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纪念馆的观后感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写观后感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观后感的撰写使我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获得深层次的反思,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去纪念馆的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6篇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1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2011年9月7日至10日,根据局党委安排,全局党员干部一行18人赴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和林州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旗渠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 赏山水精品,抒凌云壮志。

9月7日清晨,于朦朦秋雨中,我们登上了北去河南的旅游大巴。窗外晨雾缭绕,车内却是暧意融融。全体党员干部重温了考察学习注意事项,随队领导也再次明确了此行的目的和要求。车行六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参观的第一站——云台山风景区。

云台山地处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六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当天下午,我们就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景色秀美的红石峡。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誉为“自然界山水的精品”。 谷里分布着众多景观,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且有瀑高50余米的白龙瀑布。两侧高山耸立,景色宜人。

8号上午,我们又游览了风景画廊潭瀑峡(俗称小寨沟)。潭瀑峡无疑是大自然的杰作,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整个峡谷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观,故得雅号:“潭瀑川”。

下午,我们来到了茱萸峰。茱萸峰,俗名小北顶,海拔1308米,是云台山的主峰。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隹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我们很多同志不顾辛劳,一鼓作气,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了茱萸峰顶。伫立峰顶,极目远眺。北望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不禁使人心旷神怡,充分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风光秀丽,景色如画,的确让人留连忘返。通过云台山考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发展水库旅游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

二、观人间天河,数风流人物。

领略了云台山唯美的山水画卷,9日上午我们又踏上新的旅途。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林州市红旗渠。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干旱缺水、条件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该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工,历时十余年。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全长1500余公里。在极其恶劣的施工条件下,10万林县儿女在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同志的带领下,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工程是引、蓄、提、灌、排、电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座落在总干渠分水岭上面的红旗渠纪念馆。在瞻仰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目睹一件件简单而又原始的修渠工具后,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着。红旗渠纪念碑庄严矗立,似乎也在无声地述说着当年林州人民十年如一日、一钎一镐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红旗渠的忘我奋斗精神,而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则讲述着上个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那些难忘的岁月。我们应该铭记,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共有81位干部群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200多位民工重伤致残。

“中华儿女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当年的林县干部群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书写了一段属于他们的传奇,也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又突出地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作风和品格: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告别纪念馆,我们又沿途参观了红旗渠中著名的青年洞和络思潭景区。走在千里干渠长堤上,看着缓缓流淌的红旗渠水,我们在惊叹工程宏伟壮丽的同时,也用心感受着创业的艰辛。因此,选择重走创业路,缅怀先辈足迹,接受心灵洗礼也就成为了我们大家最自觉的行动。

三、颂不朽丰碑,谋传世基业。

一段旅程,一路感慨。

云台山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名胜区,这与当时的焦作市委书记戚戚相关。大家知道,焦作是以产煤闻名,但当该书记上任时,整个焦作市的煤炭资源已近枯竭,经济开始陷入困境。如何寻求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如何振兴焦作经济,成为一道严峻而又紧迫的课题,摆在了这位新任市委书记的面前。他没有“坐、等、要”,而是带上相机,一个人几乎踏遍了焦作的山山水水。起初,人们根本不知道他究竟在干些什么,可是当他将云台山旅游开发规划摆在众人面前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才明白他是在谋划焦作的未来。可是他的规划太过宏伟,宏伟得几乎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赞成。毕竟十多亿元的贷款不是一个小数目。面对众人的置疑,这位市委书记没有退缩。他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执着前行。功夫不负苦心人。云台山旅游风景区建成后,效益显著,仅用三年时间,就偿还了全部的贷款和利息。他用事实、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积极进取的高贵品质。如今,这位昔日的市委书记早已调离该市,但他却给焦作市留下了一座游人如炽的国家aaaaa级风景区。

同样,我们赞扬红旗渠,歌颂红旗渠,因为它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这首民谣就是旧社会林县人民穷困潦倒生活的真实写照。穷则变,变则通。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彻底改变林县人民祖祖辈辈干旱缺水的生存状况,以当时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为代表的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以大无畏的气概和卓越的胆识,带领林县人民,历十年之功,经千辛万险,才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起了“人工天河”。这不仅仅只是一条河,这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一座艰苦奋斗的丰碑。它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为人先、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也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不同的事迹,相同的感受。我们学习红旗渠精神,必须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当前开展的治庸问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创建全省中型水库管理工作一流水平和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结合起来,“爱岗敬业,团结奋斗,科学管理,争创一流”。 以防汛抗旱为中心,责任考核为基础,项目建设为重点,规范管理为核心,学习教育为保障,进一步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努力推动水库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红旗渠的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基本原则,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要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展创先争优。要通过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书、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强党性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要以目标考核为抓手,促进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要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责任制考核,提高管理水平,使机关环境得到改善,使工程面貌焕然一新;三是要以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办公和生活条件;四是要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为基础,着力增强服务能力。要按照“四制”要求,以建设一流的精品工程为目标,确保工期和施工质量;五是要积极争取项目投资,科学谋划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要加强协调,积极申报,争取资金,确保项目尽快实施;六是要充分发挥水库区位优势,推动水库经济发展。根据水库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我们要按照局党委确立的“以政策项目支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开发利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区位优势,开发新的发展项目;以深化思想解放、推动干部职工创业”的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大城镇供水规模,抢抓机遇,认真搞好钱场工业园区供水技术方案的论证,确保该项目工程顺利实施;大力发展水利旅游经济,找准定位,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打造吴岭水库生态旅游品牌。要因地制宜,挖潜改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水库经济实力;七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八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以“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传承 “爱岗敬业、团结奋斗、科学管理、争创一流”的吴岭精神,进一步弘扬正气,提升道德品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红旗渠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水库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2

我很小就明白大庆有个“铁人”,但那时不太明白,是一个铁做的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铁人”是谁,怎样回事了。

今日,我要好好去看看铁人的那个时代。铁人纪念馆的门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铁人王进喜。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了铁人。1959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期望。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苦干5天5夜,大庆第一口油井最终开钻。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制服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泥浆把他的手脚烧起了大泡。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们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住在他家的工人说:“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

在纪念馆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实物,当年的艰苦环境: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烟稀少;干打垒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简陋;带大竖道的棉袄;狗皮帽子;沾满泥浆的衣服和裤子;那个时代铁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车。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场景,真是震撼啊,那么大、那么重的钻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装上去的。天寒地冻的情景下王进喜和工人在暴风雪中辛勤工作的场景;王进喜和工人们在施工现场研究问题的场景;开生产会议的场景;国家领导人接见铁人王进喜的场景。

导游还说,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铁人精神一向是鼓舞石油职工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传家宝。“爱国创业我最认真,求实奉献我最根本!”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主要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在大庆铁人精神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大庆人的共同梦想、信念和行为准则。

“铁人”不仅仅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更体现着一种精神。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经过这次参观,我看到老一辈的艰苦创业的照片,我感到了震撼和激动。铁人精神激励着我,我为作为一名大庆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3

南京市浦口区新世纪小学五(1)班朱xx延安,是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延安,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也是全国亿万人民向往的地方,革命圣地延安作文。

到了延安,我们先来到了革命纪念馆。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那高大、雄伟的铜像。面对伟人的铜像,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同学们怀着对伟人的崇敬和爱戴,举行了庄严的纪念仪式:出旗、献花篮、诗朗颂、宣誓。接着,我们参观革命纪念馆,走进大厅,最醒目的就是那红色的地板,代表血的颜色;天花板上有十三枚五角星,代表中国革命在延安十三年的艰苦历程。随着人群,我们来到里面,一进门就是中共中央在陕北十三年活动路线示意图,旁边是陈列在玻璃框中的旧书籍、大刀、红军穿过的鞋、戴过的帽子等等,看到这里,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红军展转陕北时敌人围追堵截的情景,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革命先烈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场面&&

接下来,我们分别在枣园和杨家岭参观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毛泽东、周恩来等几位伟人的旧居,小学一年级作文《革命圣地延安作文》。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的心头沉甸甸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革命战争年代那些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流血牺牲的场面,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煤油灯下辛勤工作等一幅幅画面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不能愧对那些革命先烈,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长大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4

进入暑期以来,各地中小学生、大学生、企事业单位青工等,或有组织,或自发地来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他们深受铁人等老一代石油工人热爱祖国、艰苦创业精神所鼓舞,纷纷表示发扬铁人精神,争做铁人的好后代。

7月26日,大庆石化公司组织180多名新入厂青工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他们对大庆石油会战的历史并不熟悉,问了许多关于石油会战方面的问题。他们渴望学习石油知识、了解会战历史的情绪在讲解员的耐心解答下得到了满足。参观结束后,纷纷表示必须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7月26日午时,十几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搭伴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学生们被丰富的展览资料深深的'吸引了。当讲解员讲到铁人发出的誓言时,讲解员刚说出前两个字,孩子们就异口同声的接了下去“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个半小时。参观结束后,他们每人写一篇观后感,抒发对铁人爷爷的怀念。

7月28日,6岁便离开大庆,现就读于加拿大thornlodgep.s学校天才班的薛文博同学回到大庆,与家人、朋友一起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在群雕“石油魂”前,薛文博同学用英文朗诵了一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对铁人的`真情实感。一同前来的大庆外国语学校宋诗宁同学也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散文诗:《英雄啊大庆》。参观后,薛文博同学表示,作为铁人的后代、作为一名大庆人是无比骄傲和光荣的。无论走多远,我都不会忘记祖国和家乡,走到哪里就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到哪里。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5

杭州革命纪念馆,是浙江省、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钱塘大桥北边西侧的月轮山上。建于1968年10月。1983年4月,中共杭州市委决定,将蔡永祥事迹陈列馆改为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列杭州市革命烈士事迹和蔡永祥烈士事迹。

馆内陈列一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蔡永祥,是一位我们值得敬仰的烈士。在连队里,时时处处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平时搞内务卫生,站岗放哨,事事抢在前面,还经常帮助战友洗衣服、洗被单,帮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饭,被同志们称为“半个炊事员”。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卫在钱塘江大桥上。2时34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向大桥飞驰而来,蔡永祥突然发现离他40多米远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蔡永祥不加思索地抱住大木头跃出铁轨。列车安全地停在大桥上,而蔡永祥却在火车强大气流冲撞下壮烈牺牲了。蔡永祥烈士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虽然我们做不到他那么伟大,但是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杭州,这座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英雄之城,二十世纪以来饱经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磨砺,幸有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其中,前赴后继,献出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以历史为线索,穿插革命烈士的事迹的形式展示了2500多名英烈的英勇事迹。从而让我们在回忆历史、缅怀烈士的过程,也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这次的参观与其他活动并不同,让我感触颇多,值得深思?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6

201x年x月x日,在市委组织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_市革命纪念馆,再一次重温了_军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一次很有意义的党性教育。

在纪念馆解说员的引导下,我怀着既好奇又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烈士陈列展馆,场馆再现了当年庄严的历史场景,凝聚其中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更直观更强烈的感受到,在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馆内收集了很多与_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在先烈生平事迹展览前,我们看到_等同盟会员领导起义建立_省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_烈士的革命遗书、_烈士的英勇事迹等等,大家驻足或低声交流抒发感想,或驻足凝望若有所思;现场还请了一位老同志讲解了一个先烈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故事,我们眼前仿佛不断涌现未曾经历的那段历史,无不为之动容。我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斗争,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才会有今天的和谐稳定、繁荣昌盛。

革命先烈是一面鲜艳的红旗,一座不朽的丰碑。革命纪念馆是一只巨型的花环,寄托了人民对先烈的无尽怀念和绵绵哀思。先烈留给我们的信念与精神,我们不能遗失;革命战争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痛苦与思索,我们不能忘怀。时间让革命事迹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这块火热的大地上。先烈已逝远,但他们的事迹已铭记在炎黄子孙心中;他们的鲜血已注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他们的灵魂已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去南京玩的作文模板6篇

去南京玩的作文精选6篇

918纪念活动的总结7篇

有纪念的小活动总结5篇

三八纪念活动的总结5篇

颁奖典礼的观后感6篇

颁奖典礼的观后感优秀6篇

电视剧天道的观后感6篇

去溜冰的作文8篇

经典童话的读后感6篇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