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8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电影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内容,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社会问题,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8篇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篇1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亦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与法、英、美、日各国斡旋,中去中国主权而却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段历史和那次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失败外交的经过,让我对那段历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对于从教科书的简单叙述中获取的知识,影片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视角。

顾维钧,影片的主人公,年轻,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了一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作的种.种,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爱国青年。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赏识;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阐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是将近两点),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

只是,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诸东流,举办国法国权衡各种利益,最终仍只给予了中国两个席位,而山东问题,英法美三国左右权衡,最后仍然决定牺牲掉中国来获取自身的利益,将山东转让给日本。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个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结果,尽管直到最后陆征祥总长都灰心丧气绝望的时候,他还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在争取”,只是局势,早已不是他顾维钧一个人便能力挽狂澜的,无论他再出色,再如何才华横溢,因为他的背后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

外交失败,代表团成员成了众矢之的,更有甚者,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愿意以三个人头来换代表团成员的一个人头,之前的担忧“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国内政府叫他们签字——他们倒像成了卖国贼。

与顾维钧相对应的另一个人,他的好朋友肖克俭,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者,领导工人有幸工,为争取山东权利为废除“二十一条”领导法国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行威,最终视死如归,在凡尔赛广场自焚,以死来抗议《巴黎和约》的签订,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相对于顾维钧,他的爱国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无数爱国者的共鸣。

似乎肖克俭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为了与顾维钧相对照的,肖克俭的激烈而直白的爱国容易被人们所儿呢和赞同,但是谁又能说顾维钧不是同样爱国的呢?他在和会的最后,拒绝和约签字,在未接到国内政府关于任何拒绝签字的通知的前提下,仅仅从这里,便可知道他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他与肖克俭不同的只是,他在运用自己的方式与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其实是殊途同归。

还有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某种程度上他是软弱的,亦如身后那个软弱的政府,只是他那句“取消顾维钧的资格我立刻辞职”而得以保住顾维钧的全权代表资格,只是他最后黯然离开巴黎,称政府叫他在和约上签字而他的良心不让自己签字,由此可见,他也绝非就如以前我所以为的那样是一卖国贼的形象。只是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环境,还有他所处的位置的尴尬,是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的。

爱国有很多种,爱国的人也有很多种,我至今仍然不能说清顾维钧和肖克俭的爱国方式究竟孰优孰劣,只是他们身上都具备着那份爱国的热情,这是毋庸置疑的。肖克俭这个人,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存在过我并不清楚,因为查不到真实的资料,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说,在我们去判断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时候,或许该设身处地地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任务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位置,这样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历史的真相,这是我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的视角。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篇2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得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

请13亿的中国人牢牢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篇3

1919年,正是国内动荡,外交紧张,英雄辈出的年代,李大钊、闻一多、鲁迅以及数不胜数的伟大思想家或政治家出自这个年代。可影片中的顾维钧还有另一过人之处----雄辩。电影开始不多久,顾维钧刚来到大使馆就随陆征祥总长就中国席位一事与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进行秘密会晤,当时,顾维钧的不卑不亢的态度,严厉坚定而又不至于咄咄逼人的话语,将他在外交上的天才展露无疑,克里孟梭也对他十分赏识,可中国终究只有两个席位。辩论会上,顾维钧利用日本外交官的丢失手表,发表了一场慷慨淋漓的演讲,动人心,鼓壮志。“你们日本,在全世界的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的中国人该不该怒呢?……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句句热烈澎湃的话语,让各国议员无不在下面交头接耳,点头默叹。

乱世多英雄,英雄多磨难。坚定正义的的顾维钧却多次遭到同伴的误解,辩论会后,他的同伴都说他太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懂得外交方法,偷窃牧野男爵的手表,费大国风范。可有谁能体会他的苦衷,每逢重任,所有人都把重任推给顾维钧,都怕承担不了责任,唯有顾维钧单枪匹马在各国领导面前代表中国谈判、会晤,为山东问题而努力。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也在责怪顾维钧,说他懦弱无能,说谈判无法解决问题。顾维钧没有一个知己,没有一个支持者。仅靠一己之力,终究无法挽回。最终顾维钧大义凛然的没有签下辱国的凡尔赛合约。

外交关系永远是政治上最具有难度的题目。现金,虽然社会较为安定,但外交并不顺利,与美国,与日本…中国与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隐秘的问题,或因为领土,或因为资源,或因为历史,数不尽的原因,数不尽的问题。

1919年的事件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决不能盲目动用军事力量,除非属于自卫,再动用军事力量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国际上,外交事务上,定要谨慎,不卑不亢,因为这不是个人恩怨,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顾维钧的事例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应当如何处理外交事务?很可惜,外交多变,没有永恒的定论。不论怎样,我们都应学习顾维钧,遇事冷静,热爱祖国,让中国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1919年,是残酷的战争结束的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从很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但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深深的震撼了我: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英气逼人,他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了下来。他说:“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说完他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的一插,随即猛的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目光,射向那无能的日本人。

虽然最终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结果,但他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坚定信念,中国人的铮铮不屈!这样的一个外交才子,或许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只是茫茫黑暗宇宙里一颗小星星,但他发出的光芒足够让我们让那一时代的青年看到希望!“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一样。”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气魄,一种尊严的力量。

顾维鈞以自己的言辞诉说着中国的尊严,而肖克俭这位华裔留法爱国学生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颗拳拳爱国心。一缕烟顺着巴黎污浊的天空缓缓升起,肖克俭的身体在凡尔赛广场化为灰烬。肖克俭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我想每一位中国人看到了都会觉得呼吸沉重的,中国,该如何踏上兴旺的道路,该如何摘掉弱国的破帽子?肖克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自我牺牲。如果当时的清政府所有官员都能够如肖克俭一样无畏,而不是关起家门做缩头乌龟,任由别人骑到脖子上,也许巴黎和会会以另一种结果收场,顾维鈞也不会发出“我很失望,很愤怒”的叹息了。

1919年早已成为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心痛仍然刻骨铭心。中国。我们百屈不挠的母亲,在中华儿女十几年的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尊严之路!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历史,我们要让中国变得更强大,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更加努力,要挑起这个重担,让中国有更美好的未来。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00字t;五>

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力争主权,却最终外交失败的惨痛历史故事。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次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失败外交的经过,让我对那段历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中国人”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

顾维钧,驻美公使,年轻,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了一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作的种.种,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中国人。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阐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是将近两点),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代表发自内心佩服的掌声……一个中国人,身在异国他乡就应该表现出我们身为中国人的不卑不亢,顾维钧是好样的!

一个人是无法撼动历史,无论他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弱国无外交”的现实,应有的五个席位只给予了中国两个席位,本是中国的山东也因英法美三国的利益考虑“转让”给日本。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他顾维钧一个人便能力挽狂澜的,无论他再有才,再有能力,以腐败的国民政府为“支点”的她怎能“撬动整个地球”?

外交的压力不仅是国外列强给予的,更多的是来自身为后盾的“中国”政府软弱求和,群众激愤抗争,代表团成员成了众矢之的,之前的担忧“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为现实。是作为外交官听从政府,还是顺应群众?我们忘了,顾维均,他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爱国青年。中国成了巴黎和会上唯一没有签字的战胜国,6月28日,中国人第一次向全世界大声说“不!”。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篇4

观看我的1919观后感1

前些天,班里同学一同观看了影片《我的1919》,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属于胜利国的中国,却在巴黎和会上只得到两个席位,并在多次谈判中饱受欺辱,直至最后拒绝签定凡尔赛合约的事。由于事件过程发生在1919年,所以片名为《我的1919》,片中的我则是整部影片的主人公:悲哀的外交才子-----顾维钧。

1919年,正是国内动荡,外交紧张,英雄辈出的年代,李大钊、闻一多、鲁迅以及数不胜数的伟大思想家或政治家出自这个年代。可影片中的顾维钧还有另一过人之处----雄辩。电影开始不多久,顾维钧刚来到大使馆就随陆征祥总长就中国席位一事与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进行秘密会晤,当时,顾维钧的不卑不亢的态度,严厉坚定而又不至于咄咄逼人的话语,将他在外交上的天才展露无疑,克里孟梭也对他十分赏识,可中国终究只有两个席位。辩论会上,顾维钧利用日本外交官的丢失手表,发表了一场慷慨淋漓的演讲,动人心,鼓壮志。你们日本,在全世界的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的中国人该不该怒呢?……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句句热烈澎湃的话语,让各国议员无不在下面交头接耳,点头默叹。

乱世多英雄,英雄多磨难。坚定正义的的顾维钧却多次遭到同伴的误解,辩论会后,他的同伴都说他太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懂得外交方法,偷窃牧野男爵的手表,费大国风范。可有谁能体会他的苦衷,每逢重任,所有人都把重任推给顾维钧,都怕承担不了责任,唯有顾维钧单枪匹马在各国领导面前代表中国谈判、会晤,为山东问题而努力。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也在责怪顾维钧,说他懦弱无能,说谈判无法解决问题。顾维钧没有一个知己,没有一个支持者。仅靠一己之力,终究无法挽回。最终顾维钧大义凛然的没有签下辱国的凡尔赛合约。

外交关系永远是政治上最具有难度的题目。现金,虽然社会较为安定,但外交并不顺利,与美国,与日本…中国与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隐秘的问题,或因为领土,或因为资源,或因为历史,数不尽的原因,数不尽的问题。

1919年的事件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决不能盲目动用军事力量,除非属于自卫,再动用军事力量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国际上,外交事务上,定要谨慎,不卑不亢,因为这不是个人恩怨,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

顾维钧的事例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应当如何处理外交事务?很可惜,外交多变,没有永恒的定论。不论怎样,我们都应学习顾维钧,遇事冷静,热爱祖国,让中国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篇5

今天天气还蛮不错的,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我的1919后,我的心情充满了愤怒。历史上的1919就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转折点,而电影[我的1919]却是记录了1920年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总是看到了江山的满目创伤,多少的英雄长眠地下,多少失去家园和儿女的中国人在哭泣。我的心情很沉重,总觉得中国那个时候的因果关系是:清的闭门锁国和糜烂的王朝,腐败的官僚,造成的民不聊生。人们的无知和社会的现实,让中国的历史上重重的落下了耻辱的痕迹。

[我的1919]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里面记实了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参加1920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肖克俭自焚的场面,我仿佛和大多数的人一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在不断的壮大,永不熄灭。列强们的逼迫,中国人却是不屈。我们仍然要昂首,我们要向前看。山东的割据,让我们看清楚了列强们的无耻,这也让他们在以后的历史中受到了惩罚。

我想到了弱国的悲哀,没有在国际上占据地位,所以我们的土地就要受到列强们的割据,却割给日本。这个恶心的民族。我们的一系列的内斗,已经是创伤累累,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斗了。所以我们就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只有向上,别人才不会看不起你,只有向上,我们才不会带着耻辱。只有向上,我们才能够站在世界的顶峰。我们要迎头向上,冲破前面的阻隔,冲破黑暗的束缚。黎明,永远都是象征!我们不要背负着亡国的耻辱。我们更不能让那个充满了幻想的民族凌驾于我们的头上。我们应该努力。

我热爱中国,这个祖国是我们的家庭,我们只有和睦相处,才能够团结一心。我想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分子力量,虽然和螺丝钉一般,却也是力量。全国的各个人们都献出自己的力量呢。是否能够推动这个社会。推动地球,那是我的幻想。而创造完美的社会,这是我的梦想。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它会永记在我们心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更多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篇6

记得在一个电影院看过一部有关五。四运动的电影我的1919,电影中青年者们那些慷慨激昂的呐喊,至今仍震撼着我的心灵。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了,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也就是在这场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登上了舞台。回望那个壮烈的年代,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年轻的身影,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位青少年。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乐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不惧艰难险阻。敢于拼搏,智比云天。我们虽然没有老一辈的勇敢作为,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认为要先有“骨气”,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一向以有骨气着称于世,我们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和精神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以历史镜鉴!在社会的相机中为自己摄下一张有骨气的正面形象来,要做到物质面前不迷蒙,暂时落后不低头,困难再大不弯腰,经得住一切考验。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的接班人。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还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我记得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们的生活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是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能力是用来做事某事的。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这种目的必须达到!”这句话时常给我很大的学习动力。一个人的一生,就像在黑夜中行路,没有坚强的信念很容易误入歧途。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当代青少年,思想还不成熟。每当我对穴的事情,特别是学习上的事情有所怀疑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便会出现居里夫人的名言。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坎坷,但是,焉知我辈非鲲鹏。我们缺少的正是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那种自信力!心里的窗户,一桶便亮。我相信,我的能力也是要去做某种事的,而且无论如何,这种目的必须到达。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要有爱心,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把抗震救灾的激情提炼出来,或许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那么,我们的力量就会重于泰山,灾难也会被我们吓跑。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出生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让我们为自己的青春打点好行程,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一次生命中最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那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激情!让我们都做夜空下的那颗闪亮的星星。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篇7

1919年,中国阴霾的天空突然红了半边。那是屈辱激怒了中国人民,激怒了一头东方雄狮。爱国热情以及民族的愤慨点燃了半边天空。熊熊烈火中,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先进的爱国青年肖克俭,以及千千万万个爱国学生、工人都愤怒了。

弱国无外交。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无法获得平等的待遇。顾维钧--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他站起来慷慨陈词,驳斥列强的傲慢无礼。然而时代的英雄却不能扭转时代,中国在付出几十万劳工的辛勤后,还是没能收获一点光荣,成了列强分割蛋糕的牺牲品。他们虚伪的嘴脸在和会上暴露无疑。他们企图将这已千疮百孔的东方古国再次撕得粉碎,而完全不顾那四千万中华儿女悲凉的抽泣声。这,是一个民族应该永远铭记的悲哀。

继而,中国开始反抗了。先是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站了出来,大声斥责西方列强的强盗行径,他大声的说道:“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紧接着,又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肖克俭,带领着一群爱国青年,勇敢的站在巴黎的街头,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潮,迎着列强的霸气,激昂的演说着。在走投无路时,他毅然的决定用自己的死亡来警示中国人民,用一个中国的血淋淋的爱国热情震撼那些自恃强大的列强们。凡尔赛宫前的熊熊大火燃烧了一个爱国热血青年的躯体,更燃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国内,学生在新生的共产党政权的带领下开始了反帝爱国运动。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走上了街头。紧接着,无产阶级的工人们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穿越90多年的时空,我也愤怒了!影片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在我胸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我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否则,我将也是街头举着旗帜振臂高呼的爱国学生,甚至是一名肖克俭一样的爱国青年,也愿用血的牺牲来表明自己的愤怒,自己的爱国热情。

当顾维钧站在发言席上激动地说出“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谁能接受?”当他起身带着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尊毅然离开,中国在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勇敢地向列强说不,中国人昂起了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强音。一声深自肺腑的的呐喊爆破了整个天空。随后,黑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落下了帷幕,新的光明新的舞台展示在世人面前。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篇8

请永远记住1919年6月28日这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在帝国主义凌辱甚久后第一次敢大声向他们说“不”。

17世纪中叶,随着英国资本主义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纷纷确立,资产阶级为摆脱自身经济危机,不断地开拓殖民地。到19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的大部分近邻地区和国家先后沦为殖民地,他们将魔掌伸向了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蒙受了奇耻大辱。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和外交讹诈,强迫中国签订了7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协定。

然而在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中,最令人愤恨的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竟丝毫不顾及中国的尊严和权利,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的领土割让给领略日本。

中国人民争取过,赴法谈判代表团努力过,可最终中国山东的割让写在了协定上,众多的帝国主义代表也在协定上签了字,但是,衰落的中国不表明她精神的衰退!中国,仍然有着热血的青年,有着反抗的青年。最后的会议上,我们听到的是中国代表的这样一段话: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送给了日本人!中国人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

是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但我们更不会忘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的精神仍然在焕发她的气息。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今天我们中国在中国人的不断奋斗中不断走向富强。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往昔那任由帝国主义宰割的中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中国,是苏醒的雄狮,是跃跃欲飞的蛟龙。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们应铭记历史,同时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富强的国家而奋斗。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电影优秀作文8篇

电影院工作总结8篇

电影院月工作总结8篇

我的邻居的作文模板8篇

骂我的世界的作文优秀8篇

我的老师的漫画作文参考8篇

我的亲情的作文精选8篇

克雷洛夫寓言的蛇的读后感8篇

蝉和蚂蚁的读后感8篇

写我的语文老师的作文300字8篇

我的1919电影的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9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