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让我们有机会探讨影片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增进理解,大家在写观后感的时候,需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例,以下是莘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在一起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在一起观后感篇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既是一年的终结,也是一年的起始。在春节期间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总是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美好的节日,迎来崭新的一年。
往年的春节,各家各户总是热闹非凡:今天去你家吃饭;明天去我家喝酒;后天去他家聚会。走亲戚,会朋友的人随处可见。
但是,今年不同了。年关将至,武汉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武汉市政府在注意到事态严重后,立即采取了有效的相关措施――封城。但为时已晚,由于受武汉的影响,鄂州、黄冈、赤壁等6处地区相继封城。后来发展到整个湖北省除了襄阳市以外完全封锁的地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
在武汉市宣布封城的前夜,很多的人从武汉“逃”向全国各地,但是随即又有更多的人涌入武汉,他们就是从全国各地前来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与他们一同前往的,还有各省资助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
在外界的帮助中,武汉也没有闲着,着力的建造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并尽全力治疗患者。
在疫情较轻的浙江,主要工作则是防疫。我爷爷,一位老党员,每天早上七八点出门,晚上五六点才回家。他一整天都在路上检查过往车辆,风雨无阻,只为降低他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正是因为千万个像我爷爷这样的社会主义工作者,才能将疫情控制在当前的情况。
防控疫情从我们自身做起。不信谣,不传谣。充满信心,我们一定可以战胜新冠病毒,重新迎来幸福的生活。
防控疫情,我们在一起!
2024年在一起观后感篇2
每年的春节本应该是热热闹闹的放着鞭炮,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去亲戚家串串门,好朋友家拜拜年等等,而今年的春节却让人们心情无比沉重,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大战在武汉打响,破坏了原本该喜庆祥和的春节,刚开始我还不能理解这病毒怎么会有那么严重?而从武汉被爆出新型冠状病毒封城,到全国乃至各地、各乡各镇快速的出现感染者,短短不到几天的时间人员开始过万时,我才知道这病毒来的这么恶劣,而在疫情爆发时,钟南山爷爷更是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赶到武汉,不分昼夜的抢救病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为坚决抵制疫情蔓延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充分发挥志愿者奉献、友爱的服务精神,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志愿者也相继地赶到了武汉。
所谓多难兴邦,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的灾难,远的不说,从03年的非典到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从天灾到人祸,这个民族在一次次的灾难中昂首前行,到今天屹立在世界前列,靠的只有四个字:众志成城。政府出台措施,民众积极响应,国家迅速反应,群众高度支持,把此次的抗击疫情变成了一个典范!政府的全力以赴,前方医护人员的不畏生死,再加上后方群众的积极响应,让这次疫情不再恐怖,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国家及群众也没有恐慌和不安!因为我们看的到未来,摸的清方向。还有全国各地有很多爱心人士自愿捐款和捐助物资,他们的付出与爱心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我心中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这次突发病毒,让我在家也认真地学习这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这次疫情有可能是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引起的,病毒再通过人与人接触的呼吸、唾沫等传播,而被感染的大部分人也是老年人与体弱多病的人,现在我们家家户户都居家隔离,在家要勤洗手,戴口罩,要锻炼身体,不外出,不串门,不给国家添麻烦,团结就是力量,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大战,病毒无情人有情,这次疫情过后从我做起,从我身边做起,保护野生动物,禁食野生动物,爱护大自然环境,希望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都能摘下口罩,见面时能说上一句“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中国加油”!我们永远是最棒的。
2024年在一起观后感篇3
3月7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上图。记者张远晴摄)在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挥手送别最后一批病人。随着这家方舱医院休舱,唐晓培和同事们开始原地休整待命。
从2月初接到支援方舱医院的命令起,39岁的唐晓培在东西湖方舱医院整整工作了一个月。
“每天都得绷着一根弦。”虽然唐晓培在急诊科和icu工作多年,但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还是第一次碰到。“我们一个护士得照顾五六十个病人,测体温、发餐食、发药品,还得谈心,6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就是不断走,不断说。”唐晓培说,“说实话,方舱医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心理疏导,让病人有安全感。”
病人刚住进来,情绪都不太稳定,她是护士长,很多病人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找她解决。唐晓培还记得有一家人,丈夫在定点医院治疗,妻子在方舱医院,孩子在社区隔离点,音讯不通。“我也是孩子的妈妈,一听情况,心都软了。”唐晓培说。她赶紧联系了舱外的指挥部,辗转联系上了孩子。听到孩子的声音,病人心里就踏实了。
这些事情虽小,但唐晓培觉得很重要。“病人如果觉得你确实是真心帮他们解决问题,心情就会平静,会配合治疗。”她还记得一开始进舱的时候,温度低,一些病人提出要买秋衣秋裤,唐晓培和同事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秋衣秋裤和保暖用品送给了他们。
她们的付出,病人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有一次,唐晓培忙着工作,没意识到防护服的领子开了,露了脖子。一位病人立马提醒她赶紧去加戴一个口罩,他还特意去拿了一个牛奶盒子上的塑料提手,让唐晓培扣在后脑勺上,这样可以把口罩挂在防护服外边。
“当时他对我说,如果你们被感染了,我们会很难受的。”这句关心的话让唐晓培特别感动。
出舱时,很多病人依依不舍。一名大妈动情地对唐晓培说:姑娘,我看不到你的脸,让我好好看看你的眼睛。更多的病人会为医护人员写下祝福,医疗队队员们把心愿卡细心地贴在墙上,做成一株“许愿树”。
“我们进来的时候有个心愿,就是尽快让方舱医院关门!”唐晓培说,“现在方舱休舱,我如愿了。”
2024年在一起观后感篇4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既是4年一次的闰年,又是双四月(农历),这十分幸运。2020年春节本来应该是阖家团圆、欢聚一堂的美好佳节,却发生了一个举世震惊的灾难——新冠病毒袭击了大江南北。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此打响了。1月23日10是武汉封城!1月23日至1月25日,25个省区市启动一级响应。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中国告急!身处苏南小城的我们,虽然无法进影院、逛超市、去游乐场……但现在我们大门一关,看看电视,听听新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的清闲自在,丝毫不输给正常的年。可是你是否饮水思源?是否想过我们这般安逸快乐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呢?不是岁月静好,而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我们能够幸运地躲过新冠病毒的袭击,离不开最美逆行者——广大医护工作者,他们直接在与病毒时刻进行战斗。医护人员不顾家人的劝阻,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信念,奋勇杀“敌”在第一线,倒下来再爬起来,不行了再换一个,前赴后继。我们应该感谢所有的环卫工人、公安民警,他们在保持各项生活正常进行的功绩里功不可没。我们还应该感谢广大的志愿者,他们有出租车司机、口罩生产企业工人、保安大叔……
有人问,中国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那是因为上到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下到人民百姓的大力支持。又有人问:“这场抗新冠病毒的战役能胜利吗?”我的回答是:“绝对能”。那是因为我们拥有世界唯一的举国努力——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团结一心。
这个寒假,虽然我拿不到更多的压岁钱,吃不到美味佳肴,但是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祖国啊,我有一句话要送给你!武汉加油!湖北
2024年在一起观后感篇5
2020的寒假以悲情的方式打开了……
寒假里,我本以为会有一次愉快的旅行;寒假里,我想去电影院里看几场电影;寒假里,我想和好友去山上尽情玩耍……然而,措不及防的疫情让我这些美好的愿望都变成了幻想。
新型冠状病毒的疯狂蔓延,使疫情从相隔万里的武汉入侵到了云南。确诊人数一天比一天多,疫情似乎越来越严重,好像离我越来越近。高速路和各小区都开始封路了,沿路的商场和餐厅也都关门了,老百姓都戴上了口罩。疫情覆盖了爸爸妈妈的朋友圈,每天打开手机都是各种关于疫情的新闻,每天早上爸爸妈妈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疫情。什么“今天又新增了多少人”“哪里的疫情又变严重了”……我已经很多天没有下楼了,外面的阳光暖暖的,可是街上空荡荡的,就像个无人区。每天我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监督爷爷奶奶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新型冠状病毒就这样一点点的入侵了我的生活。
2020的打开模式可以订退吗?不可能!只有往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那道光是——“既然国家需要,那就要去。”这句话是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说的,。17年前,他是非典战役中的英雄。17年后的今天,他即便是挤在餐车的一角,也要第一时间奔赴疫情的中心武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句话来自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7位医生,在他们的联名志愿申请书里,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很多人的眼睛湿润了。“逆行者,无怨无悔。”踏上回家过年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得知医院发布医疗支援的号召后,第一时间下车返汉,成为一名“逆行者”……
一个个白色的身影,一次次的前仆后继,当我们在欢度春节时,这些白衣天使都勇敢的站在抵抗疫情的第一线,为我们挡住这可怕的病毒,用生命为我们筑起一道道的防护墙。这些白衣天使,是多少人的希望,尽管他们身上背负着巨大的重任,但他们仍含笑面对。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年像一部电影,最大的反派是人类自己。但是,请不要对2020失望,要相信,总有温暖在传递,总有英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在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我们相信。
2024年在一起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