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科学活动方案模板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可以根据活动方案来衡量活动的成功度,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资源利用,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纸的科学活动方案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模板7篇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喷泉,初步感知喷泉的形成。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发现孔的大小与水柱之间的关系。

3、大胆分享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感受其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瓶子若干(盖子另放,有的有孔、有的没孔)针管、塑料袋、牙签、气球;瓶盖有大小两个孔的饮料瓶;装水的整理箱5个。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的视频。《high歌》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你见过喷泉吗?喷泉是什么样的?

2、小结:小朋友在广场、公园都见过喷泉,有的向高处喷,有的喷泉是向四周喷的,有的喷泉是旋转喷的。还有音乐喷泉,它会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而变高变低、变长变短,还有水幕电影,喷泉的水会形成一道幕布,上面会演出电影。这些都是人工喷泉。

3、提问:你知道喷泉的水是怎么喷出来的吗?

4、小结:每个人工喷泉都有一个泵,它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去,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美丽的喷泉。

二、探索用多种材料制作喷泉的方法。

1、观察材料,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材料可以做小喷泉?该怎么做小喷泉?

2、幼儿尝试制作喷泉。

3、分享交流制作喷泉的方法。

(1)幼儿展示自制小喷泉。

(2)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喷泉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刚刚做了许多小喷泉,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人做的,有的小朋友还会和别人合作。有的小朋友用塑料袋、有的用针管、有的用气球、有的用饮料瓶,都是把水装进这些容器里,这些容器上还要有孔,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来,这样我们的小喷泉就做好了!

三、探索孔的大小与水柱的关系。

1、观察新的材料,提问:瓶盖上有什么?如果用这个瓶盖做喷泉,大孔喷出的水柱和小孔喷出的水柱一样吗?大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小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

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猜想”一栏。

3、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操作”一栏。

4、分享交流,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1)对于结果不同的幼儿要请他当场验证。

(2)记录结果不全面的幼儿,请他当场试验,引导幼儿发现喷泉向上喷才能发现小孔的水柱又细又低,打孔的水柱又高又粗。

5、教师小结:出示记录图,你们看到大孔喷出的水是什么样的?小孔喷出的水是什么样的?依幼儿回答,教师记录。

四、音乐喷泉表演。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随音乐的高低起伏进行喷泉表演。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骨牌的倾倒与路线、排列、间隔有关。

2、能够通过观察、合作、比较,大胆的进行有目的有规律地探索。

3、培养幼儿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张路线图、两张记录表各5份、骨牌若干数量、笔、投影仪、课件、录像、地垫。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木块。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积木,想玩吗?去玩一玩。

二、老师演示推多米诺骨牌,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排出8块,轻轻推第一块,你们猜这些积木会怎样?是这样吗?我来试试。你们想玩吗?

三、幼儿玩多米诺骨牌。

1、你成功了吗?为什么会倒?你的为什么没有倒?

2、幼儿再次玩。排成弯的。

出示两条线,大拐弯和小拐弯。讨论哪种更容易倒。

四、幼儿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1、看图片。

多米诺骨牌除了排成直的和弯的,还可以排成各种图案呢,看。你们能排出其它的图案吗?

2、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交代要求:我们一个人的木块不够,怎么办?怎么合作呢?找好朋友,5个人一组,选一个组长,讨论排成什么图案。最后请他来介绍后并且推倒。

五、游戏:人体多米诺。

生活中除了用积木,还可以用麻将牌、硬的香烟壳子来玩多米诺。更有趣的是还可以用我们的人体当多米诺骨牌呢。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篇3

?活动设计】

把“摩擦起电”这一物理现象以游戏化,通过使小纸人跳舞这一游戏方式来让幼儿感受,并愉快地掌握。不是让幼儿掌握多么高难的物理知识,而是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感知丝绸和玻璃摩擦之后,能产生静电的现象。

2、引导幼儿迁移运用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自制小玩具,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玻璃板、薄纸、大头针、丝绸布料。

2、在干燥的天气进行活动,因为干燥的天气容易产生静电。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认识“小指人”,激发探索的兴趣。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一张薄纸)

师:“现在老师用剪刀剪一下,变成了什么?”(老师剪成几个1.5—2厘米高的小纸人,要使小纸人站立不倒,可以在小纸人中间插上一根大头针)

2、师:“可爱的小纸人,请你们给小朋友跳个舞吧!”幼儿发现“小纸人”没有跳舞。师问:“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它跳起舞呢?”

3、请幼儿用各种办法让“小纸人”跳动,谁想出来的办法好。

二、引导幼儿探索并进行交流。

1、幼儿第一次动手操作与观察,探索如何使“小纸人”跳舞。(幼儿可用辅助材料或不用辅助材料)

2、幼儿集中后交流操作中的发现,并提出道理师:“你是怎么使小纸人跳舞的呢?”幼儿回答并演示操作,提、拿、吹、晃、摇。

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小结:由于力的作用,小纸人会跳动。

3、师操作演示。(能不能除了这些,还有方法使小纸人跳舞吗?)

师把小纸人放在桌子上,然后在离小纸人上面1厘米处搁上一块玻璃班,师用丝绸布料不停地在玻璃板上摩擦,桌上的小纸人就开始翩翩起舞(附图)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进行尝试,寻找答案,幼儿每人操作实验。

5、幼儿集中。

师:“你是怎么使小纸人跳舞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使小纸人跳舞呢?”

幼儿充分回答后,鼓励幼儿长大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启发自制玩具。

1、教师出示自制玩具:用轻薄材料制成的小动物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制各种玩具。

2、幼儿动手自制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3、请做好玩具的幼儿用丝绸在玻璃摩擦方法,使他们跳舞。

4、结束。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发明发明的欲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洗澡》

2、幼儿自带各种洗涤用品(肥皂、洗衣粉、洗涤剂等)。

3、脏手绢每人一条,装水的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引出活动

1、播放动画片《洗澡》,幼儿观看。

2、提问: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它们为什么要洗澡呀?用什么把身体洗干净的呢?

二、出示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

1、请幼儿看脏手绢,提问:怎样把它们变干净?

2、幼儿每人取一条手绢,先在清水中洗,看能否洗干净。

3、出示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肥皂、香皂、洗衣粉),

请幼儿说知名称,再分别自选洗涤用品来帮助,把手绢洗干净。

三、了解洗涤用品的特征和用途。

1、出示肥皂,让幼儿摸摸,请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肥皂。

教师小结:肥皂虽然有很多形状和颜色,但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的,是块状洗涤用品。

2、出示洗衣粉,让幼儿看看、摸摸、闻闻、说说。

(提醒幼儿不要用嘴尝)

再将洗衣粉加入清水中搅拌后让幼儿观察。

教师小结:洗衣粉是粉末状的洗涤用品,它能溶解在水中。

3、让幼儿观察洗涤剂,然后教师也将其溶解到水中。

告诉幼儿:这是液体洗涤用品。

4、提问: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有什么用途?(幼儿讨论后回答)

四、了解洗涤用品的发展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最早,人们用碱洗衣服,洗头发,但碱刺激性大,经常使用会伤害皮肤,头发也会变得枯黄,后来人们发明了肥皂、洗发水等洗涤用品,他们能更有效地去油渍和污斑。

2、提问:除了肥皂、洗衣粉,还有哪些洗涤用品?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3、教师小结:随着科学的发展,洗涤用品越来越多,有专门清洗餐具的;有专门清洁人体的;有专门清洁服装的。下面,我们就开个洗涤用品展销会。

五、师生一起安排洗涤用品展销会。

1、幼儿先给各自带来的洗涤用品做广告宣传(要求说知名称、用途)。

2、讨论如何安排,是按用品分类摆放,还是按形状分类摆放。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小朋友从小要认真学身手,长大了发明更好的洗涤用品。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

教师准备: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一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一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二、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一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幼儿尝试(3)形状与沉浮

同一个橡皮泥,把它团成球状时沉到底下,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时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让幼儿做实验)回答。

教师总结:橡皮泥捏成船形,里面有空气,所以就浮在水面上,团成球,没有空气,所以就沉到底。

幼儿尝试(4)区别两个球

区别同一大小,同一颜色的铁球和皮球,(让幼儿想办法区别)

教师总结:掂一掂、捏一捏、拍一拍、放到水里 看一看,就知道,哪个是铁球,哪个是皮球。

幼儿尝试(5)

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做了很多的实验,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沉,有时浮。人们很聪明,利用沉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很多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当科学家,发明新的东西,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三、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学习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2、仔细、耐心地进行观察,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3、通过种植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观察豆子成长的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的时候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植豆子呀?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陈列幼儿种植的豆子,引出观察兴趣。

教师:小朋友,这就是你们种的豆子,它怎么样了?它现在是什么样子的?还记得以前的样子吗?

(幼儿回答)

2、幼儿拿出自己的记录,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表,相互介绍豆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请你和同伴说说自己种的豆子是怎样慢慢长大的。

3、集体交流,帮助幼儿归纳豆子的生长过程。

请幼儿按照自己的记录介绍豆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豆子的生长过程。

豆子——长出两瓣小芽——长出叶子——长高——开花。

4、引导幼儿找出豆子生长情况不一样的原因,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引导幼儿发现豆子叶子长得不一样。

教师:仔细看看,你们的豆子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回答)

讨论原因。

(1)教师:为什么有的豆子长得高而且叶子又多,还开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却长得不高,有的甚至烂了呢?

(2)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种的,为什么他们的豆子长得不一样?

激发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照料它呢?

(幼儿回答)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豆子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天都要来看它。发现它干了应该给它浇点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则会淹死。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篇7

活动《有趣的复制》

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速度。而复制正好满足了人们对时间的追求,从工厂里流水线上大批量的产品复制到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复制、再到生物克隆……无不显示出人们追求简捷和保留原汁原味的需求趋向 。如何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复制现象,并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呢?我们通过带领幼儿观看报纸印刷和幼儿生活中接触频繁的食品月饼生产的视频,让孩子更为零距离的感受机器的“厉害”。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简单的复制方法、了解和关注复制现象,从而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此活动是《有趣的复制》第一个活动,目的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现象,尝试最简单的复制方法,并感受它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复制现象,激发幼儿对复制现象的兴趣。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准备:

1、视频《有趣的复制》、投影仪、电脑

2、操作材料(分两次投放)

第一次:每组纸若干、勾线笔、饼干样品人手一份

第二次:印花机、印泥、钱币、印花机若干,分组投放

3、作品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蛋糕师引题,感受复制的特性(一模一样)

1、今天,我这个蛋糕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盘新鲜出炉的饼干,请你们仔细瞧一瞧?

2、这是什么饼干?(跟周围的小朋友比较饼干的特点)

小结:是的,我烤出来的是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小鱼饼干。

二、幼儿设计样板图第一次,引出复制的概念。

材料准备:笔每桌5支、饼干样品5-7、样板泥、教师样板泥等。

1、出示样板图,提出设计要求

教师介绍高点的步骤。

2.介绍材料,幼儿首次操作

你看,我为大家准备了笔、样板纸,请你们在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一个饼干样板图,记得和样品要一模一样。

3.验证比较

你设计了什么饼干,用了什么方法?(印画、临摹)

还有什么方法?

小结:像刚才几位小朋友用的方法叫复制。

三、第二次操作,尝试多种复制方法

1.介绍材料与操作要求

重点介绍复写泥。

2.幼儿操作、比较作品

你用了什么方法?复制了什么图形。

小结:刚才尝试了用印花机、复写纸、印模、银币拓印这四种材料都成功地复制了饼干图样,恭喜过关!

四、观看视频拓展经验,感受复制的便捷。

1.生活中的复制现象

你还见过那些复制品?

2.观看视频拓展经验

幼儿观看一段制作月饼的视频

提问:月饼是怎么复制出来的?她的复制工具在哪里?

有了这个机器有什么好处?——便捷、快速、方便

五、制作饼干,生活应用

1.出示糕点师工具,示范制作方法,讲解要求。

2.背景音乐,幼儿制作

结束:这下蛋糕师将你做的饼干送去烘烤吧!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模板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8篇

区域科学活动方案6篇

2023年科学教师工作总结模板7篇

关于纸的中班活动总结6篇

幼儿园有关纸的活动总结5篇

关于纸的活动总结参考6篇

关于纸的主题活动总结6篇

小班科学大与小教案模板7篇

儿童纸的活动总结6篇

沉与浮科学教案模板7篇

纸的科学活动方案模板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