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评估环节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进度,教案的有效性依赖于其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应性,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10以内数学教案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10以内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初步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能进行4以内的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乐于参加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1、一个数字转盘、大鼓一个、1—4的数字卡若干。
2、数、物拼板,印章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带幼儿边念手指谣,边走到相应的位置。
二、集体活动
1、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可怜的小猴们在钓鱼的.时候都被坏鳄鱼给吃光了,猴妈妈可伤心了,为了保护其他的小猴,猴妈妈他打算搬家,离开这个坏鳄鱼,你们说这个主意好不好呀?
但是,坏鳄鱼在小猴家旁边出了许多难题,猴妈妈和猴宝宝他们搬不出去呀。
小朋友们,小猴他们这么可怜,我们帮他们解决难题,好不好?我昨天呀,乘鳄鱼不在,偷偷的到小猴家旁边看了看,我发现了四个难题,我们就先来解决这四个难题吧。
2、复习4以内的数字
教师:我们现在就来解决第一难题——数字大转盘。
在这个转盘上有数字和指针,教师来转动指针,当指针停止指向数字几,就请幼儿大声地说出这个数字。
3、记忆4以内的数字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就解决乐第一个难题,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题—— "谁不见了"。
教师出示1—4的大数字卡,拿掉其中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是哪个数字不见了。
4、4以内的按数取物
(1)听鼓说数
教师:第二题我们也顺利解决拉,我们每个人都表扬一下自己,真棒。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我这有一个鼓,请小朋友们根据鼓声来说数字,告诉我我敲了几下。
(2)按数取物
教师:现在,我们第三个难题来啦,准备好了没有?
4套1—4的物卡,请幼儿根据教师说的数找出相应的物卡。
三、分组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太棒拉,这么快就解决了第三个难题。现在我们就要向第四题出发拉,刚才前几题都是小朋友们在一起通过的,第四关呀坏鳄鱼要把小朋友们分开了,要分组考你们。
2、教师一一介绍每组的活动:
第一组:盖印章。
第二组:数、物拼板。
第三组:数、物对应。
幼儿活动时,教师巡回指导 。
10以内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找找,拼拼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掌握6以内的数数及认识数字。
2、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活动准备:
1、房子6幢。
2、动物照片拼图每组一盒
3、1---6的数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找房子
1、师: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数一下,这里共有几幢房子?(6幢,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2、师:这些房子都是小动物住的,它们告诉我,每幢房子的门里面都有一个数字,让我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数?
a、红房子里是个比2大1的数,那是几?(3)猜出后请幼儿找出数字,放在板上,验证。
b、绿房子里是1、2、3、4、5、6里面最小的一个数,那是几?(1)方法同上
c、咖啡色房子里是排在4后面的一个数,它是几?(5)
d、蓝房子里的数是1、2、3、4、5、6里面最大的一个数,那是几?(6)方法同上
e、1到6这些数里面,还有哪两个数没有猜过?(4和2)紫色房子里的数比黄房子大,想一想,它该是数字几?(4)
f、剩下黄房子里的数又是几啊?(2)
二、拼房子
1、师:这些房子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只要找到它们的照片我们就能知道了。
2、教师示范拼照片。如:这张卡片后面有个数字4,再找一张后面有4个圆点的卡片拼在一起,翻过来,就是一张小动物的照片。那你们等会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拿数字的卡片,再去找几个圆点的另外一张卡片拼在一起。
3、幼儿操作。要求拼出动物照片后,马上用手遮起来,不要让老师看见,等会老师来猜。
三、猜动物(二进制)
师:我这里有三张小动物的照片,等会儿你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你的小动物就讲有,没有的讲没有,让我来猜猜看,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照片,它是住在几号房子里的??(游戏反复进行4----6次)
四、送小动物回家
师:我们游戏做好了,现在该把这些照片送到它们家里了。
1、让幼儿分别将照片按后面是数字几送到几号房子。
2、请幼儿说说几号房子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
10以内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通过操作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重点: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
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4只小动物图片、4座房子。
2、 每位幼儿1~6数字卡片、1~6点卡
3、1~6数字卡片、磁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找邻居
(1)通过动物搬新家,初步感知“邻居”概念。
师:小朋友在家和自己的邻居玩吗?孩子说一说。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搬了新家,他们找不到自己的新邻居了,请大家帮帮忙。(教师出示动物房子)!
师:看看谁搬了新家,你们知道他们的邻居吗?(孩子们说一说)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住在家两边的小动物就是小猪的邻居。
问:小猪家的门牌号小狗家少1,小猪家住在几号?
猴子家的门牌号比小猪家多1,小猴家住在几号?
(2)教师小结:原来邻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动物们都有两个邻居,就是住在他们前面和后面的小动物。
二、数字朋友找邻居
师:小动物们有了新邻居真开心,这里有一些数字朋友,他们也要来找邻居了。
教师出示数字1、2、3、4、5
提问:数字2的邻居是谁和谁(1,3)? 数字3的邻居呢?(2,4)
(因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后面,比2多1)
教师小结:一个数与它前后邻居的关系,是相邻数关系,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所以2的相邻数是1和3。
三、游戏:找朋友
教师幼儿共同游戏:老师和孩子伴随着歌声给数字找相邻数。
四、幼儿操作:
1、给每位幼儿分发的数字1——6和圆点1——6。
2、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数字出示相邻的数字。
3、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数字出示相邻数的点卡。
4、一位幼儿出示数字其他孩子出示它的相邻数字或对应点卡。
五、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父母或邻居小朋友一起给1到5的数字宝宝找他们的相邻数。
10以内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6-10以内相邻两数之间存在多1少1的关系。
2、学会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两组物品变成一样多。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①教师用的正方形格子图一张。
②数量为7、8、9、10的实物。
③小筐、轻泡纸剪的小鱼、记录纸、盘子、透明塑料包装袋若干。
2、经验准备:
①认识10以内的相邻数。
②会点数10以内数的数量。
活动重难点:
重点:相邻两数之间的多一少一关系。
难点:通过操作掌握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两组物品变成一样多。
活动过程:
1、比较6-10的两数关系。
①分别出示7、8、9、10实物,引导幼儿发现6-10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②提问:相邻两组物体的数量有什么不同?怎样使两组数量一样多?
小结:可以通过添上1个或去掉1个的方法让两组数量变成一样多。
2、分组操作。
①第一组:抓小鱼。
材料:数量分别为9和10的红黄两色小鱼,篮子。
玩法:观察小鱼的颜色,把相同颜色的小鱼抓起来放在小筐里并记录小鱼的数量。操作后交流:每种颜色小鱼的数量是多少?比较后发现了什么?怎样让两种颜色的小鱼变成一样多?
②第二组:盛小鱼。
材料:小鱼、盘子(上面分别贴有6-10的数卡)。
玩法:检查盘子上的数字与盘子里鱼的数量是否一致,想办法让鱼的数量与盘子中的数字一致。
③第三组:包装鱼干。
材料:透明塑料包装袋上的数字所示,判断里面装的鱼干数量是否正确,通过添加或者减少的方法让鱼干的数量和包装袋上的数字数字一致。
3、感知10以内的数。
①提问:相邻两列花片的数量有什么不同?谁多?谁少?差别是多少?
②教师借助正方形格子图与幼儿共同验证,发现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延伸活动:
将小鱼和鱼干换成其他物品进行比较。
10以内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10以内单数、双数的含义。知道两个两个地数数,正好数完的数是双数,数完还剩一个的数是单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0的实物卡片、数字卡片若干,珠子或雪花片若干,小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摸珠”游戏,体验感知单双数的含义。
1.教师组织幼儿从摸箱中每人抓一把珠子,然后两个两个地将珠子放在筐里。
2.引导幼儿仔细点数自己抓到的珠子,用数字表示它们的.数量。
归纳小结: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还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两个两个地数,正好数完的数叫双数。
(二)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反思
在教学“10以内的单双数”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与教师、同伴以及材料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充分感受和体验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引导幼儿整理、归纳单双数的学习经验,促进其逻辑思维的提高,这样才会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案例做到了以下五点:
1、紧扣活动目标,有效设置了活动环节。
2、创设生活化、游戏化情境,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准确把握教学语言,形成了有效的师生互动。
4、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促进了幼儿主动建构知识。
5、面向全体幼儿,实现了集体教学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10以内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2、能按颜色把物体进行分类。
3、积极愉快地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鸟的房子5个(五种不同颜色)小鸟的头饰25个(五种不同的颜色各五个)门牌号1――5音乐《小鸟飞》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将物体按颜色归类。
活动难点:能点数后说出物体的总数。
活动过程:
一、音乐做“小鸟飞”的律动入场。
1、小朋友告诉老师,刚才我们做什么动作进来的,现在我们再做一做。
2、小朋友们喜欢小鸟吗?看看你们的小椅子下面有什么?拿出来看看。
3、每位小朋友拿一只小鸟,坐成半圆形。
二、情境“快乐的小鸟”。
1、引导幼儿认清小鸟的颜色并说出来。
2、学习按颜色归类:请同一种颜色的小鸟坐到一起。师生一起检查有无坐错地方的小鸟,并进行帮助。
3、学习点数:请小朋友点数每种颜色的小鸟有几只,并说出总数。出示数字5,请小朋友认读。
三、游戏“找朋友”
1、请小朋友戴上小鸟的胸饰扮小鸟,老师当小鸟的妈妈。
2、请小朋友找和自己的颜色一样的小鸟做朋友,边唱歌边进行。
3、请小朋友相互交换自己的小鸟胸饰,再边唱歌边找朋友一次。
四、游戏“小鸟回家”。
1、给小鸟娃娃送礼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房子,让小朋友观察小鸟的房子,并说说小鸟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能说出是颜色不一样。
3、给每一间房子挂牌:1――5的门牌号。复习认读数字1―5。
4、放音乐,引导不同颜色的小鸟回相对应颜色的房子里,并进行检查。
5、点数每间房子里的小鸟的个数,并说出总数。
五、结束活动:
1、放音乐,小鸟妈妈和小鸟娃娃快乐地唱歌跳舞。
2、“鸟妈妈”带小鸟到外面去玩耍,放音乐,做小鸟飞的动作出场。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10以内数学教案篇7
一、活动目的:
1、复习1-7的数字排序,幼教中班数学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
2、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二、活动准备:
数量1-7的实物;分别写有1-7的动物头饰7种;1-7的数字卡每人一套;地上画有各种写上数字的图形。
三、活动与指导:
1、复习数数1-7和1-7的排序。
1)(1)、教师:今天圣诞老人带来了七位客人,我们请他出来,教案《幼教中班数学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
2)7位幼儿带着动物头饰出场,其他幼儿数出场的顺序,按头饰上的数字说出1-7的排序,复习认识1-7。
3)"圣诞老人"带来了一袋的礼物,"圣诞老人"拿出一种礼物,幼儿说出有多少。请个别幼儿点数看。
2、运用多种感官7感知以内的数量。
a)教师敲铃几下,幼儿说出相应的数字,并伸出相应的手指。
b)教师举起一个数卡,幼儿轻轻拍手几下。
3、游戏:站图形。
音乐响起,幼儿按图形里数字的数量多少站进图形里。音乐停止,幼儿一起说出三角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个人;正方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人…。
a)幼儿操作,复习点数1-7的物体。
b)请幼儿数一数,每行数量是多少,再按数字涂色。
10以内数学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一起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1.现在4人一小组,把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填完整。
2.出示整理好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小组合作计算出答案。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二、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1.师: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引导生回答: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
(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一行是9,第二行是8,第三行是7……
(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都比上边的一题大1。
2.师问: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启发生回答:
(1)每一横行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几……
(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加2、加3……
(3)每一横排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第三排都得13……
3.师:你还发现上有规律的排列?
启发生回答:每一斜行的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7加4、8加4,第二个加数不变。
4.观察整个表,以6+5为界限,发现了什么规律。
(左边的题和右边的题相同只是两个加数位置变了,但是他们的和不变。在加法表中有一条粗线把加法表分成两部分,强调只要记住左边的20道题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序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先按竖行找规律,再按横行找规律,然后从全表找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方法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和是11、12 ……的顺序一组一组地说出进位加法算式,加深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表排列规律的认识,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法式题的记忆,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自己先思考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再同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课堂检测(b)
小小设计家—————我的快乐周末
你们自己设计一个周末活动方案:在儿童乐园里,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给你20元钱,让你自己玩,你准备怎么去玩?
项目 票价 我想玩
过山车 9元
旋转木马 8元
海盗船 7元
转盘 6元
急流勇进 5元
迷你火车 4元
列式
我想说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113页2、3、4题。
10以内数学教案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