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提供了教学计划的结构,使教学更有组织性和条理性,当老师准备教案时,他们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如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确保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适切性,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写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1个生字。认识“觉”1个多音字。
2、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
3、 激发学生探求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会写9个生字,会认11个生字。学习生字新词,继续巩固用已有的记字方法识字,摸索识字记字的规律和方法。
2、 通继续学习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感情的背诵第二自然段。通过朗读了解科普知识,探索自然界中的生物钟奥秘。
教学难点:
1、了解牵牛花,猫头鹰,蜜蜂等生物的活动规律,知道什么是生物钟,并且能发现大自然中其他的生物钟奥秘。
2、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语言,领会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书中图片实物投影,学生收集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认识大自然是一座美丽的时钟。
3、学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六个字“现,响,洞,细,访,部”等字。
教学重点: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2、学习写好“汉、苦、后”三个字。
教学难点:
1、初读时注意生字正音:读准本课生字“现,昆”的前鼻音,“英,响,洞,访”的后鼻音,“邻”的边音,还要注意读准“现,响”的三拼音。
2、“英,夜”是整体认读音节,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读音中的问题,养成自己正音的习惯。
3、通过比较记忆、选词填空的方法,用已学过的偏旁,部件,熟字等帮助识记字形,同时要指导学生分清几个易混淆的字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你们喜欢大自然的什么?
你们说的可真美呀!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大自然的时钟。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你们想知道这时钟是怎么记时的吗?请大家翻开书第60页,自己读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用o划出来。,并且在每一小节前标上序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认读课后生字,带读,并给生字组词。
3、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自己读一读,齐读,读准字音。
4、教师范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自己读一读。
老师检查读生字a 点读生字b 开小火车读c男女生认读d去音节全班齐读
注意词儿连读。
老师检查读词语。
绽开 夜幕降临 东方欲哓 啼鸣 巡逻 拜访 生物钟
5、这篇课文共有4个小节。
点读--学生评价--再点读。
6、这次在大家的纠正下,我们把字音读的更准了,那咱们把正确的读音带入课文,就能不能把句子也读通顺,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
同桌合作读课文。
全班分小组读课文,每一小组读一个自然段。
7、带着正确的读音读课文,把课文读读通顺、流利。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
1、精读课文, 感受课文内容,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听到你们读课文读地这么好听,老师把课文上的小伙伴也请来了。你们看……)
老师出示 牵牛花 野蔷薇 蒲公英 午时花
2、你们想知道这些花每天几点中起床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读文后,你知道动植物和昆虫是怎样报时的吗?
4、(出示读书卡片,三张表格)
自己读文后填上表格。
花名 时钟
牵牛花 四点
野蔷薇 五点
蒲公英 六点
午时花 中午
5、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上表。
6、小组同学合作读第二自然段。
(小组读)。
看来呀,花儿都有自己的生活时间,是吗?
那么大自然里的其他事物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呢?
我们从植物世界里走出来到动物世界里去看看吧!
二、请同学们自渎课文的第3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下表。
动物 时钟
鸟
鸡
田鼠
猫头鹰
2、小组交流读书收获,交流读书卡片。
三、学表达
1、在第二自然段中写了什么?自己读文,说说文中写了几种花都怎样了?
(开放)
2、课文中并没有出现“开放”这个词,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出示两组句子)
读读两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1句写的生动,二句写的啰嗦,不具体)
4、在读读课文,看看每种花都是怎样开放的?
(出示图片)边欣赏边读句子,说说每种花开放时有什么特点?
5、你能学习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吗?请你举个例子在小组中说一说。
点读 同座合作读 小组读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们的时钟吗?
四、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并制作昆虫的“生物钟”表
昆虫 生物钟
五、思考
你还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制作出这样的表格吗?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就能收集到资料。
六、指导写字,重点指导
秘 绽 蜜 拜
1、学生根据结构分类说说生字的记法。
2、观察各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3、教写:秘 绽 蜜 拜。
绽:左窄右宽,右边是个“定”字。
蜜:中部分为“心”加一撇。
拜:左右结构,左边一撇两横,右边四横。
秘:右边部分和“蜜”字的中间部分相同。
七、学生自己描写各生字
八、完成课堂书写作业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然流露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从而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鱼吗?
2、出示课件(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鱼们正在干什么?谁来说一句话。(小鱼真快活。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小鱼在水里真漂亮)教师板书:大海里快活的小鱼
4、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看看浅水洼里的小鱼。板书课题:浅水洼里的小鱼
5、齐读课题
6、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什是浅水洼?小鱼为什么会跑到浅水洼里?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样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带着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里的鱼娃娃(带拼音的生字把),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择段落,组内同学合作读书,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问题先请教组里的同学,全体同学参与读书。
4、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5、识记生字:
(1)老师手里也有几条浅水洼里的鱼娃娃,你们都认得它了,它就可以回到大海里了,快!咱们快点记住它们。
(2)利用小鱼形状的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7个生字。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指读生字,并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请代表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字词,同时挖掘学生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和经验向全班展示。(如:至是到的左半部分;乎是手的第二笔换成点、撇;叨念要用嘴,所以叨是口字旁。)
(5)教师适时强调重点字音。提醒学生注意:甚、至、蒸三个字都是翘舌音;死是平舌音;甚是前鼻音;蒸是后鼻音;
(6)分组开火车救小鱼(认读生词),在同样的时间内看哪一组救的小鱼多。(认读的卡片总数多,读得不准的,小组内同学纠正。)
三、细读感受,换位体验(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的可怜)
1、谈话:刚才大家看到了大海里一群快活的小鱼,它们一群小伙伴正做着游戏,有的跟着鱼爸爸、鱼妈妈出去找吃的。。可你们知道浅水洼里的小鱼现在怎么样呢?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3、想象说话:浅水洼里的小鱼正在干什么?它们都在说些什么?(小鱼在做最后地挣扎。小鱼在呼救小鱼说求求好心的人把我放进海里吧!等等)
4、第一自然段
5、换位体验:如果你就是浅水洼里的一条小鱼,看着浅水洼里的水就将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自己就快死了,你心里怎么想,心情怎么样?(板书:浅水洼里可怜的小鱼)
6、指名读第一段
7、齐读第一段
四、书写指导,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是怎样来记住这些字?
2、找一找哪个字最难写。
3、教师指导:久字的撇捺要伸展开,乎字的横、至字的下横要写长一些,腰字中月字旁的撇要写成竖撇。
点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特点是左窄右宽。
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评议,把写不好的多练习几遍。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3
本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我先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得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当一组词语都出示以后,要求学生找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同一个偏旁。然后再了解这个偏旁的演变过程,观察图与古文字字之间的联系:图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最后再来理解这几个词语。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学习以下的几组词串。当然,我重点抓住了生字的教学,有音——意——形,层层深入,扎实有效,同时注重给予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自学生字,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开展一些比赛,在游戏中学习将会更有意义,也更有情趣一些。
上下来的感觉: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在生字掌握的还不好,礻字旁和衣字旁的字特别混淆,这该怎么办啊?
小耗子老师和彤彤老师都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辨析的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落实,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
本课的词义都比较简单,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难点是偏旁的辨析,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围绕词语展开教学,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辨析不同偏旁表示的意思也不同。通过理解讲述《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词语所指事物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礻”字旁的意思。另外,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我通过指导学生结合图上的事物、情境练习说话,用上所学的词语,建立了字、词、句的联系,进一步区分生字的偏旁,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书写生字时,学生的正确率就比较高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4
【原文】
两百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字词学习】
字:搞、顾、慢、辆
词:散步、热闹、衣襟、掏出、继续
【重点句子】
1、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2、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3、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
( ) ( ) ( ) ( )
二、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快来指挥一下吧!
1、王明最怕做( )题,因为她太( )了。
2、李时珍是举世( )的医学家,他写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社会做出了( )的贡献。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
( 移动) ( 粉笔) ( 开始 ) ( 思考 )
二、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快来指挥一下吧!
1、王明最怕做( 计算 )题,因为她太( 粗心 )了。
2、李时珍是举世( 闻名 )的医学家,他写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社会做出了( 巨大 )的贡献。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童话,讲述的是雨过天晴后一群小鸟在天空中造起美丽的云房子,小鸟们快乐的飞翔,一会儿风把云朵吹走了的故事。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一场雨后天空中留下了一些云。第二部分是说小鸟们造起了美丽的云房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来飞去。第三部分是写天上的云朵被风吹散了。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礼、耍”的笔顺。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云的美和变化快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中领悟云的变化、云的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小朋友见过云吗?在你的印象中,云朵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和云有关的童话故事。
二、置疑。
小朋友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生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4、开火车读课文,思考:什么叫云房子?云房子是谁造的?
5、读后回答问题。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谁愿意读一读?
2、说说刚才读第1自然段时,你重读了哪些词语,为什么?
3、雨后的天空中留着一朵朵白云,多美啊!我们应该怎么读?
4、自由练读,个别朗诵。
5、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美的感觉。
五、复习生字,读准字音。
六、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一群小鸟飞过来,看见了这么美丽的云朵,小朋友们想:它们会说些什么?
2、谁愿意读一读第2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
3、小鸟们造的云房子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们用“——-”在课文中划出来读给大家听。
4、小鸟们造的云房子这么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5、小朋友们平时留意过天上的云朵吗?它们可是千姿百态,能用“有的像……有的像”说说吗?
6、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3、4自然段。
1、美丽的云房子造好了,小鸟们都做了些什么?谁愿意来读一读?
2、从哪里看出小鸟们开心极了?
3、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5、6自然段。
1、记得上节课,有一位小朋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云房子还在天上吗?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5、6自然段。我想,你们一定会知道了。
2、云房子哪里去了呢?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读给我们听听好吗?
3、没有云房子的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一丝云也没有了,天空是什么样的呢?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拿出水彩笔和图画纸,你能画一画吗?
4、齐读第5、6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场雨过后,天空留下一片片云,小鸟们造了各种各样的云房子,他们在云房子里开心地玩耍。忽然,吹来一阵风,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天空中留下了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
2、学了课文,云房子和小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说一说)
3、是啊,大自然中的景色是多么美妙动人,如果你留心观察,老师相信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美丽的景物。
六、作业。
1、抄抄写写。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可美啦!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6
文章分析:
这是一篇儿童诗,极富童趣,用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思维展示给大家一个热爱生活、充满幻想的孩子的多彩的内心世界。
教学本课应注意这样几个点:
1、诗歌的朗读。
2、生字的学习。
同时应该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
1、银河的知识和本诗的关系。
2、本诗的朗读和扩展内容的衔接。
3、读诗和识字的比重。
教学准备:
1、研究性学习专题——《银河,让我了解你》
2、背动作儿歌、课前一只歌《蓝猫》。
教学过程:
一、从歌曲入手,引出课题,学习串字。
1、你们刚才唱的是哪个动画片中的主题曲?那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欢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蓝猫吧!
(蓝猫)先给大家出一个字谜:门里一张口学生说谜底,老师出卡片.
2、老师想知道,在家里的时候,你遇到问题,喜欢问谁?(问爸爸、问妈妈,读卡片)
3、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有两个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仰望银河,产生了很多想象,于是他们就--------出示词卡:问银河。谁想读读?
4、谁知道这个词中的第2个字念什么?(银—板书拼音和生字)
a、这个音节可以拼读吗?为什么?
b、你看,这个字的哪部分比较熟悉?蓝猫老师出的第二道题就是与金字旁和艮字有关的内容,请看大屏幕。(出题)发小组合作单。
a你认识的带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b带有“艮”的字,你认识几个?能不能写下来。(很狠恨跟根银)
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
汇报a题:
1、看了这些带有金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
2、对,我们学的这个“银”就是哪个银?(白银、银子、银圆、银钱)
汇报b题:
1、小组交流
2、出示:很狠恨跟根银
二、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
三、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读前两行诗时,你发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一段书面形式和诗歌形式(一个词重复出现了两次)
讨论:1、在你学过的课文和诗歌中,发现过这样的句子吗?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2、讨论这两个同样的句式重复出现你突出了什么?(为了突出强调自己要说的话。)
3、怎么读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你找一句读一读。(第二句加重语气)
4、说说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银河提了提了哪两个问题?
板书:鱼儿水草小朋友
出示银河图:根据板书谁来试着问问银河?
2、出示句子比较:
(1)、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戏水的小朋友吗?
(2)、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没有戏水的小朋友?
3、练习说话
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
4、看板书试背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自读,思考:接着小朋友又向谁提了哪两个问题?
2、读后指名对对着银河问一问,练习感情朗读
板书:客轮、货船、航标灯
电脑出示“南来北往”的场景,说说什么是南来北往。
3、它们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用吗?
4、朗读第二段,各自读,齐读。
5、练习说话: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它们吗?
看板书试背第二节
6、对比第一、第二节。
五、自学第三、第四节。
1、自学第三、四节。要求弄清每节中的小朋友向银河问了哪两个问题?
2、用线划出来。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请在旁边画上小问号。
3、分小组交流
4、说说老师该板书些什么?随机在电脑里出示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水力发电站。
5、说话练习
6、试背第四第五节。
六、学习第五节
1、文中的小朋友对着银河问了这么多问题,其实他还有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你能猜猜他还会问些什么?你也有问题吗?来试着问问。
2、所有问题你能解答吗?为什么?
3、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银河里到底有什么,于是他怎么说的?“总有一天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五小节,说说你读了那个小朋友的话后有什么想法?板书:总有一天去做客
5、看板书,试背。
七、总结,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几个感叹句。
难点:有关词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投影、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指多名学生读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生自学课文
三、交流
1、通过刚才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句子:
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花长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还滚动着夜里的露珠。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什么叫异样?你从哪儿感受到打碗碗花长得十分异样?
(色:好看,粉中透红;形:像碗,连在一起;趣:碗底露珠)
指导朗读句子。
3、展示打碗碗花图片,交流:
打碗碗花是一种()的花?
四、研究“将信将疑”和“自信不疑”部分
什么叫将信将疑?什么叫自信不疑?小作者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1、研究“将信将疑”部分。
自由读课文,找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信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小作者是疑的?可以圈圈划划,也可小声讨论。
2、研读以下句子:
(1)外婆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
(抓住“急忙、连声、拉和感叹号理解并朗读。)
(2)“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3)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什么叫“郑重其事”?你能郑重其事地读读外婆说的话吗?
(4)花里头有好看和不怎么好看的,有鲜艳和不怎么鲜艳的,可我从来没听说有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
(反复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将信将疑的心理。)
3、还有说明小作者“信”或“疑”的地方吗?
五、“自信不疑”部分
引:外婆的行为、语言让我觉得打碗碗花会让人打破饭碗,后来为什么又怎么知道不会打碗,而且是‘自信不疑’”?
研究“自信不疑”部分。(即实验部分)
(抓住一声不吭、骤然、紧张等词理解)
什么叫一声不吭?原因是——?
什么叫安然无恙?什么叫如释重负?你怎么知道的?
现在,让我们替小作者一起告诉大家:“打碗碗花,不打碗!”
(朗读指导)
学到这儿,我们还留下什么问题没解决?
既然“打碗碗花,不打碗!”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我们能不能给它改个名,证明它“不打碗”,或者为“打碗碗花”写个正名启示。
二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