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也需要考虑到教室资源的可用性,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5大区域活动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5大区域活动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班级区域活动的创设布局,正确认识区域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性。
2、帮助家长了解哪些是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以及这些材料会做成哪些孩子喜爱的玩教具。
3、感受与孩子共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
指导家长为区域活动增添活动材料教学准备:
纸盒、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幼儿区域活动ppt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解法、演示法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教师:各位家长知道什么是幼儿区域活动吗?
引发家长思考,鼓励家长积极回答。
2、利用幻灯片向家长介绍关于幼儿区域活动的知识。
(1)区域活动的由来(2)区域活动的意义(3)区域活动的内容(4)我班区域活动的创设3、讨论"我能为孩子的'区域活动做点什么?"鼓励家长利用废旧材料积极为孩子的区域活动增添材料。
4、制作"开心糖果"家长作业:
请您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做一件区域里的活动材料。
前期问卷问题:
1、您知道什么是幼儿园区域活动吗?
2、您知道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吗?
3、您家里有哪些废旧物品?
4、您会把它变成什么孩子喜欢的物品?
后期问卷调查:
1、您认为我班的区域创设有哪些问题?
2、您能为我班的区域活动增添哪些材料?
3、请写上您真诚合理的建议:
实施效果:
通过后期的问卷调查及作业的反馈来看,本次课程的实施帮助家长明白区域活动的内容、作用,丰富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认识,
小班5大区域活动教案篇2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小班区域活动优秀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为花涂色,复习涂色技能;
2、提高幼儿撕、贴技能。
3、复习3以内的数量。活动重点:让幼儿为花涂色,复习涂色技能; 活动难点: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美工区:各色皱纹纸,画好花的形状;数学区:提供3以内的点卡、蜡笔、画纸。阅读区:投放认识各种花卉的书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春天的花儿也开好了!春天的花儿都是怎
么样的呢?
2、请幼儿说一说春天的景象。
教师小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万物复舒的季节,农民伯伯的农作物、小草、树都长出了嫩嫩的芽,像桃花、梨花、迎春花、茶花、杜鹃花……都开的特别好了!这些花儿都是各种颜色,看起来特别的漂亮!你们喜欢春天这些花吗?今天我们也来一起制作春天漂亮的花。
二、介绍各个区域。
1、手工区。
(1)这些花儿漂亮吗?这些花儿都还有装扮漂亮,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花儿添上漂亮的颜色。
(2)这里还有彩色的纸,小朋友可以用这些彩色的纸来装扮这些花儿,各种花儿下面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颜色,待会小朋友要看清楚你拿到的花儿是什么颜色,再选择什么颜色的纸来进行撕贴。
(3)这里还有一些瓶身与瓶盖,它们身上现在多了几个标记,小朋友仔细看看,瓶身上有什么?(圆点)待会请小朋友看清楚瓶身与瓶盖上的圆点,按照点数来进行匹配。
2、娃娃家。
今天请一位小朋友来娃娃家里扮演小主人来招待客人,当有客人来到你家里做客的时候,小主人要热情的招待客人,请客人进门、坐下来、并拿出你喜欢的玩具与客人分享;客人来到别人家里,也要有礼貌的与主人问好,不能随便乱玩别人家里的玩具,要先问问主人能不能玩!
3、图书角。
教师:在阅读区中,老师准备了现在正学着的主题书《春天悄悄话》,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图书中讲了哪些关于春天的事情,春天到了我们的身边都有什么变化,可以和你的朋友说一说!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教师:在进区的时候,娃娃家和阅读区入口处都有小脚丫,进去的时候把你的鞋子摆在小脚丫上面,小脚丫都藏好了那就说明这个区已经满了,不能再进了。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一、操作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认识并能区分各种几何图形。
2、在认识各种图形的基础上学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操作材料: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小棒若干,盒子一个。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 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能将这些图形初步进行分类。
第二层次:比较大小,在同一种图形中比较它们的大小,并将这些图形进行重叠摆放。
第三层次:利用一种或多种图形进行排序。
四、指导建议:
1、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先以图形的一个特征进行探索,然后逐渐过渡到以2~3个特征进行操作活动。
2、肯定幼儿的探索结果,鼓励幼儿进一步对图形进行分类,体验成功的快乐。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小班5大区域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边唱边玩,对音乐游戏感兴趣。
2、喜欢和小朋友、老师亲一亲、抱一抱,感受和朋友在一齐玩的快乐。
3、愿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1、vcd光盘
2、玩具牛一件
活动过程:
1、请宝宝们围绕在老师的身旁,听老师边打节奏边唱歌。吸引宝宝们的注意力。
师:宝宝们,和老师唱首歌吧!
幼儿:好
2、让宝宝们理解"朋友"一词的含义,并大胆表现出来。
师:给宝宝们介绍我的好朋友--孙老师。
师:我喜欢孙老师,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齐要亲一亲、抱一抱。
师:你喜欢谁啊?
幼儿:····引导宝宝们和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体会和好朋友在一齐的快乐!
3、鼓励宝宝们和老师一齐唱歌引导宝宝们在唱到歌词亲一亲,抱一抱的时候,两个好朋友要抱一齐,脸贴脸。
4、宝宝们喜欢和老师亲一亲,抱一抱。
师:老是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让我来抱抱你们吧!
幼儿:......
播放两遍音乐,让幼儿充分体会亲一亲、抱一抱的感觉。
5、边唱边游戏教师示范游戏玩法: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拍手随节奏自然走动)亲一亲、抱一抱;(找到一个好朋友抱在一齐)我们都是好朋友。(拉起双手看着对方,高兴的随节奏上下晃动)再见。(挥手告别)提示:鼓励宝宝每一次游戏都要找不同的朋友。
6、和玩具牛做游戏师:有一个神秘客人也想和宝宝们成为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幼儿:......
播放音乐,随音乐一齐做游戏,音乐反复播放,让幼儿体会游戏的快乐!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齐玩"找朋友"的游戏,体会和亲人一齐玩的快乐。
小班5大区域活动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团、撕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活动材料:
白纸、勾线笔、双面胶、各色皱纹纸、空盒子
三、玩法:
1、出示成品请幼儿欣赏。
2、教师先在白纸上用勾线笔画好各种形象,如:汽车、小花、太阳等。然后在黑线上粘上双面胶。
3、将各色皱纹纸剪成小的纸片,放在箩筐里。
4、教师将准备好的空盒子分发给幼儿,幼儿拿到盒子之后,把放在中间的彩纸片揉成一个个彩纸球,并放在盒子里。
5、教师看幼儿揉得差不多了,再把准备好的纸发给幼儿,请幼儿先看看自己纸上的形象,然后撕掉双面胶。
6、将揉好的彩纸球一个一个地粘在双面胶上,这样,五颜六色的“xx”就做好了。
四、观察指导:
1、汽车、小花都是幼儿喜欢的东西,孩子们在揉纸时既加强了动手能力,又认识了各种不同的颜色。
2、孩子们兴趣很浓,都能将纸片揉好,也能粘贴好,同时教师要引导孩子如何搭配颜色。
丫丫看世界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局部观察与整体观察的不同,对两种观察方法的交替与结合使用产生兴趣。
2、学习从远处到近处地观察:分析和整合
二、活动材料:
复印一些局部风景图案、数码相机及连接线、电脑。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观察一些比较熟悉的常见的局部照片,拿着照片根据提供的信息,找到相应的整体画面,并用照相记录下来。
第二层次:观察一些常见的局部根据图片的信息,找到相应的整体画面,并用照相机记录下来。
第三层次:观察一些幼儿园内的局部照片,找到相应的整体画面,并用照相机记录下来。
第四层次:观察一些幼儿园四周的局部照片,在幼儿园的走廊找到相应的整体画面,并用照片记录下来。
第五层次:幼儿自己拍下局部的照片,其他幼儿去找相应的整体画面,并用照相机记录下来。
四、活动指导:
1、先让幼儿观察老师提供的局部图片,再寻找相应的整体画面,用照相机记录画面。
2、每人都有编码,每次活动都由一个编码的小朋友来拿相机,轮流进行以此类推。人数为四五个小朋友。
3、活动范围在教室里和教室外的走廊上。
4、在活动时幼儿分工合作,鼓励幼儿仔细观察。
五、提示:
此活动是大班的区角活动。在使用数码相机的过程中要小心,活动范围定在老师的视线内进行。
二、利用一次性杯子做章鱼(五彩缤纷的小章鱼)
材料:
1、让幼儿收集用过的一次性杯子。
2、剪刀、水彩笔。
制作方法:
1、剪:剪八条两两相对的腿。
2、画:画上漂亮的花纹装饰章鱼。
3、卷:把章鱼的腿,用水彩笔卷好,分内卷和外卷两种。
4、定型。
提示:还可以引导幼儿做纸杯小人、小燕子等。
三、利用旧报纸做蛇(爬来爬去的蛇)
材料:
1、让幼儿收集旧报纸、广告纸及瓶盖。
2、剪刀、浆糊。
制作方法:
1、折:用纸条互相压折做蛇身。
2、贴:将折好的蛇身贴在瓶盖上。
3、剪:剪出蛇头(菱形)。
4、贴:把蛇头贴在身体的另一头。
提示:
1、做好蛇后,让幼儿在不同地方玩蛇的爬来爬去。
2、还可引导幼儿利用旧报纸、广告纸做项链、毛毛虫、纸球、金箍棒等
四、利用纸盒做各种车(有趣的车)
材料:
1、请幼儿收集牙膏盒、化装品盒等大大小小的纸盒。
2、圆纸筒或圆形玩具。
3、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制作方法:
1、车身:选一个或两个纸盒做车身。
2、轮子:选择圆纸筒、圆形玩具或拆开纸盒剪成圆片做轮子。
3、装饰车子:画上车灯、车窗,给车身、轮子等装饰上漂亮的图案。
提示:鼓励幼儿制作出多种车辆及不同的制作方法。
大班数学区:连连看(参考:《筑起孩子需要的环境》)
目标:增强空间知觉和数的概念。
材料:题目卡、操作卡、笔。
玩法:根据题目卡的`要求连接相应的点。
提示:教师还可以设计有趣的图形以增加幼儿的兴趣。
大班数学区:抽屉算式(参考:《筑起孩子需要的环境》)
目标:熟悉10以内的加法。
材料:有数字和五角星的卡片三张及插版。
玩法:上下移动卡片,是算式成立。
提示:当孩子操作熟练后可省去图画。并提供纸笔让孩子记录下算式和得数。
中班数学区:一样多
目标:掌握简单的等量关系。
材料:黑色底板一张,苹果(或其他物品)若干。
玩法:将苹果(或其他物品)随意摆放,要求幼儿将其摆放成横排(或竖排)一样多。可以是两排、三排、四排或更多。
大班数学区:摆一摆,算一算
目标:巩固6以内的加法
材料:黑色底板一张;6以内数字卡片、“+“、“=”。
玩法:根据上面所摆的物品编应用题,编好之后列式计算。
提示:也可以是6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区:数字接龙
目标:巩固数字的排列顺序。
材料:底板、数字卡片。
玩法:将底板中缺少的数字在正确的空位中插入。
提示:当孩子已经能熟练掌握时,可增加到100。
中班生活区:插花
目标:1、根据自己的意愿插花,体验完成作品后的快乐。
2、提高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
材料:各种废旧长短不一的塑料花、干花、幼儿自制花等,装有彩泥(或橡皮泥)的花盆。
玩法:将花按照自己的想法插到花盆里,并用作品装饰活动室。
提示:引导孩子有层次地进行插花,引导孩子给自己的插花作品起名字。
中班生活区:编编看
目标:练习编织。
材料:彩色纸条,切割好的彩纸。
玩法:幼儿拿纸条在切割好的纸板上编织。
提示:彩色纸条可以请幼儿自己裁剪,可以给幼儿准备一些编织好的成品以供参考。
模拟足球
目标:培养幼儿进行瞄准击球的能力。
准备:纸箱一只,模拟脚4个,玻璃球一个。
玩法:1、让幼儿在玩之前通过猜拳定出谁先开球。
2、4名幼儿轮流踢球,看谁能先把球踢入对方的球门内。
提示:要遵守游戏规则,轮流玩,旁观者手不能碰到盒子。
托班美工区:五彩的花园
目标: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材料:画好小草的花园和四种颜色的小花。
玩法:将四种颜色的花分别“种”在不同的花园里,每个花园里花的颜色相同。
提示:可在花园中各贴一朵小花作为提示。
托班益智区:找个朋友碰一碰
目标:学会仔细观察,寻找外形完全一样的图案。
材料:画好的图片表格和有图案的瓶盖。
玩法:从瓶盖上找出与表格一样的图案,并将瓶盖放在相应的表格里。
提示:可让幼儿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快、找得对。
大班数学区:《趣味迷宫》
目标:
通过“迷宫”游戏,发展幼儿的数学概念。
材料:
底板(用封塑纸封好,便于操作后擦掉,下一次再投放),水笔。
玩法:
教师在底板上写上数字,如下图第一幅,小熊按1——9的路线回家,请幼儿画出它的回家路线。
提示:
1、小熊也可按答案是5的路线回家,请幼儿算出底板上的等式后,再画出它的回家路线。
2、可以同时设计小熊和小朋友的回家路线,内容根据大班数学进行变更,可以是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也可以是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以及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等等。
3、底板上的数字和等式可让幼儿照样板抄写,要求抄写位置一样。
注:此活动图片根据省编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大班数学》中认识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进行改编。
大班数学区:摆果壳
目标:根据范例摆放图形,找出一一对应的关系。
材料:开心果壳、范例图片、格子板。
玩法:根据图片在格子板上用开心果壳摆成相应图形。
建议:果壳可用其他东西代替。此操作材料也可用于美工区幼儿自由拼摆图形。
小班5大区域活动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培养宝宝搓、拧泥的技能
二、活动准备:彩色橡皮泥(红、黄、蓝、绿、巧克力色等);
一个盘子,泥工板,范例一盆麻花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头戴厨师帽:我是高级点心师,我做了世界上最好吃的点心,你们想看看吗?(出示范例麻花)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讨论)这么漂亮的麻花,宝宝想动手做一做吗?、
2、操作:
a、取一红色橡皮泥,给它拉拉长,然后放板上搓搓长,搓成亮亮的细圆棒,再把它折过来两端靠在一起,折好后,双手持两端,轻轻拧一拧。这样一根麻花就做好了!然后,把它轻轻放入盆中。
b、取绿色橡皮泥(颜色由宝宝的喜爱自选,可以是单色,可以是双色)搓两根小圆棒,然后两根小棒放在一起,拧成麻花果。注意:每根圆棒的长短要一样,粗细要均匀,做出的麻花才漂亮。
3、 宝宝操作并引导它边搓边念儿歌;
橡皮泥儿拉拉长,放在板上搓搓长。
搓成亮亮细圆棒,捏起两端轻轻拧。
小小棒儿变了样,变成麻花的模样。
展评:让宝宝说说盘里的哪根麻花最漂亮,一共有几根数一下。教师给予表扬鼓励。
提示:做好的麻花可以做多种游戏,如:“分果果”“请客”还可利用它来引导宝宝排序,数数分类比较等。
小班5大区域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加深对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印象。
2、 能根据材料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分类活动。
3、 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材料提供:
1、 自制4个颜色不一的天线宝宝,并在每一个天线宝宝的肚子上剪出各种图形。
2、 图形饼干若干。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根据天线宝宝肚子上口袋的形状,进行饼干分类。
第二层次:根据天线宝宝肚子上口袋的形状和颜色,进行饼干分类。
指导建议:幼儿在喂娃娃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说出手中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小班5大区域活动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
★ 幼儿区域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