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也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1
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的趣事,体验角色之间的亲情。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意。
准备
1.挂图。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25―28页。
过程
1.观看挂图。
有一只小乌龟想去看爷爷,你们知道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幼儿自由结伴看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25―28页,和同伴小声议论。
请幼儿讲讲是否有看不懂的地方。
2.理解图意。
结合挂图,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吗?
小乌龟带了什么去看爷爷?这是一棵什么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乌龟走啊走啊,这棵树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乌龟行动缓慢?
引导幼儿理解小乌龟因爬行速度慢,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到达爷爷家,所以苹果树都慢慢开花结果了。
3.欣赏故事。
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乌龟不仅给爷爷带来了苹果树,还带来了什么?爷爷心里会怎么想?
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小乌龟关心爷爷,给爷爷带来快乐,是一只可爱,懂事的小乌龟。
建议
把乌龟行动缓慢的特征融进一个饱含亲情的故事情节之中是作品的巧妙之处,短小的篇幅也适合幼儿讲述。教师应引导幼儿经历熟悉→理解→讲述这一渐进的学习过程,以达到有效的学习结果。
附:小乌龟看爷爷
小乌龟想爷爷了,他说:“我要去看爷爷,顺便给他送一棵苹果树去。”
小乌龟把苹果树绑在背上,出发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开花了。蜜蜂来了,蝴蝶也来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结出了小苹果。小鸟来了,大鸟也来了。
走啊,走啊,苹果成熟了,爷爷的家到啦!
小乌龟和爷爷吃着红红的苹果真开心。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用不同的方法挖战壕。学习深挖、亚、拍等技能。
2、合理巧妙地借助多种挖沙工具和辅助材料来建构战壕,锻炼幼儿的小肌肉以及动作的协调性。
3、遵守玩沙规则,爱护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不扬沙、扔沙,体验玩沙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旗、蓝旗各二十枚埋在沙里。
2、玩沙工具若干。
3、说明图一张,积木人32个。
活动过程:
一、寻找红旗,初次尝试挖洞。
1、说明游戏规则。
小战士们,今天我们接到一个任务,在这片沙地里埋着一些棋子,请你们根据卡片来找,卡片上数字代表椅子的顺序,那头是第一张,旗子就在对应椅子旁边线的位置,红队在红线这边找,兰队在蓝线这边找,找到棋子后插在洞穴的两边。
2、总结经验。
(1)刚才你是怎么挖到的?借助什么工具?
(2)怎么样挖,才能挖的又深、又快、又安全。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挖洞,小心轻放,才不会扬起沙。
二、挖通战壕,巩固挖洞的技能。
1、刚刚我接到一个任务,要我们去营救被关在岛上的人质,敌人就在旁边,我们想什么办法去营救又不被敌人发现呢?
2、好,我们一起来挖一条战壕,让我们可以沿着战壕去营救人质,
(引导幼儿战壕要挖的深才不会被敌人发现)
三、比赛《营救人质》
1、这地图什么意思?出示地图,解说游戏内容
2、幼儿分两组比赛。(二次)
四、结束
现在我们把人质送回家吧。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简单的防火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火灾自救的方法。
2、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困难的勇敢精神,能够保护自身安全。
教学准备: 字卡图片 火灾场面范画 自救图解
教学过程:
一、出示‘火’字的字图卡,请幼儿观察
1、提问:这是什么字?“火”
首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其次让幼儿用知道“火”字是象形字,能解它的笔顺。那么火能燃着哪些东西? (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 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并出示图片:
(1) 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乱拉乱接电线等)
(2) 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① 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姓名。
② 家中起火,不要惊慌,迅速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③ 穿过浓烟逃生时,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 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⑤如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逃生。
⑥如果室外着火,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用浸湿的物品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⑦ 若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
三、 防火自救游戏:
小朋友站成一圈,选几位小朋友头戴福娃欢欢的火焰头饰沿着圈外走,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朗诵防火儿歌,当儿歌停止后,戴头饰的小朋友迅速抱住圈上任意一位小朋友,表示他们的衣服着火啦。“着火”的小朋友迅速想办法自救,如就地打滚,脱掉外衣或假装用水淋湿身体。做完后摘下头饰,走到圈外,游戏从头在做。游戏可重复进行。
防火儿歌
小朋友,不玩火,莫让大家吃苦果;
是电器,都有电,手湿不要动电线;
不玩火,不动电,自我保护是关键;
发生火灾不乱走,及时拨打“119”。
心不慌,意不乱,镇定冷静快疏散。
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伏地。
逃生术,要记清,孩子家长都放心。
四 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了解简单的扑救、求救及自救的方法,知道用火时要小心,不能随便玩火。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安全教育集锦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和椭圆,能从许多图形中找出这两种图形,并能点数其数量。
2.能从活动中体验圆与半圆、椭圆之间的异同,拼出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圆,半圆,椭圆,数量若干(每种同类图形的大小,颜色有区别,如有红圆,绿圆,大圆小圆等)。
2.用几种图形拼成的金鱼、熊猫等。
3.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半圆和椭圆,区分他们与圆的不同。
1.认识半圆,并与圆做比较。
(出示圆)这是什么?圆宝宝会变魔术,看看他变成了什么?半圆和圆有什么不一样?
2.认识椭圆并与圆做比较。
圆宝宝又要变了,现在又变成了什么?
(出示椭圆)谁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椭圆和圆有什么不同?
二、游戏:看谁拿的对。
游戏:每个幼儿手拿一个圆形(圆、半圆或椭圆)。
例如:教师说圆宝宝,手拿圆形的小朋友把手举高并大声说我是圆形。
三、在拼贴的图形中找出半圆和椭圆,并用电子表现其数量。
1.出示拼贴好的金鱼,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和椭圆,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2.出示拼贴好的熊猫,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哪里是椭圆形,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四、幼儿操作,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
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出示图片,讲述冬天的山,雪花的形状。
3、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4、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江雪的图片)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5、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我们听着音乐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操作:画出这首古诗中你认识的字宝宝,画出来给后面的老师读一读,你读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星星。
2、总结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可以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么?
出示打印稿件: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是幼儿了解水,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故事《皮球浮上来了》的碟片。
2、玻璃水槽、纸、木块、铁片、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3、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看课件,自由模仿流水,用动作表现水流的速度。 谈话导入:水的本领可大了,让我们来看一下。
2、了解水的`浮与沉
(1)、播放故事《皮球浮上来了》,提问:
故事用什么办法把球取出来的?树洞里灌满水之后,球会怎样?为什么?(水有浮力)
(2)、石头掉进洞里,灌满水,石头会怎样?(石头沉下去了)
3、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1)、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操作材料,分记录卡,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
(2)、将自己的猜测填入记录表中。
4、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猜测的是否一样?
(1)、分组验证刚才的猜测,看看哪些猜对了,哪些猜错了。
(2)、将自己的操作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5、交流讨论
(1)、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面,而有的却沉下去了?
(3)、小结: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请的物体容易浮上来。
6、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去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沉下水底,哪些物体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房子的趣味。
2、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拿出字卡“房子”。你见过房子吗?见过怎么样的房子?
2、(出示图片“熊哥哥”)这是我的朋友熊哥哥,它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幢有趣的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理解故事出示背景图片讲述边提问:小房子的香味可能是什么?熊哥哥为什么不逃?(应该逃吗?为什么?)熊哥哥自己很喜欢吃蜂蜜,为什么还要吧蜂蜜涂在墙上呢?熊哥哥发现的.房子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房子一样吗?讲述故事,并出示图片“熊弟弟”,提问:熊弟弟会去树林吗?为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4、迁移续编。可以出示图片让幼儿给房子涂上有香味的东西。“想想还有谁会到小房子这儿来,来了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续编故事,并给故事起名字。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 纸的探索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