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教案8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教案是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趣的,教案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国情怀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国情怀教案8篇

家国情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欣赏《国庆好日子》了解南音的曲风特色,激发幼儿热爱家乡音乐文化的情感。

2、感受乐曲所营造的热闹,欢快的氛围,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音乐作品。

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奏南音的各种乐器及相关资料,收集有关泉州音乐文化的资料,陈列在活动室内。

2、材料准备:演奏南音的各种乐器—洞箫、南音二弦、琵琶、南音三弦、拍板、狗叫(小镗锣)、木鱼、四宝、铜铃、扁鼓、响盏、扇子、狮子等。

3、邀请南音演奏乐队。

活动过程:

1、展示自己收集到有关南音的材料,交流相关知识,同时激发幼儿欣赏南音《国庆好日子》的兴趣。

2、邀请老人协会南音演奏队完整演奏《国庆好日子》,感受乐曲的曲风特色及音乐性质。

师引导幼儿共同小结:这首《国庆好日子》它是一首非常热闹、欢快的曲子。

3、再次欣赏,引导幼儿了解演奏《国庆好日子》的乐器名称,体会其音色特征,进一步感受乐曲的音乐性质。

(1)幼儿欣赏音乐

要求:

①你看到哪些乐器在演奏呢?

②这些乐器是怎么演奏的,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2)幼儿自由探究

要求:

①想知道什么,大胆请教爷爷奶奶。

②爱护乐器。

(3)分享探究成果

①你看到的乐器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它叫什么名字?

②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4、欣赏音乐,再次完整感知乐曲中所有乐器的音色,感受合奏的旋律美,懂得合作配合演奏的重要性。

师小结:这首好听的南音就是由爷爷奶奶手中这么多的乐器,互相配合共同的演奏出来的,就像小朋友一样,如果大家都表现好了,我们班就是最棒、最历害的。

5、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这首喜庆、热闹的《国庆好日子》。

引导幼儿尝试演奏自己喜欢的乐器(请爷爷奶奶教),启发幼儿表演舞狮、跳舞等。

6、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南音的乐曲,引导幼儿继续感受南音的曲风特色,鼓励幼儿在舞台上表演,以激发幼儿表现音乐的勇气和兴趣。

家国情怀教案篇2

一、活动目的:

通过观看短片、相声、知识竞答、诗朗诵和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祖国之最和祖国近年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感受祖国的了不起。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努力学习,今天我们以祖国了不起,明天祖国以我们了不起。

二、活动形式:

歌曲,诗歌朗诵,小品,相声,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合

三、活动准备:

1、学生分成小组,从网上,书籍,收集有关知识,图片,排练与主题活动有关的诗、歌,朗诵,小品等。

2、布置教室。

四、活动步骤: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我的中国心》

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无论到何时,我们都不能忘本,我们是炎黄子孙。

在祖国__岁生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齐声高喊:祖国,你好!(全班一起高喊)

我们的祖国,走过了多少血雨腥风,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安宁;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才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但也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

活动一:

下面请欣赏有某某同学们带来的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大屏幕打出题目,后出现三四十年代战争时期的图片。)

听完__同学激情澎湃的朗诵,让我们禁不住感慨万千。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坎坷,磨难,才更让我们觉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活动二:

自由谈感爱,要注意回答人次的均衡性

中国科技、国防、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无不再一次赞叹我们伟大的祖国。

活动三:

下面请欣赏相声《中国了不起》。由杨炳勋和魏新程合作表演。

甲:早上好。

乙:唉,昨晚一夜没睡好,到现在还打瞌睡呢。(连打哈欠)

甲:为啥事弄成这样。

乙:昨晚我家举行了关于“中国了不起”的知识竞答,我奶奶出了好多笑话呢?

甲:噢,说来听听。

乙:你不知道,我奶奶说的时候可有意思了,比如说那个什么“珠穆朗玛峰”差点读成“珠窝打马峰”,还有那个“永乐大典”她倒念成了“永乐家电”,最好笑的就是那个“甘石星经”,因为她经常看那个《西游记》,所以把“甘石星经”读成了“太白金星”,你说好笑不好笑。

甲:(一边笑一边说)这是你奶奶

书读得太少,没有掌握诀窍,比如说那个“永乐大典”就要想,既然是“大典”一定就是典籍,你再想“永乐家电”是卖家电的地方,一个是典籍,一个是卖家电的地方,八辈子也扯不到一起啊。

乙:既然你那么聪明,那我就考考你,你知道“四书五经”是哪些吗?

甲:(自豪地说)他们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礼》、《易》、《诗》、《书》、《春秋》。

乙:我再问你一个,如果你还能答出来,你就是名不虚传的天才,你知道“人类与生物圈”计划的三大自然保护区是哪几个吗?

甲:分别是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卧龙山自然保护区。

乙:你真聪明,真了不起。

齐:但中国更了不起。

乙:啊,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有个知识竞答要开始啦。拜拜。

活动四: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中国知多少》有奖知识问答,请大家踊跃参加。请考官出题:

第一题: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下一题: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下一题: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的,是我国古代科学家是张衡。

第四题: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宋朝的毕升发明的。

第五题:我国现代国画中,以画马著名的画家是徐悲鸿。

下一题:我国现代国画中,以画虾著名的画家又是齐白石。

下一题: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

下一题: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是孙子兵法。

第九题: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第十题: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孔子。

第十一题:“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下一题:“琴棋书画”中的“书”指的是书法。

最后一题:第28届北京奥运会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团结友谊和平。

大家知道得真多。我们的知识问答,到此结束。谢谢!

活动五:

我们的祖国一直在感动着我们,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图片,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屏幕出现画面)

第一幅图:奥运领奖台上,中国运动员举起奖牌热泪盈眶。(让同学自由发言)

第二幅图: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让同学自由发言)

第三幅图:总理亲临地震现场(让同学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的祖国有那么多的人才,让我不禁感叹起我们的大中国。下面请欣赏歌曲《大中国》

活动六:歌曲《大中国》

主持人:是的,我们通过各种活动,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的了不起,今天我们以祖国了不起,明天祖国要以我们了不起,我们现在就要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总结:

男:祖国,你好!

女:让我们一起向你问好。

男:我们的祖辈为了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

女:我们的父辈正在为了你挥洒汗水,泼洒智慧。

男:祖国,你好!

女:让我们一起向你问好。

男:为了你,我们正在努力学习。

女:为了你,我们正在积极锻炼。

合:祖国你好,让我们永远与你同行,

祖国你好,让我们并肩携手开创未来。

班主任总结:

真正的爱国不是一堂主题班会所能完全体现的,真正爱国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没有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的爱,是不能谈及爱祖国的。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无论等到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拿起手中的彩笔,在纸上写上大大的“祖国你好”然后让孩子们每个人签名上去。。

在《龙的传人》的歌声中结束这次队活动。

家国情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喜欢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3、懂得尊重国旗,初步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国庆节相关图片ppt、油画棒、素描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国庆节相关图片ppt,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知道国庆节。

师:小朋友们,刚看的图片是在干什么呀?

师幼谈话。

二、介绍国庆节。

师: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国庆节是谁的节日啊?

教师总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三、认识国旗。

1、出示国旗,组织幼儿讨论。

我们中国国旗是什么颜色的?有几颗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

2、请幼儿谈谈在哪些地方见过国旗,在什么场合看到过升国旗活动。

四、制作国旗,给祖国妈妈献礼。

师:祖国妈妈的生日要到了,我们也一起做一面国旗送给她好不好啊?

活动延伸:

请家长们在"国庆节"时带孩子外出游玩,体验国庆节欢乐的气氛。

教学反思:

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能在活动中感受快乐的节日气氛,知道尊敬国旗,在升旗时立正、行注目礼。能用唱歌、舞蹈、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和欢快的情绪。初步知道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美丽富饶的国家了解许多关于十月一日国庆节的知识,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

家国情怀教案篇4

一、目的:

1、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3、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守法观念.

4、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

二、程序:

1、全体起立,奏国歌。

2、男女主持人主持(赵荻、孙鹏斌)。

3、图片:日本侵略者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证。

4、图片:见证前段时间在中国掀起的反日浪潮。

5、学生发言讨论“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前段时间的反日情绪?”

6、学生发言讨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

7、班主任老师作班会总结。

8、学生合唱《歌唱祖国》。

9、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三、具体步骤

主持人展示一些材料,以激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女:4月2日,四川成都一家日本超市伊藤洋华堂遭到当地市民的冲击。一批高呼抵制日货口号的市民用砖块、 玻璃杯将店门玻璃和招牌砸烂。部分记者用日本牌子的摄像机和照相机采访,也遭到示*者的干预。

男:4月3日,深圳市举办反日街头签名活动,很快演变成抗日游行*威.同日在广州,约3000人在日本驻穗总领事馆外集会。情绪激动的人群在游行途中向日本餐厅投掷鸡蛋,砸 烂门窗,并跳上路边的日本汽车踩踏.

女:在上海,两名日本大学生在一个餐厅里被人(!)用啤酒杯和烟灰缸击中头部,被送进医院.

男:以上的一些过激行为授人以柄.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再次批评中国政府,不肯道歉和赔偿,人民以为爱国就可以无法无天,令人觉得中国不是法治国家。

男:最近,日本就专门找了一些国际媒体的记者,进入其驻北京的大使馆和上海总领事馆参观,展示其被示*民众破坏的情况,这就是企图向外界宣传中国人的「可怕」形象。如果我们被热血掩盖了理智,逞一时之快,这正好中了他们的圈套。

女:4月9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政府要求示*群众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不搞过激行为。

学生发言:“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前段时间的反日情绪?

男: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国际形势及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我国对日本的政策,正确理解、拥护中央的决策部署,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外交部长李肇星作关于国际形势和当前中日关系的报告。

女:李肇星说,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妥善处理好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相信党和政府完全能够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对日关系面临的各种问题。

a:每一位公民都有合法表达自己爱国热情的权利。前提是不能妨害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决不能因为个人的自由造成对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损害。

b: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个人自由的“度”在哪里?就是严格遵守法律。守法本身就是爱国的体现。如果选择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爱国热情,侵犯他人权利,超出法律的界限,发展下去往往是违法,甚至犯罪。我们不能让良好的愿望演变为不良的结果.

四、学生发言: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

a:我们现在最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发展的和平环境。日本少数人的行为的确令人愤恨,但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一定要合法。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把我国的科技实力搞上去我们是在校学生,应该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这才是爱国的真正表现。

b: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冷静、理智。中国现阶段正处在发展战略机遇期,安定团结是中国的大方向。我们要把爱国的热情升华为学习的动力,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要靠国力的强盛。”

五、班主任发言:

爱国主义教育是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 ,回顾历史是为了通过纪念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班召开这次主题班会的动因.

中学生要真正爱国,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好好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国,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要坚持科学理性的思维,表达情绪要“冷静、理智、合法、有序”,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要有大国的胸襟,正确认识日本,学习他们的长处,并为我所用。应将爱国热情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抓住当前宝贵的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认为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去热爱祖国,要增强法制观念。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家国情怀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者梁晓声的资料,阅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

↘ 揭示课题,就题质疑

1.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指名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讲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就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回答。)然后归纳,主要为:

(1)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

(2)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

(3)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等等。

↘ 自读课文,初步释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检查生字的认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说出大意即可。)

3.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4.初步释疑。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初步解决质疑中的“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等。)

1.谈话过渡。刚才同学们从描写母亲的表现的语句中看出了母亲的情深,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读一读所画的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说说从中看出母亲怎样的情感。

4.速读课文,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的深情。

5.读后交流。主要是描写劳动的环境以及母亲劳动动作等语句。

↘ 角色朗读,体会情深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2.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 总结升华,拓展学习

1.总结。为什么说慈母情深?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升华。读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或者自己的母亲说点什么?

3.拓展阅读。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纸船──寄母亲》,交流: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4.拓展表达。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感谢信;或与自己的母亲说说心里话;或给自己的母亲送份礼物,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等。

家国情怀教案篇6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宽广,感受母子之间的情感。

3、体会文章是怎样通过外貌和语言描写表现母爱的。

教师准备:到图书馆借出60年代出版的小说《青年近卫军》。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爱的。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一篇表现深刻父爱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亲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深沉啊!你们看,(教师出示小说《青年近卫军》)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苏联小说。在当时,这本小说的价格是1元5角钱。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很贫困,1元5角钱在普通的家庭里就可以维持一天的生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以这本小说为线索展开的。

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出示旧版小说实物,介绍当年的`生活水平,提示文章的线索。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归纳一下,围绕着这本《青年近卫军》,课文写了哪些事?

学生默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理解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三、朗读感悟,欣赏语言

1、课前同学们已经画出了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现在我们结合你在课前和刚才阅读的感受再读课文,抓住最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去读、去感受,并把你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

学生读书,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生朗读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语句,读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从我看见母亲的脊背弯曲着到母亲背直起来、转身、吃惊地望着我,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母亲工作是多么辛苦、劳累。这一段话中三次提到我的母亲,写出了我心里的感受,母亲辛苦工作累得疲惫不堪的情景给作者以深深的震撼。)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者。(母亲身上带的钱很少,揉得皱皱的说明这些钱在身上带了很长时间,不曾花掉。看出家境的贫寒与挣钱的辛苦。)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母亲没有时间跟自己心爱的儿子多说一句话,只是为了多干一点活,多挣出一毛钱!)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只要儿子爱看书学习、只要儿子争气,母亲从来不吝惜花多少钱,但是如果是为自己花钱,她竟这样数落自己的儿子。)

引导学生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好这些句子。

母子连心。这其中的感情不须分析,不用讲解,学生一读就懂。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心去感受课文中深深的情感,边读边写出感受,在交流中丰富对课文的理解。

四、练习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文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饱含的深深的母爱。

将理解和感受融会贯通,将文章的形象再一次整体显现,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拓展练习

1、练习朗读冰心的诗《纸船寄母亲》。

2、练习朗读汪国真的诗《母亲的爱》。

诗中的情感与文中的真情形成共鸣,激发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思考。

六、布置作业

搜集表现母爱的诗歌或故事,练习朗读,准备在班会上表演。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写出的。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刻画出一位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给儿子买书看的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和宽广。这样文章的教学只需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感受、去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去与文中人物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阅读、感悟、表达感受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当然,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前提出要求,即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体会,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记下来,与同学交流等等。学生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表达感受、互相启发、丰富课堂、丰富课文、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总之,在这课书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这三项阅读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强调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家国情怀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疲惫龟裂攥”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体验、想像等手段体会母亲的慈祥和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4、感悟独特的语言现象,以及表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句,激发情感

1.课件出示:《牵挂》片断,在温婉如丝藤般的小提琴声中,学生静静欣赏。

2、一生深情诵读。

师深情述说:她就是母亲,她就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

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怀。

3.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慈母情深。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失魂落魄疲惫龟裂攥一听水果罐头

“龟裂”多音字,图片理解;“攥”读音,意思。“听”是量词。

3、概括主要内容。

用上“失魂落魄”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受家境

1、从理解“失魂落魄”切入,想象我“失魂落魄”的样子。板书:失魂落魄

2、读1——4段,感受家境的贫穷。

重点学习句子:(1)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通过“从来没有一次”和“这么多钱”的反复,体会一元多钱对我家来说很珍贵。)板书:穷

补充介绍当时一元钱可以买的生活用品。

玉米11.5斤×0.087元/斤=1.00元(供应价)

鸡蛋10个×0.10元/个=1.00元

鲤鱼5斤×0.20元/斤=1.00元

梭子蟹4.35斤×0.23元/斤=1.00元

酱油10斤×0.10元/斤=1.00元

牛肉3.33斤×0.30元/斤=1.00元

豆油1.15斤×0.87元/斤=1.00元

花生油1.16斤×0.86元/斤=1.00元

作业本16本,普通铅笔33支,橡皮50枚。

(2)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理解“吃进肚子里了”)

3、虽然家境贫寒,却阻挡不了我热爱书的热情,读句子。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2)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四、研读课文,锁定形象

1、所以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打算要钱,(出示句子: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是什么让我连为之“失魂落魄”的《青年近卫军》也不要了?读课文5—29小节,划出相关的语句。反复读一读,把体会写在句子旁边。

2、预设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②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③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反复品读重点句子,了解描写方法,领会个中情感,感受母亲之苦。

第一层次:凭语言的直觉感知,让学生读出母亲来。

(1)这句话在描写母亲的什么?

(2)读着读着,出现在你面前的那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啊?

第二层次:通过重点词语的想象感悟,立足真实体验,读出母亲的劳苦、疲惫

(1)锁定重点:

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疲惫的眼神,褐色的口罩,立刻

(2)重点感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表达上的作用。

●同学们,这句话通常可以这么说: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但在这里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你想过吗?(出示句子)

●学生反复咀嚼,悟出句子中所包含的情感——作者目睹母亲艰辛工作后的非常心痛,非常吃惊,非常愧疚

●小结:从这句话中能读出那么多的“非常”都是因为这反复的“我的母亲”在起作用。

●指导朗读

(3)迁移学习反复句子的表达作用

●出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再次感悟“立刻”反复的作用。

4、读对话,从母亲的语言感受形象

出示17——29小节,师生分角色朗读。说说从母亲的语言又感受到了什么?(急着工作赚钱,给孩子买书毫不犹豫,通情达理)

五、品读语言,感悟情怀。

家国情怀教案篇8

[设计理念]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

[学习重点]

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vcd《烛光里的妈妈》。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我们深受感动。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这件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是伟大、无私的。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将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字要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相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学生认读。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1、根据“提示”要求,自学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亲,有理由即可。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如,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从“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可以体会出来。

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了背......”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位母亲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

再如,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小结: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二)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更何况是文中的“我”。请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引导学生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读,边读边想,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选取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读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以及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3、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抒发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六、精要总结,歌曲结束

1、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七、作业超市,注重积累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3、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网查找)。

家国情怀教案8篇相关文章:

认识数字6的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元旦节教案8篇

大班科学春天的花教案8篇

幼儿10加几的教案参考8篇

小小班儿歌教案推荐8篇

小五体育教案参考8篇

头发肩膀膝盖脚中班教案8篇

不玩水教案8篇

大班8和9的加减法教案6篇

爱上幼儿园教案8篇

家国情怀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