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写教案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教学策略,通过不断完善教案,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牵牛花》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牵牛花》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各自从难过到高兴的原因。
2.愿意帮助别人,知道帮助别人也能使自己快乐。
二、活动准备
课件ppt “竹篱笆与牵牛花”。
故事《竹篱笆与牵牛花》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牵牛花和竹篱笆难过的图片,激发好奇心。
1.播放ppt,出示牵牛花和竹篱笆的图片。提问: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谁?(原来是竹篱笆和牵牛花)
2.请幼儿尝试进一步观察图片。提问: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教师小结。师: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听听它们为什么难过。
(二)了解故事内容,初步理解牵牛花和竹篱笆情绪变化的原因。
1.教师有感情的讲述一遍故事,请幼儿倾听。
2.通过提问回忆故事内容。
(1)竹篱笆为什么难过?你从哪句话或者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2)牵牛花为什么哭?
(3)最后牵牛花愿望实现了吗?谁帮助它的?
(4)它们找到了哪些好朋友?
(5)最后它们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3.教师小结,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师:牵牛花在竹篱笆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愿望,也正因为如此,竹篱笆找到了更多的好朋友,不再孤单了。
(三)再次欣赏故事,体会帮助别人也会使自己开心的感受。
1.教师播放ppt课件,再次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提问:为什么竹篱笆感到幸福极了?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师:竹篱笆帮助牵牛花完成心愿后,也交到了许多好朋友,原来帮助别人,也能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四)丰富经验,知道怎么样帮助别人能使自己更快乐。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提问:一个人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难过?
2.进一步引发讨论:怎么帮助别人才能使大家都感到高兴?引导幼儿自由讨论,请个别幼儿说说。
3.教师总结。师:我们要和竹篱笆一样,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这样也能使自己快乐。
《牵牛花》教案篇2
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讲述了生病的小鸟得到了牵牛花帮助的故事,既介绍了凤仙花、小草和牵牛花的某些生长特征,又表现了朋友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怀。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感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鸟和凤仙花、小草、牵牛花等小伙伴的故事,了解小草、凤仙花及牵牛花等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学习牵牛花等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随文识字,落实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小鸟的原因。
2、体会牵牛花、小草及凤仙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二课时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呀?(小鸟、牵牛花)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小鸟和牵牛花》。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设置疑问,激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64页,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从同学们的表情在,老师看出来你们已经喜欢上了这篇课文了。现在就请你们同桌合作,按自然段交替着读课文。如果读得正确、流利,你就夸夸他,如果有读不通顺的句子,你一定要帮帮他。
3、谁帮助别人了呀?从你们的笑脸上,老师看出来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收获了快乐。谁愿意把你的朗读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好,我们来按自然段依次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们是不是读得正确、流利。看谁最会倾听。
预设(1):“蔓儿”学生读的不一定准确,指导读。
预设(2):“蒙蒙”学生可能会读的有点吃力,重点指导。通过读书,看来同学们已经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那谁能说说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多种形式的读书实践,可以使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扎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要求。只有读懂课文才会有“感”,有“悟”。)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牵牛花帮助了生病的小鸟,那小鸟还有哪些朋友呢?
1、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
谁愿意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还有哪些朋友?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想想它们会玩什么?能通过你的读,把小鸟的快乐带给大家吗?谁来读?
2、指导读小鸟生病的句子。
可是有一天,小鸟生病了。小朋友们,生病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呀?是呀,真是太难受了,小鸟在生病的时候也和你们有类似的想法。拿出笔,找一找,画一画小鸟难受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好吗?
句子(1)有一天,小鸟病了,躺在窝里,一动也不能动。小鸟病的很重,谁能把他病重的样子读出来。
句子(2)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个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啊!因为他和小伙伴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了,所以他多么想飞下去玩呀,可是……句子
(3)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树来呢?谁能把“一点力气也没有”通过读强调出来。我们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指名读。
3、指导读第3自然段。
生病的小鸟呆在窝里,真是又孤单又寂寞,所以它费了好大的劲,对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出示句子):“凤仙花姐姐,我病了,请你上来陪我说说话,好吗?”
小鸟在乞求凤仙花做什么?指名读。
从小鸟的话中,人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自己读读这个句子。
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小鸟是会帮助人的。适时引导从“请”字看出什么。
预设(2):学生如果能说出有礼貌,就请他读一读。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事情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能仿照这个句子,说一句话吗?
预设:学生觉得仿说有难度,教师就适时说一句话作为例子。
如果学生很容易就仿照说出来,这样就指几名学生练说。
(生活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依照句式说话,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可是凤仙花听了小鸟的话,却红着脸说……
齐读凤仙花的话。是不是凤仙花不想帮小鸟呀?说说你的看法。(强调红着脸,想帮忙,自己又无能为力,不好意思。)
现在女同学是凤仙花姐姐,男同学就是小草弟弟,老师读叙述的话,我们来合作读课文。(读说结合,培养能力,体会读书的快乐。)
4、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
小鸟没有得到凤仙花的帮助,它又去向小草求助了,结果会怎么样呢?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然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汇报。老师还想知道你们这部分课文读得怎么样,先3人一组,分角色练一练。小组展示。
(在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理解文章的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5、重点读第6自然段,理解牵牛花的生长特点和它对朋友的关爱。
正在大家发愁、失望的时候,谁来帮助小鸟了呢?
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呢?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学生自由说。
在引导过程中,着重把握“使劲爬呀,爬呀”“天刚蒙蒙亮,他终于爬到了鸟窝旁”等句子,进行指导,说出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要让学生读出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也只有在学生的朗读中,才能使牵牛花的辛苦和不懈的努力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师板书:“陪伴”,齐读。
为什么牵牛花能陪伴生病的小鸟呢?
教师课件演示:牵牛花的蔓儿和课文插图,介绍牵牛花能爬的特点。
教师叙述:牵牛花终于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爬到了鸟窝旁,看来帮助别人是要付出许多的辛苦和努力的。你们还愿意帮助别人吗?现在,我们就和牵牛花一起去帮助小鸟吧!教师引读第6自然段。
(适时的引读,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牵牛花在帮助小鸟时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同时也提升了对课文主题的升华。)
牵牛花的歌声给小鸟带去了快乐,小鸟的病好多了。牵牛花更高兴了,谁愿意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得再高兴一些,齐读。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有了朋友们的关爱(板书),小鸟的病很快就会好啦!当他又回到了朋友们中间时,他会对朋友们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说。
(此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关爱他人的美德,让学生学会做人。)
五、通读全篇,回归整体。
多有趣的一篇童话故事呀!你们还想再读一读吗?指名读,其他同学带上表情,不出声跟着读。
(回归整体进行阅读,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文本完整地呈现在孩子的面前。)
六、检查识字。
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了。本课要求识的字,你们也一定认识了,打开书67页,自己先认认吧。
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读。
最后一个字落在“喇”上,先认字。
喇叭花又叫什么花?(牵牛花)
不但牵牛花的歌声传到了我们的教室,而且牵牛花的行为也感动着我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引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自主读书的基础上,检查随文识字的效果,以达到读中识字的目的。)
板书设计:
小鸟和牵牛花
陪伴
(关爱)
《牵牛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画面内容。
2、引导孩子学习理解字词:爬、吹、滴答等,了解牵牛花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3、通过画面欢乐情景,感知牵牛花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牵牛花》画面。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春天里你们都看到什么花开了?(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有说说)有什么花向小喇叭一样?(迎春花)
2、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知道有什么花是在夏天开的吗?
3、今天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夏天开的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花?
二、激发幼儿看图兴趣。
1、(出示画面“牵牛花”)问: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谁还看见了别的小朋友没看到的?
2、图上画的是什么花?牵牛花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牵牛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你你们知道牵牛花是先长叶还是先开花的呢?
3、图上的牵牛花是什么颜色的?除了这种颜色的牵牛花,你们还看过什么颜色的牵牛花?
4、你看见牵牛花都在什么地方?这个像绳子一样的是什么?(藤)你知道这个藤有什么作用吗?(告诉孩子它可以帮助叶子往上爬)
5、你知道牵牛花是每天的什么时候开的吗?(引导幼儿理解学习:爬、清早、吹、等字词)
三、欣赏儿歌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牵牛花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牵牛花,请小朋友听一听儿歌里说了什么。
2、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牵牛花像什么?它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它会往哪里爬?
3、再次欣赏儿歌,问:儿歌里还说了些什么?还有谁听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
四、激发情感
1、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牵牛花吗?为什么?
2、大自然还有许多像牵牛花一样美丽的花,请小朋友去看一看,认一认。
《牵牛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韵律,初步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2.感受音乐的趣味性,在游戏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享受角色游戏带来的乐趣,并能从中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活动准备: 故事背景图、竹篱笆、牵牛花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师:孩子们,见到你们真高兴!让我们随着一段有趣的音乐跳起来吧!(放完整音乐)
二、情景导入师:你瞧这,又老又旧的竹篱笆,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他的`心情会怎么呢?(幼儿自由述说)有一天,他听到一阵哭声,是谁在哭?
三、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韵律,幼儿初步感受乐曲旋律(部分旋律)
1.操作教具,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1)师:竹篱笆说‘别难过,别难过,让我你’!牵牛花听了高兴地跑过去了!“竹篱笆会想到什么办法他呢?“(教师操作教具)
(2)根据教具操作,幼儿自由述说“办法”
师:原来竹篱笆是让牵牛花从他的身上绕着爬上去的。
(3)牵牛花是怎么绕的?根据音乐感受重音。
(4)讲解规则:重音时,停!
2.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律动玩游戏
(1)师:一只手臂变成竹篱笆,一只手指变成牵牛花。
(2)幼儿个别、集体角色游戏。
四、幼儿完整感受乐曲,初步会玩游戏。
1.完整听音乐,找出藏有牵牛花绕着向上爬的音乐。
2.根据音乐,集体站在同心圆玩游戏五、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并能从中得到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教育。
(1)讲述故事后半段。
师:帮助别人,原来就是帮助自己呀!
(2)那别人要是遇到难过的事情,你都有什么开心法宝让他快乐起来呢?
:你们想的方法真多,可以帮助好多的人,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都要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牵牛花》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4小节,认识“榆、窝、凤、蔓、缠、蒙、终、喇、叭、愁、嗒、嘀、冲”等13个生字,读准“蔓儿、冲着、蒙蒙亮”等难词。
2、读好请求的语气,学会用礼貌用语来说话;
3、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榆树、凤仙花、牵牛花以及牵牛花的“蔓儿”;
4、体会小花、小草爱莫能助的无奈。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1——4小节,认识“榆、窝、凤、蔓、缠、蒙、终、喇、叭、愁、嗒、嘀、冲”等13个生字,读准“蔓儿、冲着、蒙蒙亮”等难词。
2、读好请求的语气,学会用礼貌用语来说话;
三、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人手一张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
直接出示课题:小鸟和牵牛花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故事,题目叫——《小鸟和牵牛花》
师:谁来跟它们打个招呼?
师:我们一起来叫叫它们!
(二)初读课文,识字通文
1、“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小朋友赶快把书本翻到171页,自己去读读!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旁边的拼音帮忙,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并标上段落序号。
2、反馈。
出示词语:鸟窝 喇叭 榆树 凤仙花
缠在 陪你 终于 发愁 嗒嘀嗒
玩儿 蔓儿 冲着 蒙蒙亮
3、看,小鸟要来考考大家了。自己先读读!
4、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当小老师领读?(适时指导儿化音“玩儿蔓儿”:
出示榆树和牵牛花的图片,告之什么是“蔓儿”——看,这就是牵牛花的“蔓儿”,它一圈儿又一圈儿地缠在榆树上,向上爬呀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
5、谁想读给大家听听?这样,一人读两个吧!(适时指导多音字“冲着 蒙蒙亮”)。
6、接下来小鸟还加大难度:去掉了拼音帽子并打乱了它们的顺序。我们来开列小火车!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植物。
1、生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那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再去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然后再想一想上面的填空!
出示:小鸟()了,它请()和()来陪它,可是它们都无能为力。最后,()自告奋勇地爬上了榆树和小鸟做伴。小鸟的病马上好了。
2、生个别说,齐说。
3、小朋友仔细看看,小鸟有哪些植物伙伴呢?
生说:小草、凤仙花、牵牛花、榆树。
师:小草和牵牛花我们都认识了,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榆树和凤仙花的图片:(榆树树干很直,叶子茂盛,适应性强,生长快,是我们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凤仙花又叫“指甲花”,据说它的.整棵都可以入药,花部分可以用来治蛇伤、腰痛等。)
(四)研读课文
1、小鸟和它的这些植物伙伴一起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每天一起生活、一起玩耍,过着快乐的日子。下面就请小朋友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
2、研读第二小节 朗读指导
1)师:可是有一天,小鸟生病了,它病得很严重吗?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①出示第一句:有一天,小鸟病了,躺在窝里,一动也不能动。
那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个读
还有一句也是说小鸟病得很严重,你能找到吗?
②随机出示第三句: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树来呢?个读——(师:是呀,小鸟病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我们一起来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吧)齐读
2)师:此时此刻的小鸟是多么想念他的朋友们啊!他想:——生接
随机出示第二句: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个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啊!
个别读——齐读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整段话,读出生了重病的小鸟心中的强烈愿望。齐读
3、朗读对话指导3、4小节
师:是呀,此时的小鸟是多么想念它的朋友呀!于是,它费了好大的劲,从窝里伸出头来。请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然后用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
1)出示小鸟的话:小鸟费了好大的劲,从窝里伸出头来,对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凤仙花姐姐,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儿,好吗?”
引导语:小鸟,小鸟,美丽的凤仙花就在榆树下面,赶快来请求他吧。
师:而凤仙花听了,却红着脸,说:“真对不起,我长在地上,不会爬树也不会飞,怎么能上你那儿玩儿呀!”
出示:凤仙花听了,红着脸,说:“真对不起,我长在地上,不会爬树也不会飞,怎么能上你那儿玩儿呀!”
师:凤仙花为什么不答应小鸟的请求呀?(你真会读书,用课文里的知识来回答老师的问题。)那就请你来当当凤仙花读读吧!
师:“真对不起”,多有礼貌啊!让我们读出它的无奈吧!
4、哦,听得出你是想帮也帮不上忙啊!所以,凤仙花红着脸,说——
个读——齐读
5、老师现在就是那只得了重病的小鸟,你们来当我的好朋友凤仙花姐姐好吗?(师直接说,叫全班学生接)
凤仙花想帮却帮不上忙,她的心里可难过了!但是,善良的小鸟并没有责怪她,小鸟想起了平日里和自己最要好的小草,他们又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同桌一起合作,一个当当小鸟,一个当当小草。
1)同桌分角色合作读对话。
出示:小鸟又对榆树下面的小草说:“小草弟弟,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说一会儿话,好吗?”小草听见了,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我长在地上,没有翅膀没有脚,没法去陪你说话呀!”。
2)同桌朗读反馈(2组)
(五)师生一起配乐讲故事,读儿歌巩固生字
1、师生合作讲故事。
师: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可喜欢讲故事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吧!老师给你们来分分角色:男孩子当当凤仙花和小草,女孩子当当小鸟,我来读其余部分。好,故事开始了——
师:那牵牛花是怎么陪小鸟的呢?后面部分我们就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2、拍手读儿歌,巩固生字。
小小牵牛花,蔓儿长又长,
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
天刚蒙蒙亮,终到鸟窝旁,
冲着小鸟吹喇叭:
“嗒嘀嗒,嗒嘀嗒……”
吹得小草迎风舞,
吹得凤仙乐开花,
吹得小鸟眯眯笑,
吹得大家乐哈哈!
《牵牛花》教案5篇相关文章:
★ 5大领域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