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活动方案包括了参与者的注册和管理以便更好地组织活动,活动方案可以根据活动的性质和规模而有所不同从简单的计划到复杂的项目管理方案,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早教6.1活动方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早教6.1活动方案篇1
适用年龄:
19~22个月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为每个家庭提供一只吹塑球。
活动过程:
一、 向家长介绍活动的价值
19~22个月的婴幼儿对共同游戏开始产生兴趣,他们喜欢玩有挑战性的游戏。此游戏对婴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视觉灵敏度是一个挑战,在活动进行中也能培养婴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向家长介绍活动的内容
1、指导人员示范:两人分别推彩球,让幼儿和家长之间推动球。
2、家长与幼儿一起拍动彩球。家长也可以边动边说:彩球弹得低、彩球弹得高。语言与球弹起的高度相吻合。
注意事项:
1、 幼儿必须在球落下时注视看,还必须与家长同时提起毛毯
2、 开始时轻轻颠球,以免太高。
建议:在家中可以用气球让幼儿玩这个游戏。
三、集体韵律操
目的:鼓励宝宝在成人的引导下
四、生活要求
1、鼓励宝宝自己扶着楼梯的扶手上下楼梯。
2、请家长把宝宝的袖管卷起来,让宝宝尝试自己洗手。
附儿歌:伸出两只手;用水冲一冲;
抹点洗手液;手心搓一搓,
手背搓一搓;打开水龙头;
再来冲一冲;我的小手真干净。
早教6.1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的圣诞节活动,让幼儿感受一个不一样的圣诞节节日。
2、让幼儿在圣诞节假面舞会中体验过新年的快乐,增添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3、幼儿通过参加假面舞会的表演,增强同伴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培养幼儿的社交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蜡笔、鼓、面具
2、《marry chrismas》背景音乐、《铃儿响叮当》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本次活动吗,激发幼儿参加圣诞节“假面舞会”的兴趣。
(1)今天的圣诞节假面舞会可好玩了,小朋友们想不想要参加呢?但是我们没有假面舞会的面具要怎么办呢?
(2)下面,我们就自己动手做一个圣诞节面具,小朋友们想不想试试呢?
2、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面具。
(1)教师出示已经裁剪好了面具,露出眼睛并将绳子系好,引导幼儿给这个面具涂上自己的颜色或者添加自己喜欢的图案。
(2)面具制作好了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带上已经制作完成的面具,开着火车去参加假面舞会。
3、教师播放圣诞节音乐《marry chrismas》,引导幼儿载歌载舞,开展假面舞会。
(1)教师和另一名教师示范假面舞会应该怎么玩,戴着面具跳舞,教师示范基本的华尔兹舞蹈跳法,引导幼儿寻找自己的小伙伴跟学。
(2)在这次圣诞节活动中,幼儿和幼儿之间随着音乐快乐的舞蹈,快乐的交流。
(3)舞会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各个国家过圣诞节的视频或者照片。
四、活动结束
一起歌唱《铃儿响叮当》,感受圣诞节的欢乐节奏。
早教6.1活动方案篇3
时间:20xx年10月31号上午
地点:幼儿园
参加人员:幼儿园全体幼儿及老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万圣节道具布置和角色扮演,感受万圣节的快乐气氛,体验异国的风俗节日。
2、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3、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英语、讲英语。
二、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一)了解万圣节的相关知识和活动。
(二)学说英语诗:“trick or treat”
二、物资准备:
(一)教室布置、走廊大门布置:如:ghost 幽灵、witch 巫婆、vampire 吸血鬼 、spider蜘蛛、蝙蝠bat、南瓜灯jack—o—lantern等。
(二)糖果、乒乓球若干,两个小南瓜。
(三)万圣节主题音乐
1、knock knock trick or treat
2、水叮当―halloween
3、幽灵盛典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幕:
由老师扮演小鬼,用英语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万圣节。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一起说一次‘万圣节快乐!’”
“让我们把自己装扮起来吧!”
(节主题音乐背景)
二、游戏
(一)小小怪兽
游戏准备:乒乓球若干、大篮子两个
游戏规则:教师事先可以准备两个篮子,分别贴上怪兽的样子,分组进行,请幼儿用球丢向怪兽,打怪兽,最后看哪组的幼儿丢的乒乓球最多。
(二)运南瓜接力赛(past the pumpkin)
游戏准备:两个小南瓜
游戏规则:每队里将幼儿两人为一组,背对背把南瓜夹住,然后从起点运到终点,再绕回来,下一组继续接力。最快完成的那一队为赢。注意途中不能用手扶南瓜,如果南瓜掉在地上了,捡起来游戏继续。
(三)魔法接力赛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人相同的几队,在起点排好队,请第一个幼儿坐下,把手放在背后把身体撑起来,肚子朝天,然后走(像蜘蛛一样走)向终点,再跑回来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幼儿方可走。最快完成的一队为赢。
(四)讨糖果
以班为单位,老师带着孩子到各班讨糖果
老师事先关门关灯,和本班级小朋友藏起来,老师手拿糖果,等其它班级的幼儿装扮成小鬼的样子来讨糖,但讨糖果时小朋友要说上一句“trick or treat(不给就捣蛋),老师才能把糖送给小朋友。
早教6.1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的:
1.尝试用捆扎大小珠子扎染t恤。
2.欣赏各种扎染作品,了解民族工艺,了解古代扎染的过程。
3.乐于参与活动,感受扎染的奇妙,体会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古代扎染的图片或视频
2、已经扎染好的t恤和各种扎染作品或作品图片(花布、衣服、围巾、包等)。
3、纯棉浅色t恤,大小不同的珠子、玻璃球、皮筋或毛线,染料、剪刀、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已经扎染好的t恤、幼儿观察。
——小朋友们这件t恤好看吗?
——t恤上都有些什么颜色?
——你们知道这些颜色是怎么扎染上去的吗?
二、学习扎染:
1、欣赏扎染。
(1)播放古代扎染的图片或视频,了解扎染过程。
(2)欣赏各种扎染作品,引导幼儿讨论花布上有哪些图案?花布上图案的颜色特点。欣赏用裹珠子的方法扎染而成的t恤,感受图案的奇特。
2、教师示范扎染的材料与操作过程。
(1)示范扎染的过程,浸泡——晾干——捆扎——浸泡——晾干——烫平,知道用不同的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共同讨论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学习扎染。
3、尝试在t恤上进行扎染,布置图案。
(1)鼓励幼儿用大小珠子在t恤上进行扎染,设置图案。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并给予指导。
三、教师指导: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4、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5、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结束部分:
幼儿把扎染的作品晾干,欣赏同伴作品,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活动延伸:幼儿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并穿上自己扎染的衣服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早教6.1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名称:
快乐的圣诞节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西方的传统节目——圣诞节。
2、体验与老师、父母在一起欢度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3、培养幼儿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
4、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的灵活性。
三、活动准备
1、装饰有节日气氛的活动室,睡眠室及“圣诞节”墙饰。
2、大圣诞树一棵,成人圣诞服装一套,幼儿圣诞帽每人一顶。幼儿礼物每人一份,包装好并编上号。小奖品若干,智锦盒一个,内装若干智力题卡片。
3、即时贴剪成的`“红色圆形”、“黄色半月形”、“绿色小松树形”,幼儿最少每人一套。即时贴剪成的红色三角形、粉色五瓣花、绿色半圆形,家长每人一套。分散地藏放在睡眠室的各个地方。例如:床边上,窗台上,玩具架内……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圣诞节到啦,我们和家长一起来庆祝圣诞节好不好?今天,小丑姐姐(另一名教师扮演)还特意举办了一个圣诞舞会,想邀请大家一起去跳舞。但小丑姐姐要求你们先做一个“寻宝”的游戏。大家快来听听我要告诉你们这个游戏怎么玩。
2、示范讲解“寻宝”玩法:
出示范例,请幼儿观察“娃娃”脸上有什么?都是些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老师:老师把这些小卡片都藏在了寝室的各个地方,你们进去后要认真的、轻轻的去翻找。找到后,要快速将它揭下来贴在自己的脸上。然后到舞会门口请“服务员”检查正确后,可领一顶圣诞帽,带上后才能进入舞场去跳舞。
3、家长也同幼儿一样去“寻宝”,标志分别是红色三角形、粉色五瓣花、绿色半圆形。
4、幼儿、家长一起进行“寻宝”游戏。
早教6.1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主题:
“冬至包饺子”亲子活动。
二、活动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特开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包饺子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营造节日的热闹、快乐气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四、活动时间:
(星期四)09:00——11:30
五、活动准备:
通知单、乒乓球、吸管、肉馅、汤匙、盛放饺子托盘、一次性桌布、箩筐
六、活动地点:
中二班教室
七、活动流程:
1、早上8:40——9:00家长签到(播放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2、班主任讲话,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这次的活动。
3、向幼儿介绍说明今天特色活动的内容:包饺子。
4、活动流程:
先欣赏包饺子的过程,请将饺子馅放入皮中央,如果你是第一次包的话,记住千万别放太多馅,不然肉会撑出来的,然后先捏中央,再捏两边,最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技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的时候就不会漏了,最后将饺子整齐的放在上面。希望小朋友和家长都能齐心协力一起做出完美的饺子,(出示不同造型的饺子供参考)
八、包饺子前注意事项: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教师随着音乐一起包饺子
4、场地整理(自由洗手)
早教6.1活动方案篇7
指向:练习拧的动作,发展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促进手眼协调的准确性。
准备:人手1份各种带盖的大、小瓶子3~4个(瓶子在大小上要有所区别),瓶中分别装上小铃铛、弹性球、小石子、彩色皱纹纸纸团。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玩具托盘。
2、教师介绍活动材料和游戏方法。
教师拿起一个瓶子说:“宝宝看,瓶子,瓶子。”然后将瓶子一一取出,按照从右到左(镜面示范)的顺序摆放好,引导宝宝观察瓶子的不同,并逐个指着瓶子用夸张的`语调说:“大大的瓶子、小小的瓶子、高高的瓶子、矮矮的瓶子。”
“老师在瓶子里装了不少好东西,先来听一听。”拿起一个装有小铃铛的瓶子放到耳边摇摇,使瓶子发出声响吸引宝宝。然后慢慢拧开瓶盖,将瓶中的东西倒在手掌心让宝宝观察:“啊,原来是小铃铛!”将小铃铛放回瓶中,并拧好瓶盖。
3、引导宝宝自己动手拧开瓶盖看看瓶子里的“好东西”。
教师:“其他的瓶子里装了什么好东西,宝宝想知道吗?请你自己来拧开瓶盖看一看,看完后别忘了把好东西再藏回小瓶子里。”
提示家长:鼓励宝宝独立操作,引导宝宝倒出瓶里的东西,并说出名称;操作完后提醒宝宝将小物品放回小瓶;看护宝宝不将小铃铛等细小的物品放入嘴、鼻孔里等。
4、家长协助宝宝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宝宝自主操作,教师逐一观察,对家长和宝宝给予适时的指导。
5、15~20分钟后播放収玩具音乐,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活动材料。
早教6.1活动方案篇8
蹦蹦跳跳——放鞭炮
指向:根据音乐较灵活地做出捂耳的动作。
准备:音乐磁带《放鞭炮》。
过程:
1、教师引导家长和宝宝一起跟随音乐复习操节“放鞭炮”。
教师:“宝宝,我们一起来放鞭炮吧!鞭炮响的时候宝宝要保护自己,别忘了捂住小耳朵哦!请家长大声地念儿歌、大幅度地做动作,激发宝宝的积极情绪。”
2、教师带领家长和宝宝听音乐做操2遍
早教6.1活动方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