老师要及时进行调查,摸清原因,并进行跟踪追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园领导报告。
3、经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4、因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幼儿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资质的医疗单位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开具健康证明后方可入园进班复学。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篇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空腔等部位的疱疹,患者可引起心肌炎squo;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夏秋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可防止幼儿园发生集体感染,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幼儿园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园行政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做好园内卫生保健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
(略)
2、成立工作小组
(略)
二、防范措施
1、建立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园领导;病情报告分工,园负责人白艺娟,分管负责人井改红,病情报告人张琼玉。
2、坚持幼儿入园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咽喉、皮肤和精神状况。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保健医生每周一次对全园进行室内外大面积消毒。
4、班上教师在每餐前就用84消毒液兑水擦洗幼儿餐桌,保证餐桌卫生清洁。
5、各班用84消毒液清洗幼儿玩具、用具,每天并对教室进行消毒,保健医生负责督促落实。
6、把好食品采购关,不买无检验合格证的食品,蔬菜、水果保证新鲜。
7、食堂炊事员认真清洗幼儿餐具及食堂用具,严格执行饮食卫生五四制,做到生熟菜板、生熟食物分开,食具一餐一消毒。
8、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
9、炊事员应保证餐具、用具的消毒温度及消毒时间。
10、对园内饮用水源经常抽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1、注意园内教室、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
12、教师应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常规,养成游戏后及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13、班上教师要勤晒幼儿被褥,注意清洗幼儿被套和床单。
14、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有关防治手足口病的知识,以及幼儿在家应注意事项。
15、班级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同时家长应配合幼儿园工作,不在外买东西给孩子吃,注意饮食卫生。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篇5
一、领导小组组 长:
(略)
二、报告程序:
(1)幼儿园疫情报告人(赵牧仁)
(2)幼儿园主要领导
(3)经园领导同意后向玉泉区防疫站和玉泉区教育报告。
三、处置措施
(1)发现"手口足病"患儿或疑似患儿后立即隔离,并立即向园领导报告。
(2)即刻通知幼儿的家长来园,将幼儿带住医院诊治,并跟踪调查诊治结果。
(3)立即组织保育员对孩子所在班级进行彻底的消毒、通风。并对孩子使用的个人物品(水杯、毛巾、床单、枕套等)进行消毒、曝晒处理。
(4)加强全园室内外消毒工作,由保健医进行检查、监督并做记录。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避免全园性的集体活动。
①每日教室、卧室内保持良好通风,在孩子户外活动时进行室内紫外线消毒,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并在孩子回班前15钟将门窗打开通风。
②保证幼儿的饮食卫生,从食堂准备食品到幼儿餐具的清洗消毒,谨防病从口入。
③每日对玩具、餐具、水杯、毛巾进行清洗消毒,被褥每周曝晒一次。
④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84消毒液(1:250比例)擦试消毒1次。
(5)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卫生防疫站报告。
四、注意事项
(1)进行清洗或消毒工作(尤其是厕所时)工作人员戴手套,洗清工作结束后立即洗手。
(2)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采取及时送诊(由家长)、居家休息的措施,并建立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3)疫情报告人及时了解疑似患病人数,对疑似患儿进行排查,并做详细记录,每天向玉泉区防疫站以打电话的方式报告一天情况,履行"零报告"职责。
(4)对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宣传,稳定家长情绪。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