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准备教案是为了确保教学进程流畅,教案的编写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承诺和负责,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好妈妈语言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好妈妈语言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知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修养,一个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之心的人,必定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又到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今年是5月13日),借助这一节日我们在幼儿中间开展了“妈妈,我永远爱您”为主题的系列感恩活动。为了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妈妈。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孩子们用歌声和鲜花传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通过家园共同教育,创设感恩氛围,实施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激发幼儿热爱母亲的情感,抒发幼儿对妈妈的浓浓爱意,增进幼儿与妈妈的感情。
活动目标
1、让了解“母亲节”,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更加爱自己的母亲。
2、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感激身边的亲人。
3、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知道爱自己的妈妈,懂得回报,并能为妈妈做一件事或送一件小礼物。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通过提问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开场白:
教师手拿母亲之花——康乃馨,随着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感恩的心》响起,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花?(康乃馨)
你们知道这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
2、母亲节是谁的节日?这朵花就是要送给妈妈的花。
3、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对妈妈的爱?
4、如果我们想在妈妈进门的时候,给妈妈递上拖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关键步骤
1、由老师示范正确的方法,邀请一位幼儿或教师一起做示范。
老师可向示范者提示表演的步骤:妈妈开门进来,双方互相注视对方微笑、问好: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
小朋友从鞋柜取出拖鞋,放到地上(鞋跟的方向朝向妈妈):您辛苦了,我帮您拿拖鞋。
2、幼儿学习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幼儿讨论
1、平时你都帮妈妈做些什么?
2、在什么时候做的?
3、你还可以帮妈妈做什么?
4、除了帮妈妈做事以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
(送一个自己做的小礼物、给妈妈表演个节目等)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延伸
1、结合主题“妈妈,我永远爱您”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教学活动:如语言活动《想要妈妈的木木鸭》、社会活动《妈妈爱我我爱她》、艺术活动《感恩的心》等。
2、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围绕感恩话题进行“妈妈,我永远爱您”的主题谈话。
3、这段时间在班级播放一些感恩歌曲,积极营造感恩氛围。
4、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结合教学活动《给妈妈的心愿卡》,幼儿绘制简单的心愿卡送给妈妈。
6、回家开展“我送妈妈一个吻”活动,唱一首感谢妈妈的歌曲,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反思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母爱纯洁而无私的沐浴下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的付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孩子过分宠爱、骄纵,造成了很多孩子对母亲的爱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更谈不上关心母亲,感恩母亲了,这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借此机会我们邀请小朋友的妈妈来幼儿园和我们一起联欢,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妈妈的辛劳,体会妈妈的爱,进而从感恩母亲开始,懂得知恩图报,成为一名善良的、有着"感恩"的心的人。
好妈妈语言教案篇2
一、幼儿安全教育总目标
1、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2、培养幼儿有关保护自身安全方面应有的态度及其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1、活动安全教育:幼儿遵守活动规则,比携带危险物品进行游戏(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头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
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2、进餐、午睡安全:知道不吃不洁净与变味发霉的食物,进餐时注意带刺带骨食物安全,以及盛热菜热汤时的安全事项。午睡时不玩衣物(如:扣子、珠子、发夹、拉链等),不蒙头睡觉。
3、生活安全教育:幼儿不动插座、电板,以及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幼儿入厕时不推不挤,以及撞伤、碰伤。
4、接送安全:来园进班时,要与老师相互问好,不在园内其他地方逗留,离园时必须与老师道别,并说明来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离开或擅自离园。
5、家庭安全: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请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如:烧伤、烫伤、触电、中毒、摔伤等预防教育工作)。
6、简单的自救方法:熟记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等,训练引导幼儿识别方向,告戒幼儿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以随意开门。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做到时刻高度警惕,把安全放在首位,眼睛不离开幼儿,孩子到哪,教师的眼睛就到哪。创设有关安全教育的活动环境,结合一日活动各环节,对幼儿进行卫生安全教育并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幼儿的保护能力。将各种活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保证幼儿的安全。
以上这些就是我班制定的安全计划,孩子的安全就是我们的工作中心,我们的宗旨就是“孩子第一”。
好妈妈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及青蛙的外形特征及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喜欢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现的人情美。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活动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带、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大的脑袋,黑黝端,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二.播放故事录音,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2、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三、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看图片1,遇到鸭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鸭妈妈说了些什么?
3、看图片2、3、4,遇到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小蝌蚪又说了些什么?
4、用连贯的语言说一说故事情节。
四、熟悉掌握故事
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活动延伸:
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课件。
1、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她是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过几天先会长出两条后腿来,接着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等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袭,就变成了青蛙。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整体来说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是孩子们兴致盎然。首先从老师问孩子们,回家没看见自己的'妈妈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导入,让幼儿知道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之后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不仅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有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操作活动有着很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表达,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各种动态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师先让孩子了解小蝌蚪的特征,再让幼儿讨论小蝌蚪游动的反向,是怎样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的,突出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将语言发展,数的感知,探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好妈妈语言教案篇4
一、强化安全意识
1.全园教职工要把幼儿安全问题置于头等重要地位,加强对工作的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在每周的园务会议上,提醒各教职工重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对幼儿的安全保护工作。
二、重环境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1.经常检查防火设施,注意易燃物品存放的安全及电源电闸的安全;后勤人员每月中、月底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更换,确保有效使用。
2.后勤人员每周一检查大型玩具设施,发现有损坏脱落及被锈蚀及时处理。
三、认真落实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
1.组织员工每月集中学习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两次。
2.园长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分析查找原因,采取对策。要注意防微杜渐,把不安全隐患除在萌芽中。
四、幼儿卫生管理
1、积极配合医生,认真做好晨间接待和检查工作,了解幼儿当天情绪和身体状况,杜绝幼儿穿拖鞋、带危险物品入园。加强向家长宣传晨检的重要性,鼓励幼儿愉快接受晨检。
2、每天认真检查幼儿出勤情况,做好出勤登记,对缺席(请假)的幼儿及时了解原因。
3、做好户外体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活动场地、器械的安全,提醒幼儿检查穿着,消除不安全隐患,让幼儿轻松参与活动。
4、盥洗时,保育员应保证盥洗室的干爽,排除积水,防止幼儿滑倒。教师注意维持盥洗室的良好秩序,防止幼儿碰撞及玩水。
5、教师应加强课间巡视,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形成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首先,让幼儿做到课间不追赶、不爬高、不作危险动作、不玩危险物品,不乱吃东西,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内。其次,教育有团结友爱,不打人,互相帮助,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
6、午休时,组织幼儿安静入寝,提醒幼儿不蒙头、不俯卧、不吮吸手指头、不带玩具进寝室等。教师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7、严格执行接送制度。提醒家长凭借人卡接人,接人卡丢失的应做好接人登记,并及时补办接人卡,谨防幼儿走失。
8、对班级的设施设备做到经常检查,对幼儿的玩具、用具定期进行消毒,并登记。
好妈妈语言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积累2句句子。
2 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朗读过程中受到爱的教育。懂得要有爱心,从小学会关心别人。
3 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一、二句话说说“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家里飞不动了,会怎么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由鸟叫声引入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
板书:鸟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记住字形认识笔画竖折折勾
2.都说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请你们猜猜我们来认识其中的哪一位?
媒体出示乌鸦引出“乌鸦”学习生字:乌鸦
3.小乌鸦急急忙忙往家飞,他要干什么呢?请听课文录音
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课题40.小乌鸦爱妈妈齐读课题
认识“爱”字,用“爱”学说话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乌鸦怎样爱妈妈的呢?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3)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
2.检查自学
(1)拼读生字,正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
出示:懂事可爱学习生字:事
3.学习第三节
喜欢这只小乌鸦吗?那就把你们的赞美送给小乌鸦吧。
(1)出示第三节,指名读学习生字:忘记
(2)指导朗读第三节
4.学习课文1,2节
(1)从哪里看出小乌鸦懂事?同桌读文讨论
(2)学生交流出示课文1,2节学习生字:耍
(3)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
(4)说一说:当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家里飞不动了,会怎么想?
出示: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家里飞不动了,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交流
5.小乌鸦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小乌鸦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
指导朗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6.小结,再读第三节
(1)小乌鸦喂妈妈很不容易,才更显出小乌鸦懂事、可爱再读第三节
(2)有好多小朋友以前不喜欢小乌鸦,认为它长得不漂亮,现在你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小乌鸦说?
三、熟读成诵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跟着录音唱
4.试背课文
四、巩固识字
(1)游戏“青蛙捉害虫”
(2)请你读读下面的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爷爷年纪大了,记性不如从前了。
出门前,妈妈再三叮嘱我说:“上课要遵守纪律,千万可别忘记了。”
好妈妈语言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