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时,适当运用幽默元素,可以使作文更加轻松有趣,吸引读者,作文不仅积累素材,还能提升我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李清照的词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李清照的词作文篇1
1084年的那个春天,一位名垂千古的女词人出生在章丘的一个院子里。
李清照自幼便丧母,或许是上天对她的怜惜,她的童年是在富裕安康中度过的,还聪慧异常。
李清照当时受其父亲和家人的熏陶,耳濡目染,又加其慧心妙舌,在当时的词坛上崭露新角。有着她父辈宠爱,少时的李清照虽身为大家闺秀,却时常古灵精怪,有着那个年纪少女应有的顽皮。
出游回归的那个夜晚,一时的兴起,当想起回归时,已是黄昏后。清澈的水面上,一只飘荡的小船,承载着那个瑰丽的少女。晚风吹过,小小的船只迷失在一片碧绿与隐藏在其中的芳香,还有河边被少女惊起的鸥鹭。
李清照也是一位女子,少年时也是伤春易春的闺中人。一夜的风吹雨打,早起焦急的询问声,花园里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的海棠,一起谱写了李清照逝去的青春年华。
李清照的才华为她引来了可以相伴一生的夫婿——赵明诚。她在人生的十八岁,迎来了一生中最盛大的一场仪式。婚后的两人,情投意合,琴瑟和鸣,李清照也沉迷于甜蜜中。“赌书泼茶”,情投意合、安贫乐道的夫妻生活。
也许是李清照才华惹得上天也对她眼红,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寂寞的她深深地思念着身在远方的丈夫。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徐徐吹过的西风,无一不诉说着她对丈夫的思念。
1129年,这一年对李清照来说,就是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年仅49岁的丈夫离世,独身一人的她守着丈夫的遗物,颠沛流离。
变化无端的天气,似曾相识的飞雁,后院飘落的梧桐,国破、家亡,巨大的压力落在李清照的肩上,掉落在叶上的雨滴也掉落在她的心头,愁意在空气中散发。她此时的处境让她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去了。
晚年的李清照一人漂泊在外,一场失败的再婚,已将她的所有打散成碎片,再也无法缝合。
掉落的花,土中杂的花香,缓缓落下的泪珠,无尽的愁,编织着李清照悲苦的晚年。
1156年,李清照怀着对家人的思念,悄然离逝,结束了她颠沛的一生。
正是李清照坎坷不平的一生,才铸就了她不平凡的诗词之路。
李清照的词作文篇2
手起。琴响。书声。呢喃。
从弦上缓缓流出,一个才华绝顶的女子,漫过岁月,穿越时空,由远及近,姗姗飘来。
细数易安极负盛誉的词句,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类。这些皆是愁,却皆是“闲愁”“轻愁”。即使那传颂千古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我看来,也并非最痛。因为,最痛的,是道不出的。能道出的,至少还不至于撕心裂胆。
易安词,最能令我心胆俱裂的,只有一首《孤雁儿》,此词下阙犹催人泪下: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风雨催人千行泪,却不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梧桐雨,亦不是“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的芭蕉夜雨,而仅仅是微微的风、疏落的雨。真正的痛断肝肠,只有自己能懂,它是一种慢性的毒药,伤人于无形。受了这种伤的人,是安静的,他们安静地默默承受着内伤所带来的剧痛,他们痛得麻木了,痛得不知什么是痛了。
易安便是受了这样的伤,在这样轻风细雨的天气,默然独坐,无一语,泪千行。那泪也当是默默流淌的,悄无声息的,一行行,顺着面颊滑落,流下一道道泪痕,却不必擦拭,那一行行泪便是她心底一道道伤,伤永不能愈,泪永不能干。雨疏疏斜斜下,泪点点滴滴落。不知雨为何下,也已不知泪为何流,痛到深处,痛本身已成为了痛的理由,痛,也可以成为一种习惯。
就这样,泪随雨流,雨伴泪落;就这样,不知坐了多久。
独坐,无人伴。这种孤寂凄寒,不是“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的春思,也不是“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的叹恨。“肠断与谁同倚?”她四顾茫茫,茫茫失所依。有多么深刻入骨的痛,才能道得出这样凄楚的话语。“一支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她痛得木然了,痛得错乱了,她看到了她爱的梅,她要送给她的知己。但她蓦然惊觉,人已不在了,人间天上无从寄。
似这般最为深痛的感情,易安皆淡淡道出,没有渲染、没有铺陈、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一片真心、一片真情,这是她用心、用血写出的文字,是最震撼人心的文字。她的这些词句,乍看来,不过是寻常话语;细体味,却有着极大的杀伤力,这里含着千般苦、万般苦。只有经过痛苦的浸泡,才能写得出来。
她叫李清照,她的诗词像是散发着光彩的杜鹃花,春花秋月都是用点滴心血凝结的。她是中国古代文坛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她叫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作文篇3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想看到的偶像,我也一样。我的偶像就是李清照。
虽然没见过李清照的照片,那个年代也不会留下一张她的照片。但是在我心中,她的美胜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胜于闭月羞花的貂蝉和杨贵妃。她的美,独一无二,无可代替!
李清照结合后人留下了余音绕梁的词作。我通过那些美丽的文字,穿过历史尘烟,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偶像——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湖上荷花盛开,景色令人陶醉。李清照浏览至日暮,尽头后开始奋力划船,赶着回去,惊起了一群正在栖息的鸥鹭。她的欢笑与惊呼仿佛依稀可闻。我仿佛看到一个天真爽朗,及灵活泼的美丽少女。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沉隐花细。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青青的情怀,人生的滋味,渐渐潜入李清照的心怀。足不出户,默默地看着细雨,任细雨打湿空空的秋千。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有着无尽的情怀的闺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宋南的苟安,无心收复的可耻劲轻,李清照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和尖锐的讽刺。浓浓的爱国之情,使我看到一位不徒俯视巾帼,值欲压倒须眉的偶像豪杰。
再次捧起 漱玉词 ,回望千年前的风雨,我清晰地看到了那个高悬于历史星空的偶像——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作文篇4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题记
宋宪宗时期,赵府上下都在房外等待着,一双夫妻手捧大批物件,走出房中,“带不走了,剩下的,都烧了吧。赵府仆人松了口气,车上满是古玩,珍宝,已然无处安放多余物件,好回头,恋恋不舍。曾经的他,多么快乐,但,毕竟战乱了。慌忙离开,北宋都城长安,本是一片蒸蒸日上。如今,万干民众争先恐后地奔向了门外江南的方向,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就此诀别长安。
或许是注定悲惨,两人中的男子在度河后因身体虚弱,病重而死。女子在第五次度河后,因为每次需要抛弃一半的事物后,车上的金石,所剩无几,好在江南定居,剩下的人生,就这么度过了,或许是为了怀念丈夫吧,身上的古玩,皆是丈夫所喜爱的。她,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
回到她出生的第五年,李家乃是官家,所以即便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李清照依然得到了无比良好的教育,才五岁便已以诗歌之才名扬京城,上门提亲之人络绛不绝。直到李清照出门,当面承认不会定亲后,众人逐渐离开李府。李清照回房,房中满是书籍,各类书籍,从天文至地理历朝诗歌,金石之学,李清照依然等待着只属于她的真命天子。
身为京城才貌皆备的女子,再加上家世显赫,李清照为了避免麻烦,极少出门,或许也是她的一种悲哀吧,若不是父亲之束缚,以她的天性,怎么愿意,待于李府呢?终于,李清照跑出李府,此时的她,已然到了豆蔻年华,走在集市上,突然,看见一个店主对一个青年男子要钱。天性善良的李清照用自己的钱还给了店主,青年名叫赵明诚,他买的东西是金石之物,他将李清照所买之物置于袖内,走时,问道:“姑娘,你叫什么?我叫赵明诚。”她嫣然一笑:“李清照。”李清照?真是个好名字,对于他们两人而言,这一天的偶遇,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回到府上,父亲见到她,并没有过多责备,第二天,赵府之人上门提亲,李清照知道了,那个男子原来是赵相之子,想起昨日的相遇,笑容再次绽放,点点头,同意了。大婚之日,坐在轿子中的李清照,被人抬着抬往了赵府,掀开花盖,映入赵明诚眼帘的是一个花容月貌,国色天香的女子,而这个美人,却又早名扬京城,才思之敏捷,无人可比。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嫁入赵府之内,婚后,喜爱金石的赵明诚影响着李清照,原本最为喜爱文学的李清照,就此,沉浸在了金石学之中。她想起了那天的偶遇,知道了那天为什么赵明诚死也不松手,为什么宁愿被骂被打也面色不改,因此,那天的全石之物,被她收了起来,毕竟是一个回忆,不是嘛?
奔波
好景不长,金军的进攻日渐凶猛,北宋防线步步退缩,一触即溃。李清照在长安里,等待丈夫的选择走亦或是留。终于,赵明诚停下了,“走吧。”赵明诚决定了,但,对他们两人来说,走却并不容易。夫妻二人数年来收集之物想要搬走,无疑是一件难如登天之事。无奈,夫妻二人只能一件件地挑选,一件件价值不非的古物被那随意放置着,每决留下一件,二人便一阵心痛,但与生命比起来,这些并不重要。
终于挑完,二人开始了向江南方向的赶路,第一个考验,便就是渡过黄河,无奈,夫妻二人再次丢下一批古物,一路逃到江南,终于,到了。但,另一个可怜的事向李清照袭来。天生体弱多病的赵明诚因为路途遥远,身怀重病,躺在床上的他,只能看着李清照一次次变卖古物以换取钱才,为他续命。即便如比,赵明诚终究撑不住了,一命归西。而李清照之姿色却被乱世之中一位城主看中,她被强纳为妾,但他通过逃跑加上钱财之物逃了出来。
出来后的李清照已然人老珠黄,她带着物件中最为珍贵的一件,米芾带的亲笔画,她带着这件重宝,找到了米芾之子,只因为这是丈夫最喜爱的古宝,只有一点美中不足,没有盖章。而她自然不是为了卖画,而是为了圆丈夫最后的心愿,印章盖上,李清照,已然断了牵挂,带着古宝留在家中,看着赵明诚死时的床,回忆曾经的点滴。她想起了那次偶遇,她想起了迎娶时的欢乐,想起了婚后一起收集金石的快乐。万般思绪下涌上心头,凄然一笑,了无牵挂。
世间再无李清照。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此美好的意境,小舟上,再无二人,二人,已然离去,鸥鹭,也再不惊起。
李清照的词作文篇5
忆昔往年,历史的长河中曾出现过一颗璀璨的明星。她似柳絮般轻扬洒脱,又似博物馆中的铜鼎金杯,华贵而沉稳;她肆意泼墨挥毫,展示着自己的文采与傲娇;就算是即兴作诗,她也能用寥寥几字将他人紧扣的心弦撩拨成这世间最美的篇章。她,就是多愁善感而又热情奔放的一位女子——我的偶像李清照。
说起李清照的身世,不得不用“怜惜”二字来形容。如此婉约浪漫的女子,有半生却是在忧愁与叹息中度过的。
她的丈夫赵明诚英年早逝,她不禁为此而悲痛。因为丈夫生前喜欢收藏古董,丈夫在世时,她用尽所有钱财将丈夫想要的东西求回。但因战乱,在丈夫去世之际,她连一件丈夫生前的东西都没能留下。可惜上天并不怜惜这个女子,在李清照的丈夫死后,她因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而崩溃,她急于找一个可以庇护她一生的人。就在这时,她遇到了另一个让她悲苦不已的男人。李清照被他的花言巧语所欺骗,以致于仅有的钱财被他夺走,悲痛交加的李清照此时更是痛苦万分。在一天天的恍惚中,李清照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消极的态度,虽然丈夫的离世让自己痛不欲生,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李清照站了起来,用她自己应该有的风姿与豪气迎接困难的洗礼。
此时的李清照正在将丈夫一生最珍爱的作品续写下去,以此来完成丈夫的心愿。晚年的她日子虽然清苦,但是她仍旧保持着坚韧的心态。她不仅创作了更多流传后世的佳句,还彻底改变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完善了自己。再回想起少女时代纯真的生活,她不禁莞尔一笑,彼时我那样洒脱,此时又何尝不是呢?
李清照以柔弱的身躯撑起了她的洒脱与豪气,这震撼了后人,尤其震撼了我。李清照能够如此,我亦何尝不可如此呢?面对困难,我要像李清照般坚强、洒脱;面对问题,我要像李清照一样沉着、冷静;在生活中,我亦会像她那样,做一个纯粹而又不失豪气的女子,在风雨中矗立,在阳光下闪耀!她就是我的偶像——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作文篇6
我眼中的李清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说李白、杜甫、苏轼等是出类拔萃的男诗词作家的话,那么李清照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震烁古今的女诗词作家。
李清照,自易安居士,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工于词章,母善属文,家中藏书甚多。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受苦难。十八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夫妇俩诗词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舒心适意。靖康之变,身遭战祸,又逢丧父之痛,所藏文物尽失,后贫困悲苦,东飘西泊,客死江南。
李清照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在封建社会里,她冲破了一般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家学女红的束缚,常常是走出闺房,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以拓展胸襟,陶冶情操,如“兴尽欲同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写出了李清照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
荷花凋零,香味散去,竹席冰凉的触感,由身下泛至全身。你孤身一人,泛一叶兰舟。偶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鸟鸣,下意识地仰头看天,望着远方飘来的洁白的云,心中涌上一股酸涩。唉,这相思之苦,离别之痛,才从微皱的眉宇之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这时的你,已不似从前,没有从前的那份天真。这时的你,已陷入那忧愁的黑洞,不能自拔。这时的你,已然没有那么幸福。这时的你,被离愁之苦折磨得烦恼攻心。当丈夫赵明诚病重过世,所有的不幸如潮涌似的向你涌来,把你卷入那寂寞的深渊。你哭了,如此无奈。你问,世间谁懂吾心,却无人回应。百年后,有人在感叹,李清照的悲剧人生只因生逢乱世。百年后,有人在感慨,李清照的流芳百世只因才情无双。百年后,有人在感怀,李清照一生的成就只因世事无常。
她是才女,但她毕竟是个女子。她是个有抱负的人,但她仍是女子。她追逐梦,但她不免女子的命运。我眼中的李清照。少年幸福,晚年疾苦。因为她终究是个女子。
李清照的词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