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校本培训心得6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实用的心得体会是可以让读者过目不忘的,还能产生深刻的思考,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莘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暑假校本培训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暑假校本培训心得6篇

暑假校本培训心得篇1

这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地参加校本培训,之所以认真先是因为态度的转变,后来发现培训的内容又那么有意思,所以更加认真了。我想这么有意思的培训,一定要说点什么。

以前我会认为专家级的讲座满天飞,这种小讲座有什么听头呢?所以一参加这样的讲座我就看课外书、玩手机。这次培训时,我突然意识到课外书、手机可以天天看、天天玩,课时培训不是天天有,这次错失现成的,下次又到处搜罗,何苦呢。给我们培训的老师虽然不可能个个都是专家,但他们在某一方面肯定很擅长,而且我们同为一线老师,他们的培训内容应该更适用于我们。

第一天上午培训的主题是《关注心灵,共同成长》,杨韧老师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儿童心理学对她的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帮助。因为同为教师,她的经历如同我们的经历,她的困惑也是我们的困惑,她的成功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感受到心理学离我们那么近,心理学不是那么难,心理学那么有用。

第一天下午培训的主题是《利用交互式白板创设灵动课堂》,关于电子白板的培训我们也参加了几次,都是请厂家技术人员讲解的,技术方面说的多,与课堂结合的少。奚老师拿出自己获奖的课例用无生上课的方式展示,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电子白板与课程是怎么融合的,并详细讲解了制作过程。这让一些不熟悉电子白板的老教师也觉得新技术并不是那么难学,也很好用。

两位老师的培训都堪称精彩,原因不是说他们讲的内容有多高深,而是他们把困难的东西剖析得简单透彻,消除了我们的畏惧心理,让我们有信心探索,我觉得这就是好的培训。

暑假校本培训心得篇2

在推进课程改革和实现“和美教育”的前提下,学校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优质的培训资源,我校利用培训、听课和听专家讲座的机会,提供平台,让我们努力向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吸收别人的经验,以丰富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

一、数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久,但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这么多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我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理论基础,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高度和深度。老师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论述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面临的最为头疼的环节。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三、教研方法的更新

一直以来,校公开课的开展一直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方法。通过培训,不仅让我对如何说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在日常教学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转变需求。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开展学校公开教学评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地加强课后说课及互相评课的实践练习,更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为我们展开更有效的教学打好基础。

经过这次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暑假校本培训心得篇3

今年暑假8月21日-23日,学校开展了校本培训。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中,感触良多。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我觉得当好老师需要具备三点:

一、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在学生面前,最具有说服里的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自然会受到学生的钦佩,这样你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

二、教师要懂得智慧的课堂技巧。

教育要研究方法与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究,很多策略等着我们去挖掘。做为一名教师,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教学活动时是一体的,并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从表现形式上看,板书、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实验等都是教学技能:同时它又是借助于教师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慧活动方式,如思考、判断等。要让学生爱上、上好你的课,有很多东西你要准备,有很多东西要提前学习。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技术含量高,趣味性浓。

三、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品质素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做好自己。一位有着良好品质的教师,能够给学生起好榜样的老师,在师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为老师以他的言行,他的自身魅力来感染他身边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树立了现代教育思想,优化了知识结构。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着重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这种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暑假校本培训心得篇4

今年的教师暑期研修,我认真地学习中。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仅举两例。

一,朋友的孩子,有抑郁症的前兆和症状。朋友很信任我这个中学教师,一直在和我吐槽,寻求安慰。原来,我只能从学生中的某些病例现象出发劝告朋友:不要责怪孩子。孩子的表现并不是家长眼中的“作死”,而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正确面对。

现在,通过暑期研修平台,关于青少年的抑郁的预防和治疗,我现学现用,从理论上与朋友分析说明,并将研修的相关内容直接分享给了朋友,让我们更理性、更科学地学会面对,学生或孩子的青春期心理疾病。

二,《实施科学保教,促进幼儿园内涵提升》专题也非常好。

在学习中,我有两个收获:一个是相见恨晚。我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用不上了。那些幼儿教学互动的实例演示,很实用啊。虽然我们自己就是教师,但是“术业有专攻”,作为中学教师的我们,教小幼儿学习,并不是十分拿手在行;如果年轻的妈妈们看看,对如何教自己的小孩子也有大用处啊!

另一个是触类旁通。那些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手段,从基础理论上来说,“科学保教”与中学教学方法同出一门,进阶一下,对中学的教学也有指导意义。

2024教师暑期研修,安排在假期里,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假期生活,灵活安排学习时间。10学时的要求,也很合理,并不强人所难。

我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听讲,关键的地方再回看、记录。两不耽误,相当可以了。

但是,这个研修,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心,用心。

专门的研修“小窍门”都出来了。

也有的人,就是为了完成平台要求的学时,敷衍了事的。

我有收益,我亦反思,你看是不是这样?其实,也不怪老师们不领情。就是平时类似的打卡或无用功做得太多了。都麻木倦怠,都形成“敷衍了事”的惯性了。

平日一学期的工作日里,在早自习辅导,备课,制作适合本班学情的课件,上课,批改作业,下午自习辅导,命制每天小考卷,周测卷,月考卷,xx竞赛卷,批改卷纸,晚课……还有完成论文,课题,还有完成各级部门下发的的填表,上交的各种材料等等以后,如果再安排老师各种形式的“研修”,并得上交文字材料以“工作留痕”,那就怪不得老师们对付了事了。

有时,学校为了“打造”自己的“工作亮点”,还百上加斤,还得额外地要求老师们完成一些学校“独出心裁”的“校本研修”或“校本培训”。打造学校工作的亮点嘛,给自己“加戏”增加工作业绩嘛,给自己年底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增加材料嘛……一般来讲,越是教学成绩拿不出手的学校,越发要在“教学”以外“用心”,“功夫在诗外”嘛!(不然还有啥好拿出来说的!)

例如,有的学校要求每学期、每位老师、每个月读几本书,还要求进行读书分享。

“教师每个月读书,分享”看读什么书吧,《五年模拟,三年中考》《教材全解》《北大绿卡》《零失误》……用你学校要求?还“每个月”?哪个教师不是“手不释卷”天天读?岂止是读,还做题呢,还布置作业呢,还批改呢,还讲解呢……至于说“进行读书分享”,更是必须的了,集体备课分享,周考月考命题分享,试卷分析分享,遇见新题型,随时分享。

至于说,学校硬性要求老师阅读的其他读物,看时间吧。如果不是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每个月读几本书,也不是坏事。

至于说,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绪”去读书(要知道,读书也是需要静下心来的),还得完成“进行读书分享的要求”,也好办,有万能的网啊,复制粘贴,完活。因为“学校的要求”也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或是为了打造亮点,有可以提供给上级的以备检查的书面材料,有数量就足够了,谁能当真会去检查,到底是读了什么书、分享的是啥内容呢?

所以,“上有要求,下有对策”,都是合理的,也都是可能的可行的。“一切皆有可能”,你认真你就输了。

这样的种种研修和培训,有什么意义?

这是我在2024暑期研修中的另一个反思。你说是不是这样?

暑假校本培训心得篇5

在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为期十天的“校本培训”,期间通过专家讲座、分组讨论与实操等多种方式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受益良多,最关键是所学知识会在今后自己的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白板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式,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切身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给予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作为一名从教三十多年的教师,可以说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紧随时代步伐,勇于改革创新,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好教师教学育人的职责,现将我对于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活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能够丰富教学情景,使抽象的学习内容能够形象化,让静态的灌输成为动态的传播,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从体育课的教学来看,电子白板有助于将体育技能的讲解更加细化,将体育知识的传授更加清晰、形象,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习内容,掌握知识技能。

2、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参与的兴趣,在课堂之上,能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迅速的反思,提出见解,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电子版本的可操作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所展示的ppt能够直接的进行点评与分析,而不是由于一味的播放,学生一味的记录而忽视了课堂效果。

3、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更加的环保与健康,利用智能笔直接书写,使用板擦随时修改,写完一页系统能自动保存,不需要的地方可以利用幕布遮挡,重要的也可以利用聚光灯凸显,并可以在注释功能下对原来的文档、网页等进行修饰、批注。学生上课时也会被资源库中更多的画面图解吸引而专心听讲,最后还可以将整节课的板书内容来个回顾,加深学习印象。

4、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能够有效的对于课程效果进行实时把握,在课堂上直接对于ppt的内容进行检验,如果发现有不足的地方,可以立即进行标注,这样对于前期的备课和课后的总结能够发挥时效性的作用,另外教师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用受限于前期备课所准备的内容,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掌握教学效果。

当然,通过一次培训只是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了了解和认识,感受到它的优点与长处,,但是如何熟练地使用它发挥出它的好,仍需要我接下来不断的摸索、尝试。新学期已经开始,我想自己应该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动手操作,争取早日让电子白板在我的教学课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暑假校本培训心得篇6

暑期,我又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特别是关于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及教学艺术培训。培训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无论是诠释“教育的意蕴”,还是解读“教育的灵魂”,无论是思考“完美的教学”,还是关注“教师的学习与成长”……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得学校刚开始进行校本培训时,总觉不理解,也没必要,而且培训内容好像又比较繁杂,不仅涉及一些理论内容,还涉及教师基本功方面的一些琐碎活动,当然更有自身专业方面的培训。一开始时,我认为这无非都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觉得并非如此简单,学校及各部门及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校本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虽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却从未放松过在这方面的学习,一方面在时间上尽力争取,集中学习时没请过一次假。另一方面态度上可以说非常认真。随着学习的推进,自身对此事的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因为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感觉到受益匪浅。

一、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

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有成功”。

二、教师必须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性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我们的学生到底是怎么掌握知识的?一般认为是我们教会的,我们不教他们怎么会呢?而事实上,学生并不是带着空空的脑袋来我们的科学课堂,对于不少问题,他们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最要紧的是,这些常常与科学理论相悖,同时也往往被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不屑一顾或不堪一击的“理论”,却是学生长期经验加智力活动的产品,是他们“心中的科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必须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喜怒、哀乐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必须让教学来自生活,回到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必须让课堂与生活血肉相连。

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命气息——生命性教学。华东师大教授叶澜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可以说,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最高境界。

三、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的变革已经成为事实。然而在新旧教学思想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活”而不“实”的倾向:

一是“对话”变成“问答”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然而,事与愿违。如“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毫无启发性问题充斥课堂,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预设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罢休。

二是“自主”变“自流”——为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老师就教什么。为了让学生自主,教师没了主见,教学无主次,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有的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有的跟在学生的后面,对学生百依百顺,有的甚至退出了教学的舞台,成了一名旁观者,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实属新版的“放羊式”。

三是“小组合作”秀——不管问题有没有被讨论的价值,不管时间是否充裕,更不管学生是否有探究的欲望,是否真正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为了讨老师的欢心,学生也总是“有模有样”地合作探究。时间差不多了,即使学生正处于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教师一个手势,合作学习便戛然而止,每位学生迅速返回,端坐其位,准备汇报。小组合作探究成了一种装饰性的教具,学生则成了教师所谓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小组合作”秀的道具。

四是为夸奖而夸奖——教师不管学生怎样表达和表现,一味给予表扬,课堂上“棒棒你真棒”、“行行你真行”之类的赞赏时起彼伏。这种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但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作为一名课改的实施者、操作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在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积极地与团体进行合作与协商,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为教师自身角色的适应和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满腔热情地自主提升专业化的水平。为自己创造辉煌的舞台,走向成功。

暑假校本培训心得6篇相关文章: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通用8篇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最新8篇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优秀8篇

中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7篇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5篇

2023年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总结8篇

暑假教师培训心得5篇

暑假培训总结心得7篇

语文暑假培训心得体会8篇

语文暑假培训心得5篇

暑假校本培训心得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4441