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理性思考,才能将教案写得更出色,同时也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教师们在开展教学任务之前,都是要制定好教案的,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科学沉与浮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西红柿、黄瓜的特征
2、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西红柿与小黄瓜若干,提篮人手一个。
2、各组贴有西红柿与小黄瓜标志的篮子各一个;餐盘若干,湿纸巾人手一条。
3、切好的西红柿、小黄瓜若干;小碟子、汤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了解西红柿与小黄瓜的外形特征。
二、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主要特征。
1、幼儿人手一个西红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西红柿的外形特征:
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身体,滑滑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2、鼓励幼儿看看并摸摸小黄瓜,然后说出其特征:又绿又长。
3、引导幼儿通过与小黄瓜的比较,了解西红柿的特征。
4、比较西红柿和小黄瓜的颜色、形状、大小。
三、观察切开的西红柿与小黄瓜,在比较中了解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1、西红柿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觉得怎样?用鼻子闯到什么气味?
3、小结:西红柿外表是又圆又红的,顶上有绿色的叶子;
切开后里面果肉的颜色是浅红的,有汁和籽,摸起来光滑皮薄。未切开前没有味道,切开后有点酸的气味。
四、品尝西红柿、黄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1、教师:西红柿有什么作用?你吃过西红柿吗?是怎么吃的?
2、引导幼儿了解西红柿的吃法---西红柿汁、西红柿蛋汤、西红柿炒蛋等;
知道吃西红柿有益于身体健康。
3、将切好的西红柿、黄瓜分发给每组。
引导幼儿用小碟子、汤匙取出自己想要的份额。
4、提出品尝要求:
将手擦干净(洗})后品尝;品尝时注意卫生;吃完后将碟子、汤匙放在指定的地方、用纸巾擦嘴等。
五、幼儿边品尝边自由交流
西红柿有酸酸甜甜的味道;黄瓜脆脆的,很清淡。
在品尝中自由结束活动。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影子,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体验。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1.一只灯或幻灯机等光源。(做手影游戏用)
2.材料纸“这些手影像什么”。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小朋友,你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 太阳光,电灯光照着我们的时候就有影子)“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树、花、房子、动物等)“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幼儿猜测并讨论)用幻灯机做实验,使幼儿知道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变化。
“请你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在找一找、看一看,还发现了哪些影子?他们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变?怎么样就使自己没有影子了?”(我们把光的位置改变了,影子就会改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3.引导幼儿阅读材料纸,玩手影游戏。
“下面我们来玩手影游戏。老师用手做一个影子,让你们猜这是什然后在跟老师学着做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我们变了这么多手影,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手影呢?”(手的不同姿势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活动建议
启发幼儿注意晚上在马路上,路灯照着自己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活动延伸
1.玩踩影子游戏“怎样使别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
2.早晨在一个物体的影子上做记号,观察整个上午它会有什么变化。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
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
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
(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
2、 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 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 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
2.产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活动材料
各种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卡片1套(幼儿活动资源包),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能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同类图形。
出示各种图形图片,请幼儿分别找出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半圆、椭圆形,并鼓励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拼图形。
(1)幼儿自由用各种图形拼摆成不同图案,引导幼儿不受大小、颜色、空间摆放位置的影响,说出图形名称和数量并做好记录。
(2)说一说同类图形之间什么相同,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些图形都成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小结:虽然大小、颜色、摆放位置不一样,但是只要有三条边三个角的都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以此类推)
3.引导幼儿做幼儿学习资源p34—35相关活动,进一步巩固幼儿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的能力。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了解舌头的功能。
2.学拼音、识字、书写,朗读、背诵课文。
3.观察生活,激发探求生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舌头的功能。
教学难点:写字,培养,探求生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舌头,你们知道舌头有以作用吗?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探索“舌头的秘密”。
板书课题二、初读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读,互相评议。
3.交流收获,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读懂?(做有心人,在后面的学习中解决不懂的问题)
二、识字
1.出示14个生字(带拼音),要求运用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小组中一人举生字卡片,其它同学依次认读,互相纠正。
3.交流识记方法。比较识字:舌-------活让--------上 住-------主全--------王音节识字: 梳shū 许x ǔ 全quán
4.小组检测。一组同学举词语卡片,一组同学认读,看哪些能读对。
三、品读。
1.指名读第一段。出示“舌”卡,学生认读,组词。理解:“千奇百怪”,学生,口头造句。
2.说一说这种类型的词语。五颜六色 千山万水 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下文会写什么。
3.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下文会写些什么?
四、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舌头的特异功能。
2. 朗读、背诵课文。
3.观察生活,激发探求生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舌头的功能。
教学难点:写字,培养,探求生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上节课结束后,老师叫同学们根据第一段想想下文可能会写什么内容?
二、复习: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认读并组词。词语接龙比赛。
1 舌 让 害
2 它 住 全
3 奇 肉 剌
4 梳 够 热
三、写字。
1.出示“舌”、“让”、“害”、“它”、“住”、“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特点。
2.老师范写,边写边讲解要点。注意“言字旁”。
3.学生练习写字。
四、精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部分,看写了哪几种动物的舌头?指名学生回答。
2.我们来看猫的舌头怎样?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3.根据以上两点迅速背诵第二段。
4.老师总结第二段的学习方法。
5.按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6段。分小组讨论,在小组内交流。在全班交流,根据回答板书。狗伸出舌头散热蛇伸出、缩入 听…… …………
6.朗读比赛,根据板书,看哪同学背诵得最快。
7.发散。提问:小朋友,还有许多舌头的秘密,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五、提醒学生今后多观察动物的舌头。探出其作用。
科学沉与浮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