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1数学活动方案推荐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我们考虑了不同年龄和兴趣的参与者,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下面是莘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初1数学活动方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1数学活动方案推荐5篇

初1数学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个人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学习。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营造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文化氛围,经研究决定,举行xx三小第六届“趣味数学节”活动。

本次活动以“和谐的数学、快乐的数学、创新的数学”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平台,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校园数学节,丰富校园数学文化,凸显数学元素,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全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让数学文化渗透校园,让快乐和智慧走近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快乐,从而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三、活动口号

让数学与趣味同行!

四、活动时间、活动对象

活动时间: 20xx.x.23—x.11

1、启动(开幕式)x.23日(星期三),横幅一条,电子显示屏宣传

2、活动:x.23—x.11日

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组织

领导小组组长:陈祥能

副组长:王文坚朱书记

筹备组组长:黄晓吴谢作柱陈李香陈泰枢

成员:全体数学老师、各班班主任

六、氛围营造

1.横幅

20xx年xx三小“让数学与趣味同行”第六届校园数学节

2.电子宣传栏

20xx年xx三小第六届校园数学节

快乐数学,伴我成长。

缤纷数学节,精彩每一天

让数学与趣味同行!

七、活动项目及形式

时间:x月8日下午1:00—2:30

要求:以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学,一年级每班推荐1名学生,二年级每班推荐2名学生参加,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故事内容可以数学家的故事、有趣数学故事等,最后评选一、二等奖。

故事会主持:陈郑华老师

评委:陈郑华陈李香金章玲杨满霞杨美素

上交评委时间:x月6日

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钟面知识用图画纸和硬纸板制作钟面,力求钟面有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或动画图案。各班选取5幅作品参加展示,进行评比。(作品上要注明班级和姓名)

上交评委时间:x月5日

要求:以“我心中的数学”为题,想象作画。要求能用数字、几何图形等数学元素表现心中的.数学,绘画形式不限,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参加校想象画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

作品需注明“作品名称”和“作者班级、姓名”

评委:刘晓平、陈郑华、郑秀琴、李晓燕

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制作负责:陈德爽老师及各班班主任

上交评委时间:x月7日

要求:学生可独立或合作完成制作数学手抄报,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以“弘扬数学文化 感受数学魅力”为主题,要求规范、整洁、美观,做出个性。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参加校“小学数学手抄报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手抄报内容可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名句、数学名题、数学趣题、脑筋急转弯、数学日记……等。

作品需注明“作品名称”和“作者班级、姓名”(说明:学生如合作完成,合作者不超过2人)

评委:刘晓平、黄美华、林彩珍、陈环环

以上活动作品交要求每个年级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比率分别为20%,30%,50%)。

参赛对象:一~二年级学生(每班10人)

比赛时间:x月25日(周五)下午1:00—1:20

比赛地点:多功能厅

阅卷:一年级——林巧、黄向荣

二年级——章小云、黄秀琼

监考老师:方道清、黄雪花、黄中义、蔡真真

要求:以20分钟为限,按时间的先后排序,前20名中得满分的为一等奖,21—40名中得满分的为二等奖,41名以后完成的得满分的为三等奖,其余没有满分的为鼓励奖。成绩、奖次和试卷当天下午上交教务处。

三年级命题:陶大国老师

阅卷:陶大国、刘彩菊

四年级命题:章小云老师

阅卷:章小云王羽荣

五年级命题:陈泰枢老师

阅卷:陈泰枢洪孝榜

六年级命题:陈小招老师

阅卷:陈小招、林宝玉、陈德爽

监考:韩加传、方雪、陈民瑜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

时间:4月11日

主持人:谢作柱老师

八、活动具体要求

1、本活动期间的各种项目负责人,要认真组织老师进行精心辅导;命题任务的老师,要在 4月4日之前把试卷的电子稿上交教务处,以便安排打印,阅卷任务的老师,学生成绩至少要在比赛的第二天上交教务处,各数学老师要提前做好辅导工作。

2、本次活动的指导奖适合学校的绩效考核细则。

3、本届数学节各项活动的实施,均由陈泰枢老师负责并组织实施。

初1数学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听辨不同的音乐角色,感受乐曲中有趣的动物形象。

2、体会音乐情节的变化,尝试用简单的表演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cd播放器、鸭妈妈和小鸡的手偶、幼儿人手1套指偶、幕布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农场里的临时妈妈》

1、讲述故事《农场里的临时妈妈》(手偶配合讲述故事前半段)。

引导语:农场里住着许多的动物朋友,他们之间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发生在农场里的故事。听好了,我要开始讲了。农场里住着鸡妈妈和它的孩子,他们的邻居是鸭妈妈和他的孩子。有一天,鸡妈妈要出远门于是请鸭妈妈帮它照顾孩子们,鸭妈妈很热情的答应了。鸡妈妈走了,小鸡们和小鸭们一起玩。小鸭在河里游泳,小鸡们岸上看着他们可羡慕了因为小鸡不会游泳。这时鸭妈妈到池塘边来教孩子们回家,于是小鸭们上了岸和小鸡们摇摇摆摆回了家。到了家,鸭妈妈发现小鸡的数量不对少了一只。于是他就回到池塘边寻找,原来啊!有一只小鸡因为很羡慕小鸭游泳的本领正站在池塘边学者小鸭游来游去的动作呢!鸭妈妈大声叫小鸡回家,可是小鸡不愿回去。鸭妈妈大步大步走上前想把小鸡带回去,小鸡看见鸭妈妈来了它连忙向前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

师:谁听出来了?刚才老师讲过这段音乐讲的谁和谁的事?(可以提示故事里有谁?)

幼:鸭妈妈、小鸡

师:音乐里,哪里是鸭妈妈的声音?那里是小鸡的声音?你能听出来吗?我们来听音乐。(单放小鸡和鸭妈妈的音乐引出手型动作)听了音乐,猜猜看小鸡和鸭妈妈发生了什么事?

幼:小鸡在跑,鸭妈妈在后面追.

师:我们再来仔细听音乐,这次我要请出小鸡和鸭妈妈,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听音乐教师用手偶表演)音乐听完了,谁听出来了,音乐开始小鸡和鸭妈妈在干什么?

幼:小鸡在跑、鸭妈妈在后面追。

师:你们能不能学一下小鸡在跑,鸭妈妈在追这个动作。(放小鸡和鸭妈妈教师指导)表演的真好,老师跟你们学好吗?准备好了吗?小鸡呢!鸭妈妈呢!不过我有个要求哪里是小鸡在跑,哪里是鸭妈妈在追?请你们用动作大胆表现出来。(放音乐老师带领幼儿学动作在小鸡落水停下)

师:小鸡怎么了?

幼:掉进水里了。

师:小鸡掉进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接下来我们继续听音乐。

师:小鸡掉进水它发生什么事?

幼:喊救命

师:喊救命时小鸡的声音会怎么样?

幼:大声

师:为什么这么大声?

幼:希望鸭妈妈来就它。

师:小鸡叫救命时声音是一直很大声吗?有没有变化?听听看。(放小鸡落水音乐)

师:小鸡叫救命时声音是一直很大声吗?一起来听听看,为什么声音会一会大,一会小呢?

幼:透不过气来。

师小结:音乐当中会告诉我们许多的讯息,小鸡的声音一会大一会小说明小鸡掉到水里透不过气来,它会被淹死吗?我们来一起听一听。(放谢谢你音乐)

师:小鸡被淹死了吗?

幼:小鸡被就起来。

师:小鸡被救起会说什么?

幼:谢谢你。

师:我们听听音乐里小鸡是怎么对鸭妈妈说话的?仔细听听,(放最后的音乐)谁来学一学小鸡说话的节奏?小鸡的这个声音是什么意思?

师:故事讲完了,音乐也听完了,有趣吗?想不想再听一遍,我们请出小鸡和鸭妈妈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小鸡准备好了!鸭妈妈准备好了?小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放整段音乐)

师:表演的怎么样?那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想一起表演呢?

师:还有没有谁想来的?在正式表演之前,我们把小鸡和鸭妈妈的动作练一练,好吗?看看你们的小椅子底下有什么?(小鸡、鸭妈妈、幼儿左右手各带一个)

听音乐和老师一起表演,想不想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呢?带上我们的小鸡和鸭妈妈到外面表演吧!

初1数学活动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竞争意识,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在20xx年十月底举行制作数学知识小报的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制作数学知识小报的竞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探索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把所学的知识以美的形式展现出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启动大多数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次活动将检查我校学生掌握课外数学知识的一些情况,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改进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xx年10月

2、竞赛地点:各班教室

五、竞赛形式

做知识小报。

一、二年级用a4纸,其它年级用16开纸内容由各年级负责老师自定。要求结合本年级学生特征。

六、竞赛标准

根据小报所得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按年级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八、活动教师安排。

初1数学活动方案篇4

活动内容:

设计围墙、篱笆。

适用年级:

四年级以上。

活动目标:

(一)知识训练点。

1、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乘、除法的含义及实际情况预算所需材料。

(二)能力训练点。

1、在操作、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综合运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并培养其优化意识。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软件一套。

学生每组准备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等模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叙述:小强的奶奶家最近盖了新房子,(屏幕显示房子)新房子所占地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5米。

这几天,小强的奶奶正寻思着要砌围墙,她准备围出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连围墙上的铁门也买好了,铁门宽2米,但是,她还没想好究竟怎么砌。同学们,今天我们都来当“小小设计师”,帮小强的奶奶出出主意,好不好?

2、让学生充分发言。然后教师概括: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今天这节课重点来研究一下围墙的位置。

二、协作研讨,探求方法

1、小组活动。

发给每个小组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的模型,让学生互相合作,动手操作,设计围墙的位置。

2、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方案,根据学生演示在电脑上显示出实物图,并抽象出平面示意图。

估计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案(阴影部分表示房子,粗线表示铁门):

3、深入研究。

(l)猜一猜。

请学生猜一猜,小强的奶奶会选择哪一种方案,并初步说明理由。(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考虑)

(2)算一算。

a、提问:怎样才能预算出砌围墙共需多少块砖?

如果砌1米长的围墙需要200块砖(显示实物图),那么你们能算出砌自己设计的围墙大约需要多少块砖吗?围出的空地面积呢?(显示下表:围墙长度。所需砖的块数、围出的空地面积数据暂空,待填)

b、学生分组计算。

c、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步显示完成下表:

(3)想一想。

提问:看看算出的数据,你想说什么?

重点思考:

a、哪几种最节省材料?为什么?(回答后闪动表中相应的部分)

b、哪几种图出的空地面积最大?为什么?(回答后闪动表中相应的部分)

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教师略作小结。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2、独立设计。

3、汇报讨论。

(1)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显示出平面示意图:

(2)讨论:哪一种最节省材料?为什么?

得出第二种最节省材料。(闪动第二种示意图中表示篱笆的两条边,删去图①)

4、预算材料。

(1)给出条件:如果用细竹竿作篱笆,每5厘米插一根竹竿,那么围出这块菜地至少需要几根细竹竿?

(2)学生计算(如有困难可自由讨论)。

(3)学生汇报:(电脑显示在示意图旁)

正方形面积为4平方米,说明边长是2米。

篱笆长度:2x2=4(米)=4oo厘米

竹竿根数:①400÷5=80(根)

②400÷5-l=79(根)

(4)讨论:要不要“减1”?为什么要“减1”?

电脑模拟插竹竿的过程:闪动一段5厘米长的边,插一根竹竿(伴以“叮咚”的声音),(这样插四根后中间过程省略,直到最后两个5厘米)闪动倒数第二个5厘米,插一根竹竿,再闪动最后一个5厘米,(问:还需要再插一根竹竿吗?为什么?)闪动那一段围墙,说明最后一根竹竿可以省略,所以要“减1”。(删去第①种)

四、总结方法,活动小结

1、总结方法。

2、评选“优秀设计师”,并委派他们课后把研究结果告诉小强的奶奶。

活动设想

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虽然“双基”扎实,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现象。本方案选取了“砌围墙和围篱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出发,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协作研讨、探求方法”——“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总结方法、活动小结”,始终把学生放在“活动主体”的位置,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通过小组活动、全班讨论、独立设计等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全体性、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测,并提出合理、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活动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围墙的设计,从设计方案到选择方案,都注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3、注意对学生协作意识的培养。

设计围墙时采用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的'形式,预算用篱笆材料时,又允许学生通过自由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增强实践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是学习巩固各种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内容,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验一验、用一用,以便使他们在用中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儿童的应用技能。

初1数学活动方案篇5

中班数学活动:汽车大检查

设计者:cc

设计意图: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各种汽车为活动题材,将“汽车大检查”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物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幼儿多维分类计数的能力。

2、训练幼儿观察能力及归类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认识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

物质准备:ppt;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红黄两色)图片人手一个;标志图三组:红色与黄色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没有颜色)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分别有红黄两色);

三、活动重点:学习按事物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幼儿多维分类计数的能力。

四、活动难点:训练幼儿观察能力及归类能力。

五、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红黄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ppt出示指示灯)

提问:①看!这是什么样?(幼:红绿灯)

②红绿灯用来干什么的?(幼:告诉司机什么时候开车、停车)

③红灯要怎么样?黄灯要怎么样?路灯又要怎么样呢?(幼:红灯停、绿

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师:我们来玩“红绿灯”的游戏,请你拿出小椅子下的汽车图片,现在你就是这辆汽车的司机,请看清你的汽车的款式、颜色。

(二)根据汽车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师:刚才陈老师接到汽车公司的电话,要对我们所有的汽车进行检查,但是那么多汽车又忙不过来,我们可以怎么样分批过去检查呢?司机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1、第一次操作,按照汽车的颜色进行分类。(出示标志图红、黄)

①提问:这两块标志上的颜色一样吗?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幼:红色和黄色)

请根据你的汽车颜色把你的汽车停到对应停车场。

②幼儿操作。

③师幼共同验证。我们来数数红黄两种的汽车共有几辆。

2、第二次操作,按照汽车的款式进行分类。(出示标志图:没颜色的各种汽车)①提问:这两块标志上的汽车款式一样吗?他们分别是什么汽车?(幼: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

请根据你的汽车款式把你的汽车停到对应停车场。

②幼儿操作。

③师幼共同验证。我们来数数不同款式的汽车共有几辆。

3、第三次操作,按照汽车的颜色、款式进行分类。(出示标志图:红色、黄色的各款式汽车各一辆)

①提问:这六块标志上的汽车款式、颜色一样吗?他们分别什么不一样?(幼: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红黄两色各一辆)

请根据你的汽车款式和颜色把你的汽车停到对应停车场。

②幼儿操作。

③师幼共同验证。我们来数数不同颜色、款式的汽车共有几辆。

(三)活动结束,点评。

师:各位司机们,把你们的汽车停对地方了吗?(幼:停对了)

公交公司的叔叔说了,各位小司机真能干。分完类后,他们工作就更方便了。

初1数学活动方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初2英语老师工作总结5篇

幼儿园初安全工作总结参考5篇

幼儿园初安全工作总结优秀5篇

1对5幼儿园活动总结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1主题活动总结5篇

1主题生日活动总结最新5篇

母亲节1活动总结参考5篇

消防6+1活动总结优秀5篇

1大学个人总结推荐8篇

教师开学初工作总结5篇

初1数学活动方案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