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根作文优质6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的创作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心灵的吐露与分享,作文的语言应当尽量简练,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以确保读者易于理解,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文化的根作文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的根作文优质6篇

文化的根作文篇1

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就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吧。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先说春节吧!春节里,要吃饺子,饺子的音和交子相近,新的.一年交好运的意思。还要放鞭炮和守岁。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小镇,山上有个叫年的怪物,一到春节,就下山抢食物吃。一天,一开始,人们击石、钻木取火烧竹子放起了“爆竹”,年就再也不下山了。现在叫做放鞭炮了。还有也是重要的——贴春联。人们把红纸上边写上祝福的字,贴在门两边上,祈祷第二年平安。

元宵节里,人们吃元宵,意思是团团圆圆,还要看花灯,猜灯谜。

端午节要吃粽子,在楚国时代,屈原就在五月初五跳江自杀,人们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竹叶包上糯米,给鱼吃。

中秋节的时候,人们要吃月饼,赏月亮。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我们要去发现、探寻。

文化的根作文篇2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礼貌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构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礼貌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纪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礼貌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礼貌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礼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资料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一样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资料,构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阶级统治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日仍有进取、普遍意义的传统礼貌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礼貌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具有重大价值。

“礼”显于制度,“仪”重于形式。“礼仪座度,笑语座获。”其解释为:古之祭祀礼仪尽合乎法度,笑语尽得其节制。在现代,我们根据礼仪发展的规律和其本身的作用、特质,将其定义为: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构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礼品器物等。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礼貌属于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侧重于内在修养。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要求尊重对方、承认肯定对方并尊重对方的人格。基本要求是诚恳、谦恭、和善和有分寸,做到待人“诚于中而形于外”。主要资料包括:遵守秩序、言必有信、敬老尊贤、待人和气、讲究卫生。

礼节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祝颂、问候、致意、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和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仪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内在美的一种外化。是交往中一切行为、举止、仪表、语言的规范。

仪表是礼仪在个人外在形象方面的体现,包括举止仪容、服饰、姿态等方面。它与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和礼貌程度密切相关。对人们的形象起到自我标识、修饰弥补、包装外表形象的作用。

仪式是交际活动中,按礼宾要求,用特定的程序、方式等表达的礼仪的过程。多数以组织的形式出此刻较为大型的交际活动中。如:迎送、开业、升旗、剪彩、签字等。是公关活动的重要资料,是礼仪比较外在,比较轰动的表现形式。

礼品器物是指为表达敬意,寄托情意的一些物品。例如过去的礼器、少数民族的哈达、锦旗、奖杯、纪念勋章,以及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物品。

毫无疑问,传统文化礼貌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进取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礼貌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礼貌。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很多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礼貌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礼貌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日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建起一片属于自我的礼貌天空。

文化的根作文篇3

这一天是鬼节,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是喜庆的日子。这一天我将不被许可走出家门。这个决定让我十分沮丧。听老一辈人说“这一天啊!许多鬼魂要被放出来,去看望自己的亲人,所以不能让小孩子撞见喽。”这段话让我想到了从未谋面的就离我而去的爷爷。我想爷爷会不会在这天来看望我?我感到期待。

这天家中要数奶奶最忙了。搭起个祭坛,便摆上些酒、肉、水果等。在烧上香、蜡烛走上前拜几下。就等天发黑。

夜穿上黑衣,便拥有了几分神秘。天上的星星比以往的还要少,月亮看上去若隐若现、躲躲藏藏。街上没有一个人凉风不断的吹来虽然是夏天但是还是让人发冷。只有几个人蹲在自家门前烧纸钱。奶奶也要到楼下去烧纸钱,我不能出门只好趴在窗头静静的看着,奶奶在纸钱上写下爷爷的名字。我好奇的问:“为什么要写上爷爷的名字呢?”妈妈笑了笑:“怕爷爷收不到钱,就被其他的鬼抢走,所以要写下爷爷的名字。”

“哦”。我对妈妈的回答半信半疑,街上好冷清连猫也躲开了,这个节日大概是让人们去怀念自己死去的家人,能让我们的家人有一种安息的意思吧。

纸钱一张一张的烧了起来化做了浓烟。满载着奶奶、我、爸妈,饱含着对爷爷深深的思念。希望爷爷能在天堂上过的幸福。火烧的越来越凶,成为了灰。“爷爷能收到吗?”我天真的问。妈妈沉思了一小会“一定能”。烧完奶奶恋恋不舍的上了楼,街道更安静了。

说来也巧,奶奶上来,家中无意发现了一只不速之客一只绿色的小虫子,我正要上前打死它的时候。奶奶却阻止了我:“这个可是爷爷的化身啊”。我疑惑了。奶奶却笑眯眯的说:“传说死去的人在鬼节因思念亲人化身做小虫子飞到自己亲人家中去看望他们。以知道亲友的平安”。“那怎么说这是爷爷的化身呀!”我大吃一惊。奶奶用树枝挑起了小虫,飞吧,飞走吧。那小虫似乎在留念什么,依依不舍的飞走了。

不同的日子,不同的节日。虽然不是喜庆的、快乐的。但是我们也要过完每一天。每一天也会让我们意味深长,就比如说:鬼节,鬼节是让我想起死去的死者,让我们怀念不以这个节日让我想念,爷爷虽然我从没有见过爷爷,可是在鬼节却让我知道爷爷以前曾有存在过,疼爱过我。

文化的根作文篇4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那可真是数不计数。如:中国陶瓷、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皮影、乐器等等。今天,我就着重说一说元杂剧和文房四宝。元杂剧第一人是关汉卿,这位中国第一位戏剧作家一生写了60多种杂剧,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剧作700年来一直上演不衰。关汉卿的剧作有描写社会矛盾、歌颂人们斗争的《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

文房四宝就是人们说的`笔墨、纸、砚。笔因王羲之的缘故,李渡毛笔名声大振。墨:具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纸: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铅山造纸状况,对连四纸作了说明,并给予很高评价。砚:星子的金星砚和婺源的龙尾砚都具有1000多年历史。

是啊,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历史悠久呀!

文化的根作文篇5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客家文化独具特色。都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小组来到罗浮山下,找寻古老的客家味道。

有幸采访到制作艾糍的师傅。见到他时,他正捶打艾叶面团,锤子在他手中充满了力量,每一下都迸发出巨大的声响,上下翻飞的锤子背后,是他专注的眼神,那手中的锤子仿佛有了生命,每一下都恰到好处,像在传递活力,面团也生机迸发,绿意盎然。千万次锤击下的艾糍似乎更加有韧性,也淡化了艾叶里的苦涩。打好的艾糍撒上肉松点缀,包裹着属于大自然的清香,与淡化的苦涩构成了独特又和谐的味道。

师傅来不及擦掉额头上的汗滴,就热情的给我们介绍:“我的祖先来自梅州,迁居来这里已经有500年了,这个手艺是从那时就代代传下来的。”难以想象,这团绿绿的面团竟然包含着这么久远的历史,这小小的面团里藏着的是一代代人的坚守。

现代化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传统工艺的影响也越来越巨大,当代的年轻人似乎对这种繁琐的工艺没有兴趣,导致许多传承断绝。新旧文化的交替和冲突下,那位师傅说的话让我震惊,让我不得不思考。他说这是必然的,我们想要进步,就必须舍去一些老旧的东西,不能让它们拖累我们。这个新奇的观点让我懂得要全面思考问题。想要进步就不能执着于过去,要放眼将来,社会才能进步。

能保护的就尽量保护,可以不被舍去的就尽量留下。保护是为了让人们铭记过去繁荣,舍去是为了让人们创造未来的幸福。我觉得这才是新旧文化共存的关键。人们不能忘记了过去的味道,也不能过于沉浸于过去的味道,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尝试创造,才能有更多新的发现。

文化的根作文篇6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文遗产之一,而且他有许多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色,让人孜孜不倦。

颐和园初始在北京,而且在北京也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颐和园的长廊非常的美丽: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所以才说移民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长,而且五彩缤纷又美丽的长廊。

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阁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游人至此,居高临下,可以饱览昆明湖及几十里以外的明媚风光。昆明湖在颐和园内,面临万寿山前山。面积3300余亩。

颐和园里面有一座17孔的桥,名叫17孔桥。这座桥非常的大,很壮观。十七孔桥是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

颐和园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多么的美丽,多么的令人流连忘返呀!

文化的根作文优质6篇相关文章: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作文参考7篇

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作文8篇

群文化的作文推荐8篇

中国诗文化作文参考5篇

海丝文化遗产作文模板5篇

海丝文化遗产作文精选8篇

文化生活作文600字5篇

文化中国作文800字5篇

丧文化作文800字5篇

作文传统文化800字7篇

文化的根作文优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