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财富,写下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思路,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职业倦怠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职业倦怠心得体会篇1
从教已经二十多年,早没有了刚毕业的激情。记得那时候,我整天和孩子泡在一起,课堂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我和孩子们做游戏,满操场跟孩子你追我打的,欢乐的笑声常引来众人关注,但也毫不在意,继续和孩子乐在其中。那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日子一天天过去,成家,随着家中琐事一点点增多,随着学生一天天没有了了好的习惯,随着越来越多家长的不配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就觉得对学生产生了厌倦,课还是正常上,管着班级,却突然觉得这不是自己的班。
到了双桥以后,还是会把工作放在首位,累受了,也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但得到更多是却是别人的冷嘲热讽,有时候我真想哭。不知道来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进到学校都觉得兴趣索然。
今天,我们礼堂里聆听了 张教授关于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倦怠的问题所做的《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丰富的话语、生动的故事、适用的方法、详实的例子,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也消除了我心中的困惑和无奈。
我知道我其实并真正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没有以一份爱心去坦然面对学生,而更多的是关注一些无谓的个人恩怨,没有正确的去面对一个集体中的小小的矛盾。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坦然面对现实,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原来的同学早已经当官的当官,挣钱的挣钱,现在仍守在三尺讲台的我,多次问自己,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后我知道自己还是最喜欢和孩子打交道。既然是自己无悔的选择,为什么还自寻烦恼。就以坦荡宽容之心做事,凭自己的良心干好份内的事。已经来到了这里,就要把这也当成自己的家,爱它,呵护它。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事情更是一个接着一个,有时候就爱和学生发脾气,咋看他们也不顺眼。结果弄得学生都离我向远,上课也一度处于被动。我知道这是方法出现了偏差,但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直到有次我去楼道值周,杨明慧凑上前,递给我一个包装用的塑料小花,我说声谢谢后拿在手里轻轻摇动着。一个个孩子挤上前,抢着跟我说话,一个小女孩急急忙忙地说着她家里的事情,人太热闹,我其实都不知道她具体在说什么,我只是在点头,微笑。
孩子们胆子大起来,武明威竟然躲到我的身后,把手放到我的头上,当成兔耳朵,又有一个孩子过来,伸手去做,我被学生围着,这温馨的场面让我找到了刚毕业时的感觉,原来跟孩子还可以这样的,这才是我最想要的幸福画面。从那以后,我真的把他们当成了我的孩子,低头说话,拍拍他们的肩膀,学生犯错不再是单纯的训斥,更多是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常跑很远的路,只为了要跟我一起走一会,离得很远就摆手,直到我点头为止……心里一下子就释然了,所有的付出都觉得很值。跟孩子接近,体会那种单纯的快乐,天一下子好蓝好蓝。
人要想走的更远,坚持的更久,就要有追求,为了孩子,为了家长,为了自己能坦然面对一切,就要尽自己所能,上好每一节课,开好每一次班队会,多学习,多读书,以更好的方法来指导教学,以更切实的经验来管理班级。多一份踏实,少一份浮躁,就能克服教师倦怠,收获丰硕的成果
职业倦怠心得体会篇2
今年的专技天下学习,我有幸聆听了讲座《教师职业倦怠》,他将现代教师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等因素为我们教师进行了分析,使我们深切的认识到造成职业倦怠原因,以及对待其产生的问题将如何采取措施,如何加以调整。
职业倦怠一个是人的心理,一个是身体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健康了,心态平衡了,即使是在工作中经常有挫折、恐惧、沮丧等也能化解,如果自己不能化解,会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影响工作中人际关系以及整个工作环境的质量,影响人的职业发展前途,影响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这样我们克服职业倦怠的毛病,其方法是:
1、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适应环境。
2、管理好自己的压力,学会减压。
3、为自己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学会人际交往。
4、使自己的工作更有趣味,学会乐观、轻松的工作。
5、让自己变得超脱一些,学会快乐的生活。
通过这次学习我体会有深,总结三句话:一句话是,健康、能力、知识是自己的,又何必倦怠呢!二句话是,快乐的工作,有质量的生活。三句话是,有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的一切,把所有的烦心、急躁、挫折、沮丧、焦虑、统统丢在脑后,我们的一生将会一切顺心、安心。
职业倦怠心得体会篇3
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消除与缓解,通过学习有关资料,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保持做教师的新鲜感,对工作充满激情,对教育事业有神圣的追求。
教师要认识到长时间做一种重复性的工作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心深处要坚定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当教师不是为了追逐名利,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给学生良好的影响,伴随他们健康成长。不可否认的是,当教师达到教学的颠峰之后,通常会对之失去兴趣,但优秀教师是能够从一而终的。因此,教师要想使自己教学成功,就必须铭记一点:无论这门课你教过多少遍,对学生而言,都是新知识。同时教师应对自己的工作保持适中的期望值,要充满一种个人成就感。
二、热爱教学工作,关爱学生,努力与学生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有助于营造一种和谐舒适的学习氛围,学生更容易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对教师也会表示好感和尊敬。教师要经常激励学生,真诚赞扬学生的长处,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努力去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与之进行良好的沟通。
三、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自我充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懂得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使其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具有渊博的学识,不断学习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教师应潜心教研教改,开拓创新,勤恳务实。教师的自我充电有助于产生新的教学理念,防止产生“燃尽”的感觉,重新唤醒教师对教学的激情。
四、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社会关系。
教师除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外,还应与教育领导良好沟通,与同事融洽相处,与家长协调合作,当然也少不了充满温馨的的家庭成员关系与亲朋关系。
五、保持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适,缓解压力。
教师要正确认识压力,积极面对工作,乐观向上,合理调节情绪,克服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转移调控、宣泄调控,合理调节生活节奏,改善睡眠、饮食等方面不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社会也应建立相应的支持系统,建立合理的社会期待,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和协助,帮助他们减轻压力,但是完全缓解职业倦怠主要靠教师本人。
职业倦怠心得体会篇4
在听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的讲座之后,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了新的认识:倦怠是一种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更严重的紧张状态,因此,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不可忽视并应有效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教师职业的现实压力
过去当教师,再苦再累也算是个“铁饭碗”,但随着“末位淘汰制”的试点及其推行,使得各级各类学校间激烈的竞争不仅体现于学科教学,而且渗透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本人的学历进修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评职称前的各种达标要求,令教师疲惫不堪。我们深感当年稳固的“职业安全感”已不存在,我们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有所作为,才可能称职。因此,在校园里,不少教师都做到了事事不松懈,时时争第一。
2.作为社会人肩负生活重压
教师是社会上普通的一员,虽然近年来教师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还需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并且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为了提高升学率,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向教师要质量、要分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转变为对教师的企盼,不允许学校和教师有一点差错;教师职业的要求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使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全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望值在不断提升,家长因孩子成绩不理想而责备甚至殴打教师的事件还时有发生。因此,教师不得不面对种种社会压力的困扰。
二、如何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自我反省,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2、品味生活,学会放松自己
3、广交朋友,寻求社会支持。
4、坚持体育锻炼,应对压力困扰。
另外,社会、学校在对教师提出要求的同时,有必要将对教师的要求与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怀结合起来,为教师排扰解难,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学校应该把教师作为关怀的主体予以高度关注,而不仅仅将其看成是为了学生发展而存在的客体。只有使教师每天保持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也就是说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会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品质及社交技能,而这些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也是由教师交往的对象和交往的内容所决定的。
在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与学生的关系、与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与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的关系,还有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之间的关系。教师与这些群体及个人之间关系处理的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职业倦怠心得体会篇5
由华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心主办的华外教师高级研修班成立于去年10月,旨在通过研修的形式,创造一个学术语境,培养新理念、前瞻性的骨干教师,进而形成一支以年轻教师为主的中青年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首期学员68名,学校计划用三年时间,办好三期高级教师研修班,培养近200名骨干教师。
结合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围绕当前我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研修班组织学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修,以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提高综合素养为核心,有效提升了学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推动华外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回首一学期以来,学员们研修收获颇多。教育讲座上、实地考察中……学员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广泛交流,携手进步。本报也特设此专栏,将研修教师的心得体会与更多同仁分享、探讨。
克服职业倦怠,焕发生命激情
——听马老师讲座有感
细节代表水平,认真做到极致。、课堂是生命的舞台,是生命与生命的舞动。教育是生命的依托,人生价值的体现追问教育的终极价值----育人利己,尽心尽责,人服己安。做有尊严的教师,让心灵安顿下来。上海之行,我的心被马老师的演讲深深的吸引和震撼着。
回望和反思自我,意识沉睡,理想滑坡,职业倦怠。不正是自己近年来的生存状态吗?
单调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单一重复,周而复始,感觉真的很乏味,实在很无奈。
不能与时俱进,知识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落伍。以旧的方式处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问题,必然缺乏成就感,对工作失去信心,慢慢就会产生倦怠。
而仅仅把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导致了教书匠形象的凝固。既然教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可以换取报酬,教书匠便会更多的倚赖、固守经验,造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保守落后。从而钝化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引发职业倦怠,幸福感的获得进程便被阻断。
要克服职业倦怠,就要充电加油,终身学习:要随时注意于点点滴滴汲取对工作有益的能量,并有目标地安排业余或寒暑假中的自我学习提高。阅读教育经典,认识新教育理念;破解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教育现象; 探究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技能,深入探究学生……不断给自己补充能量,给工作的汽车加油,让它不至于熄火抛锚。
要克服职业倦怠,就要提高职业认同。 课堂是生命的舞台,是生命与生命的舞动。教育是生命的依托,人生价值的体现追问教育的终极价值----育人利己,尽心尽责,人服己安。做有尊严的教师,让心灵安顿下来。这是一种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的事业,要把教学视为自己的内心渴望和自觉倾向,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自由创造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升华。
要克服职业倦怠,就要改进课堂,享受课堂。教师的幸福感来自教学,来自师生共同成长。同是一个教学内容,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带来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在应付课堂,一个在享受课堂。应付课堂时常为了寻求结果而焦虑、痛苦、烦恼,最终导致职业倦怠;享受课堂的教师,生命是完全打开的,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他和学生一起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深深的职业幸福感,全然进入、彻底敞开、高峰体验、享受过程、率性而为享受教学,才能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
要克服职业倦怠,丰富文化生活。丰富的文化生活可以极大地改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所以无论工作么怎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多彩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增加自己的生活乐趣,这对职业心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身体,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多与他人交往、沟通,适当的方式宣泄苦闷,释放压力,倾听别人的工作受和经验等等方式,均可以帮助自己缓解倦怠的心理,促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反思、进取、超越,让人生因课堂而精彩。
职业倦怠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 职业个人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