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制定教案时一定要注意突出重点,详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养成了制定教案的好习惯,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篇1
文本把握: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中的一个寓言学习的文本。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学习文本,除寓言外,还有童话、神话等。因此,结合单元的学习要求,本课的教学应关注到对寓言文体的了解(寓言的概念、特点等);对寓意准确而丰富多元的把握;还要对寓意的传达方式(如讽刺)及效果有初步的理解。
设计创意:
1.还原阅读
这则寓言就内容而言非常简单,学生一望而知,学生对寓意的把握也不存在难点,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这样的文本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告诉学生是什么,而在于让他明白为什么,即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得出这样的寓意。
因此通过对故事的还原,还原出这个寓言故事(即言)的核心主干:赫尔墨斯问自己雕像的价格。然后对比课文会发现在这个主干的基础上丰富出来的内容更能表现人物的心理及性格特点,也更容易表现寓意。因此这种还原的过程能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作者的创作过程,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细节、情节等将干瘪的故事核心丰富成一个故事,从而和寓意合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寓意和故事的的关系。
2.对比助读
通过对语言细节的改变设计了比较阅读的内容,使得学生的品析更有针对性,更能体会人物的心理、品质等。
3.想象助读
抓住赫尔墨斯的想设计想象的环节,让学生揣摩想象赫尔墨斯的心理活动,使得学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赫尔墨斯的心理,把握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了解寓言文体的相关知识(概念、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阅读,品味文本中的细节,理解并感受文本的讽刺效果。
教学难点:
设计一定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多元解读文本的寓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屏幕显示寓言《乌鸦与狐狸》内容:
有只乌鸦偷到一块肉,衔着站在大树上。路过此地的狐狸见到后,口水直流,很想把肉弄到手。他便站在树下,大肆夸奖乌鸦的身体魁梧、羽毛美丽,还说他应该成为鸟类之王,若能发出声音,那就更当之无愧了。乌鸦为了要显示他能发出声音,便张嘴放声大叫,而那块肉掉到了树下。狐狸跑上去,抢到了那块肉,并嘲笑说:喂,乌鸦,你若有头脑,真的可以当鸟类之王。
设问:这个故事有何特点?说说看。
示例:(1)故事很短;(2)主人公是动物;(3)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4)具有讽刺意味;(5)说明了一个道理;(6)目的是给人们某种警示;(7)用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道理;等等。
其实用一个特点概括就是:这是一个寓言故事。
寓言即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篇幅简短,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哲理性和劝喻性。简言之,寓言即寓意于言。意就是那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而言则是那个假托的故事。
二、还原故事,感知寓言:
1.请自由朗读寓言。
2.找出这则故事(即言)的核心主干。谁?——做什么?
故事(言):赫尔墨斯——问自己雕像的价格
寓意(意):讽刺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3.作者对这个故事的核心主干丰富了哪些内容?
(1)赫尔墨斯为什么要问自己雕像价格?——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如何问价?——化作凡人-先问宙斯-再问赫拉-最后问自己
(3)他问价的结果如何?——算饶头,白送。
过渡:由还原出来的故事的核心主干并不能直接得出作者的寓意,不能完成表达讽刺、寄寓道理的任务,我们看作者在言和意之间丰富了哪些内容,从而使之建立联系。
由丰富的内容才可以看出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以及不受重视,也才能感受到讽刺,得出启示。因此,真正让故事寄寓道理完成讽刺的是这些丰富出来的内容细节,即故事的丰满血肉而非骨架(那个故事的核心主干)。
这则寓言非常短小,统共不足两百字,没有阔大的篇幅,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没有众多的人物,但一些细节的生动点染却让讽刺的效果达到极致。
三、品读细节,感受讽刺
1.整个故事中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请你试着找一找。
(1)赫尔墨斯的想;
(2)赫尔墨斯的问;
(3)赫尔墨斯的笑;
(4)雕像者的回答。
(一)品析赫尔墨斯的想:
a、对比助读——显性的想
第1想:原文: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改文: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受到尊重。
第2想:原文: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改文:心想……人们对他也许会更尊重些吧
品析:第1处的想,通过对比阅读,就会发现赫尔墨斯一开始就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他似乎对于自己的受尊重毫不怀疑,只是不确定这种尊重大到何种程度,因而要到人间做一次验证,一个想知道让他的人间之行充满了目的性,多大的尊重则大大拔高了他的自我期许,将其内心的自视甚高渲染到极致,一个自负者的形象豁然而出。
第2处的想,改文与原文相较,推测代替了确定,原文中的会更尊重些将赫尔墨斯的极高的自我认定表达得斩钉截铁:我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没有丝毫的理由不尊重我!将他的盲目自大渲染到极致。
b、想象助读——隐性的想
关于赫尔墨斯的想,文中有两处明想,文中还应该有很多隐性的想,请你选择一处恰当的位置,补充一个都赫尔墨斯的想。
比如:
在他选择宙斯的雕像发问之前,应该有一想:宇宙中最大的神的雕像会值多少钱?人们对我的尊重会和对他的尊重一样多吗?
在得知宙斯雕像的价格之后,应该有一想:呵呵,太好笑了,堂堂的众神之王才值一个银元,看来人们对我的尊重肯定要超过他了。
在得知赫拉的雕像价格之后,应该有一想:赫拉的居然比宙斯的贵,看来众神之王最不值钱了,不过赫拉的也不过贵一点点,他们虽然在神界地位高,但是人们并不一定买他们的帐,因为他们跟人们的实际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我可不一样的,我跟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看来我的雕像价格绝对有望超过他们!
在赫尔墨斯最终得知自己的雕像为白送之后,应该还有一想:怎么会这样?居然白送!这些商人真是太不识货了!我保佑他们,他们居然如此不尊重我!
总之,这些显性的和隐性的想,都在帮助塑造赫尔墨斯这个自负、盲目自大、自视甚高的形象,越是能扩大一点,就越能增大讽刺的效果。
(二)品析赫尔墨斯的问、笑:
a、对比助读:
第1问:原文: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
改文:就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爱神丘比特的雕像,问道……
第2问:原文: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改文:赫尔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第3问:原文:这个值多少钱?
改文:值多少钱?
品析:对比第一处改动的内容,我们很容易发现,赫尔墨斯这一次的问颇费心机,并且是有备而来。先是化作凡人,而不是直接进店询问;并且先问众神之王宙斯雕像的价格,而不是先问一个普通的神的雕像价格,更不是直接问自己的雕像价格。这种曲折的问恰恰摹写出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化作凡人避免了直接问价不合己意被人认出的尴尬,先问价众神之王更可看出其争锋主神的盲目自信,同时不直接问自己的价格也是为了避免不合己意的尴尬。
对比第二处的改动的内容,我们发现,赫尔墨斯的表情于不经意间显露出来:笑。这是他问价过程中的唯一一次表情的流露。他这次凡间之行先是乔装改扮、掩饰身份,继而两问主神、暗中比较,走的是迂回路线,非常低调。一切心态均掩饰得丝毫不露,在虚荣自负中不忘谨慎。然而百密一疏,或者说毕竟难掩全部的内心,一个忍不住的笑将一切伪装剥除。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笑之前着一又字,颇耐玩味:可见在听到主神宙斯雕像价值仅有一个银元之后,赫尔墨斯的内心已经笑过一回,只不过忍住了。而在他问赫拉雕像之前,这个笑终于没能忍住,不经意地跑了出来,轻慢窃喜之心已经随笑而出:为宙斯的价格不过尔尔而有轻慢意,为自己的价格将有极大的机会超过宙斯而窃喜。接下来问价赫拉更是颇具野心:众神之王的价格不过一个银元,那么他的老婆的价格应该也不会高,这样自己的价格就更有可能远超他们。于是不禁而笑。一个笑字,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之心自然而出。
第三处的问的内容多了一个这个,可以和前两次的问作比较。
一问值多少钱?问者心绪复杂,既有看似不经意的掩饰,又有不屑一问的轻慢,还有欲与之比肩而担心其价过高的小紧张。二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这一问表情难抑内心的窃喜与轻慢。三问这个值多少钱?增加了这个两字,郑重之意味全出,前面的二问不过为这一次铺垫而已,因此这一问不仅增加了这个,还增加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想的内容。这种郑重中更多地酝酿着赫尔墨斯呼之欲出的自我期许:等着瞧吧!看看我的雕像的价格!肯定比宙斯他们的高得多呀!
三次发问,一问宙斯,二问赫拉,三问自己——所参照者均为重量级之神,自视甚高;曲折铺垫,自我期许愈来愈高。
(三)品味雕像者的回答
原文: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改文:这个要便宜些,只要半个银元。
品析:通过比较,会发现原文更能表现赫尔墨斯雕像的不值钱,也更能与前面赫尔墨斯对自己雕像价格的极高的期望形成巨大反差:原以为价格会远超宙斯、赫拉,结果却是一文不值,白送的饶头。这种反差产生了讽刺的效果,前面赫尔墨斯所有的行为便显得可笑。
2.小结:综上所述,这一则寓言看似短小,然而从细节处玩味,韵味颇丰。二想三问一笑,几个细节活画出一个极为自负、盲目自信、自视甚高、虚荣无比的赫尔墨斯。
而赫尔墨斯无限膨胀的自我期许和自我认定在最后与雕像者漫不经心的回答形成巨大反差,自视甚高对应的却是一钱不值!抬得愈高,跌得愈重。
个人期望与结果的差距拉得越大,讽刺的意味就越浓。好的作者就是在绞尽脑汁地想怎样拉大这种差距,即怎样充分显示赫尔墨斯的自负自大与虚荣,再怎样充分表明他的雕像的一钱不值。
至此,作者的讽刺运用之妙才全部彰显。譬如拦水为瀑,悬之于最高处,垂泻而下,必能声势浩然,酣畅淋漓。又如呵气成球,气足而球大,大至极限处,一针而刺,尽余破皮而已。
过渡:品味这些小细节,我们感受到的是寓言的浓浓的讽刺意味,这种讽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会心一笑,更多的是直指人心的警醒:有同此缺点的人会禁不住反躬自省,无此缺点的人亦会自我警示。而这,就是寓言的意义,或者说是讽刺的意义。可以说讽刺诗寓言的灵魂,因为当人们苦口婆心地正面劝诫我们:千万不要爱慕虚荣啊!千万不要自负自大啊!我们往往言不过耳,没有作用,只有讽刺,一刺中的,留下伤痛,才有警醒。而好的寓言往往将劝喻隐含于绝妙的讽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刺痛我们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
五、多元思考,丰富寓意
伊索寓言的特点:在寓言的最后言明寓意,这是编者添加的,是编者对寓意的解读,那么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删除寓言结尾的寓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结尾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___的人,或者运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的句式,重新拟写寓意。
比如:
对自己要有正确、客观的认识;
过度自大自负会被现实击垮;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
不要过于看重自己;
……
六、读写结合,编写寓??
请你根据寓意,重写故事。
如果想要突出这个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评价、结论就不同。以《宙斯和雕像者》为题,修改寓言,或者以宙斯为主人公,重写寓言。
要求:(1)寓言故事要与寓意吻合;(2)通过细节、用词等凸显讽刺效果;(3)对人们有警示、劝喻的力量。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2、会读会写饶头、粘作文吧、喇叭、庇护等词语。
3、分析寓言中故事主人公的性格,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知识链接: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是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
伊索被后人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自主学习:
1、读懂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了解寓言的常识。
3、了解作者。
合作探究:
1、赫耳墨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______________性格。
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的性格。
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明了他______________的性格。
2、你认为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蚊子最后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3、这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什么?请说说你从赫尔墨斯或蚊子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达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庇护饶头粘住喇叭
a.pì、ráo、zhān、bā、b.pì、rào、nián、ba
c.bì、yáo、nián、ba、d.bì、ráo、zhān、ba
2、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和()的描写手法。
a.对话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e.心理描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篇3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常识。了解伊索、《伊索寓言》和古代希腊的神灵。
2、能流畅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3、探究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多角度解读寓意,感悟寓含的道理。
4、多角度续写这篇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一位学生讲述《农夫与蛇》故事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任务
1、给划线字注音:
赫()耳墨斯雕()像
庇()护爱慕()
2、结合课文句子解词
饶头:
庇护:
3、寓言的常识
(1)寓言是:用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给人以启示。
(2)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或者,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所蕴含的。
(3)写出几个你读过的《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
(4)写出你知道的几个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的名字。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复述寓言故事,老师提出复述要求并进行评价。
(五)围绕下列四个话题解读这篇寓??
话题一:概括理解
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
注意:使用一个表现赫耳墨斯心理活动的动词。
话题二:补充理解
要求:在文中可能的地方添加适当的内容。
关键:抓住文中的动情点和空白点来细细品味。
话题三:多角度理解寓意
一、抓住故事中的形象解读寓意。
二、联系现实生活解读寓意。
三、分析写作特点解读寓意。
话题四:改编理解
——把故事说得有自己的创意。
要求:改变一些情节说出某种新意。
(六)总结:如何解读寓言?
1、抓住寓言不同角度解读。
2、抓住文中的某个细节解读。
3、抓住文中不同人物解读。
(七)课后作业: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饶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或者还会做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这篇寓言。300字左右。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篇4
寓言二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设计理念:伊索寓言为初中必读书目,通过对其中两则寓言故事的学习,走进伊索寓言,了解寓言的特点。在课堂设计上,采用学一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练一则《蚊子和狮子》的方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读思议的多角度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得出阅读寓言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思议结合,启发诱导。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通过故事讲道理)。
2、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1)通过故事本身来分析寓意。
(2)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描写来分析寓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故事本身和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描写来阅读寓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抢答游戏,看图说成语故事和寓意。
设计意图:感性了解寓言特点。
幻灯片展示:
1、井底之蛙(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2、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3、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
4、拔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讲解明确:这些成语都出自于我们中国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来给我们讲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国外的寓言故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狮子和蚊子》。
二、知识链接
1、严文井关于寓言的表述。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再次感知寓言的特点。
幻灯片展示: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讲解明确:这段话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哲理(道理)。
2、寓言的概念。
设计意图:加强对寓言特点的认识。
课文自读提示中第二自然段前两句: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3、伊索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伊索寓言》。
幻灯片展示: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讲解明确:《伊索寓言》是我们初中必读书目,《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就收录在里边。
三、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自读寓言,走进伊索的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初步熟悉寓言。
2、重点词语。
设计意图:处理生字词。
幻灯片展示:
雕像庇护爱慕赫拉宙斯添头
3、再读课文,女生读故事部分,男生读寓意部分。
设计意图:感知这则寓言特点(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说寓意)
4、合作探究,找出故事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寓意。
设计意图:分析寓言的故事部分,探索阅读寓言的方法。
(1)品味赫耳墨斯三次问话。
第一问,是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值多少钱,他这一问有重量,拿众神之首的宙斯雕像来问,而不是其他一般的神,更不是直接问自己的雕像价格。可以看出他的盲目自信。第二问,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得知宙斯的价位不高,那么他妻子的价位也不会高,这样自己的价格就更有可能远超他们。赫耳墨斯的虚荣和自负展现无疑。第三问,认为自己是神的使者,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肯定自己的雕像比宙斯和赫拉的要高得多。
(2)品味赫耳墨斯的两次心理活动。
第一想,想知道他在人间得到多大的尊重,他对自己在人间受到尊重并不怀疑,而是不知道这尊重达到何种程度,多大的尊重五个字,使一个自负者的形象豁然而出。第二次想,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更尊重些将赫耳墨斯极高的自我认定表达的斩钉截铁。将他的盲目自大渲染到极致。
(3)品味赫耳墨斯的一次神态描写。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当赫耳墨斯得知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的时候,心里一阵窃喜,觉得自己的雕像价格肯定会远远胜过宙斯的,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钱,表现出他自以为是的性格。
(4)品味故事本身。(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想是事情的起因,三问是故事的经过,知道自己的雕像只是个添头是结果。赫耳墨斯关心自己受多大尊重,结果是越关注,越不被重视。故事的前后对比,突出了寓意。
5、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整体感悟全文。
6、谈感悟、谈启发。
设计意图:考察是否读懂并理解寓言。
7、总结阅读寓言的方法。通过故事本身和人物描写(心理、语言、神态、动作)来阅读寓言。
四、学习《蚊子和狮子》
1、自主学习。运用阅读寓言的方法来分析寓意。
设计意图:运用阅读语言的方法。
2、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检验阅读寓言方法的运用。
3、自创寓意。
设计意图:检验是否读懂并理解故事。
寓意: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谨慎行事,不可得意忘形。
4、再次关注故事本身,将故事后半部分去掉,再分析寓意。
设计意图:再次检验学生是否掌握通过故事本身来分析寓意的方法。
寓意:告诉我们要勇敢、自信、扬长避短。
五、总结。再次点出阅读寓言的方法。
六、作业。
阅读训练105页《落入坑洞的猎人》、《樵夫与赫耳墨斯》。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篇5
【目标呈现】
了解寓言、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学习寓言运用故事寄寓道理的写法,训练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戒骄戒躁。
【情景导入】
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颗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果子的人,都会学得一份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
【课题板示】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录音范读】
提示:注意感受人物和寓意。
【合作探究】
1、赫尔墨斯是谁?他来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什么?
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
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收到多大的尊重。
2、他为什么没有直接问自己的身价?
太直接,太唐突,显得缺乏底气,没有身份。
没有比价,不好判断。
也许自己的雕像位置不起眼。
3、赫尔墨斯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什么?
他的自信和自傲。
4、他的自我期许没有得到满足,说明了什么?
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5、赫尔墨斯三次问价有何不同?
第一次问,试探性问价,目的明确,因而写得简洁,没有附加描写。
第二次问,心中有底,所以“笑”,既表现了他的和蔼和善,有表现了对赫拉的欣赏。
第三次问,加了“想”,表现了他较高的自我期许,又铺垫了下文的失望。
6、在雕像店里,赫拉的身价比宙斯高,在赫尔墨斯的想象中,自己的身价比众神之父高,这说明了什么?
古希腊人没有严格的等级观念。
7、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
评论故事,揭示寓意(画龙点睛)。
8、你们发现了这则寓言的结构特点没有?
一个故事,一点评论。
9、概括《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
蚊子打败了狮子,得意时,却被蜘蛛网粘住,被蜘蛛吃掉了。
10、分析《蚊子和狮子》的寓意。
打败过大人物的人,极有可能被小人物打败。
再延伸一下……
得意不可忘形。得意忘形有危险。
11、这则寓言哪些地方有幽默感?
对狮子的嘲笑与讽刺。
蚊子得意时吹着喇叭,唱着凯歌,目空一切的样子。
12、这两则寓言,给了我们那些启示?
【课时小结】
别人送来的果子,吃了可以抑制我们的狂傲。我们也可以先拿来填饱肚子,为我们展翅高飞增添新的动力。
【迁移拓展】
试着写一则短小的寓言,嘲笑那些贪婪者或无耻者。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了解寓言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领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把握寓言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难点: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领悟生活哲理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
对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
总结:寓言往往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那么如何从故事中提炼出寓言的寓意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一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起探究。
二、人物介绍
在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以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希腊神话中的大人物,为什么说是大人物呢?我们且来听听他们的大名。一个叫宙斯,还有一个叫赫拉。有人认识吗?
介绍宙斯、赫拉、赫尔墨斯的地位及各自的职责。
宙斯:众神之王,至高无上的主神天神
赫拉:宙斯妻子,掌管婚姻,是生育及婚姻的保护者,她代表女性的美德和尊严。
赫尔墨斯:在奥林珀斯山担任宙斯和诸神的使者和传译,又是司畜牧、商业、交通旅游,偷窃,狡猾,撒谎体育运动的神,还是小偷们所崇拜的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字词读音、朗读节奏、语气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读后复述寓言故事内容。
3、总结寓言寓意。(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抓住联系,深入体悟
1、找出课文中表现赫尔墨斯爱慕虚荣的语句,并演读(想知道-问道-笑着问道-心想-问道;为什么先问宙斯和赫拉的?看见?还是特意找的?如果连赫尔墨斯的雕像都没有会怎么样?笑着问道,笑背后的内心在想什么?)多角度提炼寓言寓意。
先总结“《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寓言的最后往往用一句精练的话点名寓意。”再引出白山先生的话,“但有些寓言后面的‘教训’,现在看来则显得牵强,我们在阅读时,不妨只从寓言故事出发,而不必用这些‘教训’来理解故事。”,启发学生要多角度从故事中总结道理。
如:⑴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地认识自己。
⑵在一个岗位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⑶人的价值不是通过地位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看一个人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⑷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五、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寓意来源于故事,那如果故事的结尾不一样,那寓言的寓意会不会改变呢?思考:赫尔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只能算“饶头”白送后,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会说什么?又会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为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并思考寓意是否发生变化?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3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6篇相关文章:
★ 户外活动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